亞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追隨本心:回蕩世紀的劍橋哲思》(9)

看書很了不起嗎?

我想,可能是因為人們知道我的職業是寫書的,所以當他們遇到我的時候,可能出於禮節或是善意,就與我談論起書的問題來了。我想,就是因為自己缺乏應有的禮節與善意,所以我時常發現很難去履行自己的職責,一時很難去對一些“友善”的問題作出適當的回應。大多數人都以為,只要你讀過一本書,就可以談論這本書。而事實上,雖然我認識的多數人都會去閱讀書籍,但真的只有很少人能夠去談論它們。諸如書籍、圖畫、音樂、風景以及人事都是很難去談論的,因為它們並不是全然明確與有形的東西,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讀者、觀者、聽者以及研究者在心中對其價值的衡量與評價。

正如某一化學物質在與某一種物質混合之後,不會發生什麽反應,但若是與另一種物質混合的話,就會立即冒出泡沫或產生蒸汽。所以,一本書必須要能觸動靈魂的某根弦,才能產生真正的動力或是能量。至少,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要抱著某種批判性的目光去看待,發掘書的價值,而不是盲目跟風,只是根據評論或是朋友的推薦。就我而言,閱讀一本書總有點像一場戰鬥,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自問,作者是否會戰勝我,說服我,讓我讚嘆,或是讓我感到疑惑。一本書真正重要的,並非它是否寫的優秀、內容安排有序或是文筆優美,而是書本身是否具有一種真實的生命力。書的內容沒必要就是現實生活的模板。狄更斯的小說就似乎與現實生活一點關系也沒有,但卻有屬於其自身難以阻擋的魅力。書籍的不同之處——此處,我主要談論的是小說——就是當你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不符合現實生活。”或者你說:“那根本不像是我自己的人生經歷,但這卻是存在的,且富有生命力。”我想,很多人都對書籍抱著過分順從的態度。要是一本書文筆優美或是在封面上印著著名作家的名字,很多讀者就會覺得這是一本好書,未作閱讀前就心懷敬畏了。我認識一些作家,之前寫過一些好書,但後來寫的書卻是一文不值。但我不會說出他們的名字。有時,內容完全相同的一本書,只是換了一個名字或是出版社,又重新面世了。有時,這淪落為單純機械式的工作,作者也不再花心思到寫作上來了。我個人覺得,懷著一種順從敬畏的態度去閱讀書籍是毫無裨益的。作家的任務就是要讓你看你津津有味,心中感懷,讓你強烈感受到力量與影響,喚醒內心深處的靈魂,時而發笑,時而沈思,時而心滿意足。


我可以肯定一點,閱讀的好處與裨益都被過分地誇大了。閱讀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而已,當然,我們所消磨的時間的價值比不上充分利用的時間的價值。我也不敢確定,純粹浪費時間就一定遜於消磨時間,因為前者還存在著某種精神。誠然,閱讀被一些勤奮之人視為緩解緊繃神經的“靈丹妙藥”。我有一個很努力的朋友,要是辛勤了一天之後還不能入睡的話,就會起身閱讀被他稱為“垃圾”的書籍,一個晚上一本小說,並且在一個小時看完。但他的這種行為不過是一種倔強精神在作祟,只是在與自己的耐心作鬥爭。

但真正的閱讀就是有意識地讓自己與另一個心靈進行交流,就像開展一場聚精會神的談話。作家就仿佛與人交談,會忽視所有不成熟或是馬虎拗口的句子,似乎一本書就是由很多普通的對話組成的。作家一定要做到問心無愧。真正的閱讀不可能純粹是一種享受,必須要包含著某種觀察與評判的成分。我們的祖先曾以為,一個人若想成為舉止正派的人就應該認真地閱讀一些書籍。現在,還有許多尊重傳統的家庭在認真地履行著這樣的傳統,他們覺得將早上的時光用於閱讀小說是極為浪費的。我以為,這種想法是過時的。我對這種傳統的逐漸淡化也沒什麽遺憾之情。因為,我覺得要是人們沒有真正用心關註,閱讀本身也是毫無意義的。值得認真去閱讀的書籍類型,包括歷史、自傳、科學、神學以及古典文學等。有趣的是,莎士比亞的書籍值得認真去研讀,而沃爾特•斯科特的書籍則不是。而至於為了解一般知識而進行的閱讀,這在很大程度上視乎個人去作何利用。若你閱讀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了解一些當代問題的發展,或是懷著更高尚的動機,因為你想知道過往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他們從事什麽工作,忍受著什麽,以及為什麽要去做,為什麽要去忍受。那麽此時,閱讀就成為了一件極為有趣的事情了。但若是你閱讀只是希望讓腦海如貨倉那樣堆積知識,或是因為想讓自己感覺更為優越,抑或被他人覺得更有知識,那麽這就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有害的。

在所有毫無意義的閱讀裏,最為有害的,當數在沒有閱讀原著之前,就去閱讀對原著進行評價的書籍。這就好比你沒有錢,卻又去閱讀關於股票交易的事宜;或是你總是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卻時刻惦記著火車發車的時刻表。我的意思不是說,倘若人們不是出於正確的動機去閱讀,就應該不進行任何閱讀。因為別人沒有任何權利去幹涉他人所喜歡的生活方式以及願望。但我以為,人們模糊地以為單純的閱讀就是具有品格或是富有意義的,或是覺得應該以此為傲的想法是不對的。其實,閱讀這種行為本身與吃喝睡覺的區別不大,沒什麽值得驕傲的。


現在這個趨勢難以扭轉,因為充斥著很多關於閱讀的愚蠢格言。培根曾說,閱讀讓人飽滿。從某種意義來看,的確如此。我認識一些人卻是“飽滿”的讓人很不滿的人,囫圇吞棗地吞食著知識,未加消化,自我感覺膨脹得不行,還扭曲了自己的人生觀。培根所言的,其實是一種“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隨時能從正確的“書架”上找到相應的知識。很多人時常會說,作家除了作品之外,就沒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傳記,這純屬扯淡。政治家、將軍以及科學家通常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傳記,因為他們留在這個世上的功績就是證明,並流芳百世。但作家的稱號只屬於那些創作出有價值作品的人。要是讀者喜歡某個作家的作品,那是因為他的人生閱歷讓其萌生了這樣的想法,以及他如何能以非同尋常的眼光來看待尋常的事物。還有,我經常聽到一些嚴厲的人,特別是一些老師聲稱閱讀雜志是不對的,因為讀者只能獲得一些片面的知識。但事實上,這不僅正是大多數人所需要的,而且這恰好說明了他們對閱讀那些“大部頭”所感到的困難。我想,當代的雜志涉及各種題材,內容也通常是很有趣與吸引眼球的,這有助於拓展讀者眼界,觸發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覺得世界是一個很廣闊與讓人興奮的地方。

我無意去指摘真正的智趣人生,那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生活在曲高和寡的維度,空氣必然甚是稀薄。從這群人身上流傳著許多讓後代人覺得很有價值的思想。但就一般人而言,只能思想一些很簡單與明確的事情,強烈與迫切地感受生活的脈搏。這個世界上很多的麻煩是由那些本意善良而又思想混沌的人制造的,或是一些人溫馴地接受某些觀點,宣揚愚蠢的傳統與常規法則;還有一些更為愚蠢且專制的人,他們顯得那麽冷漠且缺乏想象,壓迫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我們希望人們能夠熱烈地感受並滿懷希望地憧憬那些天才們的高尚情懷,諸如丁尼生、布朗寧、卡萊爾以及羅斯金等等。這些過著勇敢與熱烈生活的人,要比那些心智混沌之人更早地看到太陽初生的曙光。但若因為這是正確的事情,或是覺得要是自己不知道拉比•本•以斯拉或是維納斯之石而感到羞辱,跑去學習的話,這是毫無意義的。誠然,我們都願意看到大眾關註這些方面,但卻不願看到他們這樣做是出於一個醜陋的原因。

沒有比在閱讀方面不誠實或是自命不凡讓人接受更為嚴重的懲罰了。這就好比去踐行一種宗教信仰,只是因為別人認為這樣做會更好一些。譬如長時間地吸食嗎啡,或是為了精神之火而捐獻金錢。這樣做不僅不能使人變得睿智、寬容以及慷慨,反而讓人鄙視真實的情感與美好的思想。因為生活的目的就是能夠以高尚的奇趣與勇敢的坦誠來面對。普通人就能做到這點,不是只有智慧之人才能辦到。我認識一些性情簡樸的人,他們就從來不看書,但卻能極為坦誠地面對人生,能盡力去修正錯誤,幫助別人繼續前進,以最大的努力來擺脫朝聖路上的醜惡巨人與野獸。


因此,我想說,要是能以簡單之心或受直覺的驅使而進行閱讀,這是一件無傷大雅的事情。若是能夠滿懷熱情或是抱著急切的心去做,這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就如聆聽傑出人物的演說。不要斷章取義,而要讓自己深刻地加以領會;又抑或出於狹隘與不可告人動機,閱讀就會讓我們變得脆弱與危險。生活中那些危險的事情,就是那些讓我們感到自滿或是洋洋得意的東西,讓我們內心泛起邪惡之心,將輕蔑別人視為自然而然。誠然,我們必須要知道周遭的榮光與美麗的事物,而不要為自己狹小圈子裏的一些瑣碎事情而沾沾自喜。有一個感人的故事,講述一位到南美洲旅行的人的見聞。此人在一個偏遠的地方遇到一位年長的羅馬天主教牧師。他與這位老人進行交談,因為老人的身體似乎不大適合長途艱險的旅程,就問他要做什麽。“喔,只想看看這個世界而已,”牧師一臉疲倦,微笑著說。旅者說:“現在才開始不是有點兒晚了?”“是的,我將告訴你這樣做的原因。”這位老人說。“我在一個安靜的小地方生活與工作了大半生了。一年前,我身患疾病,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我感到身體很虛弱,但我還是能微笑地離開這個世界。我為自己大半生所提供的平凡服務感到自豪。當我在思想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看到身旁站著一個人,一個臉上閃著怪異光亮的年輕人走到我身邊。之後,我發現他是一位天使。他對我說:‘你有什麽期望呢?’我說:‘我在等待上帝的降臨,我想因為自己已經為祂服務了這麽長的時間,祂應該會讓我看到天堂的榮光吧。’天使並沒有微笑,而是一臉嚴肅地看著我,然後說:‘不,你並沒有努力去看到祂所創造的這個世界的美麗。所以,你也不能期望在另外一個地方看到。’說完,天使就走了。我所有的驕傲瞬間不見蹤影。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振作起來,放棄自己原先的工作,決心將之前積蓄起來的一點小錢去欣賞這個世界的美麗。現在,我正走在欣賞美景的旅途上,發現這個世界真是美得讓人無法用言語去形容。”

Views: 6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