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8)

李雲雷:別具一格的西藏故事

杜文娟的《紅雪蓮》(刊於《紅豆》雜誌2017年第5期)是一部西藏題材的長篇小說,但與常見的西藏題材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西藏題材的作品通過對西藏及其文化帶有“異域”色彩的描述,將西藏他者化、神秘化、抽象化,以寄托作者或主人公精神上的追求及其凈化,在這裏,與其說作者寫的是西藏,毋寧說寫的是個人的想象及其精神隱喻。與之相比,《紅雪蓮》寫的不是抽象的西藏,而是現實的西藏,是帶有“他者”眼光的一種筆觸。在作者的筆下,有一個對西藏及其文化逐漸深入了解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紅雪蓮》是一部“援藏”題材的小說。…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8, 2017 at 12:58pm — No Comments

行超·詩歌界探討百年新詩的時間性與地方性

第九屆當代詩學論壇在京舉行

適逢新詩百年,由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文藝爭鳴》雜誌共同舉辦的“‘兩岸四地’第九屆當代詩學論壇·百年新詩:歷史變遷與空間共生國際學術研討會”,6月30日在京舉行。謝冕、吳思敬、陳仲義、西川、歐陽江河、王家新、張清華、羅振亞、馬知遙、何言宏等大陸詩人、批評家,與來自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的孟樊、鄭慧如、鄭政恒、楊宗翰、傅天鴻、路羽等專家與會研討。…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8, 2017 at 12:54pm — No Comments

木子橋·一棵老樹站在這裏

我從不把老樹看作外鄉人

它站在時光的深處,手伸向虛空

伸向田園、房屋和草木

雞鴨牛羊都歸於一家

它在信任中活命

有鄰居真好

他們相識已久,彼此善待,取暖

葉落於根,根執意收藏四面八方的嗓音

 …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8, 2017 at 12:51pm — No Comments

木子橋·風車在對風說事

他們一字排列,對風說事

旋轉的速率完全決定於風的模樣

大塊頭的風車收起了孤獨和思念

在別人面前只有刀鋒的骨感

若出鞘的劍,指向天地,打磨人間

這就是泌陽北山一道新的景觀

讓人再次想到節奏和美

想到風這個人間不滅的物種

不停地點亮人性…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8, 2017 at 12:51pm — No Comments

紀良: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思考

文化產業已成為我國實現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產業,而發展文化產業,其核心在於增強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分析,能否盡快切實解決以下制約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重大問題,直接關系到文化產業能否真正成長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July 8, 2017 at 12:50pm — No Comments

竹立家:中國話語要讓世界聽得懂——當代“中國話語”及話語權構建

在當代信息化世界,一個國家表達“國家存在感”的最有效方式,除了國家的整體“實力”,就是這個國家的“話語權”,我們必須要學會用自己的“說話方式”並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講話”

 

信息化時代的“權力”制高點在“話語權” …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July 8, 2017 at 12:49pm — No Comments

吳飛 黃超:軟實力傳播的類型學分析(4)

三、結論:動態比較的可行性

借鑒戈登提出的一種類型學分析框架[49],以及赫爾德、安德魯等人的全球化邏輯類型[50],我們可以根據軟實力傳播的時空、機制維度,建構一個軟實力傳播的類型學分析框架——讓動態的分析和比較不同主體的軟實力傳播形態成為可能。根據廣度、強度、速度以及影響這四種基本時空指標的關系,可以勾勒出軟實力傳播的信息流動、網絡以及聯系(如圖3)。圖中,高廣度指的是全球(洲際間)軟實力傳播的網絡和流動,而低廣度指的是在主體本土范圍內軟實力傳播的網絡和流動。如下圖可知,這些時空維度下的指標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這個圖中,處於上端的四個象限代表不同類型的高級軟實力傳播形態,在下端的四個象限代表著不同類型的低級軟實力傳播形態。這些不同類型的軟實力傳播形態的考察對象既可以是民族國家、社會體系,也可以是政府、組織、機構等。…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uly 8, 2017 at 12:48pm — No Comments

吳飛 黃超:軟實力傳播的類型學分析(3)

如果我們想分析軟實力傳播的廣度、速度、強度及其影響力,就必須考察推動或者承載著軟實力傳播的信息流動、網絡和聯系所依托的基礎設施(例如電信技術、國際互聯網條約、人類語言或者作為通用編碼的互聯網語言)。不同的基礎設施發展路徑將呈現出不同時空維度中軟實力傳播的發展形態。如表6,回溯近40年的IT/ICT發展變革,進入21世紀,隨著以美國為首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興起,軟實力傳播帶來的影響使其他國家紛紛將寬帶建設列入國家基礎建設的重要項目。此外,信息將我們與更多的文化全球化因素聯系在一起,與任何其他形式的傳播現象一樣,軟實力傳播不能缺少機制的推動,這些機制包括交通(transportation)模式和交往(communication)模式等所以來的基礎設施。[31]

 …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uly 8, 2017 at 12:47pm — No Comments

吳飛 黃超:軟實力傳播的類型學分析(2)

決策上的影響指的是,受軟實力傳播力量和條件影響的政府、公司、集體以及家庭、個人所做的政策或決策選擇帶來的相對成本的收益程度。軟實力傳播影響著部分政策選擇及行動過程的成本,而這些選擇和行動往往決定著個人或組織進行決策的結果。2011年,BBC正式結束長達70年的中文普通話短波廣播。同年10月,美國之音全面停止其普通話短、中波及衛星電視廣播節目,大幅刪減中文廣播預算800萬美元,以確保成本與效益平衡。然而,美國之音將保留中文網站,並在Twitter上推廣其產品。[21]這兩個廣播渠道都誕生於二戰,在冷戰後對中國掀起信息心理戰的高潮。大量事實表明,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方面在軟實力傳播決策上的影響。而隨著冷戰的結束,美國近20年來正不斷擴大國際信息項目、各類交流項目的公共外交開銷,對外廣播所花費的成本比例成下降趨勢(如表4)。…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uly 8, 2017 at 12:47pm — No Comments

姚景源:中國經濟熱點與難點問題(3)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8, 2017 at 12:46pm — No Comments

姚景源:中國經濟熱點與難點問題(1)

我知道各位高度關注中國經濟,中國經濟確實面臨一個十分復雜的局面。大家知道中央政治局會議在講到中國經濟的時候明確講從去年到現在我們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就。…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8, 2017 at 12:45pm — No Comments

姚景源:中國經濟熱點與難點問題(2)

回過頭來,我為什麽給大家要講這四個方面呢?第一,整個經濟形勢的緩中趨穩下行趨勢得以遏制,在緩中趨穩的下我們可以穩中求進。第二,物價穩定可以給今年宏觀政策創造一個良好的空間和環境。第三,我們兩個重要的指標由負轉正說明整個經濟內生的力量是在回升。第四,就業水平基本良好可以保證我們社會基本的和諧和穩定。所以大家要把握中國經濟的來之不易,我建議你把我這四個方面。…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8, 2017 at 12:45pm — No Comments

周志強:從文化認同到奇俗異觀:新民俗舞蹈及其他(下)

這樣,民族民間舞蹈的美學原則,就被新民俗舞蹈的肉體原則所替代。舞台上身體縱情狂歡的感染性,造就了舞蹈語言由表意性向表演性轉化。所謂“表意性”,指的是傳統民間舞以身體為媒介,進行特定意義的表達;表演性則是將身體的縱情綻放當做是目的,身體成為世俗風情本身。這種表演性語言的確立,對於舞蹈的語言類型多元轉型是有貢獻的。

再次,新民俗舞蹈的“新”字,說明這種舞蹈並不是真正原生態的民俗,而是一種舞台再造的現代“民俗奇觀”。通過觀察城市流行文化的訴求,以“民俗奇觀”的形式來向城市族群推銷一種嶄新的異樣體驗,這成為新民俗舞蹈對舞蹈資源進行識別和改造的新美學原則。…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8, 2017 at 12:42pm — No Comments

周志強:“公知斗雞”:中國思想生產的鬧劇

以媒體效應為核心的“偽公共領域”浮出水面。自由主義變成了“有字主義”,左派思想家變成了“做派思想家”

 

當前中國思想生產領域的“斗雞”現象

 

2012年7月6日,天空晴朗,微風輕撫,神州大地雖然沒有紅旗飄,但是卻有戰鼓敲。就在這一天,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終於以法國大革命的先烈姿態走到了北京朝陽公園南門口。他們聚集在一起,號召“人民”起來奮斗,就像正在號召一個新的時代。…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8, 2017 at 12:42pm — No Comments

周志強:媒體全球化時代的文化生產

10月9日,全球知名媒體共同發起的世界媒體峰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通訊社、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形態的170多家傳媒機構參與這次盛會。在近年來中國召集的各類國際性峰會中,這次媒體峰會似乎並無什麽特別之處。但是,考慮到目前中國媒體發展的狀況和媒介政治面臨的各種問題,這次峰會的意義就非同尋常了。

簡單地說,這次峰會顯示了中國媒體文化生產的一次重大轉向:中國將開始逐步把國內的媒體文化生產納入到全球媒體文化系統之中。這意味著,一直遵循國家主義生產原則的國內主流媒體,將慢慢融入到全球媒介文化話語之中,並逐步參與全球媒體文化的競爭。…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8, 2017 at 12:42pm — No Comments

鳳凰網·網絡文學如何告別“野蠻生長”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日前在南京舉行,來自中國作協以及各省市作協、各大文學網站的網絡作家、編輯、評論家匯聚南京,交流研討網絡文學的新情況、新趨勢。

大家的共識是:網絡文學走過20年,成績有目共睹,但問題也日漸凸顯,沈浸於玄幻、穿越,審美能力薄弱,被資本牽著鼻子走,網絡文學亟須提高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

眼下,《三生三世十裏桃花》依舊在各大衛視和視頻網站間熱播。隨著一部網絡小說被影視劇成功改編,其元素不脛而走,彌散進時代生活的罅隙,這樣的大眾文化景觀已不陌生,過去的《甄嬛傳》《瑯琊榜》《花千骨》《歡樂頌》《羋月傳》等都曾淋漓盡致地演繹過。…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8, 2017 at 12:35pm — No Comments

劉曉聞·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

2017年4月11日至4月12日,由中國作協主辦,江蘇省作協、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和江蘇省網絡作協共同承辦的“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辦。此次論壇主題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出席會議作主題報告,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出席會議並致辭。彭雲、程曉龍、範小青、韓松林、王朔,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160余位網絡作家、評論家和業界代表與會交流研討。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及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聯合向全國網絡文學界發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倡議書。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針 認清前進方向…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8, 2017 at 12:30pm — No Comments

鐘琳 陳清清·陳平原:北京大學讓人羨慕因為她的故事豐富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學者、文學評論家陳平原先生,昨日在廣東舉辦了“如何講述‘大學故事’——以北京大學為中心”的講座。在講座當中,他以以前的大學跟現在的大學環境比較,認為:“以前大家很推崇大學。但現在讀大學已經變得稀鬆平常,大家對大學教授、校長、學生的批評變得很刻薄,甚至某種意義上是非理性的。我們整個社會對大學已經采取一種我認為是不太負責任的態度。與之前充滿贊美的態度相反,現在是‘溢惡’了。我認為,現在對大學的論述並不理想,導致我們拼命在上面塗鴉,導致我們沒有精神家園。所以我想,要用什麽方法讓大家覺得現在的大學仍然值得期待。”陳平原說。據悉,陳平原將在新書《花開葉落中文系》有所回答。

 

大學的現狀究竟如何北京大學讓人羨慕因為她的故事豐富…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July 8, 2017 at 12:30pm — No Comments

駱郁廷:提升國家文化話語權

文化話語權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志。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把我國真正建設成為世界文化強國,應當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國家文化話語權,注重文化話語權的結構優化,大力提升我國的文化話語權。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化的條件下,國家的文化話語權已經成為表達、維護和實現國家政治利益、經濟利益、文化權益乃至國家安全的重要手段。誰掌握了文化話語權,誰就能有效地維護自身的文化安全和國家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誰喪失了文化話語權,誰就會削弱自己的文化軟實力,損害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甚至危及本國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因此,應把提升我國文化話語權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有針對性地加強我國文化話語權建設,不斷提高我國文化話語主導權。…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July 8, 2017 at 12:30pm — No Comments

胡又天專欄:真正內行的《網絡文學經典解讀》

10月6日早上,去中研院史語所聽復旦大學劉釗教授講座「從出土資料看《山海經》」,由於題目的關係,聽眾比平常多很多,多達三十來人,其中有外行人,也有讀過幾本雜書就想來印證一下的那種。當然,核心的同行,還有講座的內容,都是不會令你失望的枯燥:我們現在確認了《山海經》可以和許多出土文獻互證,對其內容和來歷更有把握了一些,也可以訂正今本的一些錯字,這些進步都很確實。然而,要說整出一個嶄新的貫通上古史的視野,或至少編一個比今本更可靠的新版《山海經》出來,都還早,再等幾年吧。學術就是這樣,急不來。…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8, 2017 at 10:51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