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04)

朱自清·聖誕節

朱自清(1898~1948),浙江紹興人,散文家、學者。著有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長詩《毀滅》,學術論著《經典常談》、《詩言誌辨》等。



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英國人過聖誕節,好像我們舊曆年的味兒。習俗上宗教上,這一日簡直就是“元旦”;據說七世紀時便已如此,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中葉,雖然將“元旦”改到三月二十五日,但是以後情形又照舊了。至於一月一日,不過名義上的歲首,他們向來是不大看重的。

這年頭人們行樂的機會越過越多,不在乎等到逢年過節;所以年情節景一回回地淡下去,像從前那樣熱狂地期待著,熱狂地受用著的事情,怕只在老年人的回憶,小孩子的想像中存在著罷了。大都市裏特別是這樣;在上海就看得出,不用說更繁華的倫敦了。再說這種不景氣的日子,誰還有心腸認真找樂兒?所以雖然聖誕節,大家也只點綴點綴,應個景兒罷了。…



Continue

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February 29,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94》新加坡美食為何更出名?

肉骨茶、海南雞飯聞名世界。一問起,這美食源自何方,不少人說“新加坡”,我們聽了很不是味道。可是,怪誰呢?

每當國賓蒞訪,新加坡領袖就捉緊機會,考量客人及隨行媒體的飲食習俗,帶他們去享用民間小吃。國際媒體一次又一次持續傳播以後,世人得到一個印象:肉骨茶=新加坡,或椰漿飯、辣椒螃蟹=新加坡。…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February 29,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5)桃花鹽

當第一縷春風從漢地吹過來時,瀾滄江兩岸的桃花率先開放,一樹樹桃花像飄在峽谷裏的片片紅雲。鹽井裏湧出的鹽鹵水就像一個剛做母親的康巴女人的乳汁一樣豐盈。鹽民們搭建再多的曬鹽平臺都曬不完那含鹽量出奇地高的鹵水。峽谷裏到處都聽得見人們在奔走相告:

“出桃花鹽了!”…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29,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楊猛《陌生的中國人》贊美詩

5月是怒江的雨季。持續一天的降雨導致前方山體發生了小規模滑坡,福貢通往六庫的巴士,開出客運站不過1公裏開外,就被堵在公路上。

車上只我一個乘客。我身心疲倦,希望在天黑前趕到六庫投宿。時值傍晚,穿透雨霧傳來一陣莊嚴的歌聲,一下一下敲擊著耳膜。向車窗外尋覓,恍惚看見,公路對面一處陳舊民居的陽臺上,似乎是一家幾口人圍坐在一桌熱騰騰的飯菜前,頷首合拳,一起唱一首好聽的贊美詩。

我被這歌聲吸引。是誰在怒江深處嫻熟地贊美上帝?

我下車循聲而去。歌聲就在不遠處的前方時隱時現,而我卻迷失於興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雜亂街巷中。始終沒有找到歌者是何人。…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February 29,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柳拂橋·涇川散記

序言:正月初,隨表兄到涇川,盤桓數日,詩酒自娛,頗有感觸,遂成就此文。

母親從涇川過來,是從青弋江順流而下的。到了一個叫馬渡口的繁華渡口。渡口有很長的石階,直抵一彎清澈透明的流水,流水上有竹筏、木排。渡口依稀有幾排蓊蓊郁郁的老樹。老樹下,柳拂橋聽過說大鼓書的說《十把穿金扇》之類的故事。樹影裏出入的三二人群,來自一條深深窄窄的青石板鋪就的巷子。那便是弋江鎮的老街——新正街了。彼時,母親尚是黃花,叫做秋寶,與現代文學史上一篇很著名的作品中的人物相像,故而我很少提及。

已經快50年過去了。50年裏可以發生許多許多。母子交談時,每每提及舊事,就嘎然而止。兒子因為彼時尚未到世間,一切來自傳聞,故而提不起任何探究的興致。…

Continue

Added by Le Destin on February 29,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楊泓《逝去的風韻》隱几

南齊永明年間被稱為竟陵八友的貴族文學集團中,詩的成就最高的首推謝脁,後來成為梁武帝的蕭衍曾說不讀謝詩三日覺口臭,足以說明當時人們對他的詩頗為推崇。鐘嶸《詩品》中評論謝朓詩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聲章秀句,往往警遒。余冠英先生認為謝朓的所謂新變體的詩已有唐風,對於五言詩的律化影響極大(余冠英選註《漢魏六朝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他的詩中的一些寫景的佳句,如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觀朝雨》)、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等,極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所愛重,故寫有我吟謝朓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謝朓字玄暉)等詩句。此外,謝朓也有一些與沈約等人聚會時,大家同詠坐上器物的一般詠物詩,其中就有一首《烏皮隱幾》,詩句雖不如詠景物詩那樣風格秀逸,但描述得具體而微,為我們了解當時使用的隱幾的形制提供了有用的資料。全詩如下:蟠木生附枝,刻削豈無施。取則龍文鼎,三趾獻光儀。勿言素韋潔,白沙尚推移。曲躬奉微用,聊承終宴疲。…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29, 2016 at 6:35pm — No Comments

托馬斯·曼:威尼斯之死(1)

二十世紀某年的一個春日午後,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歲生日以後,他在正式場合就以馮-阿申巴赫聞名——從慕尼黑攝政王街的邸宅裏獨個兒出來漫步。當時,歐洲大陸形勢險惡,好兒個月來陰雲密布。整整一個上午,作家繁重的、絞腦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細致和一絲不茍的精神從事。午飯以後,他又感到自己控制不住內心洶湧澎湃創作思潮的激蕩——或者說是“motusanimicontinnus”(拉丁文,思潮如湧),根據西塞羅(古羅馬政治家和演說家)的意見,雄偉有力的篇章就是由此產生的——想午睡一會以消除疲勞,可又睡不著(由於體力消耗一天比一天厲害,他感到每天午睡確實非常必要),於是喝過茶後不一會,他就想到外邊去逛逛,希望空氣和活動能幫助他消除疲勞,以便晚上再能好好地工作一會。…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29, 2016 at 5:14pm — No Comments

郁達夫·十三夜

那一年,我因為想完成一篇以西湖及杭州市民氣質為背景的小說的緣故,寄寓在裡湖惠中旅館的一間面湖的東首客室裡過日子。從殘夏的七月初頭住起,一直住到了深秋的九月,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而我打算寫的那篇小說,還是一個字也不曾著筆。或跑到旗下去喝喝酒,或上葛嶺附近一帶去爬爬山,或雇一隻湖船,教它在南北兩峰之間的湖面上蕩漾蕩漾,過日子是很快的,不知不覺的中間,在西湖上已經住了有一百來天了,在這一百來天裡,我所得到的結果,除去認識了一位奇特的畫家之外,便什麼事情也沒有半點兒做成。…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February 29, 2016 at 4:30pm — No Comments

唐玉霞·去荻港

周四,4·23,蕪湖解放六十周年,參加文聯組織的活動,去繁昌荻港板子磯,當年渡江第一船登陸所在。

江湖就這樣混老了,年紀混大了,臉混熟了,開始萬金油一樣到處蹋。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回頭看看,這輩子啥浪頭也沒有掀起來,就棄船登岸。撫舷悵然,今夕何夕,就成這樣。反正我是經常悵然,因為經常,這悵然也就不那麽悵然,就像一個慢性鼻炎患者,天天講話嗡嗡嗡,也就嗡成常態,正常狀態。



在荻港…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February 29, 2016 at 4:00pm — No Comments

比爾•波特:絲綢之路:追溯中華文明史上最輝煌的篇章(二)

第二章·西安:像玄奘一樣前進

飛機在西安降落時,機長又關掉了空調,顯然是飛機的電力系統不足以支持起降時的負荷。於是,兩百把檀香扇子又一起比劃起來了。哦,原來這扇子的意義非同小可,還有助於飛行安全呢。

不管怎麼說,好歹我們安全落地了。和老機場比起來,西安的新機場離市區遠了許多,大約有40分鐘的車程,的士要價70元。我們選擇乘坐5元的機場大巴,一小時後到達賓館大堂。…

Continue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February 28, 2016 at 7:07pm — No Comments

畢飛宇《生活邊緣》(4)B2:女教師日記

我說服陳林月之後,她便去找馬川立談鹽價問題。我呆在屋子裏和陳父聊天。他說馬占軍夫婦以前並不是這樣,別人家出了紅白喜事他們也樂於出錢出物。只是前幾年馬占軍突然得了場怪病,鼻子經常性流血,醫生懷疑他得了白血病,讓他們籌上一大筆錢進哈爾濱確診去。人們聽醫生說白血病是個難纏的病,兩三年就得換一次血,換血的費用高得嚇人。所以馬家在借錢時就沒人借給他們那麽多,只借給他們二三十塊,權當是捐獻了,如果借給他們大數目怕是填了無底洞,有去無還。馬占軍的老婆那時也真是可憐,她東一家西一家地求情說好話,就差給人磕頭下跪了,最後湊到手裏的錢還不足一萬元。

“最後確診沒病?”我問。…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28, 2016 at 7:04pm — No Comments

米沃什(Czesiaw Milosz)詩選·創造日

當,一旦糾纏於兩腳的動作,

騎腳踏車的人們在公路上轉彎時傾身,

於小孩般的玫瑰色的大氣中,

而一切為別的形狀而準備,

為非凡人的腳的輪廓,

 

當,掠過晨霧以兩腳的飛馳,

他們在清晨進入某個人類的城市,

而郊外的向日葵沖過薄霧,…

Continue

Added by 邊鄉 岸 on February 28, 2016 at 7:04pm — No Comments

愛墾文化旅遊慕課札記:“深度西化”的機遇

文化發展議程:“深度西化”的機遇

香港銜接全球化的潮流,在回歸的經濟沈滯和民心渙散的時候,提出文化發展議程,要香港這個金融經濟的國際大都會成為“文化城市”,可謂因緣際會,恰當不過。透過文化發展議程,香港這個在我國率先現代化的南方自治城市,可以嘗試進入西方文化的核心,以經濟發展議程為引子,髑及公民社會(非政府組織、社區、基金會、地方議會)、文化多元性和市民的文化創造力,以及社會的多元價值的問題,從而締造新的社會發展共識(我們將來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社會)和矯正唯利是圖的單一社會價值,讓文化身份和文化資產成為衡量城市利個人成就的一個方法,營造新的階級和諧。

文化建設不是你死我亡的競爭遊戲,而是公平的交易場(level playing…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28, 2016 at 7:01pm — No Comments

里夫金《歐洲夢-21世紀人類發展的新夢想》新的機遇之地(下)

生活為了工作,還是工作為了生活?

盡管歐洲的生產率已經達到美國水平的92%~97%(視參數如何調整而定),歐盟的人均收入卻只有美國人均收入的72%。我們怎樣解釋這種偏差?部分的差異在於歐洲較低的雇傭率就總人口而言較低的雇傭數原因是退休年齡的不同和失業率。但是75%的差異應該歸諸於歐盟較短的工作時間[37]。

事實上法國和歐盟其他所有國家的工人都選擇了更多的閑暇,而非更長的工作時間和更高的報酬。法國政府在1999年規定每周工作時間為35小時。…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February 28, 2016 at 7:00pm — No Comments

楊泓《逝去的風韻》帳和帳構

後漢名儒馬融,才高博洽,但卻很豁達任性,不拘守儒者的小節。他講課授經時,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後漢書馬融傳》)。在女樂演奏聲中講授經學,別人是不敢如此的,至於坐在帳中,則是當時一般風習,只不過絳色紗帳顯得過於漂亮了而已。這個故事極其有名,由此設帳就變成了教授生徒的別稱,古人設床,多要施帳。在我國大約當脫離了遠古完全席地坐臥的階段以後,從殷周歷經秦漢魏晉乃至隋唐,低矮的床一直是人們坐臥寢處都離不開的多功能家具,同時也是室內陳放的最主要的家具。一些別的家具,多是圍繞著床而陳設的,例如屏扆安放在床的側後,書寫或進食的幾案放置床前,可供伏倚的憑幾擺在床上,承塵懸掛在床頂上方,等等。這些器物中和床關聯最緊密的,則是張設在床上的帳。…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28, 2016 at 6:59pm — No Comments

一個寓言可能改變一生(20)馬和狼

在和煦的春風又吹綠大地的時候,在動物們都走出自己的家,去尋找新的生命的時候,有一只狼擺脫了冬天的嚴寒,看到了一匹在綠草地上吃草的馬,可以想象狼是多麼的高興啊!它說道:“如果能抓住它,收獲可就大了。喂!你不是一只羊吧?因為你將成為我的獵物。既然得用些計謀才能得到這一獵物,那麼,就用些計謀吧。”說完這些話之後,它就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了過去。它自稱是醫神希波克拉底的弟子,了解這片草原上所有生物的功能和特性,說並不是自我吹噓,能治好各種病症。要是馬大人不想隱瞞病情,它就能免費把馬的病看好。因為看到馬在這片草地上放牧而沒有被拴住,根據醫學,這就證明它有某種毛病。馬對它說:

“我的腳掌上長了一個瘡癤。”

狼大夫說:“我的孩子,這個地方最容易生病了。我為能為馬先生們服務倍感榮幸,而且我也做外科手術。”…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February 28, 2016 at 6:59pm — No Comments

方範《丁香花:孤獨的記憶》紹興拾趣

雨中臭豆腐乾

黃梅季節的霏霏細雨,具有一副難得的熱心

腸。當我剛走出紹興車站。猛一下就被擁進她迷迷瀠瀠的懷抱之中。

紹興東方的威尼斯。她突兀地在雨中多情地舒展著輕柔的紗衣。那石拱橋下流水褥潺,悠悠緩緩地打著濫渦,和來來往往的烏篷船上的姑娘笑成一片,那水邊人家門前石板上的水花跳著,躍著,泛著銀一般的光彩。同遠道而來的客人鬥趣尋歡。我張著花傘,迎接住無聲的黃梅細雨,漫步在古城的小街上。忽然,我聞見一種特殊的氣味。這氣味隨著微風細雨,在空中彌漫,似乎臭,似乎又香又臭。細尋索,只見街上的行人,有老有小,還有西裝革履,一個個都在吃著油炸臭豆腐幹!…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February 28, 2016 at 6:59pm — No Comments

亞瑟·克裏斯托弗·本森《仰望星空》友情(下)

在一群友好與上進的朋友當中,存在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懶散”,這也就是我經常提到的中產階級職業化的“懶散”。他們當中的這些人,過分看重成功,只樂於與成功或顯貴之人交朋友。隨著彼此交往的加深,他們開始感到對方的缺點帶給各自的不愉快,但卻對自身的缺點一無所知,結果就造成了在一些問題上持續不休的磕磕碰碰。倘若雙方都能開誠布公,坦率地承認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其實也是無傷大雅的。然而,他們卻都急於向別人展示自己完美無瑕的一面,想要證明自己要比對方在想象中更為無私。介於這種思想,彼此之間便難以達成共識。在他們相處到一定程度之後,即使雙方都有不錯的性情,但機器摩擦的“折損度”還是會逐漸顯露出來,而友情也會因此逐漸消融。…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February 28, 2016 at 6:57pm — No Comments

原研哉藝術隨筆集·飛越太平洋時的憂郁

這是我的一次失敗回憶。

1987年12月,為完成某汽車公司的企業廣告,我曾拜托住在洛杉磯的插畫家幫忙。

這名畫家名叫席德-米德(Syd Mead),如果說他就是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和《創-戰紀》(TRON: Legacy)的美術指導的話,大家可能會有印象。由於他出身於工業設計,所以構思合理,連最細微的部分都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獨創了用寫實的筆觸描繪未來城市的作品風格。他和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簽約,一邊進行空間站的站內布局設計,一邊將宇宙開發的未來規劃繪制成科幻圖,即使是對於我們這些見慣了先端科技的設計師而言,依然充滿嶄新的逼真魅力。…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8, 2016 at 6:5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