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序言:正月初,隨表兄到涇川,盤桓數日,詩酒自娛,頗有感觸,遂成就此文。
母親從涇川過來,是從青弋江順流而下的。到了一個叫馬渡口的繁華渡口。渡口有很長的石階,直抵一彎清澈透明的流水,流水上有竹筏、木排。渡口依稀有幾排蓊蓊郁郁的老樹。老樹下,柳拂橋聽過說大鼓書的說《十把穿金扇》之類的故事。樹影裏出入的三二人群,來自一條深深窄窄的青石板鋪就的巷子。那便是弋江鎮的老街——新正街了。彼時,母親尚是黃花,叫做秋寶,與現代文學史上一篇很著名的作品中的人物相像,故而我很少提及。
已經快50年過去了。50年裏可以發生許多許多。母子交談時,每每提及舊事,就嘎然而止。兒子因為彼時尚未到世間,一切來自傳聞,故而提不起任何探究的興致。
母親來自涇川的一個過去叫做古壩鄉,現在歸屬晏公鎮的中郎村。舅舅如今84歲,依然在那兒的一片山下過活。他是母親的同胞兄長。屋子背靠大山,山上種有綠茶,蟲鳥交鳴,葉綠花紅。門前一條終年潺潺湲湲、空明澄碧的溪水。一路曲折盤旋,通向古壩的橋下。表兄就是從這兒飛出去的。春去冬來,也已20多個寒暑。
父親源於煙波浩渺的巢湖,母親來自山水交融的涇川,柳拂橋生長於水涘,故而就一直莫名地喜歡水,喜歡無言的流動的孕育文明和智慧的水。大約流水是文明的淵藪吧。柳拂橋喜歡水,各種文本有過多種解釋。
柳拂橋去涇川,一是給舅舅拜年,二是為王稼祥100年誕辰電視專題片的文稿征求意見。
舅舅怕冷,依然如故地守著他的山中木屋的歲月。外甥的到來,讓他有一些興奮,忙張羅著要安排吃酒。表兄卻告訴父親,縣委已有安排。涇川是涇縣的政府所在地,確很熱鬧。大大小小的官員,同學戰友相繼排隊約請表兄。涇川的春酒,叫柳拂橋至今想起,猶然垂涎欲滴。
但柳拂橋到涇川,非徒為解憂而來的。
在涇川,全程活動由縣委宣傳部安排。以前是左漢卿部長(現為人大副主任),如今是下派的女陳部長。
為了找找感性認識,我們在縣委韓副書記的陪同下,到過王稼祥同誌的故鄉,如今的桃花潭鎮厚岸村。
王稼祥的故居和王氏宗室祠堂正在抓緊修繕。均是典型的徽派建築,白墻黛瓦,鏤花門窗,天井、木質樓、地板。這和我們常見的徽派建築並無二致。但文化氛圍更濃厚一些。王稼祥的銅像巍然矗立,鄉裏鄉親的路過,都是一臉嚴肅莊重的模樣。陳列室有好多復制的文物,用像框裝起來。我們很認真地一間一間地瞻仰觀賞。
嗣後,我們到王稼祥的東臺書院,也就是如今的柳溪小學。東臺書院的勒石門牌,早已被鑲嵌在教學樓的墻壁上,依稀可以辨別出字跡來。當年的教室堪堪就要坍塌,我拍了幾張數碼照片。私下想,這可能再也不復能見了。柳溪小學的正門是過去的柳溪村正門,再往前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石拱橋。這是江南常見的,很有詩情畫意的橋,也是柳拂橋心中的橋。
如果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沒有橋,也就意味著沒有水,沒有靈氣。沒有靈氣的地方,怎麽可能產生改變歷史的大人物哩。從來都是地靈才有人傑的。所有的文明也都毫無例外地來源於水資源。因為有水,才可能有生命、生機。
到查濟古民居群的路上正在修建王稼祥的紀念館。它和王稼祥故居以及查濟古民居群旅遊區將構成一個整體。
韓副書記和旅遊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富能介紹,2006年8月15日是王稼祥同誌的100年誕辰,涇縣縣委縣政府要好好地開展一個活動。在央視和省市縣同時推出紀念王稼祥的專題片,邀請心連心藝術團來老區慰問演出,舉辦王稼祥100年誕辰慶典等。繼承稼祥遺誌,弘揚稼祥精神已經成為涇縣人民的共識。
涇川有很濃郁的徽文化氛圍,也有很豐富的旅遊資源。比如煙柳畫橋,小溪流水,搗杵聲聲,風鈴陣陣,還有碼頭墻和牌坊;比如黃山情侶湖——太平湖,碧波萬頃,島嶼叢生,近期更有稱之為“東方日內瓦”
的;比如因為李白《贈汪倫》而名聞遐邇的桃花潭,踏歌古岸,風情萬種,那可是風騷的風,已經流溢1600余年,那可是快哉風,大王之雄風,遺韻已越過唐宋元明清。
這樣一件一件說來,還有許多,柳拂橋聞之久遠,仿佛依稀。
柳拂橋只想說說這個正月在涇川的見聞和感受。
單純的宴請,柳拂橋已經記不起來許多,總之涇川的飯店酒家,大的象紅睿假日酒店、涇川賓館,柳拂橋都吃住過幾次,其他幾家大體相同,包括在王稼祥故居的厚岸,總體印象是涇縣人特別喜歡肉食,少有吃魚蝦的。記得柳拂橋和某個縣領導說了,涇縣的飲食結構有問題,這麽檔次的宴席,居然沒有魚蝦,簡直不可思議。涇川的特產琴魚遊哪兒去了!
柳拂橋好吃勝於好文。早些時候,我就說過久病成醫、久吃成廚的話。為了研究吃,也為了柳拂橋家中的酒店生意,我專門拜讀過李漁和袁枚的文章,並推而廣之,總結出一套“理論”,比如吃羊肉要吃膻味,吃魚肉要吃腥味,吃狗肉要吃騷味,萬物各有性情,大廚要是在烹調中去其本色,那就幹脆全國人民吃豬肉是了。
涇川琴高山下的琴魚,是地方特產,一年當中產量稀少,市場上出售的大都是炸彈。琴魚可以當茶點,也可以蒸雞蛋,都是上好的佳肴,細細品味琴魚,就是體驗皖南的風水和人情。當然,魯林老總特意派人到章渡弄來的泡椒,也是上等的佐酒之物。只是懷疑裏面有防腐劑,否則怎麽那麽脆生生的,一口下去咕吱咕吱響……
好菜當有好酒相伴,否則也是焚琴煮鶴,大煞風景。幸有涇川山莊主人王總為我們準備了桃花潭陳釀。
在一次縣房管局俞總做東的宴席上,王總“打的”過來敬酒,柳拂橋卻之不恭,於是次日專程前往涇川山莊,拜會王總。其實,柳拂橋心理知道,柳拂橋是來拜會桃花潭、拜會涇川山莊的。
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然心向往!”
涇川山莊在前往宣紙集團的途中,因為沒有路牌指道,我們的車差點錯過了。
它始建於1984年,當初由安徽省文聯、涇縣縣政府、淮南謝一礦三家聯合開發建設,其建設宗旨是"開發皖南,發展旅遊"。
山莊占地面積17500m2,建築面積6400m2,有高、中、低檔床位320個,大小五個會議室1140m2。
涇川山莊緊靠205國線,距縣城5公裏,環境幽靜,景色宜人,層巒叠嶂,竹海連綿,空氣清新,冬暖夏涼,真可謂“綠竹成海,翠如碧玉堪入畫;杜鵑滿山,燦如雲霞皆是詩。”
是得天獨厚的旅遊、避暑、創作、療養和接待各類會議的理想去處。
前些年,《大江晚報》專刊部主任、安徽省文學獎得主董金義兄長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涇川山莊的文章,那是柳拂橋初次對涇川山莊的印象,特別美好的印象,盡管已經過去10余20年了,但是記憶猶新。
然而,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如今,這裏已經是王總和他的夥伴們花了120萬元一次買斷的了。他們成了涇川山莊的主人。
王總是個搞建築出身的,如今他在這兒生產桃花潭。
柳拂橋說的是桃花潭酒。一種非常詩意的酒,一種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酒。
柳拂橋徜徉於涇川山莊的秀美景色中,思量著在炎炎夏日如何來此消暑。如果有一臺電腦,可以上網的電腦,輕輕敲擊鍵盤,把對涇川山莊的一切美妙的感受統統記錄下來,那必定是一篇說得過去的文章。
在涇川山莊,寫文章累了,不僅可以有香煙,有上好的綠茶——汀溪蘭香,還有紅袖溫酒,紅袖舞動思緒,美酒助長詩興,於是逸興遄飛,文思泉湧,下筆千言,離題萬裏。橫豎柳拂橋快活就行,可以換酒就行。
說實話,柳拂橋以為涇川山莊的王總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在當今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市場經濟裏,王總放棄了高收入的建築行業,而是響應政府號召收購了桃花潭和涇川山莊。
無論是桃花潭,還是涇川山莊,都是與文化相聯系的。
柳拂橋喜歡與和文化有淵源的人打交道,交朋友。
晚間,涇川山莊的主人,自然是王總,又要柳拂橋大醉於桃花潭邊了。不是王總叫我醉,而是桃花潭叫我醉的。
十裏桃花,王家酒店,柳拂橋如何不醉,不醉白不醉!
酒醉心明的柳拂橋醉倒於涇川山莊的美景和詩意中。在半夢半醒之間,柳拂橋希望王總的酒業可以發揚光大,那樣,柳拂橋就可以來此溫酒了。一定是有紅袖的。
從涇川山莊再往南,到達烏溪,就是宣紙集團了。一天大早,集團老總佘光斌駕車接我們一行三人去了。
遠遠地望去,涇川的山水確實很迷人。集團公司坐落在蒼茫黛綠的群山之中,真有“白雲生處有人家”的感覺。
這就是紅星宣紙,這就是傳承國粹的宣紙,這就是文房四寶之一,號稱“千年壽帛”的宣紙嗎!
車向左轉,剛剛欣賞過趙樸初先生的書法,甫一進入,除了有領袖題詞外,柳拂橋又喜歡上在公司的辦公樓墻上的郭沫若先生的行書題詞:“宣紙是中國勞動人民所發明的藝術創造,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便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
在宣紙集團公司題詞,除了郭、趙二老,還能有誰哩!
這就像到了嶽陽樓,範仲淹一篇足矣,也像到了滕王閣,王勃一序也足矣!
佘光斌老總的辦公室就在辦公樓的一樓,小坐寒暄,我們便進入公司的生產區。
來之前,宣紙對我一直是一個夢,一個中華文化的千古之謎。當我們的攝像機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攝罷,我的夢就丟在了烏溪,丟在了宣紙集團公司。
柳拂橋等一一參觀了撈紙(水太冷,應該想辦法改進)、烘幹(已經用電烘了)、包裝等生產環節。
在佘總給柳拂橋簽名的《中國宣紙史》上雲:涇縣是宣紙發祥地,也是宣紙的唯一正宗產地。
“宣紙”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張彥遠著《歷代名畫記》:“好事者宜墨宣紙百幅,用法臘之,以備摹寫……”這是最直接對宣紙定名的文章。
涇縣,地處皖南山區。境內分布著黃山、九華山兩大山系的余脈,處處峰巒疊翠,松竹蓊郁,四時山花,簇擁如錦。
宣紙取材於青檀皮、沙田稻草和楊藤汁,前二者為基礎原料,後者作天然粘合劑使用。陪同人員告訴柳拂橋:制造宣紙的傳統方法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生產周期長達300多天,生產中除了以上3種原料外,還得另添加石灰、堿、漂液等原料,除經過每道工序的具體操作外,還需結合天氣完成日光漂白。整個過程需要“水火相濟、日月光華”之功。
宣紙作為一種傳統的特種手工藝紙張,自創制時起,就名噪藝林,因而對於它的生產技藝,制紙者一直秘不示人,外界人士一直對此撲朔迷離,覺得神妙莫測。
宣紙為紙中極品,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外界對宣紙的制造工藝垂涎已久。外國勢力對竊取宣紙生產工藝的努力從未停止過。關於宣紙保密,有著許多亦真亦幻的故事。
出生於涇縣宣紙世家、中國造紙委員會紙史委員會的曹天生教授,在其著作《中國宣紙》一書中認為真正的宣紙技藝沒有泄密,也不可能泄密。
曹天生教授認為,宣紙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方面條件的融合,缺一不可。天時、地利、人和構成了宣紙自我保護的三道屏障:一道是天然屏障,即原料、藥料和水,任何外國和外地都是無法設置這些條件的;一道是技術屏障,即手工操作的微妙,即使部分流水作業是機械化甚至現代化的,但生產宣紙的關鍵環節還是要依賴手工,其奧妙和精髓非代代相傳,長期實踐而不可得;還有一道就是人文社會屏障,這主要是涇縣宣紙經過長期的使用檢驗,人們已經形成了深厚的心理認同,只有涇縣的宣紙才是正宗宣紙,已經成為人們共識。
“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百折不損、光而不滑,宜書宜畫,不腐不蠹,一紙長壽千年,文書典籍、講道經文、書畫精品,大多賴此千古傳存。
總有一種紙,堪稱極品;總有一種文化,讓我們一再回首,魂牽夢縈。
在短短幾天的涇川之行中,柳拂橋不能不提到一位果堅大師,他就是涇川赤灘老街的主人——涇縣政協委員琚天鵬。
琚天鵬早年出家,在佛國仙城九華山的百歲宮修煉佛法。修成正果之後,輾轉於東西南北,相繼成為北京、天津、唐山等幾處名山古剎的住持。在他的引薦下,中郎村有200多小夥子外出學佛,“佛經濟”一時成為古壩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柳拂橋在涇川見到果堅大師時,果堅大師一身便裝,就像柳拂橋一身便裝一樣。彼時的果堅大師的社交名號是,安徽涇縣民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而柳拂橋則簡易稱呼其為赤灘老街的主人,因為琚天鵬花了200多萬將赤灘老街買斷了。不僅如此,他還開發出一片塞北大草原,幽幽春水,離離芳草,駿馬奔騰,還有白雲似的蒙古包,一簇一簇的散落於水秀山清的青弋江畔琴高山下;在赤灘明清古民居群的參差錯落間,果堅大師還正在建設一座極樂世界城……
赤灘古鎮在歷史上,為徽、黟、旌、太、石、涇等六縣的大宗山貨集散地。土特產品、山區竹木柴炭紙茶藥材等貨物,也從這裏轉運出境。民國十五年間,赤灘有商號店鋪120余家。陶窯、采煤、紡織、繅絲、雨傘、造船等行業方興未艾。
隨著徽商等客商把赤灘作為經營之地,老街建築群多帶明清風格。且日臻完善成為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商貿、飲食、風俗的街市。這裏鄉風淳厚純樸,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樂各種生活內容和方式,都深刻烙下了民俗文化的印記。
馬頭磯為古涇川八景之一,邑侯江恂所題“涇川鎖鑰”筆力雄渾,鐫刻精湛。琴溪古窯名列省保,蕭傑墓、尚書府第、九樓十三巷等古建築眾多;觀音庵、財神殿、萬歲宮、茅王殿、惜字亭等古剎寺宇星羅棋布。
漫步老街,古意盎然;鐘鼓悠揚,禪室靜心。弋江漂流,更能讓您領略水鄉秀色,獺獵洞、鷹站龜、書板巖等,均可見造化之鬼斧神工。三聖會、孟蘭會、南唐會、浴佛節等皖南民俗風情,會讓您體會到那淳樸的山村風情。
在赤灘老街的巖龍禪寺,柳拂橋一直在思想果堅的“和尚經濟”。皖南的涇川,尤其是古壩,原是很偏僻的一個所在,孩子們如果讀不上大學,那前途真是堪憂。如今,孩子們的父母一訓斥成績不佳的子女,就說:你不讀書,那我們還要請求果堅大師把你帶出去做和尚,一個月也能掙個千而八百的。
看到過好多的果堅大師的做佛事的相片,在和琚天鵬董事長幾天的交往中,柳拂橋一直在想把二者如何合而為一。慈眉善目,生性隨和,對公司內部的事,管理嚴謹;在外交朋友,三教九流,左右逢源。柳拂橋有時故意提到佛學和民俗,比如如何叫逢佛殺佛、逢祖殺祖,比如如何鑒定古民居群的建設年代。果堅大師均微笑不語。
果堅大師還邀約柳拂橋到北京、天津和他所有的寺廟去看看。而柳拂橋到確實對他的“佛經濟”感興趣。已經是時候了,柳拂橋盼望著和一位九華山百歲宮的第二代傳人展開一場關於佛學的對話。更想看看如今的和尚是如何生活、學習和修煉的。
涇川三百裏,
佳境千萬曲。
在如詩如畫,天籟影音交鳴的皖南涇川,柳拂橋飽覽山水風物之勝,無憂無慮,無嗔無夢,俯仰天地,思接千載。
人之相與,如同親人;
美景撲面,尤為可餐。
梵音佛鼓,寧心靜思;
詩酒唱和,其樂無窮。
除此而外,夫復何求!
2月16日,在宣城市宣城賓館,市委書記方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百年滄桑,英名永垂,當歷史翻開到王稼祥同誌誕辰100周年的今天,全國人民緬懷稼祥豐功偉績,著力建設美好家園,古老的涇縣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涇縣是一塊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也是沐浴著詩仙李白等文采風流的鮮活山川,涇川人民不僅大力發展“五色經濟”,各項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而且尤為重視利用自身自然和人文資源,打造王稼祥故居、紀念館和雲嶺新四軍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經典旅遊品牌,並註重發掘傳承皖南徽派文化,力求文化和經濟取得全面發展。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