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04)

陳芊憓、譚以諾·依然陳果──專訪陳果

訪問︰陳芊憓、譚以諾

整理︰陳芊憓

(獨媒特約報導)陳果把連載於高登討論區而走紅的網絡小說《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拍成電影,並成為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門票甫公開發售,便在數小時內一掃而空。期待者如我,關心的不只是陳果如何改編《紅Van》的結局,更期待到底曾一度離開香港的陳果如何透過此片再說香港的故事。訪談從現在最火的《紅Van》回頭談到從前曾被熱烈討論的《香港製造》描畫他近二十年來的變與不變,動而後歸。…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March 4, 2016 at 10:18pm — No Comments

法布爾《昆蟲記》西班牙犀頭的自製

我希望你還記得神聖甲蟲,它消耗掉它的時間,做成即可以當食物,又可以當梨形窩巢的基礎的圓球。

我已經指出,這種形狀對於小甲蟲的利處和害處,因為圓形是頂好的形狀,可以保存好食物使其不干也不硬。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這種甲蟲的工作,我開始懷疑我極力讚揚它的本能,或許是我估計錯誤了。它們是否真的關心它們的小幼蟲,並且替它們預備下最柔軟最合適的食物呢?甲蟲做球是它們自己的職業啊!它要繼續在地底做球不是很奇怪嗎?一個動物生著長而彎的腿,用它把球在地上滾來滾去是很便利的。無論在那裡,自然要從事自己所喜歡的職業。自己想幹的工作,就一定要幹好,只有這樣才能在自然界中求生存,才能在大自然中繁衍後代,一代一代地生存下去。…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March 4, 2016 at 10:17pm — No Comments

韓少功·胡思亂想

有一種“尋根”的意向,但不好說什麼“派”。一談派就有點陣營感、運動感,而真正的文學有點像自言自語,與熱熱鬧鬧的事沒有多大關系。

贊成“尋根”的作家也是千差萬別的,合戴一頂帽子有點別扭。“尋根”也只是很多問題中的一個,我們談了根,也談了葉子,談了枝幹。是不是要有“葉子派”?“枝幹派”?…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March 4, 2016 at 10:16pm — No Comments

翦伯贊《內蒙訪古》

1961年夏天,我和歷史學家范文瀾、呂振羽同誌等應烏蘭夫同誌的邀請,訪問了內蒙古自治區。訪問歷時近兩月(從7月23日到9月14日),行 程達一萬五千余裏。要想把這次訪問的收獲都寫出來那是寫不完的,不過也可以用最簡單的話概括這次訪問的收獲,那就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現在我想寫一點內蒙訪古的見聞。

哪裏能找到這樣的詩篇



內蒙,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是一個富有誘惑力的地方。因為這裏在悠久的歷史時期中,一直是遊牧民族生活和活動的歷史舞臺,而這些遊牧民族的歷史活動又是中國 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些活動,在世界史上也不能沒有它們的篇章。然而,這個歷史學寶庫,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打開,至少沒有引起史學家足夠的註意。…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rch 4, 2016 at 10:16pm — No Comments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28)靖康恥

宋朝第八個皇帝徽宗趙佶於公元1125年金人進逼汴京之際倉皇傳位於皇太子趙桓,翌年改元靖康,徽宗南奔,趙桓成為歷史上的欽宗。這位苦命的皇帝,做皇帝只一年多,被金人擄去,終身監禁達三十年之久。

其實徽宗也未漏網。1126年,也是靖康元年,欽宗搜括開封市內的金銀貢獻於金軍,承認割讓北方太原等三鎮,敵方後撤,京師解嚴,太上皇徽宗為群臣諫勸表示團結一致的局面下回汴京開封。不料朝庭尚在和戰未決間金人卷土重來,這次他們不再與趙宋交涉,竟擄獲當今皇上、太上皇、後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北去,雖然這事發生於1127年初,通常歷史家公認北宋亡於1126年。此後徽欽二宗先後死於五國城(今日中國之東北角)已不在話下。…

Continue

Added by Pei Shu on March 4, 2016 at 1:24pm — No Comments

劉啟斌《微電影時代》(上)微電影的定位

微電影的悄然崛起,不得不說是網絡的功勞;而微電影的全民參與,又是數字技術帶來的便利。自從有了數碼圖像記錄以後,攝影就成了隨心所欲的事,尤其在圖像編輯軟件出現以後,更是如魚得水了。所以,現在到處都在拍微電影,人們張口閉口都在說微電影。那到底什麽叫微電影?微電影應該怎樣定位呢?如今,網上那些鋪天蓋地的短視頻和小紀錄片,很多人都叫作微電影。真能叫作微電影嗎?那電影的性質也太簡單了吧。其實,任何新生事物都一樣,剛出現時肯定會有一些因為誤解而產生的說法,但很快又會有一些規則來約束。微電影絕對不是網絡上那些粗制濫造的短視頻。它本就應該是電影,只不過是在制作規模和時長上小於電影,其他方面也應該用電影的標準來衡量。…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March 4, 2016 at 9:38am — No Comments

托馬斯·曼:威尼斯之死(2)

市民群眾感到興趣的,是生動活潑而並不訴諸理智的通俗易懂的描寫,但熱情奔放、追求絕對真理的青年,卻只是為作者提出的問題所吸引。阿申巴赫象任何青年人一樣,是熱衷於研究問題的,是信奉絕對真理的。他崇奉理智,在知識的土壤上辛勤耕耘,好容易收獲了播下的種子;他擯棄神秘主義,懷疑天才,對藝術嗤之以鼻——不錯,正當信徒們對他的作品欣賞不已、推崇備至時,他,這個青年藝術家,卻對藝術的值得爭論的性質和藝術技巧方面發表一些玩世不恭的意見,使二十歲的青年們大驚失色。…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rch 4, 2016 at 9:37am — No Comments

楊泓《逝去的風韻》宋代市民遊藝京瓦伎藝

在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城內,有一處熱鬧的遊藝場所,名叫瓦子,位於皇城東南角的東角樓附近街巷中。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2所記: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裏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余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裏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自丁先現、王團子、張七聖輩,後來可有人於此作場。除了各種文藝演出外,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瓦子又稱瓦舍,這一名稱的來源並不十分清楚。據吳自牧《夢粱錄》說:瓦舍者,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不知起於何時。傾者京師甚為士庶放蕩不羈之所,亦為子弟流連破壞之門。這類專供當時一般市民乃至軍卒暇時娛樂的場所,到了南宋時期,在都城杭州比北宋汴京更有所發展。據《夢粱錄》卷19所記,杭州城內外的瓦舍,合計達17處之多。…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March 4, 2016 at 9:36a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5 文學批評與大眾媒體的關系

英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特裏R26;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曾說過:英語文學批評是騎在戰時民族主義身上興起的一門學科。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興起,也可以看成是中國現代性的民族-國家建構的產物。五四新文化運動有賴於文學批評作為變革先驅開拓突破之路才可能向前推進,五四新文化運動也直接推動了中國的文學批評。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文學批評與大眾媒體互動發展,它們在現代性理念和社會建構方面達成一致。就思想文化意義而言,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主要是以知識分子為主體而展開的歷史實踐,具有歷史自主性的知識分子,主要以大學和大眾傳媒為生存空間,在這個公共空間裏,沒有來自國家意識形態的直接幹預。在那個時期,知識分子的現代性理念,與國家和民眾的理念基本共通一致。總而言之,新文化運動就是推動中國經典化的文學平民化和普及化,文學批評正是借助大眾媒體完成了偉大的現代白話文轉換運動,同時,也展開了現代性的社會理念、知識和審美感知方式的傳播和普及。…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4, 2016 at 9:35am — No Comments

周剛·印度——不可思議的國度

牛在印度地位崇高,只有人讓牛,沒有牛讓人。在印度有授受關系時須用右手。禁止喝含酒精的飲料,禁止穿戴皮革制品。“3”和“13”是忌數。與印度女性打招呼只能用合掌頷首的方式。不能直接觸摸印度人的頭部。參觀寺廟時,必須脫鞋。此外,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而用手進食。

我在大學攻讀南亞專業,在外交部工作中有二十五年同印度打交道。幾十年來,印度對我來說仍猶如一個蒙上面紗的女神,美麗、神秘,令人不可思議。…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March 4, 2016 at 9:27am — No Comments

郁達夫·紙幣的跳躍

(這短篇,是作者在四五年前發表過的(在《寒灰集》裡)《煙影》的續篇。 讀此篇者,希望同時也能去取出那一篇來重讀一回。一九三○年七月作者附記。」 ——編者註)

  絕大的一輪旭日從東面江上濛濛地升了起來,江面上浮漾在那裡的一江朝霧, 減薄了幾分濃味。澄藍的天上疏疏落落,有幾處只淡灑著數方極薄的晴雲,有的白 得像新摘的棉花,有的微紅似美婦人臉上的醉酡的顏色。一縷寒風,把江心的霧網 吹開,白茫茫的水面,便露顯出三兩隻葉樣的漁船來。朝陽照到,正在牽絲舉網的 漁人的面色,更映射得赭黑鮮明,實證出了這一批水上居民在過著的健全的生活。

  做晚上剛從遠道歸來。晚飯的時候陪他母親喝酒,卻醉到了好處,雖然有點動 了傷感,但隨後終究很舒適地熟睡了一晚的文樸,這時候也曷亨曷亨地在厚棉被裡…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March 4, 2016 at 9:27am — No Comments

尹尹鴻談中國電影的傳統與倫理 -尹 鴻

主講人簡介:尹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內容簡介:倫理電影曾一度被稱為中國的主流電影,從二、三十年代的家庭倫理片到以謝晉為代表的第三代倫理影片導演,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傳統倫理片。他影響了中國一代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其中,被認為傳統倫理片最後一位導演的謝晉更是在中國影壇上一枝獨秀,其電影創造的觀眾人次記錄在中國電影史上可能不僅前所未有也可能後無來者,即便在經過相當一段時間淡化以後的1998年,北京零點-中博影視調查系統對北京、上海和廣州的1500位18歲以上的市民所進行的調查中,仍然有25%的觀眾選擇了謝晉為他們“最欣賞的國內導演”,其得票率超過了居第二位的張藝謀%.本講將圍繞第一、第二代導演和第三代導演早期的作品,闡釋中國傳統倫理情節劇的發展,演變,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對人們的影響和藝術特色等

(全文)…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4, 2016 at 9:26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95》大馬美食的人情之美

每次作客北京,朋友紛紛邀約上館子。最難忘的,有一回幾部車子開入頤和園。大雨初歇的殘暮,天一下子就黑了。在全世界其中一個最大的皇家園林裏,四下無燈,搞不清萬壽山在左在右,昆明湖是前是後。朋友撥了幾通電話,拐過幾個彎,車子直驅當年清朝皇帝春遊的山水深處,一組古建築頓時灼然眼前。

晚宴的主人家,其實是朋友的朋友,據悉在軍中很有影響力。從他口中,我們知道了這地方叫“聽鸝館”,曾是慈禧太後日常看戲、吃飯的地方。什麼時候,她老人家心血來潮,也會在此款待外國使節或寵臣。解放後,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也常上這裏吃飯。

服務生應該是美食天使

正當大夥給東道主敬酒道謝,幾位身穿清裝的“宮女”,腳踩花盆鞋,給昔時禦膳房當晚唯一的一席客人,上菜來了。…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rch 4, 2016 at 9:23am — No Comments

米沃什(Czesiaw Milosz)詩選·夫婦雕像

你的手,吾愛,現在冰冷。

天上穹窿最純粹的光,

燒穿了我,而現在我們

像寂靜的兩片平原躺在黑暗中,

像凍河的兩道黝黑的河岸,

在世界的深壑中。

 

我們往後梳的頭發雕刻在木頭上,

月亮走過我們烏木色的肩膀。…

Continue

Added by 邊鄉 岸 on March 4, 2016 at 9:23am — No Comments

原研哉藝術隨筆集·做標簽的

我近期設計的威士忌商標裏,有一些寫滿了手寫體的英文字母。深灰色的底色上印著白色亞光墨字,猛一看,有點像歐洲平民餐廳門口立著的黑板上粉筆書寫的菜單。

我曾經想嘗試一下這類帶點獨特嗜好感覺的設計,但是由於可讀性的問題和缺乏大眾性等等,一直沒能實現。

這次設計的商品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酒,名叫“連續式蒸餾谷物威士忌”,它是以玉米和小麥等谷類為原料,通過連續式蒸餾器加工而成的。連續式蒸餾器是一種類似於將普通的單式蒸餾器改為3層過濾的高效蒸餾器,用它制造出來的酒,口感柔和綿軟。…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March 4, 2016 at 9:22am — No Comments

天天《單車遇見臺灣:環島騎行筆記》(2)

DAY2·在暴風雨中沖刺,2012年9月28日

來臺灣,總會遇到雨天

騎行路線:從臺北中興橋過河,一路向西南,途徑桃園市、中壢市、楊梅市、竹北市,最終到達竹南鎮。

推薦騎行指數:★

里程:93公里。…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rch 4, 2016 at 9:21am — No Comments

中國節慶·七夕

  舊時在民間七月七日是一個很熱鬧的節日,當時對這一天興趣最大的,還是年輕女子。她們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

  宋時杭州的小兒女,七夕之時多效顰“摩侯羅”,穿半臂花衣,胸前裝飾乞巧時的楸葉、瓜果等圖形,靚妝笑語,競往湖邊放蠟制的鴛鴦等一類水鳥,浮於水上。婦人喜於盒內貯小蜘蛛,讓蜘蛛在盒內織網,看織網之疏密,謂之“巧”之多少也。

  穿針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兒們的節目之一,據說在漢代已經盛行。《荊楚歲時記》中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也有把“穿針”轉為“丟針”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後把繡花針丟入水裏,讓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輝映下的針影,照在碗底,會生浮動的陰影,變化多端。依其形狀,就可以占蔔投針姑娘針繡工作是拙是巧。…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4, 2016 at 9:20am — No Comments

拉塞·康威爾《鑽石就在你家後院》·面對困難,挺過去

時代的發展需要那些在逆境中愈發堅挺、百折不撓的強者,他們緊跟時代的脈搏,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為社會創造財富,書寫人類不朽的傳說。

苦難和困惑無疑是建功立業的前兆,世界上哪個偉人在成功之前沒有遭受過類似的落魄和絕望?只要能挺過去,勝利的凱歌就會在不久的將來奏晌。

直面我們正在經歷的苦難吧,只要你有抵抗困境的勇氣,你也能成為成功的商人、智慧的科學家、時代的締造者,你也能得到他人無法企及的榮耀和財富。…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March 4, 2016 at 9:19am — No Comments

史鐵生·復雜的必要

母親去世十年後的那個清明節,我和父親和妹妹去尋過她的墳。

母親去得突然,且在中年。那時我坐在輪椅上正惶然不知要向哪兒去,妹妹還在讀小學。父親獨自送母親下了葬。巨大的災難讓我們在十年中都不敢提起她,甚至把墻上她的照片也收起來,總看著她和總讓她看著我們,都受不了。才知道越大的悲痛越是無言:沒有一句關於她的話是恰當的,沒有一個關於她的字不是恐怖的。

  十年過去,悲痛才似輕了些,我們同時說起了要去看看母親的墳。三個人也便同時明白,十年裏我們不提起她,但各自都在一天一天地想著她。…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4, 2016 at 9:19am — No Comments

比爾·蓋茨·成功之路大會上的主題演講

早上好!

今天我到這兒來感到非常興奮,因為能有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軟件業在未來十年的遠景。我特別想強調的是:全球軟件開發正在經歷迅速的變化,同時,我也想特別指出,這些驟變對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多麼巨大的機會。…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4, 2016 at 9:19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