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泓《逝去的風韻》宋代市民遊藝京瓦伎藝

在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城內,有一處熱鬧的遊藝場所,名叫瓦子,位於皇城東南角的東角樓附近街巷中。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2所記: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裏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余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裏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自丁先現、王團子、張七聖輩,後來可有人於此作場。除了各種文藝演出外,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瓦子又稱瓦舍,這一名稱的來源並不十分清楚。據吳自牧《夢粱錄》說:瓦舍者,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不知起於何時。傾者京師甚為士庶放蕩不羈之所,亦為子弟流連破壞之門。這類專供當時一般市民乃至軍卒暇時娛樂的場所,到了南宋時期,在都城杭州比北宋汴京更有所發展。據《夢粱錄》卷19所記,杭州城內外的瓦舍,合計達17處之多。

在瓦子演出的各種伎藝,名目繁多,大致可以看出有些與後世的戲劇有關,有些與曲藝、雜技以至武術表演有關。與後世戲劇有關的伎藝,主要有雜劇和傀儡戲。傀儡戲也就是後世的木偶戲,當時有枝頭傀儡(杖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傀儡等名目。此外也有影戲,影戲用的人物,在北宋汴京時是用素紙雕簇,後來改為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妝飾,形成現代皮影戲的前身。與後世曲藝有關的伎藝,主要有小說講經史、諸宮調、叫果子等名目。其中小說講經史一項,實開後世說書藝人之先河。又據所講述的內容不同,還可細加區別,講史以講談歷史故事為內容,謂講說《通鑒》,漢、唐歷代書史文傳,興廢戰爭之事(《夢粱錄》)。小說則偏重傳奇情節,內容多煙粉、靈怪、傳奇、公案,常是離不開樸刀、棍棒、妖術、神仙等打鬥離奇的情節,引人入勝。除此而外,還有演說佛書、說參請的,表演者是一些和尚,主講賓主參禪悟道等事,實際是借文藝表演形式以進行宗教宣傳。諸宮調是以唱為主的表演,有鼓板或弦管樂器伴奏。還有淺斟低唱的小唱等。叫果子是模擬賣物小販的叫賣聲,屬於口技一類。與後世的雜技以至武術表演有關的伎藝,如《東京夢華錄》中講的小掉刀筋骨上索雜手伎渾身眼、李宗正、張哥,球杖踢弄孫寬,小兒相撲雜劇掉刀蠻牌董十五等。此外,還有索上擔水、索上走裝神鬼、舞判官,以及踢瓶、弄碗、踢磬、踢缸、教蟲蟻、弄熊、藏人、藏劍、吃針等雜技、馬戲表演。在瓦市中還有一種極受人們歡迎的項目,就是相撲,又稱角抵或爭交,它有些像後世的摔跤表演。由於瓦子裏有上述的諸般伎藝演出,極受一般市民和軍卒人等的歡迎,因此不管是風雨寒暑,都是非常熱鬧,那些最大可容數千人的表演棚內,觀眾總是滿滿的,日日如是。

兩宋都城中瓦子的繁榮熱鬧的景象,早已成為歷史陳跡,但近年來的考古發掘又為我們提供很多資料,使我們得以窺知當時演出的部分情景。下面選取雜劇、傀儡戲為例,作些簡略的介紹。

雜劇是宋代市民遊藝很重要的一項。關於雜劇演出的情況,據耐得翁《都城紀勝》,雜劇中末泥為長,每四人或五人為一場。先做錄常熟事一段,名曰艷段。次做正雜劇,通名為兩段。最後還有後散段雜扮。在河南省偃師縣酒流溝發現的一座北宋末年的墓中,墓室的北壁上嵌有六塊上有畫像的雕磚,其中的三塊磚上的畫面是與雜劇演出有關的,總共刻出五個姿態生動的演劇人物的形象,雖然無法查考他們具體表演的是什麽劇目,但可以看出這三塊磚大約正代表著雜劇演出的三段。其中一塊磚上刻有一個演員,從鬢邊露出的短發和面像,可以看出是一位女演員,她雙手張開一幅小巧的立軸畫,身軀微向前傾,似是面對臺下觀眾獨白(圖1)。這一畫面表現的可能就是雜劇演出的第一段的情景,即艷段或稱首引,系引起戲劇開場的意思。另一塊磚上的畫面中刻出兩位男演員,圖2

左側的一人右手托著一個包袱,他側轉臉去對右側的人講話,同時還用左手指點著對方。右側的人頭稍前傾,做出正專心傾聽對方講話的姿態(圖2)。他們所表演的內容,大約是雜劇的第二段,即正雜劇,也就是演出的主要部分。至於雜劇的第三段,也就是主要的正雜劇演完的後散段雜扮,可能是第三塊磚畫面所描繪的情景。刻出的兩位演員都是醜角的扮相,左側的人托著內伏一鳥的鳥籠,並用右手指著鳥籠大張著嘴,似是對另一人講話。右側的人回轉身來看著托籠的人,並把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含在口中,正在吹口哨。兩個人都雙足外扭,邁著丁字步,並像是按著同一節拍,扭擺著身體,形象滑稽,引人發笑。除了雜劇雕磚外,還有兩幅傳世的南宋繪畫,描繪的大約也是雜劇舞臺人物的形象。其中一幅繪出兩個表演者,左側的一位眉目清秀的演員,著裝頗為滑稽,頭戴一頂下圓上尖的高帽子,身穿肥大的長袍,圖3

右脅下斜懸一個方形布袋,在帽子上、長袍的前襟和後背以及布袋上面,都畫著許多眼睛(圖3)。他側身向右,用手指點著對面站立的另一位演員的右眼。另一位演員是農民的扮相,左手執著竹篦,也用右手指點著自己的右眼。有人考證這幅畫可能畫的是雜劇名目中的《眼藥酸》,如果不錯,那這幅畫就是唯一的劇目明確的宋代雜劇圖像。

關於雜劇演出時的樂隊,在宋墓的雕磚中也有發現。河南禹縣白沙東的一座北宋墓中m,發現一組戲劇題材的雕磚,刻出的演劇人物造型較粗劣,藝術價值遠沒有偃師的那組高,不過其中保留了有關樂隊的珍貴資料。刻出的樂隊由七位樂師組成,演奏的樂器共五種,計有大鼓、腰鼓、拍板、笛和觱篥,腰鼓和觱篥各二件,余皆為一件。樂師有男有女,擊大鼓和拍板的是女性,其余樂器則由男子演奏。

除了繪畫和雕磚以外,也發現過一些和戲劇有關的雕塑作品,主要是一些南宋時期的白瓷俑。在江西鄱陽發現的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死去的洪子成墓中出土的白瓷俑,共有21件,多是頭戴各種樣式的襆頭,身穿圓領長袍,足穿靴,作各種不同姿態的表演,或俯首欲泣,或擡頭遠眺,或雙手捧物,或舉手舞蹈,或拱手肅立,或恭敬施禮,面部表情多樣,神情靈活自然,很可能是模擬著登臺作戲的演員。原來衣上施加有彩繪,現在已經大部分脫落了,僅在面部、袍帶等處微見朱彩墨痕而已。類似的瓷俑,在景德鎮地區也有發現。

除了雜劇,傀儡戲也是宋代民間流行的表演藝術,利用各類偶人可以作多種題材的表演。據《都城紀勝》,傀儡戲主要表演煙粉靈怪故事,以及鐵騎公案之類題材,使用和雜劇相近似的劇本。

由於用偶人表演,所以更宜於演多虛少實的神鬼故事,如巨靈神、朱姬大仙之類是也。依據操縱偶人的技法等不同,又可以區分為懸絲傀儡(懸線傀儡)、杖頭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名目。1976年在河南濟源縣發現了兩件宋代的三彩枕,其中一件枕面中部是兒童遊樂圖,描繪出三個在池邊柳蔭下玩耍的兒童。其中有一個頭挽雙丫髻的綠衣白褲小兒,坐在繡墩上,右手執著一個提線木偶作戲(圖4),另兩個小兒一個敲鑼、一個吹笛進行伴奏。雖然描繪的是小兒遊戲,但是卻可以看出宋代懸絲傀儡的結構和操縱手法,和現代的提線木偶是完全一樣的。在濟源發現的另一件三彩釉枕面上,在四角有四個圓形的畫面,也都是描繪著小兒遊戲的題材。其中左下角一幅,繪出一個坐在地上的小兒,綠裙紅色兜肚,白胖可愛,舉右手耍弄一個黃衣的傀儡(圖5)。

這一傀儡是在頭下連接衣套,雙臂旁伸,用手操縱傀儡活動。這種木偶,現代也有同樣的形象。上面的考古資料雖然無法代表宋代傀儡戲表演的盛況,但提供了有關提絲傀儡等的形象資料。至於杖頭傀儡的具體形象,可以從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的一面宋代方形銅鏡背面的裝飾圖像中看到。那也是描繪著兒童遊戲的情景,其中有一個童子在幃帳後表演傀儡戲,他雙手各舉一個手持兵器的杖頭傀儡,使兩個傀儡互相搏擊,看來演出的是表現戰爭場面的武打戲。還有一幅傳世的宋畫《骷髏幻戲圖》,其中畫出的大骷髏也是耍一個提線木偶的小骷髏(圖6),十分生動又富於魔幻色彩。(1984)

Views: 8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