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168)

劉珊珊·認知詩學理論對《再別康橋》的賞析與解讀(1)

摘要:認知詩學的基本理論來源於認知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其哲學理論基礎是認知體驗哲學,研究對象是詩歌類文學作品。筆者運用認知詩學中的基本分析理論對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再別康橋》進行了逐句地深入賞析,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對本詩從一個新的角度產生更加深刻細致理解。

一、認識詩學理論

認知詩學理論產生於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由以色列語言學家Reuxen…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August 31,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陳敏《荒原狼》《德米安》中的夢與自我 認知與發展(1)

1. 引言

C.G.榮格眼中夢使我們更靠近人類生活基本事實。在徳裔瑞士籍文學家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看來:「誰要是從記憶、夢和無意識聯想中尋找心靈的根源,……他會把許多通常留在無意識中的,只會出現在沒有被重視的夢中的東西拉到光明之處( [1] , p.354)」。夢成為他們接近心靈真實世界的通道。

「吸引詩人的是在詩學創作中應用夢這一主題可以表現浪漫主義觀點,表現對天堂的渴望,以及用來逃離現實或者模糊現實與幻想的界限…

Continue

Added by 瑪琳娜 on August 30, 2023 at 3:00pm — No Comments

奥修·死人的回答(8)

穆拉·那斯魯汀去看醫生,對他說:「請幫幫我!我現在被惹得心煩意亂,我妻子晚上說得太多了。」

醫生說:「你妻子在哪里?帶她來,我給她看看。」

穆拉·那斯魯汀說:「你沒有理解我的意思,對她沒什麽可看的,給我看看,好讓我保持清醒!這真有趣!我會睡著了……而她一直在說,這真有趣,她說著如此美麗的事,顯示了這樣美麗的事,當她醒著的時候,從來不會那樣說,當她醒時,她一直在講些廢話,所以,請幫幫我,好讓我保持清醒,繼續聽下去。」

如果你觀察人,他們整晚都在講話——不停地,他們的嘴一直動著,他們發著聲音,做著各種事情。…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August 30,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貝爾納·斯蒂格勒,或我們的思想是有控制的(1)

(2020-08-21 本文由王立秋譯自 Alexander R. Galloway 亞歷山大·R·加洛韋, 「in French Theory Today An Introduction to Possible Futures」, A pamphlet series documenting the weeklong seminar by Alexander R. Galloway at the Public School New York in 2010,TPSNY/Erudio Editions;感謝譯者和「潑光PULSASIR」原載;海螺社區轉載。)…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August 30, 2023 at 3:30am — No Comments

貝爾納・斯蒂格勒: 藝術,在二十一世紀能做什麼?(2)

康德(Kant)提出的「低階官能」(lower faculties)—直覺(亦即,覺知度或感知性)、理解、想像與理性—或許很容易令我們深信不疑,但其實,感知性並非一勞永逸的天賦,就這麼賜給稱之為「人」的此等存在。人既是生命的技術形式,也是亞里士多德所謂的心智靈魂(noetic soul)。感知性會發展,如同理解、想像與理性。這種發展,這種精進(elaboration),發生在一代又一代的創作過程中,就像我們從馬奈(Edouard Manet)的例子理解到的一樣—十九世紀下半葉,當他談到來自觀眾的負面評價時,宣稱:

他們的眼睛將被打造………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30, 2023 at 2:30am — No Comments

韓廣信·論德里達的詩性哲學與哲性詩學(2)

德里達把解構的第一個目標指向傳統形而上學的邏各斯中心主義。

在德里達看來,理性主義是設定意義先於語言的邏各斯中心主義的代名詞,而理性主義的秘密就在於預先設定的意義理論“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它不僅充當着所謂的“真理”“價值”的權威,而且還限制、束縛了自由遊戲創造的可能性。因此,必須予以徹底“顛覆”之。

德里達在《論文字學》中説:“傳統哲學的一個二元對立中,我們所見到的惟有一種鮮明的等級關係,絶無兩個對項的和平共處,其中一項在邏輯、價值等方面統治着另一項,高居發號施令的地位”。[3](P303)…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30,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Emergentism:湧現論 or 湧現主義(8)

湧現過程或行為可以在許多其他地方看到,如城市、經濟學中的壟斷現象、計算機模擬和元胞自動機中的組織現象。無論何時,只要有大量的個體相互作用,一種秩序就會從混亂中產生(無序就會產生秩序);一種模式、一種決定、一種結構或方向的改變就會發生。

經濟學

股票市場(或任何市場)就是一個大規模湧現的例子。作為一個整體,它精確地調節著世界上各地公司的相對安全價格,然而它沒有領導者。當沒有中央計劃的時候,就沒有一個實體控制著整個市場的運作。經紀人或投資者只了解其投資組合中有限的幾家公司,他們必須遵守市場的監管規則,對交易進行單獨或大規模的分析。趨勢和模式的出現則是由技術分析師深入研究的。…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August 29,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奥修·死人的回答(7)

當你說:「我正在努力用功」時,師傅知道那只是你的一部分在運作。心理學家們說,即使一個非常有天賦的人,即使一個天才,也從來沒有用到他能量的15%,甚至愛因斯坦也從來沒有用到他的能量的15%,何況普通人呢?他們用了大約3%,最多5%,你的95%的生命能量都被浪費了,所以當你說:「我正在努力用功。」你並不知道你正在說什麽,你正在使用著的是零星碎片,或許正在努力用功,但是這只是十分之一的部分,其余的九個部分都睡著了。師傅要你全部投入,因為當你是全然的,只有那時才會蛻變。…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August 29, 2023 at 1:30am — No Comments

利奧塔:重冩現代性(1986年)5

而這一場景反過來説也決不假裝是在忠實地複制那被宣 稱的”原初場景”。它是”新的”,那是因爲它被感覺到是新的。從已發生的事上,我們可以説出它就在那兒,活潑着,有生命。它並不作爲一種對像出現,如果一個對像竟可以在場的話,而是作爲一種”韻味”,作爲一種微弱地呼吸着的輕風,作爲一種暗示在場的。普魯斯特的《追憶》、本雅明的《獨特的意味》和《柏林的嬰兒》,就是根據這同一種技術(當然是一點都不省減地)來運作的。儘管冒着被人説成是怪異的風險,我還要加上一句,自由和平等地浮動着的關注過程,也是蒙田散文的本色。…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29, 2023 at 1:30am — No Comments

張一兵·斯蒂格勒:解放心靈無産階級(7)

通過這些我們稱爲個人數據第三持存的個人來促進生産和自動-獲取,這些個人數據使他們的心理時間空間化;通過使個人數據以光速進行流通,以干預超個性化過程,這個過程是與自動地、功能性地形成的循環交織在一起的;通過這些循環,通過自動形成的而不是超個性化地形成的集體第二持存,反過來干涉,幾乎是直接地干涉心理的第二持存,也就是説,干預前攝、期望,最終干預個人行爲。從而一個個地、遠程控制和電子指導每一個網絡成員成爲可能,這就是所説的“人格化”。[30]



在他看來,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愚昧性的瘋狂,歸根到底,是外部的數據處理重新建構了我們在網絡生存中的虛假電子人格化。海量數據造成了個人心理時間的空間化,這原本是要通過自己內心認真鑒別和挑選的過程;現在只要有一定量的點賞和好評數據,自動獲取的行爲就以光速發生了。…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ugust 28,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王宗仁散文詩·蠕動

他哭不出來。

頭上薄薄的紗麻覆蓋不了蜷曲髮絲,與臉上不斷抽長的髭鬚。陽光亮晃晃地大片大片撒下,把他裁成幾小塊破碎的黑,陪她和她照片上的微笑飄晃完最後一程。

恰巧有鼓動的翅膀從上方經過,發現許多細緻的情感佔據了整個午後,將山坡綑綁成某種奇異、雜亂的圖案。而那是一種訊號嗎?又不停有鳴叫聲漸漸遠離天空。

樹蔭下的豔紫荊,是否也會有被焚燒的感覺?橫倒路旁的野狗屍體上,一群蛆蟲努力想擺脫熾熱,卻鑽不出逐漸凝涸的血色屏障。隊伍緩緩在山徑上蠕動。

他抹了抹額頭的汗水,再偷偷帶到眼角旁,想像那是自己的眼淚。…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August 28,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貝爾納・斯蒂格勒: 藝術,在二十一世紀能做什麼?(1)

編註:本文為貝爾納・斯蒂格勒於2019年11月於台北藝術大學舉辦的大師班系列講座的第一講,此中文譯本後刊於《現代美術學報》第39期(20205月)。英文原題為”What Can Art Do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本篇講稿首次發表於…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28,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韓廣信·論德里達的詩性哲學與哲性詩學(1)

摘要:德里達對西方傳統文化的解構,主要目的是解構“一切社會等級制和暴戾統治”。對邏各斯中心主義,語音中心主義及一切傳統文本等的解構,是他採取的迂回策略——去其根基和始源,使其崩塌並邊緣化。他建構的文學創作、文學批評等無原則的原則,爲詩學等的自由遊戲創造開闢了無限的可能性。

“我是一個流浪的哲學家”,這是雅克·德里達富於幽默感的自畫像。德里達之所以稱自己是一位流浪的哲學家,是因爲他自己選定的解構主義詩性哲學和哲性詩學決定的。一方面他要讓自己的詩性哲學和哲性詩學永遠處於開放性狀態之中,他就不得不讓自己流浪,另一方面他更希望自己的思想永遠處於流動的自由創造的播撒之中,他也就不得不讓自己流浪。…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28,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Emergentism:湧現論 or 湧現主義(7)

生命被認為是在早期的 RNA 世界中出現的。那時 RNA 鏈展示出了達爾文所構想的自然選擇運作的基本條件: 遺傳、變異、和對有限資源的競爭。RNA 復制器 RNA Replicators的固有的適應能力(亦即RNA的平均增長率,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們是由核酸序列決定的)和可用資源的函數。 其中三種主要的適應能力可能是: (1)具有中等保真度的復制能力(同時具有遺傳和變異的能力); (2)避免衰變的能力; (3)獲取和加工資源的能力。這些能力最初是由 RNA…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August 28,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葉朗 顧春芳·人生終極意義的神聖體驗(7)

這種絕對價值和神聖價值的實現不在別處,就存在於我們這個短暫的、有限的人生之中,存在於一朵花、一葉草、一片動人無際的風景之中,存在於有情的眾生之中,存在於對於個體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義的超越之中,存在於自我心靈的解放之中。歷史上許多大科學家、大哲學家、大藝術家都堅持在現實生活中尋找人生的終極價值,追求美的神聖性。



科學家追求美的神聖性,楊振寧先生講得最好。楊振寧先生說,研究物理學的人從牛頓的運動方程、麥克斯韋方程、愛因斯坦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堡方程等等這些「造物者的詩篇」中可以獲得一種美感,一種莊嚴感,一種神聖感,一種初窺宇宙奧秘的畏懼感,他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哥特式教堂想要體現的那種崇高美、靈魂美、宗教美、最終極的美…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August 28,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奥修·死人的回答(6)

上一篇:奥修·死人的回答(5)



如果他再次鼓足勇氣,如果他忘了20個世紀以前所發生的:你們是怎樣將他釘在十字架上的,你們是怎樣侮辱他的,你們是怎樣的粗魯,如果他忘記了,再次到來,敲響猶太人的門——他們再次等待著——他們會再次拒絕他。

他們能夠接受具有超常頭腦的普通人,但是他們無法接受超常存在狀態的人,因為要看見那種存在,你必須蛻變你自己。像你這個樣子是無法看見的,像你這個樣子,無法領悟耶穌。…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August 28,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漫談人工智能(中)

我們也許可以承認,按照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欲望,電腦人不會產生這樣的東西。那我們能不能重新定義欲望?我們不可能單單重新定義欲望,為此,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感知、感情、理解、理想、精神,一句話,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人。

我並不是在主張有一種亙古不變的人性。今人的人性不是一萬年前智人的人性。在那時的智人看來,今人的人性已經面目全非。不過,人性的改變和技術造就的改變不是同種類型的改變——人性的改變不是設計出來的。(歷史上不止一次有政治家和思想家企圖通過設計來改變人性,但他們無一例外都失敗了。)簡單說,人性的改變坐落在人性的連續性之中,這樣的改變我們稱作生長。對這種連續性的變化,調整定義是有意義的,但對人工智能,幹嗎非要用它來重新定義人呢?…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August 28,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石田英敬·未來網絡的未來(5)

我猜川普的案例與萊布尼茲《神義論(Theodicy)》中的塞克斯塔斯(Sextus Tarquinius)有些類似,大家都知道塞克斯塔斯背信棄義、強姦了盧克利希亞(Lucretia),最終繼承了旁落的王位。這兩個例子太相似了。

與《神義論》的巨大分別在於,我們不再有神:在民主中,決定不是神性的,而是單子宇宙的自我組織。每個單子從自己合適的角度來表達宇宙,在自己的想像中構造合適的可能世界。網絡化在這里的意思就是無限的多樣性自我組織的過程,而投票最終決定了可能世界中“最好的”。…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August 28,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格里桑《關係詩學》5

我們已經注意到在聖約翰・佩斯(Saint-John Perse, 1887-1975)的作品中有一宇宙的美學(一「宇宙的表述」),我們現在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它。這就是混沌-世界的美學。

混沌-世界的美學是對此規範的熾熱描繪以及拒斥。

混沌並不代表規範的闕如,它只是不構成一個目標(une fin),亦不掌理著任何方法(une méthode)

混沌-世界不是融合…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August 28,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David Pines·湧現:21世紀科學的統一主題 5

後記:每個人的湧現

當我們向自己、同事和廣大公眾介紹湧現時,我想向聖塔菲研究所提出兩項挑戰,這些挑戰與它作為世界科學教育領導者的潛在角色有關。

首先,考慮到湧現作為科學統一範式的重要性,聖塔菲研究所可否向世界不同年齡的學習者傳播關於湧現的信息?

例如,我們可否創建一個在線課程,向中學生介紹如何通過研究湧現行為來學習科學,並幫助他們對周圍的世界形成一種基於湧現的視角?可否從我們的中學項目開始,在現有教育中增加對湧現行為的關注,並將這種視角注入聖塔菲研究所標誌性的暑期學校中?…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August 28, 2023 at 6:5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