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APP: [唐] 皎然論“詩式”

所謂「似斷而復續」,指的是詩句之間看似斷裂、不連貫,但其實內在情感、意境、語勢是相連的,形成一種若即若離、含蓄跳脫的美感。這種技法常見於唐詩中,尤其在情感細膩或意境綿遠的作品裡。以下舉數個例子說明: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解析:每句皆為獨立意象:如「山河」與「草木」,「花」與「淚」。看似句句分開,情境跳躍,但其實情感內聚,一氣貫通:從家國到自然景觀,再到個人情感(哀傷與驚懼),句句「似斷而復續」。

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解析:每句描寫的景物獨立而安靜,看似斷裂,但透過詩人的眼與心串聯起整個場景,形成一種動靜結合的流動畫面。自然間的「明月」、「松」、「泉」、「石」看似零散,實則意脈流轉,自成一體。

李賀〈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頓感愁。
黃鸝啼上白苧洲,忽聞水上琵琶愁。

解析:詩中意象迅速轉換,看似意脈斷裂(絲桐—山雲—黃鸝—水上琵琶),但這些意象都繫於「箜篌聲」、「愁情」主題,彼此互為回響。詩句跳脫但情感相續,是「斷而復續」的典型。

杜牧〈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解析:每句描畫一個場景或動作:冷燭、撲螢、夜階、觀星。看似平行、不連貫,但整首詩中孤寂的氣氛與情感主線潛流不斷,情境連續、意蘊無限。

特徵

表現方法

效果

意象分散

每句描寫不同場景/事物

增強畫面感、跳躍感

情感潛伏貫穿

雖無明言,情感主線始終未斷

情意連續、餘韻不絕

結構斷裂貌連貫心意

看似斷裂的語句實際由情感串聯

達成「詩中之仙」的靈妙境界

 

Views: 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