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焦自英·文化的輸入與輸出

[摘要]浮世繪是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它受中國古代仕女畫、小說插圖、木版畫及彩色套印術的深刻影響,並融合了日本民間審美風尚,最終發展成為獨具日本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而後又影響了西方的印象主義和後印象主義。文章試圖對日本浮世繪藝術發展中折射出的文化的輸入與輸出問題進行簡要的探討。 

一、文化輸入——日本浮世繪文化直接來源於中國古代侍女畫 

   …

Continue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April 14,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謝仁繽·論洪席耶的黑格爾觀察:街上小乞丐的審美(7)

就這個層次而言,洪席耶提點出康德:美無關乎利益的概念,說明彼此擁有相似的運作邏輯。然而,兩者的不同也在於,康德最終朝向主體的品質與審美,黑格爾則更強調繪畫共有的本質,也就朝向客體的思索:繪畫內容。就此,洪席耶更明確勾勒出黑格爾思索理念所採用的對象。



(二)繪畫特性

有別於上述繪畫內容與其自主性的探討,接下來,洪席耶將透過繪畫自身的「媒材特性」,闡明黑格爾與其理念實踐的過程。就此,洪席耶著眼於繪畫的再現性質: 繪畫試圖仿效自然;然而,再現的本質就是一種差異於自然。就這個角度而言,繪畫藝術的關鍵不在於其題材內容的接收面,而是在畫面表面之上純然遊戲(free…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18,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周憲:視覺文化:從傳統到現代(6)

格林伯格堅信,“每門藝術權限的特有而合適的範圍,這與該藝術所特有的媒介特性相一致” (註:拙譯格枝伯格:《現代主義繪畫》,《世界美術》1992年第3期。)



“如此一來,每門藝術將變成‘純粹的’,並在這種‘純粹性’中,尋找自身具體標準和獨立性標準的保證。‘純粹性’意味著自身限定,因而在藝術中的自身批判,激烈地演變成為一種自身界定” (註:拙譯格枝伯格:《現代主義繪畫》,《世界美術》1992年第3期。)



格林伯格強調的是,現代主義藝術對“純粹性”的追求,所謂“純粹性”也就是形式的完善。從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繪畫,到…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October 24,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朱志榮·論鄧以蟄中西融通的美學研究方法 3

和朱光潛相似,鄧以蟄也選擇接受克羅齊的思想,這與克羅齊的思想同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表現」觀的接近不無關係。朱光潛和鄧以蟄用以言說中西藝術的系統話語,與西方形式美學(克萊夫·貝爾等)或表現論美學(克羅齊等)有著一定的內在關聯。對於克羅齊,鄧以蟄更側重於從創作心理角度接受,而朱光潛則更側重於鑒賞心理角度接受,因為角度不同,鄧以蟄對直覺概念的理解更接近克羅齊。鄧以蟄起初受到西方傳統美學思想的影響,一開始對中國繪畫尤其是近代文人畫不以為然,而以西方印象派為畫之正宗,後來逐步意識到中國傳統繪畫的價值和意義。在《六法通詮》的結論處,鄧以蟄標舉克羅齊,並糅以理學觀念,從而為中國繪畫形式語言的探討另辟一個形而上的空間。…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11,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謝仁繽·論洪席耶的黑格爾觀察:街上小乞丐的審美(6)

一、繪畫作品

 在黑格爾理念的探討中,洪席耶分析黑格爾談繪畫作品,關鍵在於闡明黑格爾思索理念所使用的對象。當第二共和的策展人著眼於「展覽組織」,作為自由教化的思索;黑格爾更在乎「繪畫表面」本身的張力,也就是對於繪畫作品本身的觀察。以下,即是洪席耶的分析:

「黑格爾所關注的問題,也正是那些博物館的專家們沒有解決的問題:還有什麼樣的『理想』可以作為統一的標準用來判斷好的作品(…)?對於新羅浮宮的博物館學專家而言,展覽的組織自身必須展示,繪畫即屬於自由的遺產。然而,黑格爾想要這股歸屬感浮現在繪畫表面,尤其是被宏大藝術所排斥的小題材繪畫作品。於此,我們得以直接揭示理想的構成在其中產生了美。」22…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18, 2022 at 7:00pm — No Comments

(臺灣)Catherine Yen: 淺談抽象繪畫

台灣有一種現象,凡是看不懂的畫,便被歸類成「抽象畫」,這對「抽象畫」而言是很大的誤解。直至今天,如果有人看到別人的畫怪怪的,或者讓人看不懂,便會笑著說:「嘿! 你在畫抽象畫啊?」



我想談抽象畫的原因,是因為很多人不知如何具體地詮釋它,而導致一般人基本觀念的錯誤。抽象畫是一九一O年代開始的一種繪畫形式,它與先前的具象繪畫不同,不管畫人物、風景、靜物、畫裡都有一些具體、可以辨識的形象。

但從一九一O年起,有些畫家的畫裡卻找不到可以辨識的元素,這引起很大的疑惑--「你到 底在畫甚麼?」,所以抽象畫便被說成看不懂的畫,或給人一種信筆塗鴉、呈現原始狀態的一種畫。…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ly 22, 2013 at 9:30am — No Comments

米歇爾·福柯《這不是一隻煙斗》(2)

杜小真`“看”的考古學

繪畫問題並不首先、也不獨獨屬於畫家或美學家。它屬於可見性本身,故屬於所有人。DidierMarion,Lacroiseduvisible,PUF,1991,p.7——

D.馬里翁…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pril 4, 2016 at 6:29pm — No Comments

楊泓《逝去的風韻》丹陽南朝陵墓石刻

南北朝時期的陵墓神道石刻,承襲漢魏舊制,但南北方各有特點。現存南朝石刻,由神獸、石柱和碑組合而成,卻不見人像。而現存的北朝陵墓石刻殘跡,卻僅有人像遺存,例如洛陽邙山發現的北魏宣武帝景陵前的石刻殘跡,有身高3.14米的扶劍石人像。在河北磁縣灣漳北朝晚期大墓前,也發現有石刻人像。但因保存的殘跡太少,不知是否原有石柱、神獸等石刻存在。僅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隋唐時期的陵墓石刻,應是直接分別承繼了南、北兩地陵墓石刻的傳統,融會發展,從而形成具有新的時代風貌的紀念性大型石刻群雕,煥發出更加燦爛的藝術光彩。(1992)

山東北朝墓人物屏風壁畫的新啟示(1)回頂部章節目錄…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May 18, 2016 at 10:09am — No Comments

楊泓《逝去的風韻》丹陽南朝陵墓石刻

南北朝時期的陵墓神道石刻,承襲漢魏舊制,但南北方各有特點。現存南朝石刻,由神獸、石柱和碑組合而成,卻不見人像。而現存的北朝陵墓石刻殘跡,卻僅有人像遺存,例如洛陽邙山發現的北魏宣武帝景陵前的石刻殘跡,有身高3.14米的扶劍石人像。在河北磁縣灣漳北朝晚期大墓前,也發現有石刻人像。但因保存的殘跡太少,不知是否原有石柱、神獸等石刻存在。僅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隋唐時期的陵墓石刻,應是直接分別承繼了南、北兩地陵墓石刻的傳統,融會發展,從而形成具有新的時代風貌的紀念性大型石刻群雕,煥發出更加燦爛的藝術光彩。(1992)

山東北朝墓人物屏風壁畫的新啟示(1)回頂部章節目錄…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ne 8, 2016 at 5:15pm — No Comments

米歇爾·福柯《這不是一隻煙斗》(4)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pril 13, 2016 at 11:27am — No Comments

孫宗美·論鄧以蟄藝術美學的形意之辨 5

他認為「詩有意而無形,實則詩中無不有形。……畫有形而無意,然山水畫重氣韻,氣韻所以表出意境者也。」可見詩之「無形」與畫之「無意」都只是淺層表象,真實的情況則是詩「主意而重形」,畫則「主形而重意」。在這里,形與意既是區分詩畫藝術的參照因素,又是標顯詩畫藝術特色的坐標。由形與意之關係來看詩畫之關係、特點,鄧以蟄有一段話至為深刻:

詩主意而重形,是以「情必極貌以寫物」(《文心雕龍·明詩》);畫主形而重意,是以畫重氣韻生動之意。意有首尾終始之變遷,動也;形為事物之結構與範圍,靜也。由動觀靜,則情景一致,事事如畫,此詩人之態度也。畫家之態度乃由靜觀動。由靜觀動,則盈天地萬物之間者,莫非生氣;生氣運行實能一以貫之於萬物……山水畫取動靜交化,形意合一之觀點,納物我、貫萬物於此一氣之中,韻而動之,使作者覽者無所間隔,若今之所謂感情移入之事者,此等功用,無以名之,名之曰氣韻生動。此山水畫不重形而重理之故也!…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November 6, 2023 at 12:30am — No Comments

林語堂·詩(2)

在盛唐詩中,平仄音節的變換是相當複雜的,例如下面的正規格式: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五、平平仄仄平平仄

六、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七、仄仄平平平仄仄…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February 18, 2019 at 4:02pm — No Comments

增田愛子•怦然心動的性慾藝術

從開天闢地開始,人們便不斷地探索著自己的身體,也摸索著潛藏在身體裡的慾望。於是乎,性慾便成為了藝術的一個重要主題,除了近代的電影戲劇外,古代的雕像與春宮圖,也藉著這個濃厚肉體交流的主題,傳遞著歷代人們的好奇心與趣味。

十到十一世紀的平安時期,日本文化出現了一種名為「繪卷」的藝術方式,也就是在卷軸上利用繪圖表現故事的手法。而到了西元1600年前後,當時的貴族開始延請知名畫師,手繪以男女交媾為題材的春宮圖,以作為女子出嫁時的嫁妝與性愛教科書。

而後,在江戶時期,隨著版畫技術的發達,民間興起了一股「春畫」的藝術風潮。雖然繪畫內容極盡感官之極、描繪男女性事毫不隱諱,但這些春畫除了挑動人們的情慾…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November 12, 2014 at 6:30pm — 1 Comment

謝仁繽·論洪席耶的黑格爾觀察:街上小乞丐的審美(9)

以黑格爾為例,這群德國思想家思索自由理念的討論,也將有別於第二共和的方法。法國大革命終將成為一種思考框架,並淪為一種政體或是僵硬的準則;而這群德國思想家思索自由理念的討論,旨在說出漠然狀態的自由,而這種方式反映出:

「神話學必須成為哲學,普通人才得以合理;而哲學則也必須成為神話,也得以使哲學家可感。」32

三、繪畫藝術的終結…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23, 2022 at 5:20pm — No Comments

吳冠中《獅子林》:抽象不是無形象 下

自倪攢畫過《獅子林圖》後,便一直被後人所仿效,比如清初王翚、恽南田、張東畲、黃鼎、方棕都畫過《獅子林圖》。在公元1703年,清康熙皇帝曾巡遊至此,賜額“獅林寺”。後來乾隆皇帝更對此地尤其鍾愛。

乾隆一度以爲獅子林是倪攢的私家庭院,只存在于圖畫中,後來才得知此園就在蘇州。據說他于1757年第二次南巡時,便攜倪攢所繪《獅子林圖》到蘇州按圖索骥,這次行程中陪伴乾隆的還包括畫家錢維城,與實景對照後,乾隆認爲倪攢只描繪出了獅子林的一部分,于是錢維城便畫了另一幅《獅林全景圖》。

乾隆本人不僅臨摹過倪攢的《獅子林圖》,而且還讓人仿照蘇州獅子林在圓明園和避暑山莊中各建了一座獅子林庭院,可見他對這院子是多麽癡迷。…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January 1, 2024 at 12:00am — No Comments

張子中·百年《夢的釋義》~重新認識弗洛伊德(6)

Continue

Added by 瑪琳娜 on February 25,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曹炳建:新發現的《西遊記》資料及其解讀(上)

【內容提要】近幾年陸續發現九條有關《西遊記》的文獻資料。這些資料既不見於有關資料匯編,亦不見於諸家論文與著作,對研究《西遊記》的思想內涵、版本、故事演變乃至傳播與影響,都具有重要意義。



最近幾年,筆者陸續發現一些有關《西遊記》的文獻資料。這些資料既不見於朱一玄的《〈西遊記〉資料匯編》、劉蔭柏的《西遊記研究資料》,亦不見於諸家論文與著作。這些資料對我們研究《西遊記》的思想內涵、版本、故事演變乃至傳播與影響,都具有重要意義。茲披露於下,以饗學界同仁。



一、新發現的《西遊記》繪畫資料…



Continue

Added by 瑪琳娜 on October 13,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王媛:拜厄特《佔有》中的視覺藝術元素及其對古今問題的思考 1

內容提要:拜厄特的小說《佔有》中包含了豐富的視覺藝術元素。拜厄特借鑑了繪畫,尤其是印象主義繪畫理論與表現手法,運用「色塊」來觀察人物與場景,描繪主觀視像並訴諸整體視覺效果,充分發掘色彩在語言文本中的潛力及其象征意義。



另一方面,她運用繪畫中對光、物質光學屬性與顏色之間的關係的探索成果,描寫不同光線下色彩的變換,並進行博物學式的色彩細分。小說通過視覺意象的對比,藉由維柯的《新科學》進入古今問題的思索,通過拉斐爾前派繪畫等隱微卻直觀地表達對現代理論尤其是女性主義的質疑。



英國當代著名作家拜厄特 (A. S. Byatt,1936-) 的長篇小說《佔有》…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July 11,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作為“事件”的藝術何以成為“紀念碑” ——從德勒茲《感覺的邏輯》到當代藝術實踐(4)

() 純形象之路:培根的“第三條道路”

在創作階段,培根走了“第三條道路”——將圖像變成“意象”(image)或純形象(figure)的現代繪畫道路,以此擺脫傳統繪畫的具象…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anuary 8, 2020 at 12:05am — No Comments

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9)

如同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中對於權力網絡的追蹤,德勒茲也捕捉到權力在語義學與藝術之中的痕跡,而在《臉的歷史》的第二章「肖像與面具:作為再現的臉」,貝爾廷同樣單辟一節討論培根的繪畫。在他看來,如果說倫勃朗在其生命不同時期對於自我的審慎觀察,是一種對於面具與臉的抗爭,那麽培根筆下扭曲的人物形象,即是對於臉之牢籠的掙脫。正如德勒茲所說,培根是「描繪頭的畫家而非描繪臉的畫家。」我們知道,頭屬於身體,而臉是典型的「有器官的身體」,是對於身體的社會化與面具化,臉性抽象機器的生產過程,使得頭成為一幅肖像甚或聖像。但在培根那里,藝術家將一張張臉擲入非表意的輪廓(contour),以錯亂的筆觸與平塗的色彩,揚棄了再現法則對於有機體與繪畫的規訓,並用無聲的尖叫與激烈的運動,喚起身體潛藏的感覺。

圖7/培根 仿委拉斯貴茲_教皇英諾森十世 1953年 布面油畫 美國愛荷華州得梅因藝術中心…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15,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