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Catherine Yen: 淺談抽象繪畫

台灣有一種現象,凡是看不懂的畫,便被歸類成「抽象畫」,這對「抽象畫」而言是很大的誤解。直至今天,如果有人看到別人的畫怪怪的,或者讓人看不懂,便會笑著說:「嘿! 你在畫抽象畫啊?」

我想談抽象畫的原因,是因為很多人不知如何具體地詮釋它,而導致一般人基本觀念的錯誤。抽象畫是一九一O年代開始的一種繪畫形式,它與先前的具象繪畫不同,不管畫人物、風景、靜物、畫裡都有一些具體、可以辨識的形象。

但從一九一O年起,有些畫家的畫裡卻找不到可以辨識的元素,這引起很大的疑惑--「你到 底在畫甚麼?」,所以抽象畫便被說成看不懂的畫,或給人一種信筆塗鴉、呈現原始狀態的一種畫。

Woman in front of setting sun, by Casper David Fridrich (Romanticism)

在二OO三至二OO四年之間,法國奧塞美術館舉辦一次標題為「抽象的起源」的畫展,它開門見山地告訴你,「抽象的起源」應往前推至一八OO年;基本上,一 八OO年是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時代,應該與抽象畫派沒甚麼關係。

展覽場的最前方是當代藝術家Veronica Janssens 的裝置藝術,這個作品用五光十色的燈光映照,沒有任何形體,只有色彩與光線等元素。

在這件裝置作品的對面是一幅弗列德雷奇(Caspe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的畫作《面對日落的女子》。那這幅畫又跟抽象畫有何關聯呢?為何展覽會認為「抽象的起源」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呢?

我們從這一幅畫清晰可見一位女子背對著我們,她的面前是一片美麗的風景,正在欣賞落日,弗列德雷奇是著名的浪漫主義畫家,一輩子都畫風景,其繪畫的目的是想捕捉大自然壯麗的感覺,但他的畫中多了一位佔據整個中央位置的女子,感覺上有點突兀。

一般風景畫都只有小小的點景人物,而這幅畫卻不然,且讓我們的視覺無法忽略她的存在,這種情形最可能的解釋是作者希望觀眾可以自我投射於畫中人物去欣賞美景,事實上,這個人物的作用就是在引導我們觀看的方式。

而策展人的 用意即藉此畫做為「具象繪畫」與「抽象繪畫」間的橋樑,經由弗列德雷奇的《面對日落的女子》,告訴我們在百年後將出現一種「抽象繪畫」,也藉由這幅畫讓我們理解「抽象繪畫」要做的就是從「分享所經驗的」(share the experienced)到「分享經驗自身」 (Share the experience itself)。

Violin and Candlestick, by George Braque (Cubism)

過去畫家會將他所感受到花的美麗描繪出來,讓觀眾分享他所經驗到的花,甚至他可以特別的角度,精細地呈現給觀者。但在抽象畫裡頭,更多的是畫家把經驗提呈出來讓觀者自己去感受。

所以具象畫是藉著某一些形象來表現察覺所得的經驗,而抽象畫則是由藝術家提供經驗來讓觀眾察覺;也就是說,觀眾在欣賞抽象畫時,絕 不能處於被動與慣性狀態,觀眾必須靠自己敏銳的五官與想像來察覺藝術家的察覺,所以我們「瞭解」抽象畫跟「欣賞」抽象畫會與「察覺」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以 五官來察覺,除了繪畫藝術的領域外,還會牽涉一些其他的學問,包括感官生理學、色彩心理學、形狀心理學、光線及聲音物理學、音樂視覺的轉譯等,這些都跟抽 象畫有關。所以抽象畫是包羅這一切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著重的不再是可辨識的形體建構,而是以元素的自由建構來刺激觀眾的感官。

The Figure, by Pablo Picasso (Cubism)

台灣有些藝術家將抽象解釋為「抽出之象」,但法國這位策展人予抽象的定義是「一種可視之物的新的轉譯方式」,因此抽象藝術的出現,大大受惠於眼睛的角色及地位,及眼睛與其他感官之間的緊密關係。

此外,許多抽象畫家想要表現的是一種音樂性,用眼睛把其他感官連結起來,試著將視覺、聽覺、觸覺聯合一起來感覺, 你便可以從一幅畫裡聽到音樂,可以從一幅畫觸摸到柔軟、堅硬或粗糙,也就是說,這是繪畫範圍的擴大,也讓藝術家可以表現的自由更多。

在浪漫主義時代,除了弗列德雷奇之外,還有許多藝術家也開始追求一種感官上的效果與經驗,所以在浪漫主義之後,也逐漸出現印象派、象徵派、野獸派及立體派等現代繪畫。

從弗列德雷奇到真正抽象主義的出現近乎一百年。俄國藝術家康丁斯基(V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原是位法律教師,年近三十始對繪畫產生興趣,緣由是他在一八九O年末在莫斯科看到由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所畫的《麥垛》.

這幅畫不是抽象畫,但其形體亦非清晰可見,畫面上可看出一些零亂的色彩,模糊朦朧的房子,及隱約的山巒、天空及麥田 等,印象派重視的是寫生,他們為了捕捉光線的變化及大氣的氛圍而犧牲準確的形體,他們追求的不是物體的形狀,而是光影變化與色彩的效果,是以印象派又稱為外光派。

The gray tree, by Mondrian, 1912 (Abstract)

當康丁斯基看到《麥垛》時,開始思考畫畫一定要畫具體的東西嗎?於是康丁斯基的繪畫由此出發,在一九一O年發展出「無實體繪畫」,也就是「抽象畫」的作品。

這時他已四十多歲,在放棄具體繪畫之後,藝術家要畫甚麼呢,因這種新畫法需要理論基礎的支持,所以隔年便出版了《抽象藝術論-藝術的精神》一書,此書 的出版緣自康丁斯基受到作曲家荀貝格音樂的影響,並傾倒於他所著作的「和聲學」 及荀貝格的繪畫。

康丁斯基在書中提到四個論點:

一、以「內在需要」來解釋藝術的驅動力,明示藝術的起源乃因為「內在的需要」。

二、認為藝術家能超出外在表 象的事實可以「觸及觀眾的靈魂」。

三、色彩的力量:色彩足以引起人身心靈的反應。

四、繪畫與音樂的共通性: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因為音樂是用耳朵聽,完全 不依附任何形體,音樂雖缺乏陳述事情的功能,卻不代表它缺乏意義。

因此繪畫可以是視覺的音樂,或是視覺的詩。以上論點讓康丁斯基開始了抽象畫的創作,同 時,他把「即興」(impromptu)及「composition」等概念加在繪畫作品裡。「composition」除了意謂繪畫的構圖,也意謂音樂 的編寫。

康丁斯基此後的畫被分類為「抽象畫」,但是大部分的畫家不喜歡被稱為「抽象畫」家,他們常自稱為「非實體」畫家,因為他們不畫實體的物件;他們也自稱「非 再現」畫家,因為他們的繪畫也不再現物件的外在,而是心靈與之相應而表達的結果。直至今日,我們雖以抽象畫來界定康丁斯基,但是,康丁斯基從來不把抽象與 具象之間做截然的劃分,他並不覺得畫畫一定要抽象或具象,那是心靈自由的律動。

與康丁斯基同一時期,有兩位藝術家也是循著抽象的走向作畫,其一是荷蘭籍的蒙特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他所發展的風格異於康丁斯基;康丁斯基是以音樂等感性的方向著手,後世稱為「熱抽象」(hot abstract),而蒙特里安則較具知性與理性,發展出所謂的「冷抽象」(cold abstract)。在蒙特里安的藝術理念中,知性勝於感性,幾何勝於有機,且用古典取代浪漫。但不管兩位畫家的「熱抽象」或「冷抽象」,他們都強調「精神性」。

The composition, by Kandinsky (Abstract)

一九一一年,蒙特里安放棄原來的畫風開始走向抽象,此時他受到試圖把科學、宗教、哲學結合在一起的德國哲學家史坦納(R. Steiner)的理論影響;一九一二年,他離開荷蘭到巴黎,當時巴黎盛行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與布拉克(George Braque 1882-1963)開啟的立體畫派(Cubism),蒙特里安受到影響與啟發。

在一九一六年,他受到數學兼哲學家朋友蕭恩麥克斯 (M.H.J. Schoenmaekers) 的影響,運用視覺上的隱喻來表達其宗教的理念。蕭恩麥克斯認為,垂直與水平的交會代表主動與被動,垂直為陽光,水平是地球繞 行;三原色是宇宙基本元素,紅色代表綜合的色彩,黃色代表太陽,藍色代表空間。

蒙特里安由這位哲學家的學說發現,不需要畫出任何外界的形體,也可以讓繪畫說話。他花了好多年的時間創造一套新的抽象文法,利用直角、三原色及黑白色作畫,把複雜的宇宙簡化為垂直與水平線的交會,並將此交會視為宇宙的定理,認為 表象的細節不重要,重要的是事物的本質。在繪畫上,線條、三原色、黑與白,事實上就是繪畫的本質或說是原點;他稱這樣的繪畫為「新造型主義」(Neo- plasticism)。

另一位是俄國藝術家馬勒維奇(Kazimir Malevitch, 1878-1935),他早期作品對光影的捕捉、顏色的用法,相當接近印象派,也帶點野獸派的味道,之後也嘗試立體派的畫法,至於抽象繪畫始於何時並不確 定。然而他第一個具象作品是一九一三年為舞台劇「征服太陽」(victory over the sun)做的舞台設計,他所用的所有佈置全以黑白及線條構成。

馬勒維奇開始時並不稱自己的畫是抽象畫,他認為自己的作品有「未來主義」的風格,其論述龐雜,但對「藝術的本質」及「精神特性」的說法則與康丁斯基相同。他本身也探討哲學、神學與科學的問題,對「多次元的空間」尤其關注,他不滿足立體派以四度 空間的「多點透視」來模擬人在移動的狀態,而發展「多次元」的空間,故進行了許多複雜的理論研究。

《八個紅色的矩形》(Huit Rectangles Rouges)讓我們見到馬勒維奇在其多重矩形繪畫中,讓你的視線不管從那個矩形開始,都可以看到矩形間彼此的關係,而這些關係會隨著你的視點而有所變 化。

他在一九一五年的作品《白色方塊上的黑色方塊》及一九一八年《白色方塊上的白色方塊》,造型的精簡令人讚嘆,許多藝評家因此提出”繪畫已死亡”一詞, 但內容的豐富卻引人深思,啟發了後世色面繪畫 (Color Field Painting) 及低限主義(Minimalism),他對自己作品所呈現的「純粹感」(of pure sensation)認為是他繪畫被稱為「至上主義」(Supermatism)的最佳定義。

馬勒維奇的「至上主義」透過版畫家利希斯基傳播到歐洲,對德國的包浩斯
(Bauhaus) 產生極大的影響,2010年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的亞伯斯(Joseph Albers 1888-1976),以至美國的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 及台灣旅英的畫家林壽宇(Richard Lin, b.1933)都有絕對的影響。

「抽象畫」自一九一O年起,由三位藝術家分別從不同的面向與情境發展起來,對西方藝術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或許太前衛,對一向主張寫實主義的西方沒有被立即 認同,但卻對設計與建築領域產生極大的影響。

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繪畫,尤其從超現實主義及抽象繪畫得到靈感,更因而奠定美國在抽象表現主義的地位,然後以所 謂的「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再度質疑繪畫的界限,從此引入空間、場域、時間、行動等藝術共通的問題,更多元地要求觀眾在知覺與智性的配合,而不是侷限在單純的繪畫 表現;抽象畫引領藝術走入許多可能,反映更多元的創作,藝術也因此得到更大的自由。

Views: 88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