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4)

蔡琰 臧國仁:數位時代的「敘事傳播」(9)

這些文學戲劇故事不但跨越了時間與空間,實則又曾跨越文字而運用不同媒材變化轉為不同藝術形式,如德國孟德爾頌 1825 年根據《仲

夏夜之夢》改編為樂曲,法國白遼士 1846 年寫出《浮士德》歌劇,美國百老匯 1987 年演出《悲慘世界》歌舞劇,英國 BBC 在 1973 年則製播了《戰爭與和平》電視連續劇。

這些著作的改編至今仍反覆上演著,如 2011 年俄國導演推出威尼斯影展獲獎電影《浮士德》;7 韓國劇團在遠東演出現代版韓文《仲夏夜之夢》並曾在 2012 年回流英國上演。8 及至 2013 年,台灣科技大學學生從事時空背景的改編後演出台灣版《悲慘世界》,9 英國 BBC 電視在 2015 年再次重新製作播演全新電視連續劇《戰爭與和平》。10…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October 3,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馬丁松 (Harry Martinson)詩選〈創造的夜〉

我們在一石橋邊相遇,

白樺樹站著觀望,

溪流蜿蜒向海猶如一條閃光的鰻魚。

我們互相纏繞以創造上帝,

秋天播種的麥地嘆息著

而黑麥射出一片波浪。 

(安妮 譯)…





Continue

Added by 文學 庫 on October 3,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 ·造謠學校(上)

好的文學作品,不分古今中外,亦不拘是否反映了多少的時代精神,總是值得我們閱讀的,謝立敦的《造謠學校》(Sheridan:The School for Scandal)即為一例。

謝立敦是英國的戲劇作家,生於一七五一年,卒於一八一六年,原籍愛爾蘭,英國有許多喜劇作家都是愛爾蘭人。愛爾蘭人好像是有雋俏幽默的民族性,特別宜於刻劃喜劇中的人物。《造謠學校》是他的代表作,佈局之緊湊,對話之幽默、俏皮、雅潔,以及主題之嚴肅,均無懈可擊,上承復辟時代喜劇的特殊作風,下開近代喜劇如蕭伯納作品的一派作風,全屬於“世態喜劇”的一個類型。…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3, 2020 at 3:30pm — No Comments

旅遊體驗誌 (29)

1 有一種旅行,叫單車旅行。它沒有奢侈準備,只是需要垮上後座的勇氣和一顆想走即走的心,就算是一輛永久單車也能讓你的夢想走很遠。一個人騎行,孤單卻內省;一群人騎行,壯觀而有力。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像他們一樣,踩著單車上路,經歷一種身體下了地獄,眼睛進入天堂,靈魂歸入故里。



                                                                                                               (左)遊客 (右)旅行家



2…

Continue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October 3, 2020 at 2:39pm — No Comments

楊韜·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上)

此文嘗試探討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的內涵,第一部分先簡說明、界定什麼是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明確一下概念。第二部分具體闡釋解構是怎麼運作的。



一: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雖然大家一直在說,但估計也並不是十分清楚。下面做一下對比分析:

結構主義者以語言學為模式,試圖發展“語法”,即作品諸要素的系統排列及其被拼合的可能性,以此說明文學作品的形式和意義;後結構主義者則審查統一模式為文本本身的運動顛覆的過程。結構主義者相信系統的知識是可能的;後結構主義則聲稱,所指的唯一是這一知識的不可能性。…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1, 2020 at 11:08pm — No Comments

劉守英:講中國故事的時代——半年哈佛訪學的觀察與思考(14)

從一些核心期刊目前發表的論文, 已經看到中國研究從國別研究進入主流的前景。例如, 對20世紀中國令人眼花繚亂的政權變更的研究, 使政治學家和歷史學家有機會關注不同政體下的制度變革。近年來新制度學派正在將歐美個案基礎上形成的有效制度假說, 延伸到對為什麽當代許多國家難以形成有效制度、因而績效不佳的回答, 中國豐富的制度變遷歷史、改革開放後波瀾壯闊的制度變革, 為解釋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的關係提供了絕佳故事。從中國發生的事實與國際主流研究接軌來看, 大量中國研究要破解的問題, 都是主流研究的問題, 如中國的崛起與國際秩序;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交互影響;制度變遷的邏輯;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 等等。正如裴宜理所言, “記載下現代中國歷史上的一些關鍵問題的強烈願望, 敦促社會科學家們從事當代中國研究,…

Continue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October 1, 2020 at 10:02pm — No Comments

阿萊桑德雷詩選《昨天》

那黃綢的幕帳

太陽依然為它鍍金,嘆息使它飄蕩。

微風中,昨天在動搖並吱吱作響。

它依然在空間里,而人們在將它思索

或觀望。看它睡著的人默不作聲,

因為看到的是一片寂靜或沈睡的愛情。

 

睡眠,生活,死亡。緩緩的綢幕微微作響,…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October 1, 2020 at 9:59pm — No Comments

張昕宇《侶行~愛到極致,行到極端》(13)第四章·馬魯姆火山,地獄也是天堂

人不可貌相,店不可鋪量。里面有一個40多歲的大叔他有個飛機組,而且他也是瓦努阿圖唯一一個得到火山飛行許可的人。行業壟斷。

租了三架,兩架固定翼飛機,負責把我們和行李送到安布里姆島;一架直升機,負責從安布里姆把我們送到馬魯姆火山上。固定翼飛機在火山上是沒法降落的,不可能有滑行距離。

去到一個私人飛機場,機庫里停著好幾架固定翼飛機,羅賓遜R66,低空飛行、登山探險最常用的一款。

 …

Continue

Added by KyrGyz on September 30, 2020 at 9:59pm — No Comments

身材:女性美在那裏?

人類是視覺動物,第一次見面的人,90%都會在10秒鐘內對外表作出評判,在4分鐘內對其形成看法。對男人而言,女人的相貌和身材,在最初似乎遠比她的智慧和才能更有吸引力。

  

近日,美國麻省總醫院的腦專家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給異性戀男人觀看美女照片,得出了女性身體不同部位對男人的吸引力大小排序,依次為:健美的體型、性感的嘴唇、豐滿的胸部、修長的腿、圓臀和細腰、半球形的臀部、迷人的眼睛、長髮、小巧的鼻子、平坦的小腹、流線型的背部、流線型的陰部、修長的脖子、臉龐。…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September 30, 2020 at 5:30pm — No Comments

《三行情書》你的背影越來越小

⊙福山縣 60歲 男



你去大兒子那呆了兩天三夜那次:

第一天我在發呆;第二天喝醉了;

第三天的下午不停地看時間。

 

⊙新潟縣 28歲 女…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September 30, 2020 at 3:55pm — No Comments

什麽是散文詩?(上)

起源

散文詩起源於17世紀,當時英國作家傑里米·泰勒、布朗,法國詩人費奈隆等,都嘗試寫一些詩意的散文。19世紀時,法國大詩人波德萊爾寫了不少散文詩,並正式使用「散文詩」(poème en prose)這個名稱,可說是散文詩的鼻祖。[1]

 

形式

特點…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September 30, 2020 at 3:30pm — No Comments

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的小鎮上品飲》遙遠的地衣 (3)

鄂東南,這里是揚子江和荊江交匯的地方,也屬於鄂湘贛交界的地方,有中國僅存的青銅古礦冶遺址,在楚史里面記載,從春秋上溯至西周,采礦和冶煉青銅,持續時間久,產量高,卻不是楚人所為,是揚越人。揚越被鄂國所占,鄂有點意思,鄂現在是湖北簡稱,相傳古鄂國南遷至鄂州建鄂國。



《史記正義》載:“鄂,地名,在楚之西,後徙楚,今東鄂是也。”夏代的“鄂”在山西南部的鄉寧,稱“鄂侯故壘”;商代鄂侯之邑,在河南黃河以北的沁陽,商紂王曾封鄂侯為三公。西周初年,鄂族遷徙河南南陽,南陽北石橋鎮附近的西鄂故城,就是西周鄂侯國,漢代置西鄂縣。



西周中期,鄂國是一個強盛的方國。鄂侯侵伐南國,避開漢水西的楚國,打通隨州、棗陽走廓,從漢水下遊過長江抵達揚越經濟中心——鄂州。鄂侯勞師遠征,是愛青銅,西周的銅器銘文有“孚金”、“孚吉金”字樣,意即“搶到好銅”,鄂東南的銅綠山(湖北大冶),是揚越最大的青銅基地。…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September 30, 2020 at 1:05pm — No Comments

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的小鎮上品飲》遙遠的地衣 (2)

奶奶性格暴烈,她只對我一個人寵愛有加,給我講鬼神故事,講老虎的故事,她說老虎是一種義獸,如果你救過它,它就會報答你。



接下來是一個老虎報恩的故事.一個人在獵人捕殺老虎的時候,救了那隻老虎,以後那人早晨開門,常會揀到一些小獸,老虎捕來報答恩人扔進進來的,這個故事給我以神奇想像,不像一般人講老虎一定要吃小孩子。



老虎是站著死,比如獵人的霰彈擊中了它,也決不倒下。奶奶經常跟我探討食物,我喜歡吃粉蒸肉、臘鴨、鵝肉和藠頭苗,藠頭苗是病了才想吃,為此專門為我種了一廂地藠頭,藠頭苗要清炒了吃。



粉蒸肉也是獨我一個人喜歡吃,蒸熟了,那是我的佳肴。遂川的粉蒸肉,與別處不一樣。遂川有三樣可以稱道的特產:金桔、紅毛鴨板鴨,狗牯腦茶。另有神秘的千年鳥道。

 …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September 30, 2020 at 1:01pm — No Comments

劉繼明·夏日里最後一朵玫瑰(上)

女高音在春天即將過去的時候,被一場致命的疾病擊倒。她整日臥病在床,回憶自己剛剛綻放的青春年華和藝術生命,猶如窗外天幕上一閃即逝的流星,心里充滿了憂傷。在那些日子,她不止一次地支撐著虛弱的身體走到鋼琴邊,但她的手指已經無力掀開琴蓋。她只能任憑往昔的音樂在腦子里發出空洞的回響,然而又無可挽回地彌散,消失,徹底地歸於冥寂……而小偷將在這個故事里不可避免地出現。小偷的出現顯然帶有極大的偶然性。

由於故事本身的邏輯,他拿著一束塑料玫瑰花,在一個細雨朦朦的黃昏敲開了一扇關閉多日的門。而在此之前,這個手拿玫瑰的小偷已經走遍了這座城市的大部分私人住宅區,並且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偷竊。他作案的主要伎倆是當確信室內空無一人時,便毫不猶豫地撬門而入;而倘若門不幸被敲開,他便捧著那束玫瑰花彬彬有禮地問:請問您要花嗎?小偷敲開故事中的那扇門時,看到的是一雙美麗得令人心悸的瀕死者的眼睛。…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September 29,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台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簡介

「……我輩人中,當野心勃勃時,誰不曾夢想過詩式散文之奇蹟!既有音樂性而又無節拍同韻腳;既柔順而又粗獷,足供各種表達如:靈魂之抒發,夢幻之起伏以及良心的悸動。」──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1821-1867)

 

提到散文詩之起源,一般都認為始自波特萊爾,他的散文詩集《巴黎之憂鬱》(Le Spleen De…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29, 2020 at 7:30pm — No Comments

王曉華:身體詩學:一個基於身體概念的理論圖式(12)

在反諷性接受中,讀者/觀眾聚焦於角色可笑的特征,並因此感到快樂乃至狂喜。由此可見,即使引入“反模仿論的詩學”,文本的作用也會顯現於作者—所指物—讀者/觀眾的三元關係中,因此,讀者的體驗永遠是不可或缺的環節。[76]無論創作理念如何變幻,詩歌都依賴意象制作術,訴諸讀者/觀眾的直覺,試圖激發個體的體驗,實現其情感價值(emotional value)[77]在這個過程中,“真實存在的和詩中提供的時空等等有限原因”會被超越,“感情的普遍化得到充分撫育”。(《舞論註》)[78]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更具有普適性的圖式:詩歌—模仿—體驗—接受。 …

Continue

Added by O noc Sob on September 29, 2020 at 4:40pm — No Comments

《三行情書》還在和他交往麼?

⊙大阪府 35歲 男

所謂愛是怎麼一回事呢?

你問過我。

愛啊,就是給喜歡的花兒不斷地澆水。

 

⊙兵庫縣 17歲 男

自行車鞍座被偷的你,…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September 29, 2020 at 3:30pm — No Comments

馮夢龍《情史》狄阿毛妻

高氏,是嘉定狄阿毛的妻子。她與狄阿毛成婚剛剛一個月,狄阿毛就患痛疽,高氏為他吸吮去痛疽的毒計,但依然不見好,不久就死去了。高氏抱著丈夫的屍體,失聲坳哭,悲哀異常,三天裏不喝一口水,不進一粒米。 

狄阿毛家貧窮,買不起棺材,只好火葬。當火燒得熾烈之時,高氏突然躍入火中,想與丈夫一同死去,婆婆趕緊把她救出來。高氏恨不得跟從丈夫到陰間地府,她發瘋般地拿起丈夫的骨頭吞咬起來。見此情狀,父母驚異萬分,著急起來,他們想方設法要趕快把她再嫁人,恐怕稍微延誤,高氏就將為夫死去。可萬萬沒想到這話竟讓高氏給聽到了,她回到房中就剪掉頭髮,當晚竟然上吊身亡。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September 29, 2020 at 12:30am — No Comments

普里什文·烏 鴉

我試槍的時候,打傷了一隻烏鴉——它飛了幾步路,落在一棵樹上。其餘的烏鴉在它上空盤旋一陣,都飛走了,但有一隻降了下來,和它停在一起。我走近,近得一定會把那隻烏鴉驚走的。但是那一隻仍然留著。這該如何解釋呢? 莫非那烏鴉留在傷者身旁,是出於彼此有某種關係的感情嗎? 就好像我們人常說的,出於友誼或者同情? 也許,這受傷的烏鴉是女兒,所以為娘的就照例飛來保護孩子,正像屠格涅夫所描寫的那隻母麻雀奔來救它那小麻雀。這種感人的事情,在鶉雞目動物中是屢見不鮮的。



可是轉念一想,眼前是食肉的烏鴉呀,我腦子裡不禁又有了這樣不愉快的想法:那停落在傷者身邊的第二隻烏鴉,也許是嗅到了血腥味,醺醺然一心妄想馬上能飽餐一頓血食,所以就挨近死定了的烏鴉,強烈的私心使它丟不開垂危的同類。…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September 29, 2020 at 12:01am — No Comments

普里什文·啄 木 鳥

我看見一隻啄木鳥,它銜著一顆大雲杉球果飛著,身子顯得很短(它那尾巴本來就生得短小)。它落在白樺樹上,那兒有它剝雲杉球果殼的作坊。它啃銜雲杉球果,順著樹幹向下跳到了熟悉的地方。可是用來夾雲杉球果的樹枝叉處,還有一顆吃空了的雲杉球果沒有扔掉,以致新銜來的那顆就沒有地方可放了,而且它又無法把舊的扔掉,因為嘴並沒閒著。

這時候,啄木鳥完全像人處在它的地位應該做的那樣,把新的雲杉球果夾在胸脯和樹之間,用騰出來的嘴迅速地扔掉舊的,然後再把新的搬進作坊,操作了起來。

它是這麼聰明,始終精神勃勃,活躍而能幹。…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September 29, 2020 at 12:0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