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京力林漫:論思想史的“全球轉向”(2)

2005年, 由唐納德·凱利和烏爾里希·約翰內斯·施耐德(Ulrich Johannes Schneider)主編的《思想史家國際詞典》計劃啟動, 施耐德仍然相信思想史是“國際的”, 至少也是“超民族國家的”。實際上, 施耐德不是第一個宣稱,思想史具有國際性和超民族國家特性的人, 他只是把思想史國際學會在1994年的討論結果重申了一遍[5](P147-148)

大致又經過了十年之久, 阿米蒂奇再次重申了這一觀點, 他預言思想史將從“非民族國家”範疇直接躍入“超民族國家”範疇[3](P235)。可見, 思想史學界長期以來一直缺乏對該問題的反思。事實上, 單純從邏輯上思考便能發現異樣, 如果思想史從一開始就是非民族國家的, 又何須“全球轉向”呢?

就上文所及, 我們認為思想史的“非民族國家”特性, 很有可能是由於長期以來內在觀念史研究思路忽略了思想傳播的物質基礎、社會背景和政治結構的後果。阿米蒂奇曾表示思想史缺乏空間概念, 這也反映出同樣的問題。

而思想史為何需要“全球轉向”? 至少有兩個方面的理由:一是思想史研究領域拓展的需要, 二是思想史學界主動回應全球化時代命題的選擇。


施耐德和凱利在制定《思想史家國際詞典》編寫計劃時, 也試圖回答思想史為何需要國際化的問題[5](P147-149)。其中最為重要且又與本文論題相關性最大的,就是思想史研究領域的拓展, 特別是向民族國家範式形成之前的時期, 即1800年以前的時期拓展, 開發出現代早期歐洲研究等新領域。因為19世紀以後伴隨著史學專業化的形成, 民族國家框架也確立起來, 而這恰恰可能限制了思想史的研究。

這一研究領域的拓展, 帶來了思想史的“國際轉向”, 阿米蒂奇的思想史研究便是這次拓展的最好例證。他主要聚焦於現代早期從帝國到民族國家的轉型過程, 試圖擺脫19世紀建立起來的,民族國家範疇所造成的種種局限。盡管阿米蒂奇認為現階段的思想史,在方法論上仍處於對“國際轉向”準備不足的狀態, 但他還是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國際轉向”, 並與“全球轉向”保持積極對話。

2010年, 紐約地區的思想與文化史學會舉辦了一次有關“全球思想史”的國際工作坊, 其論文集《全球思想史》於2013年問世[6], 這標誌著全球思想史研究的正式誕生。雖然思想史家對“全球轉向”的接納發生得比較晚, 相比於全球史正式進入學術界主流視野晚了十餘年之久, 但其誕生仍然表明思想史家,在幾經遲疑之後終究接受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歷史學家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具備敏銳的時代意識。

作為歷史學科共同體的一員, 思想史家不得不開始主動應對全球化的時代命題。盡管全球思想史目前仍處於方法論的摸索階段, 但是當下對歷史的普遍化思考, 必將不同於17世紀的“文人圈”傳統。新的全球化時代需要一種全新的“世界主義”, 而回應新時代命題就構成了思想史為何需要“全球轉向”的第二個理由。

 

二、作為跨文化研究的全球思想史


全球思想史的整體架構包含著雙重內涵, 即跨文化研究和宏大敘事。對第一重內涵而言, 全球思想史往往導致其與“跨越史”或“交叉史”等,以關係史為核心的歷史研究領域逐漸合流。



而跨文化研究通常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


其一, 它不同於18世紀啟蒙運動以來的那種一元論的歷史敘事, 而是通過對局部經驗的發掘, 來突出多重主體性。以往歐洲中心論的歷史敘事往往忽略非西方文明的主體性, 而關係史研究則更傾向於在多主體之間尋找歷史。

其二, 關係史力圖打破民族國家的界限, 在超民族國家和次民族國家層面建立更多的歷史聯系, 它往往以微觀視角考察不同主體之間的歷史聯系, 對那些被忽視的局部經驗和被抹殺的主體性進行補充, 以建立新的關係之網。


對於全球思想史的第二重內涵而言, 旨在多重主體性的基礎上建構一種去中心化的全球性宏大敘事, 這一點往往導向普遍史或通史的書寫。可以說, 全球思想史的第一重內涵———跨文化研究, 在實際中扮演了一種解構的角色; 而第二重內涵———宏大敘事, 則扮演了一種建構的角色。

解構和建構在具體的研究實踐中,並不嚴格地遵循時間或邏輯上的先後順序。在有些論著中, 它們表現為一體兩面, 相互交織在一起; 而在另外一些研究中, 或又對這兩者之間有所偏重。總體而言, 全球思想史在學術架構上是跨文化研究和宏大敘事的有機結合(見下圖所示 此略), 下文的論述將按照此架構分別加以闡析。

[3]DavidArmitage.TheInternationalTurninIntellectualHistory[M].inDarrinM.McMahon,SamuelMoyn,ed.,RethinkingModernEuropeanIntellectualHistory,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14.

[4]ArthurO.Lovejoy.TheHistoriographyofIdeas[A].EssaysintheHistoryofIdeas[C].London:GeoffreyCumberlege:OxfordUniversityPress,1960.

[5]UlrichJohannesSchneider.IntellectualHistoryinaGlobalAge:TheInternationalDictionaryofIntellectualHistorians[J].JournaloftheHistoryofIdeas,2(Apr.2005).

[6]SamuelMoynandAndrewSartori,ed.GlobalIntellectualHistory[M].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2013.

 

Views: 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