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終於一個人了!只聽得見幾輛遲歸的、疲憊的出租馬車在行駛。幾個小時內,如果不是休息的話,我們至少可以得到安靜。人臉的暴政終於消失了,我只因我自己而痛苦了。
終於,我可以沈浸在黑暗之中了!首先把鑰匙旋上兩圈。我覺得這一轉增加了我的孤獨,加固了把我和這世界分離的障礙。
…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6, 2020 at 8:38pm — No Comments
田鼠打了一個洞,把眼睛交還給了大地,並且為了便於挖土,把腳掌翻轉過來,開始享受地下居民的一切權利,按著大地的規矩過起日子來。可是水悄悄地流過來,淹沒了田鼠的家園。
水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它根據什麼規矩和權利可以偷偷逼近和平的居民,而把它趕到地面上去呢?
田鼠築了一道橫堤,但在水的壓力下,橫堤崩潰了,田鼠築了第二次,又築了第三次;第四次沒有築成,水就一湧而至了,於是它費了好大的勁,爬到陽光普照的世界上來,全身發黑,雙目失明。它在廣闊的水面上游著,自然,沒有想到抗議,也不可能想到什麼抗議,不可能對水喊道「看你」,像葉甫蓋尼對青銅騎士喊的那樣。那田鼠只恐懼地游著,沒有抗議;不是它,而是我這個人,火種盜取者的兒子,為它反對奸惡的水的力量。…
Continue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6, 2020 at 6:4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文學 庫 on October 6, 2020 at 1:09pm — No Comments
特異性因而總是複數的,其不斷由「客體=x」或「吊詭元素」源源發射而出,這些複數特異性由一種微分化關係共同組成一種動態布置,一塊超驗平面,而對德勒茲而言,所有的思想問題都可指向特屬於它的某一複數特異性布置、某一「問題架構場域」。由是我們得到特異性的第五個原則:特異性是問題架構化的,且是使問題架構化者( problématisant)。換言之,一個問題架構便是一塊由複數特異性所分派的超驗場域,特異性可視為問題的條件。「問題被符應諸系列的諸特異點所決定19。」因此,如果哲學的第一個姿勢便是問題架構化,則在德勒茲著作中,問題本身因為指向複數特異性的系列化,其至少有兩個性質是確定的:首先,問題具有一種「客觀性」,因為它是特異性的分派與微分關係。「『問題架構』是一種世界狀態(état du monde),一種系統向度,甚至其視域(horizon),其匯聚點(…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October 5,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欣欣然,命運之神牽你我不期而遇,款款兮,同窗之情鑒日月豈敢忘懷;雋雋乎,流淌的光陰已積澱為歲月,楚楚矣,生命的年輪已鐫刻在臉上。
歲月不居,快樂的能量令天道酬勤,人生如歌,理想的光芒用汗水折射。我們擔當自若,雖然艱辛卻光榮著,我們黽勉敬業,雖然忙碌卻充實著,我們孜孜以求,雖然形單卻快樂著。我們平凡的胸膛蘊藏著夢想,
都在反思中懂得了通融,
都在挫折中凝練了從容一人生是一片樹葉,綠了枯了;
事業是一場博弈,贏了輸了;
生活是一個漏斗,得了失了;…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5, 2020 at 5:07pm — No Comments
時下,每臨大小機關府邸,光那些布列有致的獎狀、牌匾、錦旗,就足以令人眼花繚亂。毋庸置疑,此乃這個部門引以為榮的工作政績的見證,以資鼓勵嘛,理當無可厚非,但也確有人不“盡”其然之處。
說起獎匾,前些年裝潢考究的立體風景匾出盡了風頭,大概實用價值不高之緣故,近些年又多被美術壁掛匾取而代之,並鑲嵌上精美的石英鐘。誠然,這也不能不說是一大進步,因為它已被賦予新的功能,更能增進人們的時間觀念和辦事效率。而不盡其然者,允不揣冒昧,可能在太多太濫上。…
Added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5, 2020 at 5:05pm — No Comments
曾幾何時,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備受人們青睞,以至於被人們貼在墻上,掛在嘴上,置於案頭,尊為至理名言,不免讓人產生諸多感想。
的確,大千世界里人與人相處,普遍講求“大事清楚,小事糊塗”的原則,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涇渭分明,並為之廣為遵從的行之有效的處世哲學,它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寬仁慈厚的傳統美德。
嚴酷的現實生活證明,我們每個人在工作、學習以及社會事務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有的人以寬宏大量為懷,不計個人得失,倒也落得一身清凈,心安理得;相反,有的人則斤斤計較,怨天尤人,患得患失,人際關係緊張,常常會發展到磕磕碰碰,落得因小失大,甚至觸犯法律,追悔莫及。…
Added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5, 2020 at 5:02pm — No Comments
總體上說, 和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南方報紙雜誌相比, 北京的報紙雜誌太天安門、太長安街、太中國歷史博物館、太人民大會堂了。北京辦報紙雜誌的人可以大體分為兩類, 真弱智的和裝弱智的。但是辦出來的東西, 卻出奇的統一和一致:天總是藍藍的, 姑娘總是壯壯的, 黑夜不存在, 極個別的幾個壞人, 留著小黑鬍子, 腦門上寫著兩個隸書黑色大字:“壞人”, 祖國的形勢像是吃了幾百噸壯陽藥, 硬挺挺的想疲軟一小會兒都不行。
所以一直喜歡《三聯生活周刊》。版式爽靜, 文筆通順, 信息煩而不貧, 涉獵雜而不亂, 選題永遠熱點, 發言每每擦邊但是總能不踩地雷。銅板彩印, 長度也適當, 大方便的時候, 翻完半本就可以找手紙了, 睡覺之前, 翻完一本就犯困了。尤其是當三聯的《讀書》雜誌越來越像二流落魄文科學究的學術通訊的時候, 尤其是剛發刊的時候,…
ContinueAdded by Pabango on October 5,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朱子治家格言》聽得多了,不過每次都是看到「黎明即起,灑掃庭院」而止,因為我對黎明即起毫無興趣,於是便從不看下去。
今天空閒,又是亂翻書看,找到了《朱子治家格言》,總算看了一遍,他的治家格言有些十分大男人主義,思想迂腐,例如:
「童僕勿用俊美,
妻妾切忌艷裝。」
他的理由大概是妻妾艷裝會惹來狂風浪蝶,他的妻妾是要在家中做黃臉婆的,我自然反對,不單只我,相信所有愛美的女性也會反對,而且,妾什麼?現在沒有妾這回事了。…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October 5,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很不喜歡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人,只可惜,很多人誤會了這就叫做有性格,這就叫做我行我素,其實,這什麼也不是,只是自私而已。
我們雖然不為別人而生存,但也決不是只為傷害別人而生存,如果人一味要爭取最有利於己的東西,而全然不顧及是否傷害了別人,那是品格低下的。試過拍廣告照片,用了幾個業餘演員,其中一個看中了另一個身上的服裝,便硬要人家跟她對調,另外一個雖然不大願意,但是為了避免爭吵,便讓給她穿了。那個爭人家服裝穿的就是只顧著爭取自己喜歡的東西,卻完全不理會別人會不會不開心,既然嫌自己身上那件不夠漂亮,為什麼要推了給別人穿?那自是討人厭的。…
Added by Sena Wang on October 5,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摩洛哥北部古城、海港丹吉爾 (Tangier),位於非洲大陸西北角進入直布羅陀海峽的入口處,同歐洲大陸隔海相望,座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東進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隻,從這里經過或停泊,大西洋東岸南來北往的船隻,也要在這里調整航向,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爭奪之處。
丹吉爾城沿海濱山坡而建,風和日麗,氣候宜人,白色住宅、綠色山野和蔚藍海水交相輝映,是一座風光明媚的海濱山城。…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October 5,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和章太炎的差異觀: 抵抗資本主義
德勒茲在對柏格森的闡釋中,將差異(difference)從確定(determination)那里區分出來。照德勒茲看,黑格爾的辯證法代表一種線性的運動,因為他關於差異的看法是外在於事物本身的,因此不得不同時牽涉著確定(determination)和矛盾(contradiction)。…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October 4, 2020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另一方面,‘存在者是什麽?’這個問題也追問:何者是以及如何是最高存在者意義上的存在者?這就是對神性的東西和神的追問。這個問題的領域是神學。關於存在者之存在的問題的雙重形態在‘存在-神-學(Onto-Theo-Logie)’這一名稱當中得到了概括。‘存在者是什麽?’這個褶子的問題一方面是說:存在者(一般)是什麽?另一方面是說:什麽(何者)是(絕對)存在者?”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海德格爾在這段文本中仍然是在形而上學之歷史的視角下討論“褶子”,但這里所說的褶子顯然不再是超越於形而上學的思想可能性之外的“真理”,而是形而上學的本質性構造(Verfassung/constitution)。換言之,這里所說的褶子的不再是須要以超越形而上學的方式在其真理方面被思的存在論褶子,而是在形而上學的歷史發展中始終作為其結構呈現的追問普遍存在者性(Seiendheit)的存在論和追問最高存在者的神學的形而上學褶子(plimétaphysique),這種褶子使形而上學展現為存在-神-學。…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October 4,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安靖教授:“褶子”的海德格爾起源與德勒茲的形而上學批判
關於德勒茲與海德格爾這兩位二十世紀重要哲學家的關係,Leonard Lawlor在他的Thinking through French Philosophy中做出了如下富有激發性的評論:“與人們的預期不同,德勒茲在《差異與重復》中提到的第一位哲學家並非柏格森、尼采或斯賓諾莎,而是海德格爾。德勒茲所說的‘海德格爾的存在論洞見’——亦即差異必須在不經過任何同一中介的條件下使不同之物相互發生關係——的確全面指引著德勒茲在《差異與重復》中的思考。
因此,我認為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差異與重復》就是德勒茲的《存在與時間》。我甚至認為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勒茲的《差異與重復》在1968年的出版和《存在與時間》在1927年的出版同樣重要。”在《差異與重復》中,德勒茲是在“關於海德格爾的差異哲學的註釋(Note surla…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October 4,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其後,我們必須在表象序列之前,在這一區域內搜尋文學的權能。在這里,其他的在場模式、個性化和聯接在運作著。這正是年輕的福樓拜在第一部《聖安東尼的誘惑》(Tentation de saintAntoine)中探究的。
在此書中,他宣布了文學的絕對性這一本質基礎。沒有這些,此書就只剩下些戲劇性的俏皮話。這就是“誘惑”的要旨所在。安東尼受魔鬼折磨,一個以斯賓諾莎主義者的形象出現的魔鬼,卻是19世紀的模樣——和叔本華同時代的斯賓諾莎。
在與不斷增殖的怪物——有身體而沒有器官的怪物——遭遇之後,這一魔鬼拽著安東尼飛上了天。【182】在太空中,安東尼聽見自身存在的碎片伴隨著淒厲的尖叫,和持續的顫抖一道墜毀。…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October 4, 2020 at 9:00pm — No Comments
位於這一體系中心的是被表象者具有規範性[normativité]力量這一原則。根據這一原則,被表象的主體控制著其表象的形式、相稱的類型,以及相應的表達模式。【180】根據這一原則,不管表象的是國王還是資產階級,牧羊人還是動物,人們必須選擇屬於不同類型,意味著不同作文法則的詩歌形式。
人們必須采用不同的語言和音調:由悲劇風格的高貴統一(在這里,女僕在其女主人上升的格調中表達了她低賤的想法)到小說繪聲繪色的多樣性(在這里,每個人說著和他自身社會地位一致的話)。…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October 4, 2020 at 9: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