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34)

薛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南海新形勢 1

與2013年的相對平靜不同,2014年的南海波瀾又起,雖然總體上緊張形勢不如2012年,但個別事件對一些國家間關系的影響可能超過了2012年。而到了下半年,南海大致上覆歸平靜,“淡化分歧、推進合作”又成為大多數南海爭端直接當事國的政策選項。值得關註的是,中國的政策選擇成為這個變化過程的自變量之一,而中國的政策選擇又是基於大周邊戰略的考慮。那麼,中南海主動對南海施加影響是否會成為新常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采取這種政策的界限在哪裏?無疑許多人對這些問題感興趣,本文將嘗試予以回答。第一 部分概述過去一年南海形勢的主要特點,第二部分分析重點事件,第三部分分析“一帶一路”與南海問題的關系。

 

 一,2014年的南海形勢特點…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6:05pm — No Comments

薛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南海新形勢 2

 (六)“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取得一定進展…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6:05pm — No Comments

薛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南海新形勢 4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13年4月底所披露的被菲律賓非法占領的8個南沙島礁並不包括半月礁。[17]半月礁在上述島礁與巴拉望之間,這些島礁均被菲律賓歸入所謂的“卡拉延群島”。但這些島礁均在均在九段線內。可見,這一帶屬於爭議海域。對於爭議海域發生的此類事情,中菲雙方此前有大致的默契,通常的做法是罰款、放人,即使判刑也沒有這麼重。[18]此次菲律賓方面的做法比較特殊:派出海警穿便裝、坐漁船,先朝天開槍再上船抓人,然後執意起訴。[19]雖然用“保護瀕危動物”的名義有助於增加其行為的道義性,卻無法否認“用國內法處理爭議海域問題”的特點,而且是在4月11日舉行第24屆東盟領導人會議的前夕。中國有理由認為菲律賓想把事情擴大化、政治化。問題是,菲律賓漁民也是此類違法行為的參與者,那麼,如果中國對菲律賓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是菲律賓樂見的嗎?…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6:04pm — No Comments

薛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南海新形勢 3

 (三)“一帶一路”視野下的東盟與南海問題 理論上,“一帶一路”分別位於中國的東西兩側,具有互補性。如果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進展不順,中國可以側重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方面成長的空間巨大,中國也能更好發揮主導作用。但是,海洋貿易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主體,無法為陸上貿易所取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不限於歐亞大陸,可便捷連通全球主要經濟體。東南亞經濟發展快速,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東南亞國家與中國之間經濟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所不能取代的。…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6:04pm — No Comments

王韜:中國新絲綢之路繞道中東?

在歷屆中國國家主席中,習近平主席可能是在其任期的前兩年內進行國事訪問最為頻繁的一位。正式上任的第二天,他就動身前往俄羅斯和東非,開始了首輪國事訪問,其內容與能源緊密相關。隨後,他又前往美國,並順道訪問了加勒比海三國。2013年10月份,習主席出訪了東盟國家,在此期間第一次提及“海上絲綢之路”這一概念。之後,他還訪問了中亞地區、歐盟、蒙古以及南美地區,所有這些地區都與中國有著緊密的能源聯系與合作。在2014年的北京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計劃投入400億美元,建立絲綢之路基金,旨在加強與“一帶一路”發展計劃沿線國家的聯系交流和經濟合作。…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6:01pm — No Comments

茅盾·鄉鎮寫真 故鄉雜記 (下)

一點半又過二十分,拖帶我們這"無錫快"的柴油引擎小輪方才裝足了燃料,發出了第一次的馬達聲,和第一聲的汽笛。

我松了一口氣。為的終於要開船,而且為的小販們都紛紛上岸了。…

Continue

Added by 文學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58pm — No Comments

鄭永年:中國實施絲綢之路的優勢

在實施絲綢之路方面,中國所具備的一些特殊優勢,可以協助新興市場國家有效克服其經濟發展的瓶頸,激發其潛在成長動力。絲綢之路沿岸、沿邊國家,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甚至貧窮國家,都急需發展。盡管這些國家多半擁有豐沛的天然與人力資源,但普遍面臨資金、人才、技術與基礎建設不足、市場規模過小、治理能力不佳等瓶頸。正是在這些方面,中國具有很大的優勢。中國和這些國家的要素呈現出很強的互補性,如果雙方的優勢得到有效的結合,就可以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56pm — No Comments

鄭永年:絲綢之路與全球經濟再平衡

從世界經濟歷史的發展和現狀來看,今天的中國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在實現本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帶領發展中國家走出全球經濟結構性失衡的困局,讓全球經濟在激發增量的過程中,平穩達到結構再平衡。長期而言,中國也有能力帶領非西方國家,針對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體制失靈的問題進行改革,以建構一個更公正、包容、有序與可持續的國際經濟新秩序。這兩方面的內容都是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責任。同時,在國際責任的構架內,中國能夠避開西方和美國對中國的潛在圍堵,正面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從而實現長期的和平發展、民族覆興的目標。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絲綢之路才顯現其不尋常的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56pm — No Comments

鮑盛剛:絲綢之路將重啟世界大陸時代

1453年5月29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陷落,那一天對於世界歷史如此重要,以至於許多歷史學家把它看作是歐洲中世紀的下限,事實上1453年也標志世界大陸時代的結束,代之而起的是以歐洲為代表的世界海洋時代。在1453年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商道無疑是貫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但是隨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絲綢之路被攔腰切斷,為了尋找另一條通往東方的途徑,歐洲國家開啟了航海與世界的海洋時代,無意中歐洲發現了美洲,發現地球原來是圓的。伴隨海洋時代代替大陸時代是近代西方的崛起與歐亞大陸國家和文明的衰退和沈寂,時至今日500多年已經過去,而目前古老的絲綢之路與古老的歐亞大陸文明正在蘇醒。 …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55pm — No Comments

張傑:亞洲正在形成的“中國秩序”

當前,中國積極全面推進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綢之路銀行,已經引發了中國是否正在試圖構建以中國為主的亞洲新秩序的疑慮。特別是最近剛剛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二十國集團(G20)會議結束後,更是引發了亞洲是否日漸形成了“中國秩序”(The Chinese order)的爭論。

 針對亞洲可能正在形成的“中國秩序”,國外媒體和學者有兩種不同聲音的解讀。一種聲音是將之解讀為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歷史朝貢體系的恢覆。很顯然,將中國和周邊國家之間建立的國與國之間正常經貿和投資的“發展同盟”關系,解讀為過時的不可被恢覆的歷史意義上的朝貢關系,這是一種故意的扭曲,其意圖可能在於挑撥離間中國和周邊國家正在構建的“利益共同體”。…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54pm — No Comments

陳剛:也談“中華文明歷史上曾長期領先” 1

內容提要:“中華文明歷史上曾長期領先”命題影響大傳播廣,但似是而非。該命題受到李約瑟之謎的影響。李約瑟關於中國科學技術曾長期領先的觀點失之片面。當前我們應以人民幸福民族繁榮為最高目標和價值,揚棄中化還是西化的兩分法,把一切有用的東西拿來所用,即融中西文化所長,在現代化基礎上重建中華文化本體。

有一個命題流傳甚廣影響很大但似是而非。流傳廣影響大因為它聽上去不錯,很正面,很積極,頗能滿足人們的虛榮心,以致在許多人心目中已差不多被當作公認事實,但我認為距實際情況相差很遠。這樣一種認知與事實的巨大反差負面作用頗大,因為它不能使我們正視自己的昨天,因而也影響我們今天的視野與胸懷,從而對現實實踐可能產生某種不利影響。我這裏所說的命題是“中華文明在歷史上曾長期領先”。…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53pm — No Comments

陳剛:也談“中華文明歷史上曾長期領先” 2

科技長期領先說失之片面

中國古代科技曾長期領先,這個命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成立,但需加以限定,並作具體分析。領先是在所有領域或主要方面還是某個方面?長期有多長?李約瑟說3世紀到13世紀一千年,還有許多人包括一些知名學者認為是16、17世紀科學革命前的整個人類文明史。竊以為李教授說的有些道理,但也只是部分成立,部分不成立,因此謂失之片面;若認為領先時間涵蓋了16、17世紀以前所有文明史那就離實際情況相距很遠了。…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52pm — No Comments

鮑盛剛:中國應如何重返亞洲?

中國是亞洲大國,但是崛起的中國正面臨如何重返亞洲的選擇與戰略考慮,崛起的中國將如何處理與亞洲各國的關系,消除它們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從而確保中國和平崛起得以可能和持續,同時確保亞洲作為當今世界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能夠繼續保持繁榮與發展。

 

中國和平崛起面臨重重挑戰

 …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40pm — No Comments

胡鞍鋼 張新:中國特色創新發展道路:從1.0版到4.0版 1

摘要:創新發展是決定“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的第一動力,又是“十三五”期間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核心。如何推動實現創新發展?怎樣如期實現建成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從創新發展規律的視角出發,提出跨越式發展的“5T+1”理論框架,並在此基礎上,歷史地梳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創新發展從1.0到4.0版的演變過程,以此分析它是如何使中國實現“技術追趕”、“信息追趕”、“知識追趕”、“經濟追趕”的。文章前瞻地分析了“十三五”時期創新發展戰略4.0版的目標、任務和重大工程,這將成為實現科技引領、推動全面創新的最大抓手,使中國科技實力、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再上新台階。

[作者簡介]胡鞍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情研究院院長;張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國情研究院博士後,助理研究員。…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39pm — No Comments

胡鞍鋼 張新:中國特色創新發展道路:從1.0版到4.0版 2

二、中國創新發展戰略的歷史演進:從1.0版到4.0版

回顧中國創新發展60多年的歷程,創新發展戰略從科技創新的1.0版到全面創新的4.0版(表1),就是中國從現代科技落伍者,成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的寶貴經驗。從這個歷史演進來看,所謂創新驅動發展,就是一個從科技與人才相結合、科技與產業相結合,到科技與市場相結合,再到國內與國際市場相結合,並最終形成社會創新合力的過程,這就體現為“5T”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創新發展戰略,就是通過對創新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配置,最大限度發揮“5T+1”創新機制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的創新發展道路為科技落後國家提供了一條從創新落後者到追趕者,再到趕超者的“彎道超車”之路。…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39pm — No Comments

胡鞍鋼 張新:中國特色創新發展道路:從1.0版到4.0版 3

三、創新引領發展:創新發展戰略4.0版

從“向科學進軍”到“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從“科教興國戰略”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再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反映了黨中央對創新發展認識的不斷深化,更體現了創新發展戰略在不同階段的歷史任務。[11]從1.0版到4.0版的變化和調整過程,伴隨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從而形成創新發展不斷升級的過程,這就非常符合“5T+1”的創新發展規律。更重要的是,從科技發展遠景規劃(創新發展戰略1.0版)為導向,到科技規劃綱要(創新發展戰略2.0版)為指導,再到“五年規劃+國家戰略”(創新發展戰略3.0版)的實施模式,直至形成“五年規劃+重大戰略+專項規劃”(創新發展戰略4.0版)的立體支撐,國家對創新發展指導的不斷科學化、系統化,這就是中國創新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跨上新高度的重要經驗。…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38pm — No Comments

胡鞍鋼 張新:中國特色創新發展道路:從1.0版到4.0版 4

(三)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具體目標落實

主要來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下稱《規劃》)首先明確提出了“十三五”科技創新總體目標,即:國家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躍升,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國家綜合創新能力世界排名進入前15位,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16]從具體目標看,有五大目標: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創新型人才規模質量同步提升;有利於創新的體制機制更加成熟定型;創新創業生態更加優化。…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37pm — No Comments

高柏:2016—— 一個後全球化時代的開始? 上

八年前,2008年的1月,美國次貸危機已經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即將到來。我曾經撰文預測這個世界即將迎來一個後全球化的時代。

什麽是後全球化時代?全球化一般是指商品、資本、技術和勞動力的跨國界自由流動。全球化時代意味著無論是國際經濟秩序還是各國政府的政策範式都積極地促進這些流動。反過來說,後全球化時代則意味著以促進自由貿易為特征的國際經濟秩序和各國政府的政策範式向限制這些流動的方向轉變。

然而,後來的八年裏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不僅沒有證實我的預測,而且還顯示出完全相反的趨勢。但是,在2015年歲末閱讀各國評論家們對過去一年國際政治經濟的回顧以及對2016年的預測時,我的直覺卻在不斷地提醒我,我在2008年初預測的那個後全球化時代到來的可能性目前已經空前地高漲,我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將如何發生的因果鏈條。…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34pm — No Comments

高柏:2016—— 一個後全球化時代的開始? 中

2016年的第一周接連發生的沙特阿拉伯與伊朗斷交,朝鮮宣布氫彈試驗,中國股市大跌,以及由此引起的全球金融市場的跟進更是把這種不安和不祥的氣氛推向高潮。中國人還停留在談論中國經濟的“新常態”(newnormal),而曾經預言2008年危機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魯裏埃爾•魯比尼則早已經開始把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稱為“新病態”(newabnormal)。

如果說,八年前我關於後全球化時代即將到來的預測還主要是通過理論的推導和個別經驗事實的支撐,到了2016年初,國際政治經濟中已經有大量跡象表明,一個以美國重返亞太為遠因,以中東的亂局為導火索,以歐洲為起點的後全球化時代很有可能在2016年就要開始。盡管這個趨勢在目前並不是板上釘釘,在很大程度上還要取決於主要涉事國家的戰略互動,但是它出現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八年前。…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34pm — No Comments

高柏:2016—— 一個後全球化時代的開始? 下

歐洲國家,尤其是西歐各國,通常都是福利國家。接納這些多的難民必然要求向他們提供就業機會和社會保障。這對各國而言都是一個沈重的負擔。德國由於缺勞動力,所以默克爾願意接受難民。但是別的經濟不景氣的國家,特別是中東歐國家堅決不幹。目前歐洲的經濟停滯使得接待難民成為格外困難的任務。…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December 8, 2016 at 5:33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