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1)

約翰扎勒《公共輿論》(17)

問題用語效應

一方面,因調查問題順序的變化而導致公共輿論超過10或者15個百分點的變化是不常見的,許多的變化較小,或者根本沒有變化。另一方面,調查問題的實質用語的變化對政治輿論會產生更大的影響,並且確實造成了更大的影響。然而,這些變化通常都沒有被考慮,既不為之焦慮,也對之沒有特別的興趣。感覺似乎是,對表述不同的問題就應該是得到不同的回答,因為它們或者改變了對問題的情感附載,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改變了問題本身。…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December 27, 2016 at 11:53pm — No Comments

胡全生·英美後現代主義小說敘述結構研究(10 上)

第十章拼貼畫在後現代主義小說中的運用







拼貼畫,原為法文collage,意為粘貼,現多指一種繪畫技法,即


“把偶得材料,如報紙碎片、布塊、糊墻紙等貼在畫板或畫布上的粘

貼技法”,故亦有人譯作拼貼法。《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說,“19

世紀就有人把各種剪下的紙片拼貼成為裝飾作品”。[1]此說雖然道

出了拼貼畫原先的目的是為裝飾作品服務,但絕非只為裝飾作品…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December 27, 2016 at 11:52pm — No Comments

感動的力量:CCTV《感動中國》十年回顧 (16)

頒獎人:平凡處見驚雷

梁建增說,用青少年為獲獎人頒獎,是《感動中國》的一個特色,這代表未來,代表希望,代表文化的傳承。

2011年底,新浪微博上一條尋人啟事被轉發幾十萬次。

“這倆孩子,你們在哪?你們的成長最能看出十年的歲月,我們一起來迎接《感動中國》十年吧。”

圖片上的這兩個孩子是2002年《感動中國》的頒獎人,這是主持人敬一丹發出的微博,朋友、粉絲和相關媒體人見到後紛紛轉發。人們寄希望於萬能的微博能找到2002年出現在舞台上的兩個孩子。…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December 27, 2016 at 11:51pm — No Comments

感動的力量:CCTV《感動中國》十年回顧 (14)

推選委員:他們是最終的拍板人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名單上,有40個左右的名字:大學校長、政府高官、媒體巨擘、作家學者等等。他們簽下自己的名字,推薦自己認為感動的人,也幫節目組判斷哪些人更適合《感動中國》的標準。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的名單上,有40個左右的名字。這個名單由幾部分人構成:媒體人,教育界、慈善界知名人士,文化藝術界名人,政府官員,曾經榮獲《感動中國》榮譽的人。

常常會有觀眾來信問,這些人到底是誰,為什麼不對外公布?其實這些名單從來都不是秘密,每年都會公布在各大合作網站上,在推選委員一欄裏,有他們的照片,有他們的身份,有的網站甚至列上了他們的履歷。《感動中國》不是秘密選舉,為什麼要隱藏這些名字呢?況且,這名單上的每一個人都光明磊落,何必隱蔽呢?…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December 27, 2016 at 11:51pm — No Comments

莫言·講椰棗故事

中評社博鰲3月24日電(記者 范穎薇 臧涵)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莫言首次亮相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昨日的“多彩文明與亞洲新活力”分論壇中,他以一顆椰棗的故事講述對文明交流的理解,他表示,椰棗樹“高大不記仇”,投之以卵石、報之以佳果。亞洲的對話、文明、交流,應該學習椰棗樹的精神。

莫言以擅長講故事而著稱,在論壇上,他以一顆椰棗的故事講述對文明交流的理解。他回憶道,上世紀60年代他從叔叔那得到了一顆伊拉克椰棗,他當時覺得那顆椰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並把核種下,當年的椰棗味道在他記憶中保留了幾十年。…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December 27, 2016 at 11:10pm — 1 Comment

黃健榮·中華精神與中華民族的復興

當中華民族正在走向復興之際﹐回首我們的民族走過的五千年漫漫歲月﹐展望中國更美好的未來﹐我們更深切地感受到中華精神的偉大力量﹐它是推動我們民族發展和復興的強大驅動力。

沒有這一強大的驅動力﹐中華民族不可能在過去五千年的歲月中生生不息﹐作為人類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沒有這一強大的驅動力﹐中華民族不可能在其發展的進程中繁衍興盛﹐融會眾多民族﹐並且形成和維系了團結統一的趨勢。這一大趨勢穿越數千年時空歷久而彌堅。沒有這一強大的驅動力﹐中華民族不可能在20世紀後期全球化趨勢迅猛發展﹐壓力與日俱增﹐民族的生存和命運又一次面臨挑戰之際﹐掀起改革開放大潮﹐革故鼎新,與時俱進,開辟民族復興的新紀元。

中華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和脊骨,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融會。它包含自強精神﹑仁愛精神﹑勤奮精神﹑探索精神﹑創新精神﹑愛國精神﹑氣節精神﹑革命…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December 27, 2016 at 11:08pm — No Comments

蘇煒《走進耶魯》第10章 校園思見 (8)

“創造性誤解”與“刮目相看”…

Continue

Added by 心勢 紀 on December 27, 2016 at 9:55pm — No Comments

蘇煒《走進耶魯》第10章 校園思見 (7 下)

不同語境中的“經典異變”

再把話題回到《河城》。…

Continue

Added by 心勢 紀 on December 27, 2016 at 9:55pm — No Comments

蘇煒《走進耶魯》第10章 講壇拾趣 (7 上)

第一個教吃“中文螃蟹”的人

誰是第一個在美國大學開班教授中文,教洋鬼子吃“中文螃蟹”的人?按照習慣的說法,好像是趙元任——創建現代漢語拼音法與語法系統的中國現代第一位語言學大師。印象中,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美國訪學期間,趙元任就先後開始在伯克萊、耶魯、哈佛等大學開班教授中文。美國大學最早通用、並且流傳至今的中文教本,就是趙元任先生親自編寫的。趙元任對現代漢語和海外漢語教學的歷史貢獻,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直到最近,老友崔君為了完成他的一個海外漢語教學史的研究專題,一頭紮進耶魯檔案館窮搜故紙堆,才從具體史料上讓我大開眼界,改變了以往那個“約定俗成”的印象。…

Continue

Added by 心勢 紀 on December 27, 2016 at 9:54pm — No Comments

葉彌:司馬的繩子 中

有一次,司馬和一夥年青人在一起,一邊玩牌一邊聽他們說女人的事。他們都願意說邢無雙,說她怎麽心高氣傲,回了多少門好親事,拒絕的理由從來只有一個,嫌人家不牢靠。而且,從來只說一句,不再說第二句。司馬驚奇地瞪大眼睛,想起一個女孩,一個走進屋子裏的女孩。他模模糊糊地覺得這女孩似乎和他有一些關系,這種感覺讓他勇氣倍增。他說:“你們都說這個人難靠近,我怎麽覺得不是這麽回事呢?”別人哄笑一聲。司馬從口袋裏摸出票子,甩到桌子上。笑著說:“跟你們賭這些,同意不同意?我要是贏了,邢無雙就是我的人,你們誰也不要去動她。輸了,我與她沒緣。”

結果司馬贏了。他收回自已和錢,把別人下的註也揣在口袋裏。他很高興,今天他有了老婆了。他吹著口哨揚長而去。…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December 26, 2016 at 11:35pm — No Comments

汪涵《有味》油紙傘 5

制作步驟

號竹

即選竹。

做骨架

削傘骨,並進行水浸、日光晾曬等必要的技術處理,然後鉆孔、拼架、穿線、串聯傘柄傘頭制成骨架。

上傘面

把裁好的紙黏上骨架,修邊、定型,然後曝曬。…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26, 2016 at 10:53pm — No Comments

台灣台北阿里磅生態農場生態遊

生態旅遊資源



阿里磅生態農場位於台北縣石門鄉,仍保留典型的早期鄉村景色,地形高低起伏富有變化,沒有太多的人工元素,目前開放區域僅不到整個農場的十分之一,以低度開發為原則,大部分仍維持原始狀態,地貌生態保存得相當完整,尚未受到污染破壞,且仍將石門特有的梯田景觀及水圳設施保存至今,附近的麟山鼻及富貴角等特殊地質,也是重要的生態旅遊自然資源。園區內具有錯落交接的溼地生態系、溪流生態系、開闊草原生態系、池塘生態系、森林生態系、農田生態系等六大生態類型(Eco-Types),在長年無人為干擾下,孕育極多樣活潑的動植物,最適合從事自然生態之旅。…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December 26, 2016 at 10:53pm — No Comments

單身女孩在路上·那片、夢中的藍

閉上眼睛,仿佛已來到青海湖邊

輕風拂面,油菜花田映入我的眼簾

從未感覺過,陽光如此溫暖,

幸福無限蔓延,

青海湖看著我,微笑的說,你來了。

淡淡的是,

我來了。我微笑應答。

眼淚輕輕滑過臉龐看得見青海湖的深藍,

卻看不懂那深藍背後的深沈,…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December 26, 2016 at 10:51pm — No Comments

伊麗莎白·畢肖普: 那個倒轉的世界

那個倒轉的世界

那裏左總是右

那裏影子是實實在在的實體

那裏我們整晚醒著

那裏天國是如此膚淺 而大海如此深邃

而你愛我

Added by Crna Gor on December 26, 2016 at 10:41pm — No Comments

高源: 春天什麼也沒有告訴我

春天什麼也沒有告訴我,她一臉無辜地

看著原野,一夜之間就綠了。野花的布鞋

星星一樣地跳舞,在風裏

把顏色都笑亂了。孩子們

從不放過任何長大的機會,和蒲公英

結伴,去遠方旅行

春天什麼也沒有告訴我,她說

她只是相信溫暖,像鳥兒一樣,從天空…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December 26, 2016 at 9:58pm — No Comments

費爾南多·佩索阿: 我不存在

我開始明白我自己。我不存在。

我是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和別人把我塑造成的那個人

之間的裂縫。或半個裂縫,因為還有生活……

這就是我。沒有了。

關燈,閉戶,把走廊裏的拖鞋聲隔絕。

讓我一個人呆在屋裏,和我自己巨大的平靜一起。

這是一個冒牌的宇宙。

Added by Crna Gor on December 26, 2016 at 9:58pm — No Comments

柏零落·夢江南

也許我是愛著江南的。我曾不止一次地夢見她,從薄霧氤氳到慢慢清晰的河畔風柳,軟襯飛花,遠隨流水。

若江南是個女子,她該是一襲青衣。薄縷如紗,和風輕下。那江水染了一遭,也便綠了,哪個論你是情不情願的。江南說,你就該是這個顏色。

江南的山是輕柔的,沒有棱角的那般隨和。江南把她的眉黛都描在了峰頭,要不這山怎綠得水靈?沒有一絲的陽剛氣,倒是個女兒模樣。水卻是不管其他的,哪怕背了一江的雲影,也無所謂地向前。

白天的江南,春光融融。到了江南你得劃船,得要小船。你可以哼歌,但不要太高,太高了不好,把這一副江南水墨都驚到了。…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December 26, 2016 at 9:57pm — No Comments

许心伦·大地好文章系列《蕉风椰雨燕归来》(上)

原乡圆梦

当父母决定把四处奔波的生活安定下来,脚踏实地的开始一段终生不再流浪的日子,竟然是选择一个稀有人烟的渔村!

我的父母于20世纪40年代末飘洋过海,离乡背井,由中国神州辗转登陆这片离家千万里的穷乡僻壤时,只因这个小村庄的海岸有肥美的鱼虾;有谋生的机会;有同乡的照应。从此,也就在这远乡异地生儿育女,落地生根。

这个位于马六甲海峡,紧靠海岸线的热带渔村,于50年代初期,是一个异常宁静偏僻的村庄。它的内陆就是一望无际的椰树胶园与绵延不绝的油棕林。这里的马来友族多是浅海渔夫与采椰工人,印度同胞则在胶林割胶,收取胶汁,再送去园里的小胶厂制成胶片。而华族,除了在大街上开店营业,任职棕油园外,也下海捕鱼,还常往深海去碰运气。…

Continue

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December 26, 2016 at 3:00pm — No Comments

高涵·頤和園風景記

頤和園橫亙在北京西郊距北京城十五公裏左右,占地面積四千四百多畝。無論從那個角度觀賞頤和園,都是人間罕見的奇絕。

八月間,北京的天空炎暑逼人,這時最理想的是撐著一把遮陽傘或戴上涼帽去遊賞。

進入頤和園的正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放眼望去,一根根綠漆的柱子,一排排紅漆的欄桿,數也數不清。這條穿著彩衣似的,宛如蝙蝠的長廊,把萬壽山腳下的各個零散的景點,如網一樣的形成了一幅風雨無阻的畫面,橫臥於昆明湖和萬壽山之間。…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December 26, 2016 at 2:53pm — No Comments

安提瓜·愁巷

那只杜鵑啼了兩聲,撲騰著飛走了,留下一片殘陽,寂靜地撒滿整條巷子。

再次踏入那條小巷已是兩年以後。巷子偏僻幽靜,沈默地兀自延伸向不見盡頭的遠方。兩年前我搬出這裏的那天,空中有間隔傳來的杜鵑啼叫,聽著有些哀怨。幫我搬家的夥計說,它是舍不得你。

當時我在房門上貼了一張字跡工整的出租廣告,兩年後,它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位租客。在電話裏聽說,他是個畫家。…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December 26, 2016 at 2:53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