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要認識傳統文化,學習前人的智慧。然而,傳統是什麼?你的傳統又是否等於我的傳統?身兼藝術家、策展人和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及項目統籌的潘蔚然因為找不到答案,於是籌劃了一個以傳統為主題的展覽,引領一眾藝術家互相討論。

所謂的「傳統」,其實沒有一個金科玉律的定義,潘蔚然(2a,左)說她思索了這個題目良久,也得不到一個完整的答案。「傳統不是固定的,這是很多人的決定,絕不是一個人可以影響的。」所以這次展覽她邀請了6位藝術家參展,包括朱興華、何倩彤、李傑、呂振光、石家豪和曾翠薇,他們運用不同的媒介來表達自己和傳統的關係。


誠實、孝順也可是「傳統」

「其實一個展覽是不能闡述香港的傳統是什麼,我只希望用一個問題來做引子,讓觀眾一起思考這個問題。」一講到傳統,總以為展覽會出現粵劇、旗袍或是字粒、紙紮等手藝和物件,可是整個展覽卻一件都沒有。「有藝術家覺得誠實和孝順就是傳統,亦有藝術家覺得紙筆墨才是傳統,這樣看上去彷彿舊的東西就是傳統,但有人覺得這些都很『娘』很老套。其實有些東西被視為傳統是因為它離自己很近吧。」

在談話間,潘蔚然流露出對傳統的執著,她覺得前人做了這麼多事,假如沒人承傳,他們死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更何况太陽底下無新事,為什麼不前車可鑑,好好善用前人的智慧。不過,最重要是,在傳統的東西內,有一股感情。「每一步都是一個點,當時間流過,把所有的點連接上,就會構成一條線,而把線連接上,就會成為一幅宏觀的圖畫。」人類就是靠這一點一線走到現在,而現在的我們正站在時間線上的一點,消費着前人過去數千年的血汗腦力和勞力。「人類只有問新的問題,才可以有進步。」認識傳統,除了繼承前人的智慧,原來還是避免自己重複前人。


傳統的東西內有一股感情

不過,在生活中,當然不只得創新和傳統之分。「在香港好像所有事情都變得兩極化,只有是和不是,但討論就是需要空間,要時間去沉澱和思考,藝術就是夠包容。」潘蔚然說和藝術家討論的過程中,會有無窮無盡的新發現,而作品之間亦會有對話,產生不同的氣質,呈現出不同的景象。當然,經過這次展覽大家不會對傳統找到一個統一的看法,但亦正因如此,生活才變得如此多元化,有更多可能性和討論空間。

往時的潮流,可能成就了今天的傳統,而今天的隨意,亦可能建構成明日的傳統。傳統,從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摘自香港明報)

 

Views: 67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