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370)

林遠澤·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 導論 2

語言無法離開社群共同體的歷史發展,在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基礎上,德國古典語言哲學轉而關注語言之世界開顯性的作用。且當語言不再只被看成是透過約定而產生的現成工具,而是創造思想活動的器官,語言學的研究就更必須從研究經典文本的文獻學,轉向研究人之語言資能的語言心理學。這使得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得以說明,詞語的符號性意義與透過文法形塑的世界性結構,如何能從人類社會互動的身體姿態表現與民族共同體的共通感中產生出來。…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ne 10, 2024 at 10:30am — No Comments

鄭志凱:世界啊,你為「阿法世代」準備好了嗎?下

當前的企業組織對未來的「阿法世代」也可能不知所措。

嬰兒潮和X世代一生中大約為三家機構服務,超過三家,極有可能他的職場生涯並不十分順利。在這樣極為穩定的工作環境中,個人與組織對彼此的忠誠成為重要的績效考量因素,激勵制度也為此而設計,升遷、薪酬、在職教育都以減少人員流動性為目標。但對「阿法世代」而言,他們可能平均兩年半換一個工作,40年的職場生涯中,將為17家機構服務。流動如此頻繁,公司一方面必須在員工相對短暫的在職時間內,讓生產力得到最大的發揮,另一方面為了爭取人才,不得不提供良好的成長機會,結果反而增加了「阿法世代」的流動性。…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ne 10, 2024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呂新雨:故事·遊戲·動物·朋友 6

對於孩子來說,動物世界是想像力的神奇樂園,他們喜愛的動物往往具有非凡的功能,可以上天入地,如《愛麗絲夢遊仙境》,在現實與想像的邊界漫遊;或者肢體具有誇張的功能,如迪士尼樂園里的各個小動物,既頑皮又可愛。動物世界是兒童想像世界的物化,動物玩具是可以觸摸的想像世界。

動物的性格都是類型化的,這並不難理解,這正是兒童文學的特點,人(動)物的類型化是為了幫助兒童建立起關於這個世界的道德化的圖譜,建立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會觀念。動物世界是介於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的一個中間地帶,成人對兒童的教化和兒童對世界的想像在這里交匯。因為承擔教化的任務,動物惡的一面正在逐漸消失。…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ne 10, 2024 at 9:15am — No Comments

韓水法:如何講鄉土中國的故事?下

浙江山水獨特,但有獨特山水的並不限於浙江。因此,人的行為和社會的規範乃是構成一地一國獨特性的根本。人造就了歷史與山水的特色與變化,如西湖興廢,白堤和蘇堤的構築,西溪的危亡與挽救。這套讀本的八個主題分別展現浙江社會歷史的不同層面,要參照起來閱讀才有助於全面理解浙江人及社會行為的特征。

由這套叢書人們也可得知,浙江雖為富庶之地,歷代統治者對浙江需索甚殷,但優惠政策和待遇卻很少。在明代,朝廷不斷地將江浙一帶富戶和工匠強制遷徙至北京周圍,以及實邊,對江浙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害。明清兩代,江浙也是朝廷賦稅的主要來源,但又十分不放心,嚴厲監控當地士林情狀。有清一代四大慘烈的文字獄,有三案發生在浙江,主角為浙江士大夫,荼毒彌廣,盡管這另一方面也讓人領略了浙江文人的獨立精神和膽量。…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June 10,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王銘玉 康喆文:後現代體驗人本視域下的符號體認觀 5

符號學家皮爾斯將思維過程引入符號化過程,根據符號的生成情況將符號分為第一項符號、第二項符號和第三項符號。第一項符號為性質符號,它以感覺或知覺的方式存在; 第二項符號為對象符號,是人們的經驗或活動; 第三項符號為關係符號,是思維符號。3種符號分別對應符號的3個關聯要素: 媒介關聯物、對象關聯物、解釋關聯物。媒介關聯物指符號本身就是一種存在,它與所表征的對象關聯物存在一定的關係,這種關係由解釋關聯物進行抽象思維而建立,而解釋關聯物正是「一種以思維或符號為核心的第三項存在」。(王銘玉等2013: 52)



也就是說,媒介關聯物並不能完全代表對象關聯物的意義,還需要經過主體的解釋,也就是認知者與客觀世界間的互動和體認。皮爾斯把「解釋」分為「情感的解釋」「有力的解釋」/「心智的努力」「邏輯的解釋」。「情感的解釋」是一種純感情的、自然的感受,「有力的解釋」和「心智努力」是一種有意識的認知活動,而「邏輯解釋」是一種理性認識。(郭鴻2008: 54)…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ne 10, 2024 at 6:30am — No Comments

趙秀鳳 崔亞霄:多模態體認詩學—基於體認語言學的研究 6

其次,讀者個體也可以看作一個高度複雜的動態系統,對多模態符號的閱讀理解過程本身也受個體、社會、認知、文化和環境等多因素的影響。 如在識讀魯賓(Robin) 的花瓶圖像(圖4:)時,某人可能第一眼傾向於解讀為「看到了一個置於白色背景的黑色花瓶」,而另一個人則解讀為「黑色背景下的兩張白色面孔」;「圖像閱讀並沒有線性結構的強制要求,即讀者具有主體性選擇,當然即使有個體差異,在特定社會文化群體中,也一定有規律性體驗閱讀路徑」(Gibbons,2021:14:)。 因此,他們又都可以在這兩種解讀之間任意切換,體現了讀者體驗的個體性差異。





圖4: 魯賓的花瓶圖像(吉本斯,2021:35,源自 Rubin,…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une 10,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蘇長和:為世界提供來自中國的新概念、新表述、新範疇 下

我們現在是不是存在個體主義思維太盛而整體主義思維缺位帶來的消極現象?政治學和外交學著作如果多一點整體主義思維方式,受此教育下的人是不是更傾向於用和諧共生視角來看世界,從而有利於世界和平?對此,倒是美國一位叫安樂哲的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撰文指出關係思維和整體思維對彌補西方對抗式二元思維的積極作用。

話語政治經常有一個尷尬現象,就是當你放棄和丟掉了自己的優秀和核心價值理念,完全跟著別人說而不是自己如何說,忘了自己的根和本的時候,別人有一天很可能把你丟掉的好東西撿起來,說你的東西才是好的。

那麼,究竟如何理解“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述新範疇,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這段話?…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une 10,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林遠澤·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 導論 1

在影響近代人類思想發展甚鉅的德國古典哲學中,存在著兩條相當不同的思路。一條是「從康德到黑格爾」的觀念論思路,它從統覺的自我意識與自律的道德主體性出發,走向對於理念之客觀化體現達到全面自覺的絕對精神,與團結所有個體的總體性國家;另一條則是「從赫德到洪堡特」的語言哲學思路,他們透過世界理解與人類理性的語言性,開闢一條邁向溝通共同體的道路,以凸顯出人類文化生活與民主體制的核心價值所在。…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ne 9,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打開邊界的符號學》中譯本序 7

這部由西比奧克和羅蘭•波斯納、克勞斯•羅伯林主編的作品共計四卷,三千多頁,呈現了來自35個國家175位作者的178篇文章。它代表了描寫符號學和應用符號學的最新研究現狀;它已不僅僅是單個學科甚至跨學科領域研究的文集。其觸角伸向了醫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數學、邏輯學、語法學、文體學、詩學、音樂學、美學、哲學等等。該指南依據第一至第三章的文章所闡述的總體符號學總的原則,收錄的文章不僅僅局限於跟人類文化(包括社會機構、日常人類交際、機器信息加工、科學研究中的人類認知過程、文學作品、音樂和其他各種藝術的生產與闡釋,等等)相關的符號過程的研究。除了這些方面(即人類文化的研究)以外,該指南還呈現了涉及人類以外動物的、涉及有機體新陳代謝的、涉及所有生物行為的符號過程和交際活動的研究。



I.2 主角:符號…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ne 9,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賀來】「詩性」的自我創造與個人生活的目的 8

在固守「個體我在」邊界的前提下,個體生命的自由還表現在其對自己所認為是「善」的生活方式的選擇權,「選擇權」是個體生命自由的另一重要含義。「選擇」意味著在生命個體前面,存在多種「生活的可能性」,有多扇「大門」向他敞開,它可以在多種選擇中去追求和創造自己的「可能生活」而不是在外在壓制下進行非此即彼的「決定」。



因此,個體生命的「消極自由」「並不僅僅是包含挫折之不在(這可以通過消滅欲望來獲得),而且包含可能的選擇與活動的阻礙之不存在」。
「消極自由」之「消極」,並不是象一些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一種否定一切,什麼都不幹的空洞狀態,而是反對人為地關閉個體生命選擇的大門,壓制個體生命的自我決定。…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une 9, 2024 at 4:30am — No Comments

馮亞·錢學森的藝術與科技結合思想及當代啟示 8

錢學森在《開篇的話》中指出: 「知識,或者說人類的精神財富,包括兩大部分: 一部分是現代科學體系:還有一部分可以叫做前科學,即進入科學體系以前的人類的實踐經驗。」中國的《易經》、古代的中醫實踐均屬於前科學,那麼,從藝術實踐中總結出的形象思維規律是前科學嗎?如果我們能從藝術的規律中總結出更多人類形象思維乃至靈感思維的奧秘,那麼這些寶貴的知識將突破目前生物學、腦科學、心理學研究的瓶頸,帶來人工智能科技的飛躍。

(三)培養交叉人才…

Continue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June 9, 2024 at 4:30am — No Comments

唐小林·詩性符號景觀與話語領域及生活世界的詩性轉折 5

其根本原因在於,「詩乃是一個歷史性民族的原語言(Ursprache)」,我們只有「從詩的本質那里來理解語言的本質」,而「原語言就是作為存在之創建的詩」[14]47,「人類此在在其根基意義上就是『詩意的』」,在這個意義上,人類應該「詩意地棲居」[14]210。德曼(Paul de Man)則從「文學性」的角度透視語言的「詩性」,他引用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語言就是修辭」的觀點,認為「修辭性」「文學性」是語言的本質特①參見劉小楓《詩化哲學》,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6年。

征[15]357,「轉義」構成語言最真實的本質,研究語言就應該研究「轉義的修辭學模式」[16]151。他甚至斷言一切話語都是文學話語[16]155,他發現「文學原來…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ne 8, 2024 at 7:30pm — No Comments

林遠澤·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 摘要

摘要:以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傳統作為研究的對象,涵蓋從18世紀末探討語言起源論的赫德(J. G. Herder),到20世紀初為社會心理學建立符號互動論基礎的米德(G. H. Mead)語言的作用將不再局限於標指事物與傳遞訊息,而在於更深層地開顯世界與協調行動思維也將不再離開語言,而得以將一種先於語言邏各斯存在的先驗主體歷史—社會脈絡化地落實在一種,交互主體性的溝通共同體中。



林遠澤在本書《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一方面從「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路線(第一至三章),論述從赫德(Herder)到洪堡特…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ne 8, 2024 at 7:30pm — No Comments

錢學敏: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 5

錢學森對大成智慧學碩士的具體要求體現了大成智慧教育的豐富內涵。「(1)熟悉科學技術的體系,熟悉馬克思主義哲學;(2)理、工、文、藝結合,有智慧;(3)熟悉信息網絡,善於用電子計算機處理知識。」



這三點要求,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它是要求大成智慧學碩士在思維結構中應具備如下三個層次:

一是知識層:它是由各種科學技術知識、信息、經驗、感受(包括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及體系中已納入和尚未納入體系的知識與經驗)等要素構成的,是思維結構中最重要、最基礎的層次。離開了各種知識、信息、經驗、感受等要素,也就無所謂思維。這些要素與從人—機結合的信息網絡中檢索出來的信息融通在一起,互相激發、碰撞、滲透、綜合……是思維得以活躍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培育大成智慧的土壤。一般說來,知識層越深厚、越堅實、越豐富、越廣闊,其思維的能力與品質就可能越高。…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une 8, 2024 at 7:30pm — No Comments

王銘玉 康喆文:後現代體驗人本視域下的符號體認觀 4

3. 符間體認

「間性」是事物間關係的抽象概括。目前在哲學、文學、翻譯等領域有關間性的研究涉及主體間性、文本間性、文化間性、媒體間性等。如主體間性主要研究一個主體 (或意識)是怎樣與另一個主體 (或意識) 相互作用的。(程志民、江怡2003: 339) 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符號的間性可以是符號自身衍生出的符號各個層級之間的關係或者是符號構成文本之間的關係。在上文中我們提到隱喻化思維是符號表意的一種方式。在符號學視域下,隱喻現象是一種意義的增長和延伸,符號意義的生長是動態的、構建的和未完成的,意義是符號間的意義,而這種意義就是符號間性。(呂紅周、單紅2014:…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ne 8, 2024 at 7:00pm — No Comments

趙秀鳳 崔亞霄:多模態體認詩學—基於體認語言學的研究 5

戴維森步伐緩慢,但是十分堅定,雙手交互爬行上了梯子……他仍然繼續攀爬,最終他的堅持不懈有了回報,爬行了大概半個小時後,他終於爬完了梯子的最後一根。 幾秒鐘過後,他站在一個非常……(DanieleWski, 2000: 4:00;吉本斯,2021:58)

顯然,這段文字被排列為一個梯子的形狀,從底部一行開始,每個橫檔錯落排開,在空白周邊的映襯下,深黑色字體形成的橫檔越發突顯,如同一架梯子斜依在牆上。 文字的排列順序和空間擺放方式,決定了讀者的閱讀方向和順序:自下而上,從左到右,這一順序與人物的攀爬動作一致———從低到高。 可以說,讀者在視覺符號的引導下,眼睛緊隨人物攀爬的動作,拾級而上,與人物「亦步亦趨」,一起「攀爬」。 梯子橫檔一級級向上,迫使眼睛不時穿過空白處,形成視覺跳躍(Gibbons,2021:60)。 眼睛發揮「動能閉合」(Kinetic…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une 8, 2024 at 7:00pm — No Comments

未来學:藝術與人類的「時代之問」7

第五單元:藝術傳播與媒介融合

日本北海道大學應雄教授 《藝術:在當下中經驗未來》

藝術就是當下,當下的藝術就是未來。藝術是虛構,但虛構不是捏造而是創造,創造必然關涉未來。他通過對讓·魯什、埃裡克·侯麥等導演作品的相關闡釋,說明電影與未來的必然關聯。正是無可捉摸的未來,才是藝術的持久動力,也是虛構的魅力所在。

復旦大學湯筠冰教授 《速度理論視閾下的當代藝術傳播轉向》…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June 8, 2024 at 7:00pm — No Comments

趙汀陽 阿蘭·樂比雄:跨文化對話,是為了消除誤解 6

如今,我們面臨的是需要另一個新的約定。全球化的時代我們要尋找一個新的聯合,這個聯合取決於政治的作用,也取決於先知的作用(prophetic function)。我相信,回到“摩西之分”上,這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階段,而它正在走向尾聲。我們正在走入一個新的階段。我認為,中國的思維模式“天下”,據我的粗淺理解,它和“天”是有關係的。“天”的思維可能對“上帝”的思維會帶來革新的作用。



嘉賓評論



王銘銘:1938年秋天,法國人類學的先驅馬塞爾·莫斯受邀在赫胥黎紀念講座上發表演講。他為演講起了這樣一個題目,“人類心智的一種解釋:人的概念;…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ne 8, 2024 at 7:00pm — No Comments

錢學森「錢學森之問」與「錢學森之痛」下

溫總理在上述那一次《同文學藝術家談心》中第一次披露了「錢學森之問」的內容,以後又講過多次。他還同時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名言。恩格斯在評價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時說過:「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這些巨人有什麼特征呢?恩格斯又同時指出:他們都是一些「——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馬克思恩格斯選集》3卷,第445頁)請看,恩格斯在評價歐洲文藝復興時首先關注的是這時所產生的許多「巨人」,在描述這些巨人的特征時,首先贊揚的是他們的「思維能力」。——這同我們錢老的意見相比較,何其相近乃爾!…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ne 8, 2024 at 2:3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重温孙春徳医生的《六四后的中国》

这是一部很好读的游记,连文带图加上旅行团成员名单,共110页,半个晚上就读完了。可是,孙春徳医生在这部《六四后的中国》一书里提到的许多事物,在庆祝马中建交50周年纪念的这两天,非常值得有心人细细地回味。

此书出版于1990年6月4日,砂拉越诗巫慕娘印务印刷,拉让书局发行。第二年,孙医生开始了他长达4届的立委生涯,期间依然笔耕不息,结册多部。虽以政论与民生议题为重,但其“有碗说碗,有盘说盘”的医生本色,在《六》书中早见其风格。

34年后翻出旧书来,我依然读得很有味道。想想,主要是因为我从1992年开始,便因为工作所需或背包包自助行,出入中国无数次,孙医生所说的城市或景点,我几乎都去过了。重温起来,是那麽的有共鸣感。…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8, 2024 at 5: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