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有人類文明以來,植物就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能早在人類還在穴居時期時,植物就已經被認為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而在文獻記載中,植物的使用則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1770年巴比倫人的紀錄。
臺灣的植物對於好學深思的人士,是一個極有趣的研究題材。
馬偕博士
對於一位宣教師而言,每一片葉子都有言語,每一朵花都有聲音。
民族植物學(Ethnobotany)是研究一定地區的人與植物全面關係,包括所有在經濟、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特別關注在人類社會的結構、行為和植物之間的直接及間接相互作用的一門科學領域。內容包含人類利用植物的傳統知識和經驗,包括對植物的經濟利用、藥物利用、生態利用和文化利用的歷史、現狀和特徵。而民族植物學主要目的是紀錄、描述和解釋人類在文化上(及使用)與植物間的關係,並著重於研究植物如何在人類社會中被使用、認知及保育,例如食品、衣著、貨幣、宗教儀式、醫藥、染料、建築及化妝品等使用情形。
臺灣原住民乃指早於漢民族從大陸遷移臺灣以前,原有居住在臺灣的少數民族,而居住在臺灣山區。接觸漢民族較早漢化的稱為平埔族群,及居住在內地高山漢化較淺的稱高山族等兩大類群。原住民族約有55.3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目前,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16族,各族群擁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和社會結構,對臺灣而言,原住民族是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根源,也是獨一無二的美麗瑰寶。
1895年由美國植物學家哈許柏格(J. W. Harshberger),首次使用Ethnobotany這個名詞,意指土著對植物的利用,現在已經擴及人與植物的所有關係。民族植物學的研究則陸續展開,臺灣則面臨民族植物學或民俗植物學的中譯困擾,亦有兩者皆可的論調。對於民族植物學有深入研究的鄭漢文老師傾向於以民族植物學相稱,民族植物學的範籌,包含了人物植物互動所衍生的民俗、民德與民法三個層次。
民俗:係指某一群體的慣習,這些慣習代表經常使用的行為方式,如:閩南人在端午節插菖蒲(Acorus calamus)、艾草(Artemisia indica)及榕樹(Ficus microcarpa)於門楣之上,用以驅邪避凶;客家人在住家種桑樹(Morus alba),桑與喪同音,會受到家人或旁人強烈的指責。
民德:即一般較受普遍遵守的規範,內化為無需外求的自律行為。如:達悟族人在喪葬地上所長的植物,會有惡靈附在其上。
民法:是一種確保公眾服從的制度,並強制人們遵守。如:排灣族如訂婚時的檳榔(Areca catechu),若吃其檳榔,表示願意為對方成家。
食以藥用植物利用情形而言,以冇骨消(Sambucus chinensis)及葛藤(Pueraria montana)的運用最普遍,可說是臺灣原住民族最常用的藥用植物。冇骨消大多取葉灼熱或包熱的草木灰後貼於患部,可治頭痛、牙痛、胸痛、腹痛、扭傷、神經痛;骨折時取葉打碎後,以其汁塗於患部,或煎汁洗滌患部;疲勞時取葉置於熱開水內,以其汁塗全身。而葛藤大多取其嫩梢,用嘴咀嚼後外敷止血,內服治療肚子痛;截取一段藤蔓,以在一端用力吹,所滴出的汁液可治耳疾及眼疾;另外葛藤又可用於解毒魚藤(Millettia pachycarpa)的毒,讓沒被捕捉的魚兒能迅速復原,達到永續利用的目標。
衣服在早期是選取天然的植物纖維進行製作。鳥居龍藏1897年在臺灣東部諸蕃族的調查研究中寫到:臺灣的原住民擁有簡單的織布機,自種苧麻(nuke)做為材料。以泰雅族為例:從苧麻(Boehmeria nivea)取得的麻線是泰雅族最重要線材。苧麻由婦女自己栽植,需選擇長得高、不分岔的品種,若分岔的植株則纖維較短不便使用。去葉後取苧麻莖部的外皮,用竹管刮之取得具韌性的米黃色纖維,再經過沖洗、曬乾、煮、漂白、染色……等一連串步驟取得麻線,也就成為泰雅傳統服飾的主要材質。目前則因毛線取得方便、色彩多樣,以苧麻線材織布的傳統已逐漸消失僅剩下少數耆老堅持使用。用苧麻捻成的繩子,也可編成網子內舖獸皮,供上山的獵人裝獵物的肉塊及背東西等。
住家中過去使用的建築材料多利用特用的木材或者複合材料。以漢人來說早年做土角厝均由鄰居親友協助製造土角。「土角」之作法係將黃土、紅土、黑土或較有黏性之土,加水搗成泥漿,摻以截短之稻草或粗糠,再用牛隻或人工踩踏,使之均勻,然後置於板模印製土角。原住民建築的智慧則就博大精深,像是南投地區的布農族則因地域不同而不盡相同,建屋材料多把握就地取材,有石板、木板、檜木皮、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山棕(Arenga engleri)、竹或相互混建等。過去為了防禦外敵,室內和庭院都有比地低下的習慣,窗戶設計也比較稀少。
行對於生活來說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若僅侷限於行走的方式,則會受到許多的限制,據《臺灣府志》、《臺海始槎錄》、《番社采風圖考》等文獻中記載,臺灣早期原住民族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在陸地上為板輪牛車,渡河時單人需要在腰際綁上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多人則利用竹筏和獨木舟,跨越天險時則是使用藤橋。板輪牛車最大特徵是利用兩個大木板輪子,由兩塊或整塊木板製成。《臺灣府志》卷七篇中說:「出入皆乘牛車,遇山路陡峭絕處必循藤而過,遇溪深澗處,則跳石而過。」一輛板輪牛車需製作一個月,材料有最堅硬的櫸木(Zelkova serrata)、相思樹(Acacia confusa)、青剛櫟(Quercus glauca)及莿竹(Bambusa stenostachya)。漢人稱牛車叫作笨車。《臺海始槎錄》卷六說:「彰化水沙連社,背山環水,水廣數里,深不可測。番以獨木鑿其中為舟渡之,名曰「艋舺」;然非本社番不能使也。郁永河有詩云:『莽葛元來是小舠,刳將獨木似浮瓢。月明海澨歌如沸,知是番兒夜弄潮』。經由鑑定,不論是日月潭邵族及相關博物館典藏的船隻,材料皆為樟樹(Camphora officinarum),早期臺灣的樟樹資源也提供了強大的後盾讓島嶼上的人們乘載豐富的物產航向其它國家進行商業貿易。
育樂在生活是很重要的事情,更是開啟植物之門的最佳鑰匙。植物也可以用來比賽呢!過去沒有玩具的年代只好找尋天然的遊戲紫花酢醬草(Oxalis corymbosa)是相當常見的物種,可以玩「鬥草」遊戲。先挑選開紫紅色花的紫花酢漿草。在玩之前,先將酢漿草的葉子整根摘下,然後將草莖上的外皮剝除。 接著一人拿一枝剝好皮的草莖,拉住草莖的一端,將草莖頂端的葉子互相纏住,就可以玩拉鉤的遊戲了。至於誰的酢漿草先被拉斷,誰就是輸家。這種玩法雖然簡單,但越玩越有趣。
在臺灣民間信仰中,有一群人深信「樹大有神」,也因此發展出獨特的大樹公信仰文化,如:「囝仔歹育飼拜大樹公當契子」或1980年代盛行的「大家樂賭徒拜樹求明牌」,祈求樣式可以說是無奇不有。以樹王公為例,每年的8月15日是樹王公的生日,此也是植物結果纍纍的時節,過去榕樹及茄冬(Bischofia javanica)被認為是無用的大樹,後期全面砍伐做為紙漿用材時,榕樹則因含有大量的乳汁,影響紙漿製作流程,茄冬則因木材含有大量的色素,要漂白成大家喜愛的純白紙漿相當困難,因此而留下,後來樹幹綁上了大紅布,旁邊蓋了間廟宇,附近的人陸續的來廟前祭拜,這樣的變化,其實隨處可見到。不過話說回來雌雄異株的茄冬往往在性別上與尊稱不符合,茄冬公則結實纍纍,是否改尊稱為茄冬婆能符合自然的現象。
這些大樹的保留自然成為我們挑選適地適木(matching site with trees)樹種時的最佳選項,更承載了生物與環境的時間軸線,同時也保留遺傳資源的基因庫。臺灣有句非常有名的俗諺:「有話講話,無話講茄冬。」表示出交談就約在茄苳樹下;沒什麼話題,也到茄冬樹下坐坐。充滿了人文的痕跡與老樹的珍貴,它凝固每一段時間的歲月記憶與療癒,也提供了絕佳的遊憩場所,同時能深深感受樹木美學的價值。
民族植物學含蓋了自然學科與人文學科兩大領域,至少在人類學、植物學、語言學三種學科為奠基。其實這些植物與人的故事都是民族植物最有趣的部分,值得讓您深入探索,將會發現強大的吸引力讓您不可自拔。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