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強烈的快感中,男人釋放出了自身的激情,與此同時,留下的只是類似死亡的虛無感。這種感受愈是深刻,男人愈是強烈地渴望將自己的遺傳基因傳播下去。可以說,男人的這種渴望傳宗接代的執著,與其性行為的虛無感有著直接的聯系。
眾多男性,婚後都比女性更為強烈地想要擁有後代。
對男性而言,所謂婚姻,除了意味著要和自己心愛的女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之外,還包含著讓她替自己傳宗接代這層意義。同前者一樣,後者也是決定結婚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也有一些男人不要孩子,他們就此與女方達成一致意見後才結為夫婦。不過,相對而言這是極個別的情況。多數男性都認為結婚等於成立家庭和生兒育女,而且對此充滿夢想。因此,討厭生孩子的女性,自然也就不在他們的擇偶範圍內了。…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March 27, 2016 at 9:38am — No Comments
大概十年前了吧,流行過一首歌叫《跟著感覺走》。不過,好像跟著感覺走了一陣子,又不跟著了,可能還是跟著錢走來得實在吧。這倒讓我想起歷來的讀書人,好像只談感覺的問題,而不太談吃飯的問題。談,例如古人,也只是說“窮困潦倒”,窮困到什麼地步?不知道。怎樣一種潦倒?也不清楚。正史讀到“荒年”、“大饑”,則知道一般百姓到了“人相食”的地步,這很明確,真是個活不下去的地步。
魯迅寫過一個孔乙己,底層讀書人,怎樣一種潦倒,算是讓我們讀來活生生的如同見到。還有《浮生六記》的夫婦倆,也很具體,當然歷代不少筆記中也有小片段,遺憾在只是片段。…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March 27, 2016 at 9:37am — No Comments
“泡茶館”是聯大學生特有的語言。本地原來似無此說法,本地人只說“坐茶館”。“泡”是北京話。其含義很難準確地解釋清楚。勉強解釋,只能說是持續長久地沈浸其中,像泡泡菜似的泡在裏面。“泡蘑菇”、“窮泡”,都有長久的意思。北京的學生把北京的“泡”字帶到了昆明,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便創造出一個新的語匯。“泡茶館”,即長時間地在茶館裏坐著。本地的“坐茶館”也含有時間較長的意思。到茶館裏去,首先是坐,其次才是喝茶(雲南叫吃茶)。不過聯大的學生在茶館裏坐的時間往往比本地人長,長得多,故謂之“泡”。…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27, 2016 at 9:37am — No Comments
歐文·薛定諤(1887——1961),奧地利物理學家。生於維也納。維也納大學哲學博士,格拉茨大學、蘇黎世大學、柏林大學教授。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在法國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量子力學的另一形式波動力學。其數學表述是描述微觀粒子運動狀態的薛定諤方程。1933年同狄拉克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波動力學四講》等。…
Continue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27, 2016 at 9:36am — No Comments
在我們城鄉結合部,時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出門去逛,看到一家手工作坊,小店裏擺滿了皮鞋,那些皮鞋的款式很俗氣,和其他商店裏賣的工業產品是一樣的(這可能是讓老板自豪的一點吧)。但小店的裏間就是個小作坊,這個小作坊證明,外面那些看上去像從流水線下來的標準的皮鞋真的是一雙一雙做出來的。有兩個小工在燈下工作著,他們正把一張挺大的皮裁開,旁邊的架子上擺放了好多雙半成品。
我問老板,可以我畫圖,一雙鞋子的圖,你幫我照著圖做出來嗎?老板說,可以啊。
這就對了,我想為自己設計一雙鞋子。…
Continue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March 27, 2016 at 9:35am — No Comments
——斯坦哈特的《尼采》讀後
凡說生命是沒有意義的人,都要準備好一份回答:你是怎麼弄清楚生命是沒有意義的?你是對照了怎麼一個意義樣本,而後確定生命是沒有它的?或者,你幹脆告訴我們,在那樣本中,意義是被怎樣描述的?
這確實是老生常談了。難道有誰能把制作好的意義,夾在出生證裏一並送給你?出生一事,原就是向出生者要求意義的,要你去尋找或者建立意義,就好比一份預支了稿酬的出版合同,期限是一輩子。當然,你不是債權人你是負債者,是生命向你討要意義,輪不上你來抱怨誰。到期還不上賬,你可以找些別的理由,就是不能以“生命根本就是沒有意義的”來搪塞。否則,迷茫、郁悶、荒誕一齊找上門來,弄不好是要——像糜菲斯特對待浮士德那樣——拿你的靈魂做低壓的。…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27, 2016 at 9:33am — No Comments
一日,一個男人在某公共場所——比方說一個旅遊區較為僻靜的角落吧,強奸一個女人,被遊客或保安人員當場抓住,扭送派出所。照理說,這狀案子有目共睹,證據確鑿,事實清楚,法辦就是了,沒有什麼可說的。簡單如我這樣的凡人,即便把事情想過來又想過去,即便有十個腦袋把天下的學問研過來又究過去,恐怕也覺得不會有別的什麼結論。
其實,這便是我等的無知。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理外也有理。理非理,非理理也。誰說強奸者就必定無理呢?誰說強奸者就不可能獲得一些同情和辯解的說辭呢?
如若不信,且往下看。
“動機免罪”法:…
ContinueAdded by Hérétique on March 27, 2016 at 9:31am — No Comments
喬妝打扮的必要呢?…
ContinueAdded by 文學 庫 on March 27, 2016 at 9:31am — No Comments
中國人民大學宗教高等研究院教授魏德東認為,農民生活單調,在鄉村裏開設基督教堂,不僅可以為他們尋找一個聚會的場所和機會,而且還能彌補他們心靈上的空虛。
或許這只是一部分原因。
傈僳族、怒族天性樂觀,是隨性不愛計劃的民族,喜歡喝酒,即便在刀耕火種生產力低下的年代,打下的糧食不少都釀酒喝了。針對這些習慣,最初基督教在怒江傳播時,反對喝酒抽煙,教導人們註意衛生。怒族人喜歡殺牲祭鬼,每年都要殺掉大量的牲畜,對於需要牲畜勞作的農家是很大的負擔。基督教反對殺牲祭鬼,可以幫助村民提高生產力。
基督教的教義,以一種本土化的傳播方式和現實意義,逐漸俘獲了怒江人心。…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27, 2016 at 9:30am — No Comments
所有物vs歸屬感
回想一下,在市場時代,自由被定義為自主。就一個人不依賴或不受惠於他人的程度而言,一個人是自由的。要想獨立,他就得有財產。有了財產,他就能享有排他性和自由。他怎樣確保有財產呢?通過和其他人在敵對性的市場框架裏競爭。網絡商業意味著恰恰相反的自由定義。一個人乃是通過歸屬(belonging)而非通過所有物(belongings)確保自由。要有歸屬,他就要有門徑[能進入某些關系]。有了門徑,他就能享有伴隨包容性而來的自由。自由在於共享的關系,而非孤立。…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March 27, 2016 at 9:30am — No Comments
5
我被文化局的領導和派出所所長請進派出所後,聽派出所周所長說明原委,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在翻越送郎山返回松柏鎮的途中,我背著土銃走進半山腰的一間小茅屋時,我說了姓名和工作單位,找一對老年夫婦弄一碗粥充饑,嚇得他們的一個啞巴孫女“哇哇”的叫喚起來,躲在房裏不敢吃飯。我走後,那位姓鐘的駝背老人告訴村裏人,說他家來了一個人,叫黎國華,背著槍,很像逃犯。村裏一個民辦教師,以為我真是逃犯,便旋即下山到松柏鎮派出所報了案——我進山考察野人的秘密,就這樣被暴露無余。…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March 27, 2016 at 9:29am — No Comments
記得曾經在哪兒看到過一位“巧婦”的大作,她寫出“一雞三味”。也就是說,如果宴客,只買一只雞,一半做白斬雞,一半做燉雞湯,然後再來個炒雞什。真是經濟到家!在理論上這當然沒有什麽不對,但實際上烹制起來,恐怕有點不盡如理想。因為做白斬的雞要嫩,而煨湯的雞該老,買了老雞,白斬便不太是味。而且一副雞什想炒一盤,如非其盤至小,便得配料多過主肴,而不夠氣派了。同時,白斬和燉雞,都是白水煮,不見烹調技巧的。筆者倒曾做過不少次試驗,買只二斤多重的剛要生蛋的母雞(不老不瘦的),試做二吃,倒很不失雞的價值,而且在十數個人一桌的家常便席上,吃起來,看起來,都還像個樣子。…
ContinueAdded by 美食 庫 on March 27, 2016 at 8:24am — No Comments
人人都說這個世界是男人的世界,只有男人在你爭我奪,有了財不夠,還要得勢,務必使自己高高在上,揚眉吐氣。
其實這些爭奪的動機都是為女人而起;他們也許不自覺,但是我相信那是千真萬確的。晏子的車夫當初在執鞭時揚揚自得,經他老婆窺見後這麽一說:"人家晏子身不滿五尺而為齊國宰相,你枉自生得堂堂七尺之軀,而為之禦,不怕難為情嗎?"之後他便發憤努力了,終於也成為大夫,此是一例。有時候我在政府機關門口走過,瞧見站著的衛兵每遇一長官坐汽車出來時便大聲喊口令敬禮,心中也著實管他們難過,雖然其中並沒有我的丈夫在內。
試問普天下女子是愛坐汽車而受人敬禮的男人呢?還是愛站在門首喊口令向人家行敬禮的男人?——因為沒有女子不羨慕虛榮,因此男人們都虛榮起來了。…
Continue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March 27, 2016 at 8:18am — No Comments
我雖然自幼就是個美術愛好者,但既沒有學會繪畫雕塑,也很缺乏美術理論和美術史方面的基本知識。比如對國外出現過的抽象派造型藝術,我就搞不清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兒。這一方面固然是沒見到過多少這方面的作品(就是照片或復制品也過目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抽象派”這個詞兒,多年來在咱們中國似乎已成為空虛、腐朽與墮落的同義語,誰還敢去研究它呢?但我的好奇心倒始終沒有泯滅,總幻想著有那麽一個機會,能親自面對著世界上聞名的抽象派藝術作品,進行一番獨立思考。1979年我參加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團到羅馬尼亞訪問,在果爾澤縣的特爾古——日伊烏城,竟遇上了這樣一個機會,很值得記敘一番。…
Continue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27, 2016 at 8:18am — No Comments
終於晚上10點鐘了,我和一個以前有過泛泛之交的男人一起來到一所豪華住宅前,這個人這回又意外地和我遇到一塊了,並且將我在幾個胡同裏引來拉去地廝混了兩個小時。我是被邀來這家住宅參加一次集體活動的。
我說了聲“好啦”,並以手擊掌,表示無論如何我們要分手了。我還作過某些暗示,我已經太累了。他問:“你到上面去嗎?”從他的嘴裏我聽到一種牙齒打架的聲音。
“是的。”…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March 27, 2016 at 8:17am — No Comments
6.建築文化
建築是人類創造的最值得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中外古今的建築,包括城市,各種類型的房屋、陵墓、園林、紀念碑等等,千姿百態。由建築而生成的文化也可以說包羅萬象。
下面試舉例說明:
建築與城市建築與人居
建築與環境建築與雕刻
建築與音樂建築風格
建築美學建築語言
建築色彩建築畫…
Added by O noc Sob on March 27, 2016 at 8:16am — No Comments
【導讀】在新媒體影響下,歐洲傳統媒體正在力圖保持傳統的前提下尋找新的發展空間。這種“保持”並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融媒”的思路下更充分地發掘傳統媒體的發展空間,以新媒體為助力,而非針對競爭對手。
歐洲是世界上信息通信技術(ICT)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國際電信聯盟(ITU)2014年發布的《信息社會年度報告》(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port)顯示,ICT發展指數(IDI)排名中,歐洲占前20位的11席,前5位的4席,美國之前的13位的9席。…
Continue並不是每個看電影的人都有那份閒情逸致去找原著來讀,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文學和電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媒體,蘋果和橘子不能拿來比較。儘管如此,如果正好看到一部由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那種心情就像是在異鄉遇到同樣來自故鄉的人,絕對是激動而感恩的。
然而「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如果由這號稱「同鄉」的人所娓娓道來的「故鄉」竟然和自己所知所愛的故鄉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悖,則心中的那份震驚和迷惘也是絕對自然的。至於究竟是爽脆的蘋果比較可口,還是多汁的橘子比較動人,就完全得依個人的喜好而定了,旁人的看法終究只能拿來參考而已。
以二零零三年發行的電影「失控的陪審團」(Runaway Jury) 為例,原作者約翰‧葛里遜 (John Grisham)…
ContinueAdded by 微影庫 on March 26, 2016 at 8:43pm — No Comments
我們的知性借先驗圖式的原理理解現象世界……這是一種深蘊於人類心靈中的技能,我們很難揣測自然界在此採用的秘訣。~~伊曼紐爾·康德(lmmanuelKant),《純粹理性批判》
「為什麼」,渡渡鳥說,「要解釋它最好是演示一下」。~~ 劉易斯·卡羅爾(LewisCarroli),《愛麗絲漫遊奇境》
這一章是否確實是必需的?如果你能讀完前一章又並不意識到有何缺失,那麼,在這個意義上,這一章是多餘的。…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March 26, 2016 at 8:41pm — No Comments
2015年於國產大片而言是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年,從去歲末今年初的《智取威虎山3D》到暑期檔的《捉妖記》、《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再到年尾即將重劍出鞘的《尋龍訣》——國產大片的這一輪爆發,等了四年了。
“大片”為什麼重要
無論是從商業價值還是從文化輸出角度考量國產大片,對於中國電影乃至中國都是必須面對的挑戰和功課。…
Continue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March 26, 2016 at 8:4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Switch to the Mobile Optimized View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