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October 18,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祖傳的農耕經驗隨身攜帶著無法被掩飾的直觀特性,它清澈、質樸[1],恰如盧卡奇(Georg Lukács)所說:「星空就是可走和要走的諸條道路之地圖,那些道路亦為星光所照亮。」[2]按其本義(或本意),直觀特性更傾向於強調人與各類情、事、物藹然相雜處,更願意全方位委身於人所遭逢的各種物、事、情。而所有的激情和詩意,還有從一開始就必須配備的人倫物理,向來只存乎於情、人、物、事的藹然相雜處,不內在於也不外在於有緣和人相遭逢的一切物、事、情,當然,還包括除自己之外的其他各色人等[3]。所謂道器不二,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4], 所謂「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5],都建立在這個數千年來堅不可摧,後來卻慘遭崩解的基礎之上[6]。這樣一種植根於泥土樸素觀念,這樣一種出自於谷物的清澈念想,更願意歡喜於「心傳目擊之妙」[7],傾情於「目擊道存」[8]所表征的境界,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18,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這種「越軌鍛煉」不僅體現於物象在心象映射下的切換與交疊,更重要的是在複雜現實頻道之間的跨界與互相溝通(想想蔣浩的詩句吧:「頻道加密 / 至親密」),而跨界、「漫遊」的中介則是詩人用以關聯事項的心智(包括意志、感官知覺、想像力等)和掌握詞語的腕力。就像張爾在詩中布局「以夢為驢」「美人澗」「剽竊曹雪芹」那樣,蔣浩堪稱將自然之物與人造物、「詩性」語言與社會性的言語單位加以並置並舉——譬如上引的第四首《遊仙詩》,以及「轉播迅雷的天線也解剖 / 倒長的松鱗」之類的詩句——的修辭大師:某種「神與物遊」的可能性常常在「身與物遊」的基礎上展開,具身性的素材不僅作為對象物出場,更反饋了「載回山水來文身」這樣概括性的詩學追求。更妙的是,政治經濟領域的日常生活詞匯、時下流行的網絡用語(如「見光死」「臥槽」…
ContinueAdded by OVEPI on October 18,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正是在精神分析與廣義詩學(文學理論、符號意指法則)的結合方式亟待重新思考的趨勢下,當代荷蘭文論家米克•巴爾(Mieke Bal)展開了對精神分析詩學 (Psychopoetics)的一系列討論。1984年,米克•巴爾受邀為英國著名的《詩學》雜志…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October 18,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另一方面,又不同於人的心理過程和思想活動(這些構成人的精神生命)。也就是説,生理生命處於物質和精神生命之間。不過,生理生命並不與精神生命完全分離,相反,生理生命對於精神生命而言,既爲其提供基礎,又構成其限制。而柏格森的方法在於,始終基於這種限制,基於這種生理生命的基礎來考察精神生命。另一個問題在於,爲何在一個物質世界之中,會有某一部分或者某些部分,可以同時既是物質,又同時某種超越物質的東西(即生命)?而且,「生命現象不同於物質,生命不斷地創造出新的形式,其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不可預見性的過程,生命去到哪裡,哪裡就體現出自由、新奇和創造」。
在1901年所作的上述思考,是與柏格森之前的研究一脈相承的。在1896年發表的《物質與記憶》一書的結論之中,柏格森冩道:“在意識和科學的旁邊,還有生命......個體意識被賦予以通過行動來表現自身的能力( le…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October 18,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October 18,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就這一點說,詩歌是語言朝向自身的優美;它是對語言資源的美妙輕觸。然而,正如馬拉美所評論的,無論從哪方面看,對於優美,我們這個時代是陌生人。在這里我引用他的話:「他們的舉止少見優美,噴瀉而出,在吵鬧的尋歡作樂中,那正是人類理解力匱乏的巨大擴張」。
因此,我們可以說詩歌就是語言本身在它孤獨的呈現中,作為噪音——它篡奪了理解力的地位——的一個例外。
那麼,我們如何談論詩歌思考什麼?詩歌是它自己的沈默音樂家。它是語言的優美守護者。可是,對於思想它擔有何種使命?詩歌的思想存在嗎,一個詩歌-思想?
我說的是「思想」而不是「知識」。為什麼?…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October 18,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艾略特不解釋他的詩,或者反對流行的對他的詩的文化闡釋,其根源就在於此。他的詩不是針對任何文化危機進行的,那種有學問的意象圖解。他告訴讀者,即使你不懂,這些詩也已經在跟你交流。艾略特最具創造力的詩,是他在精神崩潰的時刻見證的那些炸得粉身碎骨的意象,以及它們在神經反應的海洋里,重新變幻組合的現場過程(在他脫軌走偏的時候,龐德替他扳回)——它要直接表達的就是這個激發性的運動,而不是什麼歷史意識,他傳達的內容擁有意義也積極地涵蓋了歷史,但更重要的是他模擬了意義重新生成的過程,把它轉譯成神學語言就是拯救與復活。…
Added by 瑪琳娜 on October 18,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能否選擇世界性的隱喻進行分析 , 決定了神話隱喻內涵之挖掘的價值, 而要做到這樣 , 就離不開各民族神話的比較 。即使你對比較神話學不感興趣, 即使你只想認識一個民族的神話 , 只想理解某一個特定的神話隱喻 , 你也需開闊視野, 看看其他民族的神話有沒有類似的隱喻, 唯有這樣才能保證你的隱喻分析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即使你對人類共通性不感興趣, 只想通過對一個民族的神話密碼的破譯來認識這個民族的特性 ,你同樣要進行廣泛的比較神話研究 。不了解其他民族的神話, 不了解人類的共性, 又何談民族特性? 其二 , 不能脫離隱喻所產生的語境 。許多原始意象都包含著十分複雜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意義 , 這是由前邏輯思維的特性所決定的。
僅以 「血」 這個原始意象來說 , 它作為一個隱喻至少有以下這些涵義: 暗示著生命, 進而暗示著各種形式的活力; 死亡和戰爭的預兆 ; 處女失貞的象徵; 盟誓和兄弟關係的象徵 ; 多種禁忌的象徵…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October 18,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在人們眼中,柏格森往往與狄爾泰、齊美爾等人一起被歸入“思潮”。這一分類不無道理,但也過於簡單化。在柏格森的思想之中確實有一種“關於生命的哲學”,他關於生命的思考,幾乎見於他的所有著作,特別是1907年發表的著作《創造的進化》(L’évolution créatrice)之中。
這部著作並不只是“在綿延中思考”(penser en…
Continue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October 18,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八月的最後一個夜晚
八月的最後一個夜晚,王志國
癱坐在臨近站點的街邊,空癟着肚子
像一個被人拆完後隨意丟棄的包裹
手中的菸,不斷含在嘴唇,又夾上耳朵
天上的火已失去點燃大地的衝動
他盯着不遠處的商品房,明天將要封頂
“封頂大吉”,他默默祝福着…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8, 2023 at 8:00am — No Comments
在羅馬人的觀念裡, 它是屬於某一個地點的“當地的精靈” (Genius Loci) ,是一種有指引能力的創造的力量,也指一種女性的創造力,也是某種擁有力量的權威,也是某些地方(比如大海)蘊藏的創造之力。 前代的浪漫派詩人喜歡在自然中發現這樣的精靈,然而史蒂文斯讓他的歌唱者直接越過它去歌唱。因此,在海濱發出真正的歌唱的不是大海,也不是大海的精靈, 或者説即使有大海的精靈, 它也被女歌唱者的高音所凌駕。
高音之後,史蒂文斯把讀者引入了一個非常複雜的修辭漩渦。這裡我們還是需要明確一下詩歌中的修辭的作用。修辭和詩歌互相包蘊,互相推動, 她們從柏拉圖的時代起就有共同的對手。在詩歌的曆史上,修辭是詩歌對抗哲學和政治的主要武器。具體在史蒂文斯這首詩裡,説話者髮展出一套強有力的關於想像力的修辭,説服的是詩歌內部的一個傾聽者, 同時也説服讀者:這是一首層層深入,直到改變讀者對現實的看法的詩。…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October 18, 2023 at 7:30am — No Comments
七
至於斯拉夫民族,他們的思想同西歐是非常不同的。但是,拜倫的詩歌,卻也很快地流傳過去,沒有遇到什麽阻隔。十九世紀初年,俄羅斯文學才開始革新,慢慢地獨立起來,並且越來越顯著了;到現在已經有同那些先進的國家並駕齊驅的氣勢,就連西歐人士也都驚嘆它的壯麗和偉大了。不過,考察一下它的開端,實際上只依賴於三位作家,這就是普希金、萊蒙托夫和果戈理。前面兩人以詩歌著名於世,他們都受過拜倫的影響;而果戈理則以描繪人生社會的黑暗現象著稱,同前面兩位作家作風不一樣,所以不屬於本文討論的範圍。
普希金(A.…
ContinueAdded by O noc Sob on October 18, 2023 at 7:30am — No Comments
確實,父親是個非常活躍的人,但是,就像經常發生在著名的父親的子女們身上的那樣,我通過自己的多棱鏡看待他的活動,它將我的老師們看到的相當威嚴的光分解成許多迷人的色彩。由於他的多種興趣——犯罪學的、立法的、政治的、編輯的、慈善的——他需要參加許多委員會的會議,這些會常常在我們家召開。總是能從我們巨大而回聲蕩漾的門廳的另一端傳過來的奇怪的聲音中推測出即將召開一個這樣的會議了。我放學回家的時候,我們的看門人會在那里,在大理石樓梯下面的凹室里,忙著削鉛筆。他用的是一個笨重的老式機器,有一個轉輪,他一隻手迅速轉動轉輪的把手,另一隻手握著塞在一個側面的小孔里的鉛筆。…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October 18, 2023 at 5:30am — No Comments
如此說來,一種不可能的詩學,仍是在思考某種艱難與不可能性,著眼於時代的晦暗與複雜、急難與困境、脫節與失衡,探索新的歷史契機與奇跡,以激進的想像力來構築某種新的語言空間,詩的困境也正是歷史的困境,那麼,語言的拓展必定暗中挖掘歷史的通道。在這個意義上,不可能的詩學相似於諾瓦利斯所說,詩首先必須被當作嚴格的藝術來追求,而不僅僅是一種寫作,或者德勒茲的「少數的文學」(Minor Literature),一種文學內部的革命力量,是對未來的革命機器的接續。而這一切都立足於這樣一個命題:詩在我們時代的異常艱難,在於詩之真理的晦暗不明。…
Continue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October 18, 2023 at 4:00am — No Comments
我的鄰居小孫眼角上也起了魚尾紋,她有三十五歲了,已經離了婚。照我看她還算漂亮,對我也算和藹。有時我有些非非之想:頭頭們安排她和我住一套房子,沒準已經有了安排。然後我又想,假設他們有了這種安排,下一步又是什麼?這麼一想就毛骨悚然,寧願相信沒有這些頭兒,把我的非非之想全部打消——我還是去想我的費爾馬定理較好。因為我上過大學的數學系,現在又在大學里工作,所以頭頭們更可能是這樣安排的。…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October 17,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四
因此我們不必在宗教、社會或政治生活中尋找、創造或者要求一個英雄的維柯,真正的英雄就是站在我們面前的維柯,哲學生活的英雄。我們注意到他對「英雄」這個詞以及所有它的衍生詞「英雄主義」、「英雄的」等的偏愛。他不斷地使用這些字眼,並賦予其各種用法。對他來說,英雄主義是出現在歷史之初並在歷史進程中重現的強大的原始力量。
在他尋求真理,克服各種障礙開辟科學之新路時,他一定在自己身上感覺到了這種力量。正是這樣一種力量,使他能夠戰勝年輕時的疑懼和挫折——這些時常使他深深地陷入個體的、宇宙的悲觀情緒,如我們在那首題為「絕望之感」的詩中所見到的那樣——而上升到科學方法的確定性,這體現在《我們時代的理性研究》(De nostri tempo-ris studiorum ratione)以及由《論古代意大利人的智慧》…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October 17,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就像張爾用一句「詭譎車身,其實也是一枚微軟的陽具」(《壯遊圖》之八)所揭露的,承載著詩人之「遊」的交通工具早就搖身變作想像力的過山車(同時也是「想像的過山車」):
房日兔星夜疾馳的,以夢為驢,
他掛上個倒車檔,一個推桿撞入了
美人澗,
巧遇崖頂腐銹的鎖鏈。紅纓捆撲忙亂噪音
剽竊曹雪芹。
山頂上,眾僧齊敲著金鑄魚…
ContinueAdded by OVEPI on October 17,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這一守護,就是30多年。
當年,林長友與上級部門請示協商後,帶領眾人組建成一支古建維修工程隊,將自己全部手藝都用在了修繕長城上。這支隊伍共有二三十人,主要對長城上的部分瀕危敵樓、墻體、炮臺、馬道等進行搶險和加固。
我們走進林長友家中,他正坐在一張椅子上,面帶微笑。能看出來,他是一個性格穩重為人和善的人。采訪中,他告訴我們,看著金山嶺長城逐漸恢復歷史原貌,並且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變得越來越有影響力,這讓他很高興,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當年的選擇也是正確的。
「怎麽堅持下來的?」…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October 17,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碎片二:阿爾都塞主義者
1956年,他考進了巴黎高師,並在1964年獲得了索邦大學的教師資格。在巴黎高師和索邦期間,對巴迪歐影響最大的是當時法共首屈一指的理論家阿爾都塞,阿爾都塞既在課堂上影響著他的學生,也帶領著他的學生思考一些現實的問題。在巴黎高師期間,巴迪歐去聆聽過阿爾都塞的課程,尤其是阿爾都塞對《資本論》的解讀深深吸引了年輕的巴迪歐,實際上後來巴迪歐和巴里巴爾、朗西埃、馬切雷等人一樣,也是阿爾都塞的名著《讀〈資本論〉》的撰寫者。在阿爾都塞的左翼思想影響下,五十年代末,巴迪歐參與了法共的一個分支組織——聯合社會主義黨…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