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389)

張文良·維柯與日本當代哲學——以中村雄二郎的「場所哲學」為中心 2

對此,維柯提出,笛卡爾的真理觀,也即普遍的、超越時空的真理觀只是一種妄想。為了尋找學問的正當性的依據,我們必須探明其歷史的由來。例如,基於演繹的數學方法確實是可靠的。但其中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即我們能夠對數學命題進行論證,是因為它們是我們人類創造出來的東西。即我們能夠正確把握的東西只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東西。這就是維柯的著名命題「真理即創造之物,創造之物即真理」(Verum et factum convertuntur)[5]的由來。按照這一原理,數學因為完全是人構築起來的知的體系,所以其真實可靠性最值得期待,而政治學(歷史學)其次,自然學(物理學)因為具有最多的非人為的質料,所以其真理性最低。但是,正如數學只能描述螞蟻的運動而不能明白螞蟻作為生命的意義一樣,我們通過數學方法對自然物的認識只是一種橫截面的、靜態的、抽象的認識,遠遠不能窮盡自然物的真實。維柯基於對人類理性的界限的清醒認識,對科學獨斷論、理性萬能論提出強烈質疑。…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October 2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克羅齊·維柯的生平與性格 6

維柯在哲學上的英雄主義不僅表現在他為創建他的科學而與自己進行的內部鬥爭中,還表現在其他更為嚴酷的努力中。他的思想雖然是站在當時的對立面上,然而這種反動在現實中顯然是朝向未來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使他不能被人理解。無疑,這是每一個天才人物的命運:他最深層的思想從未被理解,即使是當社會命運眷顧他時,當他激起了人們的熱情,找到了一大群門徒和效仿者時也是如此。據說黑格爾在臨終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學生中只有一個理解了我,而且是錯誤地理解了我。」…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October 22,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胡泳:到處都是形象,現實在哪里?2

布爾斯廷說,林肯這句吸引人的口號建立在兩個基本前提之下。首先,虛假和真實之間有清晰明顯的分界,煽動者用來欺騙人們的謊言和永存的真理之間界限分明。第二,人們喜愛真實勝於虛假,當必須要在單純的真理和做作的形象間作選擇時,他們會選擇真理。然而在圖像革命(即人類製作、保存、傳輸並發布清晰圖像的能力獲得了爆炸性增長)之後,這兩個前提再也不符合事實了。…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22,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維柯·反現代的創生 2

p12 只要認識到維柯早期作品中的三個核心要素--神學、政治、羅馬,那麽他的最後作品《新科學》的目的和成就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他的目標是始終不渝的:即抵抗現代性的侵蝕,特別是現代思想的侵蝕,為前理性的人和傳統社會辯護。他的成就也是非凡的--盡管不是自19世紀以來他的許多讀者們所歸功於他的那種成就。



維柯是披著現代社會科學的外衣,卻提出了一種根本反現代的政治理論的第一位歐洲思想家。他並沒有使用後來的反現代的語言來為傳統社會辯護,比如「血、大地和十字架」;他用的是分析的方法,他談論「家庭、宗教和財產」,這三種「人類的共同意識」(common senses of mankind)業經科學揭示為一切社會的基礎,因而應該得到支持。他並沒有為習俗社會提供獨斷論的辯護,來抵抗發達的共和政體;他運用他的科學揭示出一切民族在「神的」時代和「英雄」時代,在跨進共和主義之前那隱蔽著的光榮。…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October 22, 2023 at 1:30pm — No Comments

王二冬的詩·林間的風鑽進防護服

王二激靈一下,仿佛夢見

東河西營的麥子已吐穗,朝天空請命

一季豐收需是粒粒飽滿

他也是主動請纓奔赴於此

千家萬餐亦需件件快遞

妥投三百三十五件是王二從業八年的

新紀錄,也是他的極限

夢中,他正躺在母親懷裡…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22,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費小五·越無知,越幸福 中

蘇東坡是大宋朝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但是事業很坎坷,一生中多次遭排擠,多次被貶謫到偏遠地區,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雖然東坡被認為是一位隨遇而安的樂觀主義者,但有著一肚子不合時宜的他又怎能做到超然物外呢。而且他的前輩范仲淹也說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這種心懷天下的人,憂慮是一種責任,憂郁是一種效果。

睿智的東坡很快醒悟到了自己不快樂的源頭:知道太多,想得太多。在給友人題詩時,他情不自禁地寫道:「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根治抑郁癥,從不上學做起。

東坡的孩子出生時,他用一首詩表達了自己的美好祝願:…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October 22,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吳子林·「畢達哥拉斯文體」——維特根斯坦與錢鍾書的對話 11

羅素把維特根斯坦視作「天才人物的最完滿的範例」。按照陳嘉映的說法,維特根斯坦不是一個學者型人物,但他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素養,並以最本真的方式繼承了西方哲學愛智慧、愛真理的精神;他對人類生存本質的深刻感知,以及他在理智上的特殊天賦,使他在哲學上達到了其他哲學家難以企及的深度。

維特根斯坦著作的魅力,相當程度上在於其獨一無二的文學品質,並因此對整個藝術家群體產生了重大影響。維特根斯坦成了詩人、作曲家、劇作家、小說家心目中的哲學家,紐美因(M. A. Numminem)還將其浩瀚的《邏輯哲學論》譜成了組曲(Tractatus…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22,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王敖:解讀華萊士·史蒂文斯的《齊維斯特的秩序的觀念》 3

在羅馬人的觀念裡, 它是屬於某一個地點的“當地的精靈” (Genius Loci) ,是一種有指引能力的創造的力量,也指一種女性的創造力,也是某種擁有力量的權威,也是某些地方(比如大海)蘊藏的創造之力。 前代的浪漫派詩人喜歡在自然中發現這樣的精靈,然而史蒂文斯讓他的歌唱者直接越過它去歌唱。因此,在海濱發出真正的歌唱的不是大海,也不是大海的精靈, 或者説即使有大海的精靈, 它也被女歌唱者的高音所凌駕。

高音之後,史蒂文斯把讀者引入了一個非常複雜的修辭漩渦。這裡我們還是需要明確一下詩歌中的修辭的作用。修辭和詩歌互相包蘊,互相推動, 她們從柏拉圖的時代起就有共同的對手。在詩歌的曆史上,修辭是詩歌對抗哲學和政治的主要武器。具體在史蒂文斯這首詩裡,説話者髮展出一套強有力的關於想像力的修辭,説服的是詩歌內部的一個傾聽者, 同時也説服讀者:這是一首層層深入,直到改變讀者對現實的看法的詩。…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October 22,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請品味“新教皇城堡” 2

久經日曬已見剝落的告示板上,剛上漆的廣告招牌、大酒瓶、手寫的看板或墻壁上的標語,釘在墻上或是葡萄園內的支柱與門前車道的柱石,處處可見“歡迎品嚐!品嚐!”

我緩緩駛過用以阻絕外在世界與北薩克酒窖(Caves Bessac)間的高聳石墻通道,在陰涼處停下車。

下得車來,我感覺太陽就在我頭頂上,像個充滿熱氣的鬆緊帽罩住我整個頭,眼前出現一座長形建築物,上面佈满許多小洞,外觀上除了兩扇門外,別無他物。

一群人在門口排排站,手握專用酒杯,酒杯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酒窖涼爽宜人,而米奇給我的酒更有一股沁心冷意。…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October 22, 2023 at 2:30am — No Comments

劉旭光:作為交感反思的「審美的觀看」— 對現象學「審美觀看」理論的反思與推進 6

由審美意識與審美區分所指引的「審美的觀看」標示的不僅僅是一種認識方式,而是一種存在論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主體直接和對象的存在打交道,審美的觀看意味著,觀看不是把對象匆匆與所觀看的事物與某個普遍性的東西、已知的意義、已設立的目的結合在一起,它並不通向某個「具體的普遍性」,因此,審美的觀看,或者說審美體驗是直接與對象的「本身」打交道的,在審美體驗中,我們通過感性,甚至是感覺,與對象自身產生直接的交流,對象「自身」在審美體驗中是直接呈現出來的。但審美體驗同時作為意向性構成活動,最終導向某個普遍性,即便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感覺總是從普遍性的角度去看感官給予我們的個別的東西,即使每個感覺都有其特殊的範圍,但感官給予我們的每一次特殊感知,實際上都是一種抽象,因此主體的存在在感知這個層面,是被確證的,或者說,在這個層面就顯現了出來。…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22,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陳艷萍:鎮遠 3

沿著四方井的青石,上面一層層如棋子一般坐落的,是本地人的民居。這里曾經是交通咽喉地帶,明清時期,是中央政府進軍東南亞的必經之地,有「欲通雲貴,先守鎮遠」一說。既然如此,它就是理所當然的物質集散地。現存的古道,碼頭足以說明,小城「西南都會」的名聲絕不是子虛烏有。

鹽船爭流,商賈雲集,八大會館,十二戲樓,吸引了逐利而居的商人停下來,把家安在這里。他們深思熟慮,把原鄉四合院,吊腳樓,回廊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院落形式,改造成符合此地地理環境的山屋。木石與山體的完美對接,使它們既有堡壘式的森嚴,又有大戶人家的豪氣。不想太張揚,依風水先生所言,把房子建成「歪門邪道」的格局,以南為尊,財不露白。這些房屋的設計者,肯定想不到。他們的才華如同自然山水,至今還在恩澤後代。…

Continue

Added by Easy Tree on October 22, 2023 at 1:30am — No Comments

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導言 3

這種意指實踐耗盡了堅固的意識形態的制度和裝備,論證了形式主義和精神分析理論裝置的局限。這類意指實踐,是現代文學的一種特殊類型,並通過意識形態的、強制性的和戀屍癖般的種種表現展示了社會結構的“危機”。准確地說,任何一種生產模式都存在著黎明和消亡,但這種危機卻從未消失:例如,在荷馬敘事詩清晰、群體性的呈現之後就是古希臘平達[②]的晦澀。然而,對於洛特雷阿蒙、馬拉美、喬伊斯、阿爾托而言,這種“危機”關乎一種新的現象。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同時產生和邊緣化了一種頗為壯觀的話語斷裂,同時運用它完成自我意識的重建。通過分解主體和主體意識形態的局限,這種現象呈現出三重效應,同時也產生了三類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22, 2023 at 1:30am — No Comments

陸釣雪de飄飄·評論《維柯》中

從任何絕對的意義上來看,人都不是不正義的;他只是既墮落(Fall)又軟弱。人就是心靈、精神和語言。這三種上帝賜予的能力又分別對應於亞當失樂園、大洪水之後、巴別塔(Babel)之後的三種墮落、三大事件。而在人的墮落之前,存在有一種天恩(grace)或完美的原初狀態,只有從這種狀態出發,他的墮落才能得到衡量,他的現有本性才能得到理解。

如果人不能絲毫參與神聖的事物的話,那麽他比禽獸也強不了多少。這又可以分為伊壁鳩魯派(Epicurean)的原子論和斯多亞派(Stoic)的宿命論。然而,維柯提供的是第三種可能性。維柯區分了真理…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October 22,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吳子林·「畢達哥拉斯文體」——維特根斯坦與錢鍾書的對話 10

錢鍾書認為:「形之渾簡完備者,無過於圓。」對於「圓」的理解,必須與「時」偕行,即根據不同的環境、時間、地點才能獲得具體的含義(「時義」);由此,圓成了一種「活的終極、生成中的中極」「活的圓」。用錢鍾書的話說,就是「圓活」,即表現了純粹思想的整全性的「一」。與「時」偕行的「圓」,如何落實為具體的文章做法呢?錢鍾書說了「圓之時義大矣哉」之後,接著即說:「推之談藝,正爾同符。」錢鍾書引用了一系列關於行文當「圓」的論述。如,畢達哥拉斯曾說過:「立體中最美者為球,平面中最美者為圈。」帕斯卡說:「其中心無所不在,其外緣不知所在。」德國評論家蒂克稱,圓形之無起止是大學問、大藝術。《易經》雲「圓而神」,朱子說「無極而太極」,皇侃言「小而圓通,有如明珠」,佛典說「圓通」「圓覺」等等,可見,「圓之時義大矣哉」。最後,錢鍾書一言以蔽之:「乃知『圓』者。詞意周妥,完善無缺之謂。」…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22,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劉春《山影》

那座山站在原野上

高大,沈默,創世之初就是這個樣子

我曾無數次揣測他的高度

爬上他的肩膀,想看清世界輪廓

但四周空茫一片

飛機經過頭頂,像隻螞蟻。

有一次我走了很遠不知道怎麽回去

絕望中眼前閃出一道影子,單薄,黑瘦…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October 22,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請品味“新教皇城堡” 3

具有紫羅蘭、覆盆子果及桑椹香味的海米塔奇,屬於烈酒。隆河丘酒和葛蘭德酒(Grande Cuvee)皆是細工釀造且精純的酒。

我對這些迷人的酒和它們的形容美辭印象深刻——果肉肥碩、獸性野狂、雄壯威武、高雅世家、挑撥神迷、強勁有力……。

注意,酒窖老板居然沒有重覆使用相同的形容詞。我真懷疑他老兄天生具有語言修辭能力,亦或是他每晚都抱著字典共眠。

我們終於走到米奇的最愛——1981年的新教皇城堡酒窖。雖然它尚需好幾年才能成為陳年美酒,但已可稱得上好酒了。…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October 22,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敬文東:感嘆與詩 4

那僅僅是一種因為自然「正確」(natural right),所以能夠享有自然「權利」(natural…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October 22,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奥修·亢達里尼瑜伽:歸根復源 5

如果人們練習覺知的方法,同時練習瑜伽的方法,他們就會瞭解更深的覺知領域。否則他們只能覺知粗重的領域。如果你改變粗重的而不改變微妙的,你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現在矛盾開始以新的方式維護自己了。

瑜伽很有幫助,但它只是一部份。另一部份佛陀稱之為警覺要練習瑜伽,好讓你的身體變得富有節奏,並且跟你的內在運動協調一致,同時也要練習警覺。

要警覺你的呼吸。在瑜伽裏,你必須改變呼吸的方法。在警覺裏,你必須就呼吸原來的樣子覺知呼吸。只要覺知它。如果你能夠覺知你的呼吸,那麼你就能夠覺知你的思想過程;否則不行。…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October 21,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自傳追述》9.7

下課以後,我弄清了這份雜誌屬於我的一個最要好的朋友。我指責他背叛和嘲弄我。在接著發生的打鬥中,他向後撞倒在了一張書桌上,腳夾在一道縫里,踝子骨斷了。他臥床一個月,但是卻俠義地在他家人和老師面前隱瞞了我在事件中的責任。…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October 21,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瑪格麗特·杜拉斯《物質生活》房屋 3

我讀過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一間自己的房間》,還有米什萊的《女巫》①。

①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英國女小說家、批評家。米什萊(1789-1974),法國歷史學家、作家。

我根本就沒有書房。都散失了,連藏這樣的想法也只好放棄。都完了。上面說的那兩本書,那就好比我把我的身體和我的頭腦打開來,好像我是在19世紀的森林和手工制造場里,閱讀關於我在中世紀生活的故事。那本伍爾夫的書,我從沒有看見有一個男人讀過。MD,我們是兩相分離了,就像她在她的小說里說過的那樣。…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October 21,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