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厩 儺淄
  • Female
  • Bachok,Kelantan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馬厩 儺淄's Friends

  • VR
  • Jemaluang 三板頭·
  • Chiron人馬
  • Baghdad Janim
  • baku
  • 比雷艾弗斯
  • Taklamakan
  • SRESCO
  • KyrGyz
  • Almaty 蘋果
  • 中砂礁群
  • Macclesfield
  • Scarborough 黃岩
  • 1 Dimensional Man
  • Passion for Form

Gifts Received

Gift

馬厩 儺淄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馬厩 儺淄's Page

Latest Activity

馬厩 儺淄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人人都是旅游大使

"陳明發·冷處理 冷處理能解決誤會? 有時候,這想法恐怕是最大的誤解。 我把榴槤放進冰箱,結果凍得像石頭。 連香味都没了。 (新世纪第一個25年札記選 1.9.2002) Cold Treatment Can cold treatment melt a misunderstanding? Sometimes, I fear — that thought itself is the deepest one. I placed a durian in the…"
yesterday
馬厩 儺淄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人人都是旅游大使

"陳明發·寫作方式 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寫作方式,同樣叫我陶醉上一整天。 那心情,像是把根部繁殖的植物削去一截插進土裏,期待它開始生根長芽一樣。 這不够。 還要它枝壯葉茂;要它結苞開花,色澤誘,人日照不枯,月映生姿......。 最後,發現無限大和無限小是同一件事。 (新世纪第一個25年札記選 1.9.2002) The Manner of Writing by Dr. Tan Beng Huat The manner of writing—…"
Saturday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尤賓·貝克哈德·伊朗:詩歌占卜,令人著迷的算命方式 上

我和我的朋友賈姆希德(Jamshid)和希琳(Shirin)在德黑蘭(Tehran)的山麓小丘上閒逛,賈姆希德正在追求希琳。希琳的一個朋友剛剛被診斷患了癌症,賈姆希德和我試圖安慰她,堅持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但沒有用。當我們走向我常去的一個喝茶和抽水煙的地方時,我們遇到了一個乾瘦的老人,帶著一隻金絲雀,棲息在一小盒彩色卡片上。「等一下,」希琳對我們說,一邊從錢包裏取錢,一邊向老人走去。她遞給他一張紙條,閉上眼睛,雙手合在一起,而這隻小鳥則跳來跳去,隨意地叼出了一張卡片。當她讀到那首寫在背後的詩時,她的臉上突然露出了笑容。「上面說什麼?」賈姆希德問她。「感謝上帝,」希林長吁一口氣,讀起開頭的那句話:「『迷失的約瑟(Joseph)將回到迦南(Canaan),不要悲傷。』意思是她會好起來的。」有關愛情與酒詩歌在伊朗文化中佔有特別神聖的地位。我們伊朗人,不論來自何種背景和社會經濟階層,不僅把詩歌當作一種藝術形式來欣賞,連生活和呼吸都伴隨著詩歌。一個街道清潔工會引用卡亞姆(Khayyám)關於生命短暫的詩句,就像一個出租車司機會背誦魯米(Rumi)的神秘詩句,一個政客會援引菲爾多西(Ferdows…See More
Oct 21
馬厩 儺淄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人人都是旅游大使

"陳明發·寫作的遊覽 寫作是最好的旅遊。每天一張開眼就想到,會有令人驚奇的新事物在等待自己,怎不興致勃勃? (新世紀第一個25年札記選 1.9.2002) Writing as Journey by Dr.Tan Beng Huat Writing is the best kind of travel. Each morning, eyes open— some new wonder waits, a surprise unfolding in words. How…"
Oct 19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尤賓·貝克哈德·伊朗:詩歌占卜,令人著迷的算命方式 下

哈菲茲的詩歌廣受伊朗人歡迎,這不足為奇,哈菲茲占卜的習俗也是如此。自遠古以來,伊朗人就一直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民族,他們一直在尋找他們所處世界的意義和神秘。例如,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的《伊朗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Iranica),拜占庭歷史學家阿加西亞斯(Agathias)曾寫道,索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的牧師們在火焰中看到了未來。在伊朗的民族史詩《列王記》(Shahnameh)中,菲爾多西講述(這本書的許多占卜之一)君主帕爾維茲(Khosrow Parviz)如何將他的寶座上意外跌下的一株溫柏解讀為他的瀕死和薩珊王朝(Sassanian dynasty)消亡的預兆。更現代一些,波斯文學學者奧米德薩拉(Mahmoud Omidsalar)在《百科全書》中寫道,伊朗人用打牌——甚至鷹嘴豆——來算命;雖然有些人還使用其它波斯詩歌書籍(如魯米的《馬斯納維》(Masnavi))和《古蘭經》(the…See More
Oct 19
馬厩 儺淄 commented on Batu Empatbelas's photo
Thumbnail

行者阿保·印尼蘇北先達青年1961年回歸中國

"(照片經AI處理) Balik Tongsan 返唐山 時代背景 — 1958–1961 年間,印尼國內實施一系列針對華人的經濟與政治政策(又與印尼當時的反帝、印尼化政策相關),再加上中印、中美冷戰格局與中共對海外華僑的動員與接收政策,使得大量身處印尼的華人選擇或被迫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或離開印尼、流入第三地)。(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ssessment) 規模與構成 —…"
Oct 17
馬厩 儺淄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人人都是旅游大使

"陳明發·日常生活 我們有一些什麽 可從這兒長出来 一些尋常呼吸 就可體認的東西 (新世纪第一個25年札記選 13.8.2002) (Photo Credit: pinterest)"
Oct 16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黃永武《愛蘆小品》擁有與享有

許多人以為只要“擁有”就等於“享有”了,其實誰出生於世間,都“擁有”了大地風月,但有幾人真能“享有”了它?“擁有”與“享有”是有很大不同的,試舉金錢為例,“擁有金錢”的可能是金錢的奴仆,而“享有金錢”的才是金錢的主人。對生活品質毫無改善,而只對著存款簿上累進的數目神秘微笑的;對日常生活無理地儉省,錢永遠欠缺不夠一點,不然又可以再拼湊成一張股票一紙地契的;又或者錢多得不知怎樣使用,還在盲目愛錢,錢本來是生活的工具,卻變成了生活的目的,還一味在為錢擔驚受怕的,都是錢的奴隸,像馱了黃金卻只會吃草的疲累驢子,只算擁有了一堆銅臭吧?而必須是懂得正確使用,能將錢變為人生實質上快樂的人,才叫做“享有”。阮鏞詩道“解用青銅臭亦香”,能解用享有,做金錢的主人,銅臭才是香的。…See More
Jul 17, 2020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黃永武《愛蘆小品》醫生與畫家

有人說,天下有二種工作,是不需“我去求人”,而只有“人來求我”的,一種是醫生,另一種是畫家。作為一個醫生,必須要有獨立的判斷力,一旦由於討好病人,為病人隱諱什麼,稍存一點拍患者馬屁的心意,屈就患者的要求,病就看不好。從前一位太醫丞郭玉對皇帝說:“醫是什麼意思?就是‘意’呀!你皇帝如果自用其意,以一副尊貴的地位面對著我,令我內心怖懼而承奉你的意思,那我的‘意’就不能盡,‘醫’術也就無從奏效了!”醫生即使面對著皇帝,也要讓皇帝求他,而絕不是他求皇帝,皇帝必須做一個合作的病人,由醫師全權處理,無所畏前顧後,醫術才能發揮療效。…See More
Jul 12, 2020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黃永武《愛蘆小品》 說杖

大概是常常登山的關係吧,偶爾也執一根杖,妻忽然說我這個穩重古板的模樣,拄杖走路還挺好看,妻這樣一說,使我想起童年時代,還看到許多人拿拐杖,年輕假洋鬼子拿司的克,篤篤篤,更有紳士的神氣,曾幾何時,杖已經在人群中默默消失了。杖所以能成為社會地位的神氣,可能與整個社會尊老與悠閑的風氣有關。一根杖像溫度計,可以測出全社會尊老蔑老觀念的消長訊息,也代表著社會腳步節奏的忙閑程度。古禮中規定五十歲可以在家攜杖,六十歲可以在鄉攜杖,七十歲八十歲更可以杖於國、杖於朝,賦予杖一種被尊敬的特權。可是今天除了瞎子拿杖的人絕少,也許道路建設已進步,杖成為累贅而時常遺忘,更重要的是杖已失去社會地位的意義,除了少數廁所門上畫杖代表男士外,在人人裝年輕的今天,杖已成為反潮流的落伍標誌了。在從前風光的年代,竹杖有變化乘龍的傳說,雲竹勁秀,更有“霜雪彌亮”的節操聯想;木杖由於幹材堅實,也有“扶危定傾”的松喬聯想,漢朝的劉向曾替杖寫銘文,大意是:歷危而乘險,沒有杖,步履就不能安穩;年老而力竭,沒有杖,腳力就不夠強健。有杖而不去依仗它,顛跌了要怨誰?就像有人才而不用它,危害之大還用說嗎?甘蔗雖然甜,不能用作杖來依靠,就像令你…See More
Jul 7, 2020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黃永武《愛蘆小品》 削圓方竹杖

溪頭森林多竹,竹子是圓的,誰都知道。但在餐廳前更有一叢方竹,雖不是棱角分明,竿身天生就已化規為矩,方方的竹竿,顯得憨厚可愛。物以稀為貴,古人早就視“方竹”為珍品,制成的“方竹杖”是雅士的珍玩。曾有一位潤州太守,攜著方竹杖去遊甘露寺,為了禮佛尊僧,他把寶愛的方竹杖送給了寺內的和尚,經過宦海的幾度播遷,數年後他又再度到潤州做太守,再遊甘露寺,問起那根方竹杖的下落,原來寺僧嫌它是方的,已經削成圓形,又嫌它太素,已經加上油漆,早淪落成一根油漆棍子了!這位太守為它惋惜了很久。…See More
Jun 6, 2020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黃永武《愛蘆小品》福與慧

常聽說:才子短命,才女薄命。真是天妒奇才?老天讓身懷一把慧劍的,總是以鋒利割傷了自己的命運?乍看世上的例子,你會覺得:有“慧”的人,就真是沒有“福”,有福的人,總是那麼“庸”,所以叫做“庸福”。有慧的人,總是那麼“清”,一點慧光,像靈氣一般地清逸,如何也不肯在“庸福”上常駐。不過細想一下,這也不是什麼天命註定,實在和才人的個性有關,悲劇恒是個性造成的。…See More
May 30, 2020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黃永武《愛蘆小品》黃永武·世上的唯一

當你拿起電話筒,不知來自何方的聲音,對方有萬萬千千個人物的可能,但你卻能一聽熟悉的聲音,分辨出對方是誰。盡管語音都由ㄅㄆㄇ、ㄢㄣㄤ等組成,但發自不同的唇齒,就沒有雷同的聲音,因此同樣的一首歌,各有不同的唱腔音色,形成萬千不同的歌者與版本,令人明白:誰的聲音,都是世上的唯一。你的血型屬於A,卻並不同於別人的A,血型雖分四種,據以論斷性格是無聊的,科學家證明沒兩人完全相同。你的指紋也如此,指紋雖只有“籮”“箕”的差別,但每個人都不完全一樣,指紋能比相片更精確地區別人,這是宇宙的奧秘,安排每個人都是世上的唯一。…See More
May 26, 2020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黃永武《愛蘆小品》 論英雄

中國人在周朝崇仰聖賢,到六朝時又希慕神仙,而在兩漢則欣賞英雄。英是聰明秀出,智過千人;雄是膽力過人,力敵千人。漢朝初年的張良蕭何,都是“英”;韓信項羽都是“雄”,英可為相,雄可為將,只有劉邦是英雄兼備,所以能成就一統的漢代江山。魏晉時代的人,“握麈談道,望若神仙”,但若要他們冒險犯難是辦不到的,所以大都是英而不雄;元朝清朝的人,開疆辟土,膽烈過人,但若要他們開明思想是辦不到的,所以大都是雄而不英。若以民國初年的人物而論,像胡漢民、汪精衛,文采都有餘,威望猛鷙則嫌不足;像袁世凱、馮玉祥,虎驃悍健,軍閥貼耳,但顢頇陰譎而英明不足。到了蔣中正先生,英雄兼備,所以能完成北伐統一的大業。不過,隨著知識的專精、普及,制度的運作與專業分工,由精英集體領導的時代來臨以後,個人英雄的色彩已逐漸淡化,章太炎早說過:草莽時代才會有英雄,知識愈普及,就愈不會誕生英雄,這也就是尼采所說:“尊信多者其文化淺”的道理,知識普及就難以有“人人奉戴”的可能。時潮如此,乃是無可如何的事,至今仍喜歡欣賞英雄的人,只有用現代眼光到各行各業專門的天地裏去尋找了。今天所謂英雄,乃是將人類天賦的才質性情發揮到極致巔峰,例如長跑的金…See More
May 19, 2020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黃永武《愛蘆小品》是我,但不是我

王梵志,一半是詩人,一半是活佛,他年輕時吟著詩出家,頭白了吟著詩回故裏,鄰居還有人依稀認得他,懷疑地問道:“是以前的王梵志還活著嗎?”他答道:“我是以前的王梵志,但不是以前的王梵志!”這樣的回答:“是我,但並不是我。”有人聽了很感傷,因為在時間的長河中,逝者如斯,不舍晝夜。人生也像烈火,薪火不停,刻刻在代謝,誰能執著固有的“我”?人生無常,連“我”都無法自己掌握,“以前的王梵志”還是我嗎?以前的王梵志真能重現,恐怕連自己都認不真,所以回答說“但不是以前的王梵志”;然而盡管形貌變化,往日的親戚糾葛、是非恩怨,卻是一輩子纏住你不放的,所以又只好承認:“我是以前的王梵志。”…See More
Apr 28, 2020
馬厩 儺淄 posted a blog post

黃永武《愛蘆小品》賞花心情

春光明媚,又到了賞花的季節,以前不是沒有心情,就是缺少閑暇,再不然就是根本不懂得賞花。現在愛廬中櫻、梨、桃與杜鵑並開,千花萬葉,成了眾香國,回首“辜負名花已半生”,頗覺悵惘。賞花首先要有心情,沒有心情,連花都刺眼,如何能與桃李同笑?所謂“長安春暖百花開,無奈春心冷欲灰,縱有馬頭紅杏色,此行非是看花來!”在名花薈萃的地方,馬頭行處,一片紅杏,他卻春心如冷灰,一點賞花心情都沒有,有景不能賞,也是個薄福的人!人生忙什麽?永遠忙不完。人生憂什麽?永遠憂不盡。我為這位詩人嘆息,也為自己警惕!要學會毅然放下,及時看花去!…See More
Apr 26, 2020

馬厩 儺淄's Blog

尤賓·貝克哈德·伊朗:詩歌占卜,令人著迷的算命方式 下

Posted on October 16, 2025 at 5:30am 0 Comments

哈菲茲的詩歌廣受伊朗人歡迎,這不足為奇,哈菲茲占卜的習俗也是如此。自遠古以來,伊朗人就一直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民族,他們一直在尋找他們所處世界的意義和神秘。例如,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的《伊朗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Iranica),拜占庭歷史學家阿加西亞斯(Agathias)曾寫道,索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的牧師們在火焰中看到了未來。在伊朗的民族史詩《列王記》(Shahnameh)中,菲爾多西講述(這本書的許多占卜之一)君主帕爾維茲(Khosrow…

Continue

尤賓·貝克哈德·伊朗:詩歌占卜,令人著迷的算命方式 上

Posted on September 24, 2025 at 1:30pm 0 Comments

我和我的朋友賈姆希德(Jamshid)和希琳(Shirin)在德黑蘭(Tehran)的山麓小丘上閒逛,賈姆希德正在追求希琳。希琳的一個朋友剛剛被診斷患了癌症,賈姆希德和我試圖安慰她,堅持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但沒有用。當我們走向我常去的一個喝茶和抽水煙的地方時,我們遇到了一個乾瘦的老人,帶著一隻金絲雀,棲息在一小盒彩色卡片上。

「等一下,」希琳對我們說,一邊從錢包裏取錢,一邊向老人走去。她遞給他一張紙條,閉上眼睛,雙手合在一起,而這隻小鳥則跳來跳去,隨意地叼出了一張卡片。當她讀到那首寫在背後的詩時,她的臉上突然露出了笑容。…

Continue

黃永武《愛蘆小品》擁有與享有

Posted on July 13, 2020 at 11:42pm 0 Comments

許多人以為只要“擁有”就等於“享有”了,其實誰出生於世間,都“擁有”了大地風月,但有幾人真能“享有”了它?

“擁有”與“享有”是有很大不同的,試舉金錢為例,“擁有金錢”的可能是金錢的奴仆,而“享有金錢”的才是金錢的主人。對生活品質毫無改善,而只對著存款簿上累進的數目神秘微笑的;對日常生活無理地儉省,錢永遠欠缺不夠一點,不然又可以再拼湊成一張股票一紙地契的;又或者錢多得不知怎樣使用,還在盲目愛錢,錢本來是生活的工具,卻變成了生活的目的,還一味在為錢擔驚受怕的,都是錢的奴隸,像馱了黃金卻只會吃草的疲累驢子,只算擁有了一堆銅臭吧?而必須是懂得正確使用,能將錢變為人生實質上快樂的人,才叫做“享有”。阮鏞詩道“解用青銅臭亦香”,能解用享有,做金錢的主人,銅臭才是香的。…



Continue

黃永武《愛蘆小品》醫生與畫家

Posted on July 11, 2020 at 10:33pm 0 Comments

有人說,天下有二種工作,是不需“我去求人”,而只有“人來求我”的,一種是醫生,另一種是畫家。

作為一個醫生,必須要有獨立的判斷力,一旦由於討好病人,為病人隱諱什麼,稍存一點拍患者馬屁的心意,屈就患者的要求,病就看不好。從前一位太醫丞郭玉對皇帝說:“醫是什麼意思?就是‘意’呀!你皇帝如果自用其意,以一副尊貴的地位面對著我,令我內心怖懼而承奉你的意思,那我的‘意’就不能盡,‘醫’術也就無從奏效了!”醫生即使面對著皇帝,也要讓皇帝求他,而絕不是他求皇帝,皇帝必須做一個合作的病人,由醫師全權處理,無所畏前顧後,醫術才能發揮療效。…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