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4)

W. H. 奧登詩選《歌》

一天傍晚,當我走出屋外,

在布裏斯托爾大街獨自閑蕩,

人行道上聚集的人群,

宛若收割的麥田的景象。

在漲滿了潮水的河岸,

在鐵路拱橋的下方,

我聽列一個情郎正在謳歌:

“愛情之歌沒有終端。

“我愛你,親愛的,我愛你,…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5, 2017 at 10:23pm — No Comments

W. H. 奧登詩選《阿喀琉斯之盾》

她從他肩上看過去

尋找葡萄和橄欖、

大理石、秩序井然的城市、

深紅色大海上的船帆;

但是,在閃閃發光的金屬上

他的雙手放下的卻是

像鉛塊一樣的天空

和人造的荒涼的空地。

毫無特色的平原,發黑、光禿,

沒一片草葉,沒有鄰居的足跡,…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5, 2017 at 10:22pm — No Comments

W. H. 奧登詩選《太親熱,太含糊了》

如果講愛情

只憑著癡心

照定義而行,

那就隔著墻壁,

從“是”走到“不”

就通不過去,

因為“不”不是愛,“不”是“不”,

是關一道門戶,

是繃緊了下顎,

能意識到的難過。…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5, 2017 at 10:21pm — No Comments

W. H. 奧登詩選《暗藏的法律》

暗藏的法律並不否認

我們的或然性規律,

而是把原子、星辰和人

都照其實際情況來對待,

當我們說謊是它就不理。

這是唯一的理由:何以

沒有一個政府能把它編集

語言的定義必然會傷害

暗藏的法律。

它極端的耐心不會阻止,…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5, 2017 at 10:21pm — No Comments

W. H. 奧登詩選《散步》

當我要散布一件醜聞,

或者向路另一頭的某人

歸還工具,出借書籍,

我選擇此路,從這裏走到那裏。

之後返回,即使

與來時的腳印相遇,

那路看上去卻全然若新

我打算做的現在已經做成。

但我避開它,當我作為…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5, 2017 at 10:17pm — No Comments

W. H. 奧登詩選《羅馬的秋天 for Cyril Connolly》

波濤拍擊碼頭;

荒野上大雨

抽打一輛廢棄的火車;

歹徒們擠滿了山洞。

幻覺遍布夜禮服;

國庫代理人穿過

偏僻小鎮的下水道

追趕著潛逃的抗稅者。

魔法的秘密儀式催促

寺院裏的娼妓入睡;…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5, 2017 at 10:16pm — No Comments

W. H. 奧登詩選《名人誌》

一先令傳記會給你全部的事實:

他父親怎樣揍他,他怎樣出走,

少年作什麼奮鬥,是什麼事跡

使得他在一代人物裏最出風頭:

他怎樣打仗,釣魚,打獵,熬通宵,

頭暈著攀新峰;命名了新海一個:

最晚的研究家有的甚至於寫到

愛情害得他哭鼻子,就象你和我。

他名滿天下,卻朝思暮想著一個人,…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5, 2017 at 10:13pm — No Comments

W. H. 奧登詩選《無名的公民》

(獻給JS/07 M 378該大理石紀念碑為本州所立)

范倍 /譯

他被統計局發現是

一個官方從未指摘過的人,

而且所有有關他品行的報告都表明:

用一個老式詞兒的現代含義來說,他是個聖徒,

因為他所作所為都為一個更大的社會服務。

除了戰時,直到退休…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5, 2017 at 10:12pm — No Comments

W. H. 奧登詩選《一位暴君的墓志銘》

范倍/譯

他追求一種盡善盡美,
他創造的詩歌簡單易懂;
他對人類的愚蠢了如指掌,
而且醉心於自己的艦艇和軍隊;
他笑時,可敬的臣子也爆出大笑,
他哭時,小孩們則死在街頭。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5, 2017 at 10:11pm — No Comments

徐賁:集體記憶的倫理和往事紀念的權利

集體記憶是一種有別於“歷史”的社會群體自覺意識,集體記憶總是發生在特定的人群範圍之內,不僅不在無限範圍中被普遍認同,而且還會受到一些群體外力量的抵制或壓制。因此,集體記憶也常常被研究者稱為公共記憶、社會記憶、文化記憶、團體記憶、歷史意識、記憶鬥爭等等。

作為一個抽象的人群,“集體”並不能像個人那樣進行一種可以稱作為“記憶”的認知心理活動。集體不能回想往事,只有具體的個人才能有這樣的思考行為。因此,集體記憶不是由集體來進行的活動,而是個體在集體中的個人活動。參與集體記憶也就是選擇加入一個集體,自我認同為這個集體的一個成員。當一個群體有它自己的集體記憶時,外在於它的其他人可以理解和尊重,但卻不能真正分享這種集體記憶。…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5, 2017 at 9:37pm — No Comments

雷頤:拿伯的葡萄園

19世紀德皇威廉一世強拆平民磨坊被法庭判決違法、不得不賠償“業主”的損失並原地照舊重建之事現已廣為人知,成為“法治”的象征。其實,在幾千年前的以色列也曾有過類似的故事,並被載入《舊約》而成為“經典”,培養社會的法治精神。…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5, 2017 at 9:18pm — No Comments

馮象:海棗與鳳凰 ——《理想國》之八

寬侄:

臨出門收到你的習作,恰好讓我們在飛機上輪著讀,比看好萊塢電影有勁,謝謝!伯母說個別論斷的分寸把握似有瑕疵,提了意見,附上供參考。

文章之道,熟能生巧;但又不能太巧,流於雕琢或圓潤甜膩(那是浮華時代的通病)。要註意保持並錘煉一種樸素自然甚至粗獷的風格。只有個性化的不馴服的文字才是有力量的,而力量是藝術叢林的基本法則,沒有例外的角落。所以我不改你的文字,讓你慢慢領悟。

至於論說或思維的精確,可以通過翻譯來訓練。不知你註意沒有,現代漢語文學的主將多也是出色的譯家,這恐怕不是巧合。…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5, 2017 at 9:11pm — No Comments

馮象:正義的蒙眼布

歐洲的肖像紋章之學(iconologia),過去念中世紀文學時鉆研過一陣子。最近重新查閱一次,卻是因為耶魯法學院校友會波士頓分會的一封通知,征文紀念柯維爾(Robert…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5, 2017 at 9:10pm — No Comments

侯傑 王曉蕾:記憶·文本·性別——以20世紀30年代賽金花為中心 (一)

歷史是現實與過去的動態性交匯。在民族危機深重的20世紀30年代,具有不同訴求的人群究竟是如何通過書寫、口述等方式生產文本、構建集體記憶、凸顯女性與戰爭這一主題的?所謂集體記憶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其一,社會性記憶即個人的記憶會受到各種社會力量的制約;其二,以社會為單位的記憶,社會成員所擁有的集體記憶不但定義著過去,還啟發並表達著他們的觀念與情感,體現著社會普遍的價值觀念,其產生的文化象征意義也是不容忽視的。為此,筆者擬以賽金花為研究對象加以探討。一方面,作為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青樓女子,賽金花早年曾以公使夫人的身份跟隨丈夫、狀元洪鈞一同出訪歐洲列國,贏得“東方之美人”①的聲譽。八國聯軍侵華時期,賽金花利用聯軍統帥瓦德西再度登上外交舞台。她的人生軌跡起伏較大,主體身份幾經變化,頗有幾分戲劇性。另一方面,她個人生命歷史中的某些細節尚存不確定性,並引來一些爭議,為不同言說主體之間的交鋒提供了各種想象的空間。…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5, 2017 at 9:09pm — No Comments

侯傑 王曉蕾:記憶·文本·性別——以20世紀30年代賽金花為中心 (二)

你們不必害怕,洋人是最講道理不過,公買公賣,不欺不瞞,現在要辦糧台,由我主持。你們誰願意承辦,就請到琉璃廠羅家大門去找我——這時我已搬在此處——有賽二爺給你們作擔保。經我這樣一說,第二天果然有些膽大的就來找我,表示願意承辦。[4](P34)

此時,在賽金花的眼中,“最無紀律,整日價在外邊吃酒尋樂,胡作非為”的外國侵略者已經“不必害怕”;洋人也已經變成“最講道理不過,公買公賣,不欺不瞞”。而她自己不僅擁有了新的社會角色“辦糧台,由我主持”,還有了新的居所“琉璃廠羅家大門”以及新的威權“有賽二爺給你們作擔保”。…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5, 2017 at 9:09pm — No Comments

侯傑 王曉蕾:記憶·文本·性別——以20世紀30年代賽金花為中心 (三)

在揭示賽金花個人生命歷史所具有的社會意義時,不同地區的媒體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為何報紙媒體要不斷挖掘賽金花身上所具有的社會意義?這是因為“九一八事變”以後,中日矛盾日益激化,在越來越多的男性逐漸投入到抗戰之中的同時,記者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隨著戰爭的爆發,女性的整體生存狀態勢必會受到影響;隨著婦女解放思想的日益普及,已經有所覺悟的女性或許可以成為輔助男性、支援抗戰的社會力量;仍有一些女性在觀望,需要被動員和鼓動起來。因此,他們要通過一個個具有典範意義的個案,使廣大女性用實際行動支持這場民族戰爭。隨著報道的不斷增加,賽金花的社會意義逐漸凸顯出來。與此同時,不同的報刊媒體也自覺或不自覺地從事著確立輿論風格、樹立自身社會形象的各種實踐。…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5, 2017 at 9:07pm — No Comments

侯傑 王曉蕾:記憶·文本·性別——以20世紀30年代賽金花為中心(四)

你尚能奮鬥嗎?與其憑空念佛,不如再現身救國。[14]

這固然反映了張競生對賽金花個人的期待,更表達了他對廣大中國女性的盼望。因此,他希望女性讀者,“將其人其事印在腦海中,並激起效法的沖動”[16](P198)。而賽金花的女性身份,更容易對女性產生號召力。眾所周知,賽金花參與對外交往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爭取女權,但是經過各類文本書寫者的敘述與詮釋後,已經成為某種具有豐富內涵、無窮想象的特殊載體,在眾多場合以榜樣與權威的面目出現,扮演起指點迷津的角色。…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5, 2017 at 9:07pm — No Comments

侯傑 王曉蕾:記憶·文本·性別——以20世紀30年代賽金花為中心 (五)

 

集體記憶的產生和發展往往源於現實的需求,而某些記憶一旦被喚回,也會不斷被書寫和強化,其中被建構的人物、事件和現實一般多具有某種特殊的聯系。賽金花恰好具備了上述特點。人們既可以從她身上發現傳統的因素,又能夠看到時代變革的烙印,同時也為30年代不同言說主體詮釋近代以來女性與戰爭等議題的他者言說提供了可能。…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5, 2017 at 9:05pm — No Comments

馮象:美極了,珍珠——譯經散記(上)

海風中一個低沈的聲音,開始,我沒有留意。

我在享受腳心裏陰涼的細沙摩挲,看浪花推來的一粒粒貝殼,在夕照下變得金黃。遠處,兩個嬉戲的小女孩蹲下,驚喜地尖叫著……直至天色漸晦,金貝不見,礁巖化作嶙峋的黑影,如一座傾圮的寺院,那聲音才伴著波濤的節拍,慢慢響了起來:En una noche oscura, con ansias, en amores inflamada…

這是誰的詩呢?我問,好像在哪兒讀過。風,在礁巖下應答:

是一個昏黑的夜

心裏焦灼,燃燒著愛情…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15, 2017 at 9:00pm — No Comments

雪莉·洛德·貝奇爾德:期末那一天

一個炎熱的六月天,我收到了一只郵包。郵包以前也曾收到過,可這回收到的更像一只旅行用的大衣箱,用膠帶和繩子封系得嚴嚴實實。

我還沒開口,奶奶就發話了:“別動,等你媽媽回來再打開。”

媽媽在一家銀行管理帳務,每天6點以後才到家。“打開箱子吧!”一見到她我就叫了起來,春秋10載,我的生活平淡無奇,從未遇上太激動人心的事情,現在每一分鐘都讓我迫不及待。

“不,”媽媽笑著對我說,“我累了,先吃飯吧。”我焦躁不安,但還是無奈。晚餐上桌了,我吃得很快,想引起媽媽的註意,讓她也吃得快點兒。而後我就洗涮碗碟,把椅子搬到郵包旁。爸爸轉身玩他的填字跡遊戲去了。在船上時,作為船長,他有著發號施令的絕對權威。可現在賦閑在家,只得接受媽媽和奶奶對他的憐憫。…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January 15, 2017 at 7:4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