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30)

張文傑:中國傳統文化與湯因比的歷史哲學 (3)

從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的過渡是如何完成的呢?湯因比認為,文明的誕生既不是“環境”,也不是“種族”決定的,而是“挑戰與應戰”的結果。當然挑戰與應戰有一個適度的問題,壓力、刺激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強。太弱則人類生命的潛力不易煥發;太強會使人類的生命力全部都消耗在應付環境上,而無力進行創造;只有適中的挑戰,才能激發文明的生命力,人們才能進行創造性的應戰。因此這裏就需要有一個法則:那就是要有一個中間點,只有在這個點上,挑戰才能發揮最大的刺激力,這個中間點就在強度不足和強度過分之間。挑戰的嚴重性不足,反應的程度也就比較少,甚或在挑戰的對象上不能引起應戰;那麽是不是挑戰的嚴重性越強成功的程度也就越高呢?其實在超過了中間點之後,挑戰的嚴重性越增加,反應反而是減少了,也可能由於挑戰的力量過於強大而使挑戰的對象喪膽。因此挑戰必須適中。湯因比在這裏所說的適中,其實就是中國儒家哲學所講的“中庸”。…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anuary 31, 2017 at 1:47pm — No Comments

陳丹燕·我的旅遊世界:造物者的指紋

一個北冰洋邊上奇寒的清晨,新奧列松島上的極地科考隊聯合食堂裏,在此越冬的科學家們正三三兩兩吃著早餐。經過一整個極地的冬天,他們的臉色都像新發的豆芽一樣。那是早晨九點多鐘,極夜剛剛過去,陽光在地平線下反射上來,天空中有種混合四射的光線,好像書房裏向天花板打上去的燈光一 樣。

突然一片冰雪藍白色的國王海灣裏出現了沈重的緋紅色,接著,天空中出現了一只白色大鳥,它上下翻飛。在兩座雪山之間的縫隙裏,突然迸發出一團燦爛的金光。金光霎那喚醒了寂靜的海灣,白雪變成金黃色的,藍色的浮冰變成緋紅色的,海面上升起一層白色薄霧,安徒生童話中神秘的巫婆的大鍋,就有這樣的白煙。金光正在慢慢變長,劃過整個天空。然後,太陽終於從地平線下掙紮著出來了。

上帝說“要有光”的話音剛落,太陽就將這天地改變。那是一種無聲但卻明確無誤的歡騰,好像有鼓樂齊鳴。…

Continue

Added by 有格 台 on January 31, 2017 at 1:43pm — No Comments

吉爾博特·萊特:如願以償

坐在聯合火車站的檢票室內,我能看清走上台階的第一個人。

我左側雜志亭的主人托尼研究概率學,因為他喜歡賭賽馬。他宣布根據他的理論可以算出,如果我在這兒再工作120年,我就會看見世界上所有的人。

於是我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你在像聯合火車站這樣的大站停留足夠長的時間,你將看到旅行的每一個人。

我將我的理論告訴給許多人,可除哈裏外沒有人為之所動。他3年前來此,接9:05的火車。

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哈裏的那個晚上。當時他很瘦,很焦急。他穿戴整齊,我知道他在接他的戀人,而且見面馬上就結婚。我不用解釋我是怎樣知道這一切的。…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January 31, 2017 at 9:45am — No Comments

雷頤:保持真切的“集體記憶”

長久以來,有人說希臘文化是“哲學的”,印度文化是“宗教的”,中國文化是“歷史的”。不知希臘文化和印度文化現在是否還是“哲學的”、“宗教的”,起碼現在的中國文化很難說是“歷史的”。因為“昨天”剛剛過去,就被迅速遺忘;不用多久,有關“昨天”的記憶可能就會成為忘得乾乾凈凈的“白茫茫一片大地”。或許,鄧拓先生早就看到此點,所以在四十好幾年前竟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呼籲要“專治‘健忘癥’”。…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anuary 31, 2017 at 9:44am — No Comments

司馬遼太郎·怪傑八郎(4)

這天,在萬八樓所舉辦的聚會,表面上雖是書畫會,實際卻是水戶藩志士商討如何暗殺閣老安藤對馬守的秘密會議。

在回家的途中,清河將竹笠的前沿往下壓低,山岡鐵太郎、石阪周造同樣也都將帽檐遮住臉部。當一行人走到日本橋甚右衛門町時,碰巧,渡邊源藏的手下嘉吉,迎面而來。

“這不是清河嗎?”

那瞬間,嘉吉迅速躲開,但是念頭一轉,自己認得對方,對方卻未必就認得自己。更何況,以前嘉吉還是偷賊時,以他“飛鼠”的外號,可見他身手矯捷,溜功一流,不管對方是再有名的高手,他都有臨陣脫逃的信心。

“這倒是好機會。今天,就瞧瞧你的廬山真面目?”…

Continue

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31, 2017 at 9:43am — No Comments

龍應台·難局

有個叫蘇格拉底的老頭,你大概不認識。

他已經七十歲了!深凹的眼睛,白花花一把胡子。在牢裏關了好幾天了;明後天等船回來,死刑就要執行。這天清晨.他剛睡醒,一小格窗子透著一點光,非常希臘的天空。

克瑞圖是個有錢的老朋友,已經滔滔不絕用盡了口舌,懇求蘇老頭逃獄。"錢,包在我身上,"他說,"更何況,你死了,誰來照顧你的小孩?"

可是蘇老頭頑固得很,他一本正經地說:

"雅典政府以妖言惑眾判我死刑,固然不合理。但是我如果逃獄而破壞了雅典的法制.那就等於以其人之惡還治其人,使我自己也錯了。你要知道,兩惡不能成一善。…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31, 2017 at 9:41am — No Comments

郝建·國家安全局餐廳裏的政治笑話

《竊聽風暴》與後極權社會趣味心理學報告

——《別人的生活》(《竊聽風暴》)品味之二…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January 31, 2017 at 9:41am — No Comments

紐約時報:鐵軌上的新絲綢之路 (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9月3日至13日對哈薩克共和國、烏茲別克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進行了國事訪問。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倡議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10月3日,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大廈發表演講。演講中,習近平指出,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就率先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概念。經過20多年中國與歐亞各國關系的不斷深入,古絲路上的沿途國家逐漸接受了‘新絲綢之路’,並化為實際的行動,特別是在交通互聯互通方面,以此帶動絲路沿途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共同繁榮。…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January 31, 2017 at 9:30am — No Comments

張愛玲·沈香屑第二爐香(四)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January 31, 2017 at 9:04am — No Comments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第三章 上)

忽必烈汗已經留意到,馬可波羅的城市差不多都是一個模樣的,仿佛只要改變一下組合的元素就可以從一個城轉移到另一個城,不必動身旅行。於是,每次在馬可描繪一個城市之後,可汗就會在想像中出發,把那城一片一片拆開,又將碎片掉換、移動、顛倒,用另一種方式重新組合起來。



這時候,馬可仍然繼續報告他的旅程,可是皇帝沒有聽進去。



忽必烈打斷他的話:“…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January 31, 2017 at 8:30a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27)

第十章·蘇聯電影的勃興

《十月》這部影片的成績並不十分美滿。但片中卻有很多優美的鏡頭,如冬宮的佔領、沙皇酒窖的破壞、吊橋的插曲、克倫斯基的逃走等等。愛森斯坦以前的副導演亞力山大洛夫曾參與這部影片的編劇和導演工作,在他的影響下,片中出現了一些出人意外的、有時頗為牽強的幽默。影片故事在原版片中還清楚,但在英語版片中卻使人很難看懂,這是因為被發行商重新加以剪輯的緣故。但愛森斯坦「巧妙的蒙太奇」所暗示的隱喻,在這部強有力的作品中有時做得過分勉強。…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31, 2017 at 7:41am — No Comments

陳衛·保護才能~寫作界口耳相傳的“寫作聖經”(23)

形象就是本質

——就郭敬明、韓寒接受《大眾軟件》采訪



記者:你對所謂的“網絡文學”界的顯性事件和人物怎麽看?你認為他們是“文學”麽?如果不是,為什麽又歸到這個範疇下?…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January 30, 2017 at 10:55pm — No Comments

陳衛·保護才能~寫作界口耳相傳的“寫作聖經”(22)

風格

一種讓人競相模仿,並且在模仿時還感到自己是在獨創,而同時別人卻能在這些模仿裏看到其源頭的風格,最終將因為這些模仿而損耗這種風格的魅力,甚至這些模仿將成為質疑這種風格的主要起源。

正過來說,最有魅力的風格,不可能激起別的作者以這種風格的主要特征進行大規模模仿;別人從這種風格裏吸取的是營養,這些受惠越不易察覺越足以證明這種風格的寬廣、深厚和雋永。

於是我們看到,有的風格始終吸引的是它的同類,受惠者以一目了然的模仿為標志,就像藥品針對著相關的病人;而有的風格除了吸引它的同類之外還能吸引它的異類,與它的一些特征相反的悖逆者也不會對它反感,甚至也隱秘地從中吸取營養。…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January 30, 2017 at 10:54pm — No Comments

W. H. 奧登詩選《美術館》

關於苦難他們總是很清楚的,

這些古典畫家:他們多麼深知它在

人心中的地位,甚至痛苦會產生,

當別人在吃,在開窗,或正作著無聊的散步的時候 ;

甚至當老年人熱烈地、虔敬地等候

神異的降生時,總會有些孩子

並不特別想要他出現,而卻在

樹林邊沿的池塘上溜著冰。

他們從不忘記:…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30, 2017 at 8:16pm — No Comments

VR內容分發平台探討:未來充滿變數,一切才剛開始

移動VR搞內容分發平台的思維源自於移動互聯網時代,App Store成就了iPhone和蘋果;安卓端谷歌應用商店稱霸全球,唯獨進不了中國,於是國內湧現了一大批移動分發平台,91無線、豌豆莢、安卓應用商店、機鋒、安智、小米商店……最後大部分被BAT360收歸囊下,或在自己的生態內存活(如小米、華為),只有堅挺的豌豆莢以及一些小的分發平台生存於互聯網大鱷夾縫中。 

內容分發平台的好處很明顯,聚攏內容資源以獲取用戶;從用戶身上獲得收入並按比例分配給CP(Content Provider),從而在市場端掌握話語權。 …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anuary 30, 2017 at 8:15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哈爾濱人的個性之 ABC

這座城市人們的某些生活作風,與自己先祖始終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雍正皇帝曾經這樣評價過這兒的人:

……多有以口腹之故,而鬻房賣產者,即如每

飯必欲食肉,將一月所得錢糧,不過多食肉數次,即

罄盡矣,又將每季米石,不思存貯備用,違背禁令,

以賤價盡行糶賣,沽酒市肉,恣用無餘,以致闔家

匱乏,凍餒交迫,尚自誇張,謂我從前食美物,服

鮮衣,並不悔悟所以致此固窮,乃以美食鮮衣故也。…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anuary 30, 2017 at 8:14pm — No Comments

(美)邁克爾•布魯姆:像導演一樣的思考(23)

可供選擇的方法

每個導演都有他自己獨特的工作方式。我是利用情節的台詞來引導表演,其他人則把重點放在肢體的形象和動作上。運用後者的方法,理論上,情節和意圖會在對劇中人物肢體方面的探索中浮現,並且需要演員能夠提供必要的內在真實。

有一個以肢體為基礎的方法叫“觀點法”(Viewpoints),創造“觀點法”的人將它定義為一種確認肢體動作的基本原則、產生演出形式和組合方式以及訓練演員的方法。這個方法強調空間、動作和節奏,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建構角色內在真實的工作。在“觀點法”最純粹的形式裏,它假定表演可以完全通過外在方法達成,或者演員會靠自己來創造角色的內在生命。

毫無疑問的,辨識節奏、外形、姿態和空間關系--9…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January 30, 2017 at 8:12pm — No Comments

泰戈爾·移交財產

布林達邦·昆德氣乎乎地對他父親說:“我現在就走!”

他父親久根納特·昆德回答道:“忘恩負義的東西!我從小就供你吃供你穿,在你身上花的錢你是永遠還不清的,你不要逞能!”

久根納特一家用於吃穿方面的開銷並不很大。古代聖賢們在吃穿用度方面是非常節儉的;久根納特的生活表明,在吃穿用度方面他可堪稱是遵循古聖賢節儉遺風的典範。不過,他還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那是因為當今社會存在著某些弊端以及為保護人體自然界還存在某些不合理的成規所致。…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January 30, 2017 at 8:12pm — No Comments

豐子愷·好水好山看不足·錢江看潮記

陰曆八月十八,我客居杭州。這一天恰好是星期日,寓中來了兩位親友,和兩個例假返 寓的兒女。上午,天色陰而不雨,涼而不寒。有一個人說起今天是潮辰,大家興致勃勃起來 ,提議到海寧看潮。但是我左足趾上患著濕毒,行步維艱還在其次;鞋根拔不起來,拖了鞋 子出門,違背新生活運動,將受警察干涉。但為此使眾人掃興,我也不願意。於是大家商議 ,修改辦法:借了一隻大鞋子給我左足穿了,又改變看潮的地點為錢塘江邊,三廊廟。我們 明知道錢塘江邊潮水不及海寧的大,真是「沒啥看頭」的。但凡事輪到自己去做時,無論如 何總要想出它一點好處來,一以鼓勵勇氣,一以安慰人心。就有人說:「今年潮水比往年大 ,錢塘江潮也很可觀。」「今天的報上說,昨天江邊車站的鐵欄都被潮水沖去,二十幾個人 爬在鐵欄上看潮,一時淹沒,幸為房屋所阻,不致與波臣為伍,但有四人頭破血流。」聽了 這樣的話,大家覺得江幹不亞於海寧,此行一定不虛.我就伴了我的兩位親友,帶了我的女 兒和一個小孩子,一行六人,就於上午十時動身赴江邊。我兩腳穿了一大一小的鞋子跟在他…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January 30, 2017 at 8:11pm — No Comments

心靈雞湯·善行安撫破碎的心

我是惟一。但,我也是一個人。我沒法做所有的事,但總能做些事。就因為我不能做所有事,所以我不會拒絕我能做的事。 ——艾德華·艾佛瑞·海爾

我丈夫,漢諾許,和我合寫了一本書《慈心善行》——如何創造善的革命。這本書在美國各州都擁有不少讀者。這個故事就是在芝加哥的廣播節目中由一位匿名的聽眾提供的。 

“嗨,媽媽!你在做什麼?”蘇西問。 

“我正在為隔壁的史密斯太太烘一盤東西。”她母親說。 

“為什麼?”6歲的蘇西問。 …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January 30, 2017 at 8:11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