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作家。著有散文集《翦拂集》、《大荒集》,長篇小說《京華煙雲》、《朱門》,學術論著《語言學論書》等。…
Continue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35am — No Comments
如何當主播?我要老實的說,每個人的路徑不盡相同,有的人在新聞領域身經百戰,因為表現亮眼坐上主播台;但也有人沒跑過幾天新聞,因為年輕貌美、口齒清晰而當上主播,就看你要當哪類型的主播。但無論是哪一型的,最最基本的條件是:坐上主播台,你的容貌、說話是令人舒服的,而且要有起碼的「新聞感」,最後成為一個有權威感的主播。
記得在念大學的時候,一次機會採訪早期的中視主播周荃,她說,新聞人千萬別把「成為主播」設定為唯一目標,因為這個目標太難以自我掌控,尤其,它所牽涉的相關因素太多,其中,老闆認為你行不行、夠不夠上檯面,就是一個很關鍵、而且很主觀的因素,所以,能不能當主播,是「別人給的」。…
ContinueAdded by 慕課師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33am — No Comments
說到負罪感,我們已經在第一章中作了一些片斷性的討論,不過現在我們需要作進一步的更充分的探討,因為它是成年人生活不幸福的一種最重要的潛在心理原因。…
ContinueAdded by LiDi Za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33am — No Comments
四○年代末葉,看過一位美國佬的大著,作者和書名都記不得啦,只隱約記得內容,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來一個顛而倒之,倒而顛之。中英美蘇一敗不可收拾,割地賠款;德日意軸心國卻大獲全勝,耀武揚威。其中意大利因為沒啥輝煌戰果,攻打一個七八九流的綠豆小國阿爾巴尼亞,都棄甲曳兵,把人丟到地中海,當然上不得世界性臺盤。所以事實上只剩下德日兩國,把地球二一添作五,平均瓜分,不過,俗不雲乎:“一個槽頭拴不住兩只公驢。”為了爭權奪利,德日又劍拔弩張,每次會議都出現拍桌子噴唾沫場面。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先生,和德國元首希特勒先生,一個比一個委屈萬狀,義憤填膺。東條英機先生大罵德國背信棄義,原本講明在先,以印度河為界,印度河以西歸德國,印度河以東歸日本的,怎麼,你們還想要新德裏呀,是不是想跟皇軍較量較量?希特勒先生火氣更大,俺雅利安人可是上帝的選民,第一等貨色,黃臉皮大和民族算老幾?準許你們這些矮冬瓜平起平坐,已夠寬宏大量啦,怎敢閉著眼睛,亂爭霸權?靠你皇軍那點手藝,也敢露面呀。 …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32am — No Comments
■你說我是多於一塊石頭或者一株植物的東西
你說我是多於一塊石頭
或者一株植物的東西。
你說;“你感覺,你思考,而你知道
你在感覺和思考。
石頭能寫詩嗎?
植物有關於世界的想法嗎?”
是的,有一點點不同,
可它不是你以為的那種不同, …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31am — No Comments
一群斯文的暴徒 在詞語的專政之下
孤立得太久 終於在這一年揭桿而起
占據不利的位置 往溫柔敦厚的詩人臉上
撒一泡尿 使分行排列的中國
陷入持久的混亂 這便是第三代詩人
自吹自擂的一代 把自己宣布為一次革命
自下而上的暴動 在詞語的界限之內
砸碎舊世界 捏造出許多稀有的名詞和動詞…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31am — No Comments
“當然,都可以!”林傑睿肯定道,“所以,話說回來,不管什麽工作,都需要創意,而你們現在要做的,不僅是要學會做創意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創意地去工作。學會了這個,再去做考古學,不是很超值嘛!”
“是啊,是啊,我搞清楚了,我不僅可以做廣告界最棒的文案,還可以做考古界最有創意的學者,嘿嘿嘿!”刀子不禁哼唱著,“我得兒意地笑得兒意地笑,笑看紅塵人不老……”
“哈哈,我們都等著那一天。”林傑睿看到刀子終於轉憂為喜,也為他高興。
“好了,現在,讓我們先回來,開始想我們的創意吧!”
“好啊好啊!”刀子和黛子齊聲說。…
ContinueAdded by CERI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組織中等能量的價值
作用於同級網絡中的等能量,由其他參與者的潛在力量和價值所產生。在人人平等的環境中,等能量有以下作用(1)扮演一個促成者的角色。(2)驅使大家作出承諾。(3)達成積極的目的。(4)激勵每個人盡其所能。通過一種平等且點對點的方式,沒有人需要被其他人“授權”或“施恩”。再也不會有人呼籲平等--因為每個人已經生活在其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呼吸到平等的意義。
扮演一個促成者的角色…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文壇奇人文懷沙
紺弩生前在病床上告訴我,胡喬木同志曾建議他對《散宜生詩》可考慮出註釋本,我也有“但恨無人作鄭箋”的想法。紺弩本人則覺得為其作註甚不易,但“不易”非必“不能”。紺弩在《散宜生詩》一書的自序中援引《莊子》釋散宜生,並說:“假定‘名以義取’,則恰為‘無用(散)終天年’(適宜於生存)。”“無用之用,實為大用(茍活偷生的大用)。”我覺得這是作者故意把話扯遠了。然則“散宜生”是什麽意思呢?根據我對作者的了解,我以為可釋為:“我是你們啃不爛咬不動的硬木頭、硬骨頭,我將永遠生意盎然,有詩為證,你們其奈我何!”因為無論紺弩其人或其詩,都浸透著作為一個社會鬥士的魂魄,他是莊子精神的反動,他無愧是魯迅精神的繼承者!…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29am — No Comments
文壇奇人文懷沙
世人公認文懷沙先生是奇人,現在他已經被冠上“國學大師”的桂冠。文老今年已百歲,仍精神矍鑠,睿智樂觀。他雖閉門謝客,但時不時在電視臺的訪談節目中露面,美發長髯,瀟灑飄逸,引經據典,高談闊論。
文懷沙祖籍湖南,1910年生於北京,十幾歲便開始迷戀那些連大人都不敢看的書。童年的文懷沙似懂非懂地讀《離騷》,屈原的筆鋒漸漸把內向、多愁的文懷沙,變成了一個棱角分明的人,養成了他特立獨行的個性。…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28am — No Comments
在90年代,社會學家葛哈德舒則(Gerhard Schulzer)在他的著作<當代文化社會學>(Kultursozilogieder Gegenwart)中提到“體驗社會”,不論從歷史或文明的角度來看,在體驗社會中,個人內在導向的生活感受,是形塑社會看見世界比較重要的關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美感與精神上的深化,擁有更美好的生活,成為生命的另一個核心,同時,“體驗”也將取代“存活”。…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8, 2015 at 10:07pm — No Comments
在1985年出版的經典<企業家精神與創新>中,已故管理學大師杜拉克指出,任何領域成功的創新者,很可能比誰都接近他所要革新的領域,但是,唯一使他們顯得與眾不同的就是他們對機會的敏感與警覺性。
已故管理學大師杜拉克說,Entrepreneur (企業家)這個詞,是法國經濟學家J B Say在1800年左右所杜撰的。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在1980年左右說過,企業家把經濟資源從較低生產力和收益的領域,轉入較高的領域。”…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8,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對於這次演講凡斯非常興奮,他知道這是一次展現自己的好機會。然而,不幸的是,他卻把演講稿子事先背好了。他對著鏡子練了42次,每個詞語、每個手勢、每個表情,甚至如何上台和下台……他把一切都進行了精心而充分的準備。在他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恰到好處,甚至是達到了完美的境地。
可是,當他面對2000名聽眾,站起來準備演講的時候,一陣強烈的恐懼感襲上他的心頭。他剛說了幾個字「我的演講題目是……」腦袋便一片空白了。慌亂之中,他後退了兩步,準備整理思緒重新開始,但是腦子裡依舊一片空白。於是他再退後兩步,想再次調整重新開始,可是依然沒有作用。…
ContinueAdded by Dhuup on November 28, 2015 at 6:10pm — No Comments
吃茶是一個好題目,我想寫一篇文章來看。平常寫文章,總是先有了意思,心裏組織起來,先寫些什麽,後寫什麽,腹稿粗定,隨後就照著寫來,寫好之後再加,一題目,或標舉大旨,如《逍遙遊》,或只揀文章起頭兩個字,如“馬蹄秋水”,都有。有些特別是近代的文人,是有定了題目再做,英國有一個姓密棱的人便是如此,印刷所來拿稿子,想不出題目,便翻開字典來找,碰到金魚就寫一篇金魚。這辦法似乎也有意思,但那是專寫隨筆的文人,自有他一套本事,假如別人妄想學步,那不免畫虎類狗,有如秀才之做賦得的試帖詩了。我寫這一篇小文,卻是預先想好了意思,隨後再寫它下來,還是正統的寫法,不過自為覺得這題目頗好,所以跑了一點野馬,當作一個引子罷了。…
Continue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28, 2015 at 6:09pm — No Comments
文化的定義
“文治與教化。漢劉向<說苑><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今指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特指社會意識形態。” (詞源,1980年版,香港商務,第2分冊,1109頁)
心理價值…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November 28, 2015 at 6:07pm — No Comments
風格競爭的年代
“在公司的會議桌上,在和家人逛街的地點選擇上,甚至小孩的球鞋款式中,你會聽到多少次Itisnotmystyle?格當你開始急著否定、區辨某些風格,我們也就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已成為一種特定的“風格人”(Stylist),我們焦慮地尋找一個風格圈的公司、同事、朋友、住家、汽車、信用卡、商品、運動……,而俱樂部、企業、廣告公司也無不絞盡腦汁,發掘出最多人頭的“特定風格”借以吸納會員和顧客。(69頁)…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8, 2015 at 6:00pm — No Comments
管理標語
1、質量是企業永恒的主題。
2、敬業、團隊、創新(TCL)。
3、立安思危,創優求存。
4、今日的質量,明日的市場。
5、高起點、嚴要求、抓質量、保安全、促進度、爭一流!
6、安全、節能、高效、優質。…
Continue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November 28, 2015 at 6:00pm — No Comments
被人寵愛是幸福的!如果被用心製作的甜點,寵愛味蕾,那滋味更是幸福!
收到「Anita鮮味集廚房」的「草莓甜心千層派」時,你會覺得捧在手心的不只是一個季節限定的草莓派,而是被草莓甜心千層派給寵愛的自己。
千層派上方那一顆顆鮮紅欲滴的草莓,一看就知道是精挑細選,甚至是跟要好的老闆以私交搶來,比市售的草莓派要更大上一號的上等大湖草莓,它可不是光用來妝點,而是製作者做花工花時,誠心交陪,討好購買者的好料。…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November 28, 2015 at 5:57pm — No Comments
編者按:如何使企業倡導的文化入心、入腦,上口、上手,成為員工的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是建設企業文化的關鍵。講述淺顯易懂的小故事,揭示深刻的經營道理,說者娓娓道來,聽者回味無窮,以故事來印證和傳播文化,是一種很好的企業文化建設方式。捷盟咨詢的客戶-紅塔遼寧煙草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紅遼公司”)在這方面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紅遼公司是由紅塔煙草(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煙草實業發展中心共同持股、以沈陽卷煙廠和營口卷煙廠兩個百年老廠為主體而形成的新型股份制企業。自重組以來,紅遼公司發展迅速,文化融合卓有成效,是煙草行業跨省重組的一個成功範例,這一切都得益於其優秀的企業文化,更得益於廣大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紅遼公司的文化認同度之所以這麽高,是因為公司領導班子尤其是李德賢總經理經常給大家“講故事”。這些故事有的是企業真實發生的故事,有的是寓言類的故事,它們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寓意深刻的哲理將企業文化點點滴滴融入員工的心裏。…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November 28, 2015 at 5:56pm — No Comments
企業文化故事是最生動的企業文化培訓資料,通過講述這些企業文化故事,員工可以對企業文化有一個較為深刻的理解。企業也可以匯編一些有關自己的文化故事,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深入體會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故事之一:華為與港灣
稱華為為港灣的“父親”不是信口開河。港灣的創始人李一男曾是華為的“二把手”,被認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華為人稱任正非待李一男象父親對待兒 子。當年李一男按華為的規矩帶著一批重要員工提出內部創業(內部創業本是華為安置老員工的一種手段),並用結算股權換來的一千多萬元設備在北京創辦了港 灣。最初銷售華為的產品,後來開始與華為展開了同業競爭。深諳狼道的李一男同樣利用狼性迅速立足,在某些設備上的市場份額已逼近華為,業內外人士普遍看好…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November 28, 2015 at 5:56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