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裏的文化——紅遼公司文化故事排行榜解讀

編者按:如何使企業倡導的文化入心、入腦,上口、上手,成為員工的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是建設企業文化的關鍵。講述淺顯易懂的小故事,揭示深刻的經營道理,說者娓娓道來,聽者回味無窮,以故事來印證和傳播文化,是一種很好的企業文化建設方式。捷盟咨詢的客戶-紅塔遼寧煙草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紅遼公司”)在這方面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紅遼公司是由紅塔煙草(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煙草實業發展中心共同持股、以沈陽卷煙廠和營口卷煙廠兩個百年老廠為主體而形成的新型股份制企業。自重組以來,紅遼公司發展迅速,文化融合卓有成效,是煙草行業跨省重組的一個成功範例,這一切都得益於其優秀的企業文化,更得益於廣大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紅遼公司的文化認同度之所以這麽高,是因為公司領導班子尤其是李德賢總經理經常給大家“講故事”。這些故事有的是企業真實發生的故事,有的是寓言類的故事,它們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寓意深刻的哲理將企業文化點點滴滴融入員工的心裏。


文化故事因其影響的大小,在紅遼人心目中有一個重要性的排行榜,以下是筆者摘錄的排行榜的一部分:


  ◆No.5 :溫水煮青蛙

故事主題:危機意識
  重大影響:員工危機意識提高
  影響力指數:★☆☆☆☆
  上榜理由:沒有危機意識的個人,等待他的將是災難;沒有危機意識的企業,最終面臨的將是滅亡。
  前因後果:事情要從重組前的營口卷煙廠說起,隨著“人民大會堂”卷煙品牌的成功和發展步伐的加快,員工中出現了“小富即安、小成則滿”的思想苗頭,但廠領導敏銳地發現:企業員工的總體文化水平仍然偏低,知識結構不合理,一些傳統意識和落後觀念依舊存在,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發展。為此,李總給大家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生物學上有這麽一個著名的實驗:科研人員把一鍋水燒開,然後把一只青蛙丟進去,青蛙立刻被燙得跳了出來,從而保全了生命。科研人員換了種做法,這次是把青蛙放進溫水中,不去驚嚇它。青蛙覺得水溫很舒服,於是待著沒動,科研人員慢慢給鍋裏的水加熱,當溫度從(攝氏)70度升到80度時,青蛙仍顯得若無其事,甚至自得其樂,在水中遊起泳來。隨著溫度繼續上升,青蛙變得越來越虛弱,但它自己沒有覺察,等到水熱得受不了的時候,青蛙終於察覺到了危險,但為時已晚,它已經失去了跳出去的能力,只能在痛苦中掙紮,直到被水煮熟。
  李總接著對大家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營煙只不過是剛剛熬過黎明前的黑暗,以前是“居危思危”,現在已經到了“居危思亡”的緊要關頭。如果沈浸在眼前的小小勝利裏,不思進取,就會像那只溫水中的青蛙一樣,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滅亡。他告誡大家一定要戒驕戒躁,提高自身的素質,以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員工們受到很大震撼,危機意識迅速提升,企業因勢利導,開展了對員工的培訓和再教育工作,鼓勵員工自學成才,營造了一個人人求知、終生學習的良好氛圍。許多員工感到了知識的貧乏,他們利用業余時間如饑似渴地學習,營口市圖書館中經常能見到營煙的員工,一直待到閉館才依依不舍的離去。另外,營煙還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定期來廠,利用雙休日舉辦講座,使大家涉獵了諸如《第五項修煉》、《WTO與中國煙草》等較新穎的理論內容。這一系列的工作,提高了員工的素質,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重組以後,紅遼公司發展勢頭良好,但這個故事仍然有它的意義,它讓紅遼人始終心存危機意識,不敢懈怠;不斷提升自己,永不止步。

  ◆No.4 :返工風波

  故事主題:學會愛企業
  重大影響:“消費者利益至上”的意識深入人心
  影響力指數:★★☆☆☆
  上榜理由: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把消費者放在心上,消費者才會把企業放在心上。
  前因後果:紅遼公司成立後,在引進紅塔集團優質品牌的同時,也引進了精益求精的意識和管理精細化的思想,這些都導致了員工思想意識的提升。在傳統思想向現代管理思想轉變的過程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一個質檢科長發現卷煙包裝上出了點小問題,便要求車間主任停車返工。車間主任想:返工的話,一條煙的包裝盒是5塊錢,打開一條5塊錢就沒了,這麽多條都打開重包太浪費了,況且只是包裝上的小毛病,又不是煙的毛病,有這功夫還不如多幹點活呢。因此不同意停車。質檢科長堅持原則,一定要停車,車間主任就把副廠長請了過來,副廠長把質檢科長狠批了一頓,但科長依然堅持停車,沒辦法只好找李總。
  副廠長是廠子的老人了,對企業有深厚的感情,他非常激動的對李總說:“這點小毛病能耽誤抽嗎?非得要停車?一停車這損失得多大呀,這小子根本不知道這個企業是1分錢1分錢攢出來的。”李總沒有直接說誰對誰錯,對副廠長說:“這個毛病肯定不耽誤抽,但要照你這麽說,煙是不是都不用包裝了,直接用飯盒裝吧,你想想,消費者花32塊錢買20只煙抽,用飯盒裝他會買嗎?15塊錢的襯衫和1000塊的襯衫都是襯衫,都能穿吧?但穿上的感覺一樣嗎?”李總將道理娓娓道來,副廠長明白了,問李總:“那現在怎麽辦?”李總笑著問:“你說呢?”副廠長幹脆的說:“返工!”
  李總說,這件事不是簡單的對與錯的問題,而是忠誠和會忠誠的問題。兩方都很負責,都對企業很忠誠;但是他們的出發點不一樣,車間主任和副廠長是考慮到為企業節約成本,質檢科長是考慮到消費者的需求,抽2塊錢煙的消費者和抽32塊錢煙的消費者的標準肯定是不一樣的。大部分員工熱愛自己的企業但不知道怎樣去愛,忠誠於自己的企業但不知道怎樣忠誠,企業要肯定員工們對企業的熱愛和忠誠,同時加以引導,使他們知道怎樣做才是真正的愛企業,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對公司忠誠。
  這件事給所有的員工上了一課,從此“消費者利益至上”不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成了每個員工心中的準則。

  ◆No.3 :羅鍋治病

  故事主題:大局觀
  重大影響:員工大局意識提高,促進融合
  影響力指數:★★★☆☆
  上榜理由:企業歸根結底是由人組成,企業重組是人的重組,人不能重組在一起,什麽事也做不成。人要重組在一起,識大體、顧大局的意識必不可少。
  前因後果:重組前的營口卷煙廠,有部分員工抱有“個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想法,覺得只要把自己的這一攤事做好了就成了,別的事與我無關,或是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其它人的利益或企業的利益是否因此受損我管不著。針對這種想法,李總給大家講了一個小故事:
  從前有個醫生,自吹能治羅鍋(駝背)。他誇口道:"無論駝得像弓那樣的,像蝦那樣的,還是彎曲像鐵環那樣的,只要請我一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桿一般直了。"有個人信以為真,就請他醫治羅鍋。這個醫生要來兩塊門板,把一塊放在地上,叫病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塊壓在他背上,然後跳上去使勁地踩。病人疼得大叫,醫生不管不顧繼續踩,終於把羅鍋給踩直了,但病人也已經斷了氣。病人的兒子要到官府去告他,這個醫生卻說:"我的職業是治駝背,只管把駝背弄直,哪管人是活是死?!”
  大家聽了都笑了,笑過之後,慢慢品出故事中的道理來:人要有大局意識,不能只盯著自己的那一部分,如果整體的利益受到損害,那個體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就像故事中的羅鍋,生命都沒有了,背直不直已經沒有意義了。
  “羅鍋治病”的故事在重組後依然發揮著它的作用,紅遼公司是跨省重組的企業,所屬的兩廠又在沈陽、營口兩地,被員工們戲稱為“兩岸三地”,為使“三心變一心”,重組後公司大力推進文化的融合。在融合過程中,“羅鍋治病”倡導的大局意識起到了非產重要的作用。
  故事的啟迪,領導的強調,使得員工們站得更高了一點,看得更遠了一些,心態也更開放包容,所以在短短幾年時間裏,原來的“三家人”成了真正的“一家人”。

  ◆No.2 :必須的選擇

  故事主題:有舍才有得
  重大影響:“人民大會堂”品牌的迅速發展,公司產品結構的優化
  影響力指數:★★★★☆
  上榜理由: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紅遼人克服了品牌情結,勇於舍去,將“人民大會堂”培養成為“家中最有出息的孩子”,促進了公司的發展。
  前因後果:紅遼公司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闊斧地進行品牌整合。李總的思路開闊而清楚,他說:“舍得,舍得,不舍不得。”當時公司有十幾個牌號,規格都不高,都在生產、宣傳,但都沒有做大,為了公司的發展,必須舍棄一些品牌。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公司所屬的沈陽卷煙廠和營口卷煙廠都是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企業,為了培育這些品牌,兩個廠的幾代人經歷了失敗、成功、痛苦和喜悅,這些品牌承載了太多的難以割舍的情感。有人說:“這些牌子是我們父親的父親那時搞出來的,我們給弄沒了,不成了罪人了?”還有人說:“拿掉這些品牌就像砍掉我們的手指頭,自己都想不通,還咋去說服別人?”
  面對員工們的不舍和不理解,李總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特貧戶家庭,有很多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讓他們都上學,就只能供他們上到小學三年級,退學回家繼續種地,那下一代還是擺脫不了貧困的命運;如果找出一個最聰明的來,舉全家之力供他讀書,上大學,他有出息了,全家的日子也就好了。
  李總給大家分析說:“我們自有品牌十幾個,就像一個家庭有十幾個孩子,哪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但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培養成人,依我們企業的條件是不現實的。只有集中全家所有的力量,重點培養幾個有出息、能養家的孩子。以小見大,國家局的“大企業、大品牌” 戰略,不就是要培養出這樣的孩子嗎?”
  小故事勝過大道理,此後,大家都在思考“誰才是能養家的孩子”這個問題。公司在進行品牌置換時,也充分尊重了員工的情感因素,沒有急於求成而是循序漸進。原來的自有品牌中保留了最有競爭力的“人民大會堂”,並引進紅塔集團的名優品牌“紅梅”和“紅塔山”。
  實踐證明了一切!品牌整合給紅遼公司帶來了顯著變化:優化了產品結構,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企業發展越來越好,員工們的心態也調整過來了,談到“紅塔山”和“紅梅”,都說是“我們”的牌子,說起人民大會堂,更是眉飛色舞,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No.1 :井底之蛙

  故事主題:眼界要開闊
  重大影響:“走市場”活動的開展
  影響力指數:★★★★★
  上榜理由:廠長的教化不如市場的感化,這個故事促使營煙人從封閉保守的觀念中走出來,從小小的營口廠走出來,並誕生了一個優秀的傳統——“走市場”。“走市場”對企業有著深遠的意義,沒有這個過程就沒有企業迅速的發展。
  前因後果:“走市場”是紅遼公司的優秀傳統,其歷史可上溯到2001年,由紅遼公司下屬的營口卷煙廠發起。當時紅遼公司尚未成立,營口卷煙廠無論是在為本地稅收做出的貢獻上還是在企業的人均收入上,都是營口的“老大”。員工們均以在營煙工作而心滿意足。保守固執、小富即安、自滿自足、不思進取的思想,讓營煙人滿足於自己的小天地,看不到企業的危機和市場競爭的激烈。不解決這些問題,企業的發展將無從談起。針對這種情況,當時擔任營煙廠長的李總給大家講了一個井底之蛙的故事:
  一只青蛙住在井裏,每天盡情玩耍,在稀泥裏打打滾,在淺水裏撲騰,累了就在井壁的窟窿裏休息,想睡多久睡多久。青蛙覺得自己的小日子過得十分滋潤,看看周圍的小青蛙呀,小蝦呀,都比不上自己,益發覺得心滿意足了。
  青蛙從來沒有想過井外面還有一個廣大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一只東海的巨鱉來到井口,青蛙向巨鱉誇耀:“我住的地方又大又舒服,請進來休息一下吧。”但這口井太狹小,巨鱉根本進不去,於是它對青蛙說:“我住的大海無邊無際,下多少雨海面也不會上升,天多麽幹旱海面也不會下降,那兒才是真正的又大又舒服呢!”青蛙聽了,吃驚得好半天也沒有說出話來,它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麽渺小。
  李總說:營口就像一口井,營口卷煙廠是井底的一只大青蛙,面對營口眾多企業,它就有了一種傲視群雄的感覺。其實,大青蛙小青蛙看到的天都只有井口那麽大。只有跳出井口,才知道天地廣闊,只有走向市場,跳出營口看營煙,才能感受到市場競爭之殘酷和求生存求發展之艱難,從而消除盲目的優越感和滿足感。
  於是2001年“五一”期間,第一次“走市場”開始了,廠裏從各個崗位上抽調出來的200多名業務骨幹,分成14個組,奔赴全省各市地開始了為期7天的市場調研和營銷實踐。走訪的過程讓員工們深刻體會到了市場的殘酷,他們痛下決心:發奮圖強。
  他們從1萬多份調查問卷中分析、總結了100多條合理建議和改進措施,立即對產品加以改進;並在隨後的兩年裏,組織近千人次,參加“走進市場看營煙”活動,在一次次的走訪中,一次次的改進中,產品的銷售形勢迅速好轉,營煙也贏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
  走市場活動不僅推動了思想解放,觀念更新,而且極大激發了廣大員工愛崗敬業、奉獻進取的精神,為企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榜單點評:
  正確的理念、價值觀不僅要讓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認同,還要讓所有的員工,甚至是臨時的員工都認同,這是建設優秀企業文化的第一步。正如捷盟的企業文化建設理論――《生·長》中提到的“領導要先行”,內化於心要講方法。普通員工的文化修養和理解能力畢竟不同於中高層領導,特別是要讓他們從觀念上丟掉過去“理所當然”的東西,理解並接受公司倡導的新文化,就必須將這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變成他們實際能夠感知、能夠接受的東西。否則,文化只能束之高閣,僅僅是口號標語而已。
  改變制度、建設新文化,必須理念先行。理念導入成功,被大家所接受,新的制度就可以順利實施。長期堅持,新的文化就塑造出來了。紅遼公司的管理者把道理、理念具體化為小故事,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動形式。這些故事聽起來有趣,想起來有味,能夠入耳、入腦,在現實工作中,員工就會將其進行類比,舉一反三,久而久之,故事中蘊含的道理自然會成為員工自己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文化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作者:捷盟咨詢顧問 高菲)

Views: 5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