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為什麼有些藝人退休后會令人懷念不已,有些卻完全沒有人提起?
我想,聲色藝全的藝人,樣樣都真材實料,跟觀眾告別,觀眾總是依依不捨的。即使色方面的欠奉,只要技藝精湛,也永遠在觀眾心中有一席位。
至於聲色藝都平平的藝人,即使時來運到紅上一段時期,一旦不紅了,觀眾便會很快離棄他,主要是他沒有令人心折的聲色藝。有些先天條件不夠做明星的人,即使勉強做到了,沉寂起來也會沉寂得很快,而觀眾都不會感到可惜,因為條件不夠始終是條件不夠。
聲色藝全的藝人亦會沉寂的,原因很難說,或者是工作態度不好,或者是運氣不好,無論原因是什麼,觀眾對那樣有條件的藝人,都會有痛惜之情,不像對聲色藝不全的藝人般,毫無憐惜,早點消失早點少刺眼。…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September 16,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維柯出生於那不勒斯一個小書商之家,自幼“對經院派的區分和爭論感到不耐煩”,憑博覽群書而自學成材,受聘擔任家庭教師和大學教授,一生清貧自守、默默無聞,卻完成了劃時代巨著《論意大利的古老智慧》、《普遍法》、《新科學》等,開啟出“用哲學反思歷史,用歷史確證哲學”的“新科學”(即“歷史哲學”)之路,這意味著“第一次成功解決了最基本的哲學問題,即真實(普遍性)和確實(個別性)之間的統一”,換言之,維柯以深沈的歷史感與生命統一感,開辟了現代人文思想的康莊大道。
一,維柯毅然顛覆了西方哲學的主流傳統…
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16, 2021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秋》
渺光之律
草露
ちつぽけな光の調べ草の露
tune of tiny light
grass dew
以人字飛往人地
候鳥
人の地に人の字でゆく渡り鳥
to human’s land in the shape of Chinese character human
migratory…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September 16, 2021 at 9:54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September 16, 2021 at 9:47am — No Comments
這時,我身邊的露絲突然驚慌了起來。「我們該做什麼呢?」她說,「是要下車嗎?不要,不要,我們不要下車,都不要動,我們都不要動。」
我不記得自己本來想做什麼,但是聽到露絲這麼說,不知道為了什麼,我想也沒想便走出車外。露絲則繼續待在座位上,所以湯米走過來的時候,先看到的是我,也先抱了抱我。我聞到他身上散發著一股我所不知道的淡淡藥味。雖然我們還沒說話,卻都感覺露絲正從車子裡看著我們,便各自後退了一步。 …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September 15,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因此,人們在極端恐怖的條件下(無論是驕車還是過分擁擠的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上班地點,而在那裏的活動,如果從必要成果的意義上說,最多可以被視為工作的轉喻。人們年復一年花在路上的時間恐怕有難以算計的數百萬毫無疑問數十億小時。在美國,人們呆在辦公室的時間遠遠超過做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很多時候其實無所事事,或者是避免因為心理疲勞而犯下錯誤。他們被期待要表現出對僱主的承諾而願意犧牲自己的私生活,如果可能增加白天的小時數,如延緩地球自轉的速度,他們也願意這樣做,只是為了向僱主顯示,他們工作比你更加賣力。當然,很多工作其實是沒有效率的,甚至產生相反效果,即便不是故意的目標,至少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其他人做任何有用之事。包括私有領域在內的官僚機構就是要通過創造工作的方式來回避工作。
…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September 15,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楊薇 on September 15, 2021 at 7:00pm — No Comments
在第六體中,事情甚至變得更加困難,因為第六體不再是生命。對於第六體……怎麽說呢?在第五體之後,"我"消失了,"自我"消失了,那時候沒有自我,你和一切東西都變成了一個東西。現在,並不是你的什麽東西進進出出了,因為自我已經沒有了,每一樣東西都變成宇宙的,而因為它變成了宇宙的,極性就采取了創造與毀滅——舍利西蒂與普拉拉亞(srishti and pralaya,即始與末)的形式。那就是為什麽它變得很困難,因為第六體的基調是創造力與毀滅力。在印度神話中,他們稱這些力是梵天與濕婆。
梵天是創造之神,毗濕奴是護持之神,而濕婆是偉大的毀滅或者瓦解的死亡之神,在那兒,每一樣東西都回歸到它的本源。第六體就存在於那樣寬廣的創造力與毀滅力——梵天之力與濕婆之力的領域之中。…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September 15,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20世紀末,勞里·航柯(Lauri Olavi Honko,1932—2002,芬蘭民俗學家和史詩學者)在對西方史詩的研究中發現,史詩的範例是多樣的,他預言21世紀對史詩的研究將會更加多元化。近20年來,隨著世界文化多樣性觀念的深入,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的重視,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格薩(斯)爾》《瑪納斯》《江格爾》)研究受到世界關註。…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14, 2021 at 2:36pm — No Comments
大學種種話語的諷刺在於,它們是多麽異口同聲地將注意力從學習的快樂、學術研究的滿足感以及追求真理的重要性上轉移開去。大學的喋喋不休讓思想欲望安靜下來。我認為,我在工作中接觸到的本科生、成年學習者和研究生的異化、焦慮和憤怒,是在我們想像大學應該是什麽樣子,和大學實際上是什麽樣子之間廣泛感受到的鴻溝。學院甚至比大學更清晰地表達了思想共同體的渴望,思想卓越和學習、認識和思考內在好處。但是,它也指明了特別的焦慮、異化和憤怒體驗,他們本來有獲得社會地位、資格、專業成功和經濟安全的潛力,卻常常感受到學院的阻撓。當資格、金錢、地位、專業成功或社會改革成為大學的直接目標,中介目標也就變成了直接目標。但是,這種偏斜過程如此廣泛以至於它現在影響到,不僅是大學話語而且影響到我們大部分人的大學體驗。
志向抱負…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September 13, 2021 at 9:00pm — No Comments
要在任何一個行業中屹立不倒,必定要有持久的好表現。寫專欄,要是只有頭三十篇好,一個月后便無以為繼,便沒法成為專業作家。作曲,要是只有初出道那幾首好,之后便全無佳作,便不會成為名家。演戲,一鳴驚人演好過一個角色,其它的卻完全演不好,便不會成為名演員。新入行的人,要是以為頭炮打得響便會永負盛名,那便是過早沾沾自喜了。在英才輩出的社會中,沒有人會記得你引以為榮的傑作,假如你沒有持久的好表現的話,根本沒有人會記得你曾經好過,終於,記得你的傑作的只有你自己一個人。
有朋友躊躇滿志,顧盼自如地說:“在這行中,我是最好的!”我說:“千萬不要這麼想,假如你認為今天已經無敵,你便死在今天,因為你的自滿自大已經把前面的路封掉了!”…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September 13,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筆者近期的學術反思與哲學寫作,即圍繞剖析“啟蒙獨斷主義的窠臼與陷阱”(曾在手機微信公號《清風廬》和《中國日報》中文網專欄連載)而展開,目前已獲得初步結論:
第一, 西方哲學傳統的主流——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主客割裂、二元對立觀念,深入西方文明靈魂,是《理想國》的獨裁主義、希臘城邦聯盟的殖民活動失敗,並自身陷入紊亂和解體的深層根源所在(詳見卡爾波普《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等專著)。
第二, 由於逐漸認識到主體意志(情欲)的強大,晚期希臘哲學轉向“以道德意志控制自身情欲”的主題,斯多亞學派(原意為“畫廊”)、懷疑派等賢哲輩出,可惜這一哲學運動,被希臘內戰以及馬其頓的征服所打斷;斯多亞哲學在古羅馬才結出碩果:馬可奧勒留《沈思錄》、愛比克泰德《哲學對話》、塞涅卡《書信集》、李維《羅馬建城史》等為代表。…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13, 2021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握一下,握一下這雙愛的手,
它們曾引過你的路,扶過你的腳步,
因為涼氣正從河岸飄來,
白天正從夜幕中消失。吻一下,吻一下這對忠誠的嘴唇,
它們曾情語綿綿,呼吸著燙熱,
因為黑暗正從深淵飛起,
血紅的天空佈滿了潮氣。讓這火的擁抱去融化…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September 12, 2021 at 10:15pm — No Comments
我覺得,自己可能是個反動派(我這樣寫,就像有人說“我覺得自己可能得了癌症”)。不管怎樣,我現在明白威靈頓公爵為什麽反對建鐵路了,它們將鼓勵低賤的人毫無必要地滿世界旅行。至少在我自己思想的私下領域中,我甚至比鐵腕人物威靈頓公爵更進一步。
其實,就像大部分工作一樣,大部分旅行可以說完全不必要。但是,從審美角度說,鄉下很多地區就要被糟蹋得一塌糊塗了,為的是讓這些不必要的旅行成為可能,雖然並不容易。因此,應該盡可能勸阻人們去旅行,如依靠糟糕的道路或高昂的通行費,經常晚點的火車,甚至還有現在狀況越來越糟糕的機場等。…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September 12,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起初,露絲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我們可以考慮看看,」露絲說。接著她又笑了笑說:「老實說吧,凱西,我想去的目的,不只是想看看新鮮的東西。我的確很想看看那艘船到底什麼模樣。這陣子每天這樣進出醫院,像被囚禁在這裡似的,現在能夠出去走走的機會比以前可貴多了。不過,妳說的沒錯,我是知道湯米就在費爾德國王康復中心。」
「妳確定要見他嗎?」
「嗯,」露絲直視著我,毫不考慮地回答。「我想見他。」她又輕聲地說:「我很久沒有看到那個大男生,離開卡堤基以後就再也沒見過他了。」 …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September 11,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你給一根乾草遮住眼睛了!”我高聲叫道。
——“並非乾草擋住眼睛,也不是棉花塞了耳朵。——是石頭人發出了笑聲——笑得滿臉怪相,可怕,陰森,不過——卻含有諷刺意味,辛辣,生動。”
我暗自感到羞恥,竟然那麼長時間和一個偏狂患者打交道。不過,我還是用微笑來鼓勵這位藝術上的薔薇十字會會員繼續講他的有趣故事。
——“這次奇遇,”他接著說下去,“引起我的思考。——我想:既然上帝和愛情是藝術的首要條件,在藝術中也就是感情,——那麼撒旦可能就是第二個條件,在藝術中便是思想。——是魔鬼創造了科隆大教堂,可不是嗎?
“於是我便尋找魔鬼。我讀科內利烏斯·阿格里帕…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11, 2021 at 8:30pm — No Comments
看著滿屋的傢具,覺得實在不需要那麼多,其實我只需要一張床,一張書台、一張椅子和一把舒服的沙發。我喜歡一室開朗,不喜歡太多的裝飾擺設,所以沒什麼興頭去買屏風、塑像、木刻那些東西。我的牆壁是沒有什麼東西掛的,就是四壁皆空的看著舒服。我不願意為了裝飾完整,便長年累月對著一些我毫不在乎的畫或者什麼。也許我生性善變,什麼也看不長久,所以,對付我這種人的最好方法,便是四壁皆空。
坐椅子我有很大的慣性,老是慣坐了哪一張便是哪一張,哪個角落便是哪個角落,很少東坐坐西坐坐,在辦公室也是如是,老是坐在辦公桌后面的椅子上,辦公桌對面那一列五張的沙發,三年來也沒坐個遍。…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September 11,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究竟那是什麽人? 在外面的聲音
只可能在外面。你的心地幽深莫測
青苔的井邊有棵鐵樹,進了門
為何你不來找我,只是溜向懸滿乾1魚的木梁下,我們曾經
一同結網,你鍾愛過跟水波說話的我你此刻追蹤的是什麽?
為何對我如此暴虐
我們有時也背靠著背,韶華流水…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September 11, 2021 at 12:39pm — No Comments
(16)原刊於《中國詩選》第一期,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後收入《中國詩歌九十年代備忘錄》,王家新、孫文波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17)王家新、孫文波:《中國詩歌九十年代備忘錄》,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頁。
(18)柏樺:《張棗》,見宋琳、柏樺編:《親愛的張棗》,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32-33頁。
(19)“最高傾聽者”是布羅茨基評論茨維塔耶娃的話。
(20)張棗:《燈芯絨幸福的舞蹈》。
(21)[美]布羅茨基《小於一》,黃燦然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168-169頁。
(22)唐曉渡、王家新編選:《中國當代實驗詩選》,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序為唐曉渡執筆。
(23)《塔可夫斯基的樹:王家新集》,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第249頁。
(24)歐陽江河:《“89後”詩歌寫作:本土氣質、中年特征與知識分子身份》,收入歐陽江河《誰去誰留》,湖南出版社,1997年版。
(25)張棗:《跟茨維塔耶…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September 11, 2021 at 9:58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