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如此看似對立的軸端,洪席耶將其揉合為「媒介」的第三重定義:假若我們要讓這兩種立場皆能成立,條件是藝術的生產歸屬於某個特定的「感知場域」(milieu sensible),在其中,何者為藝術以及何者不是藝術的界線是模糊的(2008: 1)——換言之,前述對立立場若要共存,前提是出現一種感知場域,已將藝術、非藝術的分界打亂。此處為行文順暢,將 milieu…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18,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世界是自行公開的敞開狀態,即在一個歷史性民族的命運中素樸而本質性的決斷的寬闊道路的自行公開的敞開狀態(Of-fenheit)。大地是那永遠自行鎖閉者和如此這般的庇護者的無所迫促的湧現。世界和大地本質上彼此有別,但卻相依為命。世界建基於大地,大地穿過世界而湧現出來、但是世界與大地的關係絕不會萎縮成互不相干的對立之物的空洞的統一體。供界立身於大地,在這種立身中,世界力圖超升于大地。世界不能容忍任何鎖閉,因為它是自行公開的東西。但大地是庇護者,它總是傾向於把世界攝入它自身並扣留在它自身之中。
世界與大地的對立是一種爭執…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July 18, 2022 at 2:00pm — No Comments
在江濤的湧流中,我全然記起了杜甫在奉節寫下的《秋興八首》,想起了“每依北斗望京華”之句。而杜甫的另一個名句“兩朝開濟老臣心”說的也是正在奉節演出的“托孤”。——“依斗”與“開濟”,這應該是最切近的答案。
我為自己的頓悟高興,這一夜在船上睡得很踏實。我想有朝一日會把這個發現寫進關於奉節的報道中,可惜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可能了。
是的,寫過三峽的系列報道。在全國人大通過長江三峽工程後,我就冒著相當的“風險”,報道了三峽庫區的生態,以及水庫建成後可能加劇的汙染問題、移民問題。我還采訪過注定要走進歷史的絞灘站,航道工,女子信號臺,甚至還深入到大壩的基坑里。——這些好像都是遙遠的過去了。…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18, 2022 at 2: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18, 2022 at 1:30pm — No Comments
而文學的古典主義,縮減到真實原則的文學古典主義,意義與聲音真實而難以言表的詩歌和諧原則,看起來就像個老古董。從過去到現在的這一聯系可以被準確定義:它將言語發聲的時間與書寫的時間相對照:
很久以前,人類的聲音是低微的,這也是文學的境況。聲音的出現解釋了最初的文學,從此古典作品開始成形,並擁有了這種令人贊美的氣質。所有人都在聲音中出現,並支撐著觀念的平衡狀態(……)
終於有一天我們學會用雙眼去閱讀,而不是逐個字母去拼讀,也不是去聽,文學就此變得貪婪。
從咬頜到輕擦的發展——從有節奏而連貫到即刻的——從一位聽眾可以承受和需要的,到目光迅速、貪婪和自由地瀏覽時所感受與吸收的東西。…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ly 18,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當觀念變成詩歌時,它是話語延續的線條,是規則系統強加給表達意願的曲線。通過線條的隨意性,規則的約束指引詩人拋開他自認為“思想”之所想,以及他意欲表達的事物本身。它為詩人打開偶然的和微不足道的視角。它將詩人引向詩歌的內在性,去揭示被表達意願所壓抑的思想真正的可能性。——朗西埃
書寫可以作為引領自身和證明自身軀體的孤獨的言語;反之,也可以成為將思想記入軀體的象形文字。在《沈默的言語》中,朗西埃似乎想要重新描繪一個文學概念的體系,進行一種新的論證,重建一個從康德、謝林、施萊格爾到黑格爾的美學譜系。在書中,朗西埃就整個文學史範疇提出了文學的矛盾問題,在文學史中回顧文學存在的境遇問題,從比較文學角度提出了文學的多重發展問題。本文摘自《沈默的言語》,原文標題為一種懷疑藝術。…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ly 18, 2022 at 3:30am — No Comments
《電影影像與民主》(Cinematographic Image, Democracy, and the “Splendor of the Insigni-ficant”)是索朗·蓋農(美國康涅狄格州大學法國語言文學專業教授)與雅克·朗西埃的訪談,該文發表於《二十世紀法國研究》(The Journal of Twentieth-Century)2000年第4卷,第249頁至第258頁。(2000),文許珍譯。…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ly 18, 2022 at 3:30am — No Comments
朗西埃通過讓-馬利·斯特羅布(Jean-Marie Straub)的《從雲端到反抗》(Dalla nube alla resistenza, 1979),說明了具象語言(兒子的手勢)與政治意圖(父親的敘述)之間的呼應、反對、質詢或拒絕的關係,這同時彰顯了“確切的實踐”(pratique de justesse)與“正義的事件”(affaire de justice)這兩種“電影對政治的表達”。 …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ly 17, 2022 at 10:01pm — No Comments
搜狐按:“假如先生面前站著一個中學生,處此內憂外患交迫的非常時代,將對他講怎樣的話,作努力的方針?”編輯先生:請先生也許我回問你一句,就是:我們現在有言論的自由麽?假如先生說“不”,那麽我知道一定也不會怪我不作聲的。假如先生意以“面前站著一個中學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說一點,那麽,我說:第一步要努力爭取言論的自由。
這是1932年發表的魯迅先生的文章《答中學生雜誌問》。四年之後魯迅先生去世。先生1925年發表的《墓碣文》集中呈現了他的品質: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 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 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July 17, 2022 at 6:30pm — No Comments
摘要:華人向外遷徙有其漫長的歷史,遷徙的動力大約可分成兩類:一是因生存不易,二是因為不同的政治理念所造成。但不論何種原因的外移,到異地就需要適應新的環境,所以海外華人常以血緣、地緣和業緣的關係團結起來,這些團體也成為海外華人的生活重心。
甚至透過傳統家族概念的延伸,控管了華人在海外的生活型態與模式。
本文中所要討論的是十八世紀在西婆羅洲,出現的華人組織。這種團體,其名稱為公…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作品回歸之處,作品在這種自身回歸中讓其出現的東西,我們曾稱之為大地、大地是湧現著——庇護著的東西。大地是無所迫促的無礙無累、不屈不撓的東西。立於大地之上並在大地之中,歷史性的人類建立了他們在世界之中的栖居。由於建立一個世界,作品製造大地。在這里,我們應該從這個詞的嚴格意義上來思製造。作品把大地本身挪人一個世界的敞開領域中,並使之保持於其中。作品讓大地成為大地。…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July 17, 2022 at 1:00pm — No Comments
提要: 20 世紀中後期以來, 懷舊成為現代性視域下的一個重要的社會文化事件。 它是人的一種意識行為, 是一種歷史感和價值論, 且帶有審美體驗的性質。 現代懷舊體現了作為一種幻想文化在真實與想像之間的文化沖衝, 它順應並滿足了現代人對於心靈寧靜的需求, 反映了現代精神對人類日常生活的浸染和改變。…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July 17, 2022 at 12:30pm — No Comments
車站名標示著我的缺失
那麽近的距離,我卻不認識
街道、建築、運河支流,就是剛從眼前掠過的
白鷺,我茫然無知
我突然感到寂寞,不是出於自戀
而是為那些曾經經過我,或者正在經過的
或者即將經過我的人
他們,我也並不認識…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ly 17, 2022 at 12:30pm — No Comments
如此看來,審毒也成了審惡的一員,審惡加大審醜同盟。近期,有論者比較審惡與審醜的差異,歸納出四點:一是“惡”既可在某種程度上以一定外在形態表現,又能由概念與判斷的理性抽象形式把握,而“醜”則往往只以外在感性形式表現;二是“惡”與功利有直接相關性,可深入到倫理敘事範疇,而現代的“醜”不與功利直接發生關係;三是“惡”可用於人性與人心和德行等方面,而“醜”多用於言人或物的形式層面;四是“惡”常可引申為一種情感態度或價值評價,而“醜”則不大關乎情感評價層面。需要說明,“醜”不一定不美,往往以荒誕來補償,而“惡”多以毀滅性形態出現。如果說“醜”是“美”的反面,那麼“惡”是“美”的對立面,但非絕對性,而這種“對立”不僅沒有消解審美的產生,反倒擴展了美學範疇。【5】…
ContinueAdded by Copil on July 17, 2022 at 12:00pm — No Comments
然不可否認,形式層次的無差別,是洪席耶文學政治論一道難解之題。[13]他的立論方式,使十九世紀寫實小說的知識型標竿意義得以醒目,但也正因他必須毫無保留地捍衛各形各式的無差別(題材、類型、文字、情節細節、創作者位置等等),難免需要接受關於文學式民主(literary democracy)之效力的檢測。不只小說世界,現實政治場域也有應接不暇的魯道夫,贏者全拿;查理‧包法利縱使在知識型層次以其新視野完勝,畢竟粉身碎骨,死…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17, 2022 at 12: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July 17, 2022 at 11:37am — No Comments
我們都是在運用失去水分的詞語,粗陋的文字,去經營一個水晶般的心靈宮殿,這個情形想起來都匪夷所思,但是,確實我們獲得了準許,並且在這種近似詩經時代的現代遠古,也會出現一個嶄新的風景線,在構建一個未來。
可以這麼說,現代漢語詩歌的這場類似詩經時代的暗流,其實,在整合我們民族文明破碎的內心,去獲得新的現代生長點,也就獲得思想和道德的一次啟蒙。
語言文字,是文化和文明的載體,傳達著道的信息。
我們沒有時間去打開那本古書,哪怕窺視這個龐大體系的一個窗口,但是,道卻是簡單的東西,德也只有約法三章,我們發現其實粗淺文字的鍛煉,也可以燒制瓷器。…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ly 17, 2022 at 11:33am — No Comments
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個世界。但這個世界是什麽呢?其實,當我們談論神廟時,我們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只有在我們這里所走的道路上,世界之本質才得以顯示出來。甚至這種顯示也局限於抵制那種起初會把我們對世界之本質的洞察引人迷途的東西。…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July 17, 2022 at 11:32am — No Comments
2006年7月1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工作的政策意見》。
兩個月後,新修訂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正式實施。這兩個文件,被稱為水庫移民權益保障“新的里程碑”,是“體現了對水庫移民這一群體權益和發展權為基礎的全方位維護。”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之和,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6倍。今後絕大部分水利工程移民今後都可按照…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17,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羅芳伯《遊金山賦》
蓋聞金山之勝地,時懷仰止之私衷。地雖屬蠻夷之域,界仍居南海之中。
歲值壬辰,節界應鐘。登舟自虎門而出,南征之馬首是東。攜手偕行,親朋百眾;同舟共濟,色相皆空。予自忖曰:既從虎門而出,定直達乎龍宮。無何遠望長天,覺宇宙之無盡;下臨無地,想雲路之可通。真如一葉輕飄,飛來萬里;好借孤帆逕達,乘此長風。時則從小港而入,舟人曰:金山至矣。但見滿江紅水,一帶長堤。林深樹密,渚淺波微。恍惚桃源仙洞,翻疑柳宅山居。兩岸迷離,千仞嵐光接翠;孤峰挺秀,四圍山色齊輝。幾樹斜陽,一溪秋水。兔魄初升,猿聲四起。不聞牧笛樵歌,那有高人逸士。山窮水盡,潺潺之泉酌關心;柳暗花明,喔喔之雞聲盈耳。…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17, 2022 at 5:3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