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3,194)

(英)薩基:敞開著的窗戶

“您稍等,納托爾先生,我嬸母很快就會下來,讓我先來招待您,您不會介意吧?”15歲的女孩熱情說道。

弗蘭普頓·納托爾勉強跟她客氣幾句,想在這種場合下既能恭維眼前招待他的這位姑娘,又不至於冷落那位還沒露面的嬸母。可是心裏他卻更為懷疑,這種出自禮節而對一連串的陌生人的拜訪,是不是真的對於治療他的神經質毛病有所幫助。

在他準備遷往鄉間僻靜所在的時候,他姐姐曾對他說:“我了解你,你一到那裏準會找個地方躲起來,和任何人都不來往,而那樣會加重你神經質的毛病。我給你寫幾封信吧,把你介紹給我在那裏的所有熟人,在我記憶中,其中有些人是很有教養的。”

弗蘭普頓非常想知道,他持信拜訪的這位薩帕頓夫人,屬不屬於那一類有教養的人。…

Continue

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8:43pm — No Comments

禾子·古陵曲

我不相信命運,但也不時覺得被冥冥中的力所控制,使你不敢預卜將來。我在甌江的滾滾的濤聲中降生,卻在太行山腳下的清西陵渡過了一生中最寶貴的十年。 

十一年前,一個秋風蕭瑟的傍晚,我們搬遷的汽車從京廣線的高碑店站出發,穿過秋收後空寂的原野,進入了太行山區。汽車顛簸了一百多裏,看不盡路旁的荒山野嶺。終於,峰回路轉,眼前豁然開朗,出現了濃密的松林,在幢幢的陰影裏,宮殿翹起的飛檐泛著淡淡的月光。 …

Continue

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6:34pm — No Comments

葉天蔚·激情主義

有一幅漫畫,畫的是一個跋涉在群山之間的旅人,正傾倒出他鞋子中的砂石,旁白是:“使你疲倦的往往並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裏的一粒砂石。” 

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邏輯,它揭示了一種真實:將人擊垮的,經常並非巨大的挑戰,而是瑣碎事件構成的倦怠。

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一個人面對巨大的災難挑戰時,他會恐懼、會緊張、會湧起抗爭的沖動或掙脫的力量;至少,這是一種生的激情,即使他因此而失敗,這種失敗,依然會有一種悲劇性的力量。 …

Continue

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6:23pm — No Comments

梁漱溟·猴子的故事

人類頂大的長處是智慧。但什麽是智慧呢?智慧有一個要點,就是要冷靜。譬如:正在計算數目,思索道理的時候,如果心裏氣惱,或喜樂,或悲傷,必致錯誤或簡直不能進行。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但是一般人對於解決社會問題,偏不明此理。他們總是為感情所蔽,而不能靜心體察事理,從事理中尋出解決的辦法。 …

Continue

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6:22pm — No Comments

禹漢玲·懷念

兒子勒克小時候,總喜歡坐在我膝上看電視。三歲的孩子已能夠清楚地判斷真虛幻的人和事。他知道車禍、火災、宇航員是屬於現實生活中的,而蝙蝠俠、蛙人、星球大戰則屬於虛幻世界。惟獨恐龍,他似乎永遠分不清它到底屬於哪個時空。 

他無法理解這個曾經在地球上生存、而今卻滅絕得不見蹤影的龐然大物。我越是對他解釋就越是平添他的困惑與憤怒,按他的邏輯:凡是現在看不到的東西就意味著它從未存在過。 

一天,電視中正在播放緬懷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生平的紀錄片。當年輕的總統駕駛帆船的畫面出現在屏幕上時,勒克仰臉問我:“那人是誰?”“約翰·肯尼迪,以前的美國總統。” 

“現在他在哪兒?”“他死了。”…

Continue

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6:21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話堵話

“我愛每一片綠葉……”“怎麽?!每一片你都愛?!有一種綠葉,有劇毒,不但人吃了要死,就是不小心,皮膚沾上了,那也會很快潰爛!你也愛這樣的毒葉?!” 

“我愛每一片無毒的綠葉……”“你為什麽只愛綠葉?你難道不知道,‘霜葉紅於二月花’嗎?革命領袖有專門讚頌紅葉的詩句,小學課本裏就有,他們從小就受到那種革命情操的熏陶,你為什麽排斥具有非常積極的象征意義的紅葉?!” 

“我愛每一片無毒無害的葉子,無論是綠的、紅的、還是金黃的……”“你為什麽只愛葉子?你為什麽不愛花朵?” …

Continue

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6:20pm — No Comments

梁遇春·途中

Continue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4:41pm — No Comments

三毛《沙哈拉的故事》素人漁夫

有一個星期天,荷西去公司加班,整天不在家。

我為了打發時間,將今年三月到現在荷西所賺的錢,細細的計算清楚,寫在一張清潔的白紙上,等他回來。

 

到了晚上,荷西回來了,我將紙放在他的面前,對他說:“你看,半年來我們一共賺進來那麽多錢。”

他看了一眼我做好的帳,也很歡喜,說:“想不到賺了那麽多,忍受沙漠的苦日子也還值得吧!”

“我們出去吃晚飯吧,反正有那麽多錢。”他興致很高的提議。…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4:40pm — No Comments

弗蘭克《追尋生命的意義》(5)

8 精神創傷

冷漠寡情,感覺鈍化,自覺什麽也無法在乎--這正是第二階段心理反應所特有的征狀。這些征狀,終能使一個人忍受無時無之的鞭笞而渾無所覺。每個俘虜就靠這種遲鈍和麻木,很快把自己裹進一層極為需要的保護膜裏頭。

我們常因為細故(甚或是無緣無故)而挨打。譬如,面包是在工地分配的,必須排隊領取,有一次,我後面那個人站歪了一點點,隊伍因此不夠整齊,結果惹惱了挺進隊的警衛。當時,我壓根兒不知道背後發生了什麽事,也不明白警衛到底怎麽想,可是突然間,我頭上吃了兩記悶棍。直到那一刻,我才發覺身旁那個警衛出手打人。那種時候,最難受的不是肉體上的痛苦(不論大人或兒童皆然),而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待遇所帶來的精神創傷。…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4:39pm — No Comments

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 (4)

我曾被邀參加某次茶會,端上來一碗醬湯。平時隨便飲用的那種稠糊的赤褐色場汁,在搖曳、隱約的燭光映照下,沈澱在黑漆的碗底,令人感到富有深沈優美的色彩。

此外,在大阪、京都,炒菜都用濃醬油烹調,那種膠稠的光亮液汁,多麽富有“陰翳”色彩而與“暗”相調和啊!

但白色醬油、豆腐、魚糕、山藥汁和白生魚片等純白色的食物,如置於周圍雪亮的房屋裏,那就難於顯示其本色了。

白米飯如盛入黑漆光亮的飯桶裏,置於暗處,一看就會引起美感而刺激食欲。那剛剛燒煮的雪白米飯,一揭開鍋蓋,飯香撲鼻而來;盛入黑色容器,看到一粒一粒宛如珍珠閃閃發光的飯粒,凡是日本人誰不感到這米飯是多麽珍貴啊!…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4:36pm — No Comments

毛佩琦·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上)

毛佩琦:原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長;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吳晗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會生活史研究,發表論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論》、《永樂皇帝大傳》、《鄭成功評傳》、《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國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國明代軍事史》(合著);主編有:《歲月河山—圖說中國歷史》、《歲月風情—中國社會生活史》、《十大後妃》、《百卷本中國通史••明史10卷》、《中國社會通史•明代卷》、《中國狀元大典》、《四庫全書大辭典•史部》等。…



Continue

Added by Dramedy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4:35pm — No Comments

伍爾芙·書裏的兩種女人

也許,我們現在最好還是暫時放棄尋求真理,拋開頭腦裏那一大堆一大堆如熔巖般熾熱、又像洗碗水一樣骯臟的所謂見解。我們最好拉上窗簾,撇開胡思亂想,點上燈,縮小搜尋範圍,去 請教歷史學家。因為歷史學家記錄的是事實,而非見解,所以他們會為我們描述女人過去的生活狀況。當然不可能包括所有時代,只要談談英國歷史上的某個時代就可以了。比如說,伊麗莎 白時代。

因為那個時代留下了一個長期令人困惑的問題:當時幾乎每兩個男人中就有一個能寫韻文或者十四行詩,可是就在這樣一個不尋常的文學時代,為什麽就是沒有一個女人寫過一句詩?對此 ,我不由得自問,當時女人的生活狀況究竟如何?因為,雖說文學創作主要是表現想象,不像科學那樣要讓一塊石頭直接落到地上,但文學仍像一張懸在空中的蜘蛛網,它的四個角還是很微 妙地掛在什麽東西上的,或者說,它還是和生活有聯系的。這種聯系往往難以察覺;譬如,乍看之下,莎士比亞戲劇似乎是完全憑空懸在那裏…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4:33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7)

盧米埃爾和梅裡愛的影片(下)

       以魔術家及製造木偶和演出木偶戲為職業的喬治·梅裡愛,是對巴黎「大咖啡館」的第一次電影放映深感驚奇的觀眾之一。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傳聞:梅裡愛曾要求安東尼·盧米埃爾把他兒子發明的機器賣給他,但安東尼回答說:「活動電影機」不會流行很久(盧米埃爾的機器實際只流行了十八個月),因此他要自己取得這一發明所能得到的利益。安東尼這種想法很對,因為當時曾有人向他出過一千金路易的高價,他都不肯出賣,而不出一年,「活動電影機」卻給安東尼帶來百倍於此的收入。…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4:33pm — No Comments

陳世旭: 森林·河谷

森林

在整個世界,除了水,我最喜歡的就是森林。

繁衍自強的森林是生之意趣。森林收容了一幕又一幕悲喜劇。

彌漫在森林間的沈寂與神秘,為藝術提供了深沈、寧靜的心理背景。多少個世紀以來,森林始終滋潤著人們的鄉愁與詩心。這就是為什麽索爾·貝婁會說:“藝術從森林開始。”

森林多麽好。森林有花有草,森林有雲有霧,森林有風有雨,森林有泉有湖……

森林有詩。…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4:32pm — No Comments

勞倫斯·我算哪個階級

我覺得,眼下所有白人的世界裏,社會階級的鴻溝反倒比國家間的鴻溝深。其實,思想這東西最具國際性,任何有教養的人,無論哪個國家,都與白人世界的其他有思想的人有長久的接觸。我所說的僅限於白種人,甚至都不能包括印度人,因為對他們來說,歐洲的文化是附著物,是對統治民族的模仿。在白種人裏,受過教育的人大都相似,即使語言不同,也能一見如故。各個國家有各自的特征,也有偏見。但任何歐洲國家或美國的中產階級人士,其重大的想法、傳統的情感和行為舉止大都相近。貨真價實的上層階級是沒有了。

問題的關鍵是,歐洲文化中的所有人,他們的思想內容幾乎是同質的,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十分相似。事情無論大小,無論國內事務還是國際金融,國內商務還是世界大戰,一遇到什麽事,每個國家的表現都和別的國家相差無幾,甚至想法雷同,眾口一詞,行為如出一轍。…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4:31pm — No Comments

愛倫坡·失竊的信

智者最忌過分聰明。——塞內加

  18××年秋的巴黎,入夜之後,冷風陣陣,我正陶醉於雙重的享受:含著海泡石煙鬥進行沈思默想,跟我的朋友C. 奧古斯特·杜邦一起坐在他聖日爾曼郊區兌諾路三十三號三樓後房的小圖書室(或叫小書齋)裏。我倆保持深沈的緘默至少已有一個小時。不經意的旁觀者也許會以為我倆都只專心地凝望著吐入小屋空氣裏的裊裊煙圈,心無旁騖,其實我是在心底回味著黃昏時跟他交談的話題:莫格路慘案與圍繞瑪麗·羅傑被殺的種種神秘。因此,在我們敞開公寓房門,請我們的老相識巴黎警察廳戈總監進來時,我只把那看作是偶然的訪問。…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1:22pm — No Comments

王溢嘉的夜間風景·古今中外的十大夢觀(上)

夢是「另一種人生」

「風雨蕭蕭已送愁,不堪懷抱更離憂;故人只在千岩裡,桂樹無端一夜秋。把袖追歡勞夢寐,舉杯相屬暫綢繆;覺來卻是天涯客,簷聲潺潺瀉未休。」

這首〈夢山中故人〉的七律,充滿了迷離的景緻與感傷的情調,它的作者不是別人,乃是南宋的大儒朱熹。在這首詩裡,我們似乎看到了迥異於《朱子集註》裡的朱熹,也許是乍從夢中醒來,內心深處騷動的情感未息,而使我們得以從自然流露的字裡行間,瞥見了另一個朱熹。

有人說「人生如夢」,也有人說「夢如人生」。這兩種說法其實都似是而非,因為夢原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卻又不同於真正的人生,所以我將它稱為「另一種人生」。…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1:19pm — No Comments

吳念真·母難月

爸爸十六歲那年從嘉義跑到九份附近的礦區工作。十六歲還不能進礦坑,所以在煉金工廠當小工。

 

他發現工廠裏有一個年長的女工幾乎每天以淚洗面,於是善意地問人家出了什麽事,那婦人說她兒子在山上工作時中暑死了,十六歲,跟他一樣大。

 

我爸說:“你不要傷心啦,不然……我給你當兒子。”

 

從此我爸進了人家家門,當了別人的兒子。

 …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9:35am — No Comments

袁騰飛·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18)

第13節:老板很靠譜員工很得力…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9:34a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55. 人們都叫我“鸛鳥”

蝴蝶和黑三更半夜抵達了我家。他們把圖畫攤開在我面前的地板上,要求我告訴他們誰畫了哪張圖。使我想起了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猜頭巾”遊戲:先畫出各式各樣不同人的頭飾,有教長的、騎兵的、法官的、劊子手的、財務官員和秘書的;接著,在另外一疊紙的背面寫上對應的稱呼,遊戲的內容就是要把它湊成正確的一對。…

Continue

Added by Suan Lab on September 10, 2016 at 9:34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