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HKENT HOLIDAY
  • Male
  • Batu Pahat, Johore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TASHKENT HOLIDAY's Friends

  • Copil
  • Syota ElNido
  • 厚數據才厲害
  • Dushanbe 杜善貝
  • SRESCO
  • ucun estutum
  • Kehtay Dream
  • Kaki Bukit
  • Virunga
  • TV Plus
  • Jambatan Tamparuli
  • Cheung Po Tsai Cave
  • Récupérer
  • Uta no kabe
  • 心勢 紀

Gifts Received

Gift

TASHKENT HOLIDAY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TASHKENT HOLIDAY's Page

Latest Activity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6

博物館已經經過重建,室內畫有羅馬故事的壁畫,陳列著古代的雕塑和著名油畫,廣場保持了文藝復興之後的風格,寬闊的臺階是米開朗琪羅親手設計。古羅馬的式樣基本上已不復存在,只在面對羅馬廣場的一面保留著原初的樣貌。在這一面,似乎還能感受到一絲古老的雄渾。幽深的走廊,巨大的深紅色石雕,厚重得難以想像的石壁,森嚴的穹隆下仿佛還縈繞著怒不可遏的沈聲吶喊。 帝國:愷撒和龐培是共和國最後兩個競爭者。愷撒死後,幾十年間你方唱罷我登場,融戰爭、陰謀與愛情於一身,成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傳奇話題,一時間熱鬧非凡。 愷撒在征服埃及時,與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墜入愛河,生過一個孩子,在愷撒死後,他生前最親近的副官安東尼又與克里奧佩特拉相戀。安東尼為愷撒報仇,登上了權力高峰,卻在關鍵戰役中被奧古斯都打敗。…See More
Feb 9,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5

羅馬經歷過多場失敗,但他們強大的秘訣就在於永不認輸。當敵人留在他們的土地上,他們從來不求和。按照孟德斯鳩在《羅馬盛衰原因論》中的話:“當他們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的時候,元老院便把各種侮辱都承受下來,一聲不響地等待著報復時刻的到來。” 元老院是羅馬的靈魂。羅馬有執政官,但不是執政官一人統領天下。元老院是貴族,是受人尊敬的長老,他們和執政官聯合執政,決定整個羅馬的戰略、戰術和法律。執政官定期選舉,元老院相對穩定。執政官代表崛起的當下,元老因與戰鬥和血統相連,代表相對固定的傳統。羅馬人稱此為共和,按照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的定義,民主與貴族制的混合即為共和。這與今天的國家非常相像。西塞羅的《論國家》對此有詳細的闡述,他借著假托的理想君主西庇阿之口,討論了民主和貴族制度各自的優點和危害。羅馬人對此有著清醒的理解和選擇,在民主與貴族之間尋求平衡。 共和是羅馬早期堅持的一貫原則。羅馬人沒有帝王,執政官不停更換。羅馬人在那時就相信,一個共和國比一個帝國,更能讓自身保持純潔和正義。如果不理解這一點,就無法理解愷撒的刺殺者,何以可能抱著非個人的目的,對一位傑出的領袖作此選擇。他們明確地排斥個人稱帝,不願一個人…See More
Feb 7,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4

由此所述,羅馬人是愛神維納斯和戰神馬爾斯的後裔,對應於希臘神話中的阿芙洛狄忒和阿瑞斯,這就意味著他們擁有最神聖高貴的血統。這是羅馬對自身的神奇追憶,羅慕路斯神廟今天在羅馬廣場附近還可以見到,而那一隻母狼餵養兩個小孩的青銅雕塑至今仍是羅馬的標誌。 維吉爾的長詩《埃涅阿斯記》是講述埃涅阿斯傳奇的最好的詩篇,這是一部傳奇史詩,向荷馬致敬,同時也有自身特有的浪漫。維吉爾生於公元前70年,曾於羅馬學習哲學,在公元前44年,愷撒遇刺的那一年,回鄉務農寫作。維吉爾是用拉丁語寫作的最偉大的詩人,他的詩篇是中世紀拉丁語的必修課,14世紀的浪漫詩人但丁就以維吉爾為導師,從他身上獲得靈感。而李維的《羅馬史》是講述羅馬歷史並混合了一切傳說的經典的史學著作,盡管其中涉及神話故事,但後世學者還是將其作為最權威的歷史資料。李維生於公元前59年,他用嚴肅的態度講述了傳說,並將傳說與現實政治結合起來,賦予傳說一種同樣嚴肅的氣質。他講羅慕路斯統治中賦予了公民選舉的權利和元老院崇高的地位,奠定了羅馬共和的基礎,嚴謹而又平實,但又講羅慕路斯最後在一場飛沙走石中消失不見,升天而去,似乎一切都是神的旨意。不管這些故事真實與否,它…See More
Feb 5,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3

羅馬並非從一開始就是帝國。它作為共和國開始升起,帝國只是它榮耀的頂峰。帝國是後來兩千年歐洲再無任何勢力到過的高度。它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在羅馬從共和國誕生到帝國覆亡的千餘年間,它始終以戰鬥到死的形象生存在世間。它孕育了世界上最多、最傑出的將領。“在歷史上,除此之外,我們再也看不到不間斷的一連串這樣傑出的政治家和統帥。”孟德斯鳩如是說。 在短短的100年間,羅馬送出了西庇阿、馬略、龐培、愷撒、安東尼、奧古斯都,這是一串令每一個時代都戰栗的名字。愷撒是這一連串名字中最耀眼的一個,他從未當上皇帝,但他的名字後來卻成為帝王的頭銜。 共和國:愷撒死後,羅馬成為帝國。在那之前,它曾有700年共和國的歷史。 按照羅馬的傳說和李維編寫的《羅馬史》,羅馬是特洛伊的後代。傳說中,特洛伊毀滅之夜的大火沒有燒死所有人,維納斯的兒子埃涅阿斯被母親救出,順著小船漂流,開始逃亡。他經過迦太基,迦太基的女王黛朵愛上他,想留他在身邊,但他知道神諭,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將特洛伊城的命運播種給另一座城,於是忍痛與心愛的女人分開。這離別的一幕後來成為戲劇舞臺上著名的經典。埃涅阿斯最後到達一片平原,定居下來,他的後人在此繁衍生息,…See More
Feb 2,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2

愷撒並未滿足於此,他想做的仍然更多。此時的他心中仍有無限計劃,就像征服天下的秦始皇,愷撒也有龐大的藍圖,他計劃修建廣場、修建穿越歐洲的公路、打通歐洲與非洲的海峽。他沒有秦始皇的幸運來完成這一切,他只來得及表明他有這樣的打算。他的戰役沒有結束,他的計劃剛剛開始。 這一切在3月15日戛然而止。 愷撒死去的那一天前夜,據說天有異象,愷撒的妻子夢到不祥的事物,心里充滿恐懼。她試圖阻止愷撒,不讓他出門,他思慮再三,沒有聽她的勸告,還是去了元老院。他說如果因恐懼而躲在家里,那他就不是愷撒。他穿了袍子,像平常一樣跨出門,在元老院門口還向眾人打招呼邀酒,一如往常。 那是歷史凝結的時刻。沒有人知道,如果愷撒在那一刻沒有被刺殺,羅馬帝國的歷史會怎樣改寫,世界的歷史會怎樣改寫。 元老院位於帕拉丁山腳下,古羅馬城區的羅馬廣場。這是一片包含了多重建築的區域,既有政治中心元老院和公共集會的大會堂,也有生活場所和神廟。出土的建築多半已破損,只有墻基和一部分立柱,墻體和房頂大部分已無跡可尋,但仍然可以看見一半尚未損毀的神廟圓頂,雄渾厚重,建築技巧高超。這一部分廣場是在墨索里尼時期挖掘出土的,廣場外的大道也被命名為墨索…See More
Jan 30,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1

公元前44年:羅馬。終於要到羅馬了,世界上唯一的王者之都。 羅馬。唸出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有一種強大的氣息微微震顫在空氣中。羅馬等於世界中心。至少在歐洲一千年的時間中,這個斷語是有效的。 在世界歷史的版圖上,只有一段時間整個東西方世界同時進入一統天下的局面,那就是公元前後的羅馬帝國與漢帝國時代。羅馬帝國從公元前27年至公元395年分裂,漢帝國從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東漢滅亡。這兩個帝國有太多相似之處,它們都從戰亂中走來,都幅員遼闊,都為後世開創了制度與法律典範。羅馬帝國先是贏得了與迦太基的艱苦鬥爭,又征服了高盧和安達盧西亞;漢帝國從推翻秦帝國開始,然後經歷了曲折的楚漢相爭。戰爭賦予它們力量。兩個帝國均建立了有效的中央控制,帝王傳承體制,法律和行政執行體系。這是它們遠隔萬里的默契之處。它們的貿易觸角曾接近過對方的邊緣。盡管從未有過直接的接觸,兩個帝國卻在歷史的圖景中獲得相當接近的面容。 然而,這種接近只是帝國時代的短暫一瞬。這一瞬的接近有時會給人一種錯覺,就好像它們經歷的是同樣的歷史過程,達到的是同樣的歷史狀態。可實際上不是。兩個帝國在之前和之後的走向都相差甚遠,內在的邏輯迥然不同。…See More
Jan 27,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13

《古代城邦》:法·庫朗熱(1830—1889)譚立鑄譯。 這是一本探討歷史起源的書,作者寫作的時候,只是一名中學教師,但它的影響遠遠不局限於中學。 它所敘述的時代是我們所關心的雅典黃金時期以前的時代,它要解釋的也正是這黃金時代的由來。希臘城邦的公民權利與民主並不是憑空而來,它也是由家庭、部落和宗教團體發展過來,與這些團體並不衝突。宗教並不是妨礙公民政治的阻力,相反,它還是助力。 這是一本娓娓道來的書,作者有著教師特有的親切。他純粹因為興趣,自己尋找文獻,作了細致的研究。書一出版就成為經典,直至今日。 “在古人之間建立社會關係殊非易事。欲賦予他們某種共同情感,以公共理性取代個人動機,那必得有某種比自然力量更強大的力量,某種比私利更值得尊重的利益,某種比哲學理論更確定的認識,某種比契約更牢固的共識,這種東西須是在人心中根深蒂固的。 “那就是信仰。 “君王並非就是善的,僭主並非就是惡的。它們之間的分別在於宗教。古代的王者行祭司職務,權力與聖火相連。而後世的僭主只是政治首領,他們的權力來自武力或選舉。”See More
Jan 25,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12

《政治學》: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公元前4世紀)吳壽彭譯。 亞里士多德總是包羅萬象的,他開創了教科書式的寫作風格,按邏輯分類,確保無遺漏,再分門別類地討論每個門類的特點和區別。 對於政體,亞里士多德跟隨柏拉圖的區分方法,正式定義出五種政體類型,列舉了數十個城邦的實例,分析優點和缺點。整個過程讀下來,確實有一種深入的細致無餘。亞里士多德熱愛中道,他的寫作永遠不像柏拉圖那樣詩意,但他永遠會是入門必讀的教材典範。 “公民們都有充分的資產,能夠過小康的生活,實在是一個城邦的無上幸福。如其不然,有些人家財巨萬,另一些人則貧無立錐,結果就會各趨極端,不是成為絕對的平民政體,就是成為單純的寡頭政體;更進一步,由最魯莽的平民政治或最強項的寡頭政治,竟致一變而成為僭政。僭政常常出於兩種極端政體,至於中產階級所執掌而行於中道或近乎中道的政權就很少發生這樣的演變。”See More
Jan 24,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11

推薦閱讀:《法篇》:古希臘,柏拉圖(公元前4世紀)王曉朝譯。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最為人所熟知,也是爭議性最大的作品,它是柏拉圖的代表作,但我們在這里並不介紹《理想國》,而是介紹柏拉圖的另一部作品——晚年的《法篇》。 與《理想國》相比,《法篇》更成熟、更複雜,包容性更強。它同樣討論了城邦的制度、教育、法律,討論了人性,討論了國家,但與《理想國》不同的是,《法篇》雖有應然的成分,但更多是實然的成分,它借雅典人之口縱觀了歷史長河,為現實政治寫出了現實政治家所無法看清的歷史必然和政治核心,今天看起來仍然震撼人心。 “(波斯人的共同體)在不斷退化。其原因在於普通民眾的自由太少,君主的權力太大,從而使他們的民族情感和公共精神終結。由於它們的消失,權柄們關心的不再是他們臣民的共同利益,而是他們自己的地位。只要認為對自己有一點兒好處,他們就會把國家的城市和民眾投入烈火,使之荒無人煙,於是人們野蠻地相互仇視,深懷敵意。另一方面,當需要民眾組成軍隊保護自己時,他們在民眾中找不到忠誠者,也沒有人願意在戰場上為他們冒險,在理論上他們的軍隊成千上萬,但實際上人數再多也不起作用……他們的愚蠢被迫表現出來,因為他…See More
Jan 20,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10

有人說柏拉圖是斯巴達主義者,有人說他是共產主義者,原因就在於他描繪了一個分工運轉如機器的理想國,仿佛蘊含了極權的苗頭。然而他們沒有注意柏拉圖自己悲觀的預言:“既然一切有產生的事物必有滅亡,這種社會組織結構當然也是不能永久的,也是一定要解體的。”他從來沒有認同強制教育。當他談到人們贊賞的斯巴達榮譽社會,他說他們“受的不是說服教育而是強制教育,所以他們秘密地尋歡作樂,避開法律監督”。 柏拉圖所有的表述都不是一個改革家和政治家的理想,而是站在世界之外的靜默旁觀。與其說他寫了一個政治上的理想國,倒不如說他寫了一個幾何意義上的理想國。幾何是宇宙最安然而單純的真理,它靜靜地存在於宇宙深處,是一切事物本真的狀態。幾何世界最純粹,因而能指出真正的原理,不受紛雜現實干擾。如果柏拉圖只是為了宣傳政治理想,他就不會花極大的力氣講述國度的層層衰落。他實際講的是政治的邏輯。就像畫出一個圓,經過分割和投影,可以重新拼成一個長方形,它們之間有著周長的對應。這是公理。與其說這是政治理想,不如說是幾何理想。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哲人。 世界上最悲傷的事情也許莫過於看到了危險,卻不能避免。柏拉圖的眼睛就像憂郁穿透命運的燈…See More
Jan 6,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9

僭主帶領反抗,獲得成功,最後就變成了十足的獨裁者,在反抗奴役中奴役了所有人。早年的滿臉堆笑為他換來信任,等到國內的政敵全被消滅,他就變了面孔,清除一切不服從的人,將從前幫助他取得權力的人,不管是敵是友,全部清洗,並要求眾人歌唱“僭主有如神明。” 從此,國家就衰落了。 所有這一切,都在《理想國》中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銘刻下來。亞里士多德的分類只是更全面、系統地辨析。柏拉圖用寓言書寫一切。這是2500年前之人對一個國家的假想推演,然而卻如命中註定。掩上書卷,會覺得時間並不是距離,越遠的東西離我們越近。 哲學:阿格拉今天只有荒煙蔓草,但過去曾經喧囂無敵。這里聚滿商人、哲人、法律專家。他們熙熙攘攘地穿梭,社交娛樂、觀看體育遊戲、交換新聞。哲學家在柱廊下攜手散步,演說家在柱廊下發表演說——斯多葛學派的名稱就來自柱廊“Stoa”,亞里士多德學派因為散步被稱作逍遙學派。很難想像這荒僻而空無一物的空場,曾經有那樣火花四溢的散步。這里也會執行政務、審判並決定放逐。雅典公民將陶片投入罐子,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是否永遠被處死或放逐。 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被雅典公民處死。這可能是柏拉圖懷疑民主制度的直接理由。蘇格…See More
Jan 2, 2021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8

第二個階段就是崇尚榮譽的一代統治者。由於崇尚戰爭,他們通常好勝,愛榮譽,缺少文化,對奴隸相當嚴苛。他們的成長是在兩種力量的對抗中:一方面仍然有父輩教育他們要良善,不要計較權力;另一方面已有母親和其他俗眾批判這樣的父親無能、缺乏男子氣概。久而久之,孩子在兩種力量的爭奪中變成折中性的人,一方面他們私下里愛錢,取悅女人;另一方面表面上又不被許可撈錢,所以顯得相當吝嗇,好戰而注重榮譽。 第三代人是更為露骨的寡頭政治。這一代人完全墮落於財產,財產讓風氣變異、腐化。這一代人看到父親作為軍事領袖,卻在某一天被政治審判或告密,財產全部沒收,他們心中的榮譽感會立刻動搖,開始將財富當作唯一依靠,設法撈錢,只想致富和斂財。這形成一種風氣,人們相互模仿,一個國家變成財富崇拜者,歌頌富人,讓富人掌權,鄙視窮人。法律規定政治門檻,將窮人排除在外。這樣的國度最後會變成兩個:一個富人之國,一個窮人之國,他們相互之間陰謀對立。這一代人無法擺脫內心矛盾,在雙重性格中生活。 第四代人則是崇尚自由的平民政治。這一代人在上一代人的財富蔭庇下,生活養尊處優,變得嬌慣放縱、四體不勤,無所用心,苦樂都經不起考驗,成了十足的懶漢。這個…See More
Dec 28, 2020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7

在所有國度中,本質上要處理的是窮人和富人的問題。每個國度都有窮人和富人,富人佔據統治地位的是貴族或寡頭政治,窮人平民佔據統治地位的是民主。怎樣調和雙方是政治中的核心問題。很多人支持貴族與民主混合的共和制,而亞里士多德與眾不同,他更傾向於讓一個良善的中間群體來統治,那就是中產階級。他說:“巨富者傾向於傲慢和自負的卑鄙,赤貧者則傾向於惡毒和下賤的卑鄙。”中產階級在他們之間,擁有更不作惡的性格。 這些論述今天讀起來依然有感觸。亞里士多德是節制而理性的學者,他推崇折中適度的道路。這是為什麼他更喜歡由中產階級起到調和作用的中間道路,也是為什麼他更受現代人歡迎。他不是均富主義者,當他談到窮人和富人平等,指的是“法律上的平等”,即二者被同樣對待,窮人不可以佔富人便宜。他還認為,無論如何,“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這些講法和他堅持中產階級主導的理念,被現代很多人接受。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他的這些論述直接繼承自柏拉圖。很多討論在柏拉圖的書中已有涉及,亞里士多德將其整理,提出自己的修正。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氣質完全不同,亞里士多德的書采用分類討論的講稿形式,而柏拉圖完全采用對話。亞里士多德是一柄可…See More
Dec 24, 2020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6

理想國:為什麼現代民主不再采用雅典的形式?公民大會有什麼不好? 也許,最明確的答案可以用《聯邦黨人文集》中的一句話給出:“在所有的立法組織中,組成它們的人數越多,能夠在事實上引導它們會議進程的人就越少。”這非常尖銳地給出了直接民主的弊病:當每個人都試圖說話,就沒有人能被聆聽。 人數的問題在古希臘就已被提出。超過萬人的大會想要辯論就異常困難,公民與公民也不可能相互認識。雅典當時的六千人大會是公民的很大一部分,但也不是全部。亞里士多德對於城邦大小的規模相當重視,他認為城邦太小便無法自足,而太大會生疏、不能維持執法和大會的良好秩序。現代國家無一例外比古代希臘城邦大很多,直接民主不僅做不到,而且效果一定不會好。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更為重要而深刻的:大眾的民主的危險在古希臘時期已然被察覺,雖然後來沒能避免。大眾民主受到民眾的盲目與狂熱制約,很容易反復無常,被政客煽動。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中之所以比較了上百城邦不同的體制和歷史,就是為了發現每一種的好與不好。 王制的問題是一人統治無可避免會出現腐敗問題,較多好人組成的團體變壞的概率會小一些。歷史上有很長時間的王制,然而有才德的人多了,不會再接受一…See More
Dec 22, 2020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5

古希臘分布著約摸750個大小不等的城邦,每一座城邦又是很多個家族的松散聯盟。這是由下至上自然的結果,家族聯合成部落,部落聯合成城邦。最早只有以家為單位的村落,經過慢慢融合,形成較大聯邦,最後成為國度。將人聯系在一起的是祭祀。共同的對祖先和奧林匹斯眾神的信仰,使得城邦成為共同體。最早的城邦有共同的祭祀聖火,宗教節日時,城邦里的公民在同一張餐桌上共享儀式。 早期希臘的每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小國家,每個城邦都經歷過“父親——組長——部落首領——國王”的發展脈絡。城市為了保護聖火而建成。相傳,雅典城是由刻克洛普斯和忒修斯先後修建的,雅典每年都慶祝建城禮。城邦的作用是神聖的,保護聖火,完成公共生活中的祭祀。最早的聖火教長被稱為君主,後來也就成為城邦的政治領袖。這樣的體系慢慢演化,逐漸成為純粹的政治結構。 最早的城邦幾乎都是君主制的,但很多代人之後,平穩的政治局面開始發生動蕩,城邦幾乎或早或晚都進入了另外的政體中。也許是古老的家族領袖共同領導——被稱作貴族政治;也許出現貧富分化,一小部分新興富人聯盟領導——寡頭政治;也許是平民勢頭迅猛,奪得選舉和行政權——民主政治;也許是某一個強力個人從混亂中站出來,…See More
Dec 21, 2020
TASHKENT HOLIDAY posted a blog post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4

“民主”一詞來自希臘。今天的我們常常對民主有一種誤解,以為民主是公民共同當家做主、決定事情。其實並不是。這只是古希臘式民主:全民參與民主。現代民主從希臘民主脫胎,但其內涵已經全然不同。現代民主的核心是代議制:公民自願將判斷權交由少數人,由幾個被選者代替大家作決定,公民的意志體現在選擇。 希臘民主是真正的全民參與。“民主”這個概念是克里斯提尼在公元前508年至公元前507年引入雅典的,它的意思是平民政治,原本是和貴族政治對立的一種階層政治,後來被引申為所有公民政治。雅典的民主是參與式的,每一個公民都不僅具有理論上的政治權力,而且都要實際參與到政治活動中。成年男性宣誓之後成為公民,有責任討論、參與政治、擔任公職。所有官職由公民輪流擔任,每次任期一年,職位抽簽決定。雅典人認為抽簽不是偶然,而是神意。他們定期召開公民大會,六千人的大會一起討論,投票決定國家大事。為了爭取支持,辯論術一時鼎盛發達。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失敗之前,雅典人非常驕傲於自己的政治,他們相信是他們的民主讓他們強大。而在戰爭失敗之後,懷疑的論調就越來越多,雅典最智慧的頭腦開始討論民主的優劣,詢問世界上最好的政體應該是什麼。 這種…See More
Dec 8, 2020

TASHKENT HOLIDAY's Blog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6

Posted on November 18, 2020 at 10:30pm 0 Comments

博物館已經經過重建,室內畫有羅馬故事的壁畫,陳列著古代的雕塑和著名油畫,廣場保持了文藝復興之後的風格,寬闊的臺階是米開朗琪羅親手設計。古羅馬的式樣基本上已不復存在,只在面對羅馬廣場的一面保留著原初的樣貌。在這一面,似乎還能感受到一絲古老的雄渾。幽深的走廊,巨大的深紅色石雕,厚重得難以想像的石壁,森嚴的穹隆下仿佛還縈繞著怒不可遏的沈聲吶喊。 

帝國:愷撒和龐培是共和國最後兩個競爭者。愷撒死後,幾十年間你方唱罷我登場,融戰爭、陰謀與愛情於一身,成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傳奇話題,一時間熱鬧非凡。

 …

Continue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5

Posted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54pm 0 Comments

羅馬經歷過多場失敗,但他們強大的秘訣就在於永不認輸。當敵人留在他們的土地上,他們從來不求和。按照孟德斯鳩在《羅馬盛衰原因論》中的話:“當他們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的時候,元老院便把各種侮辱都承受下來,一聲不響地等待著報復時刻的到來。” 

元老院是羅馬的靈魂。羅馬有執政官,但不是執政官一人統領天下。元老院是貴族,是受人尊敬的長老,他們和執政官聯合執政,決定整個羅馬的戰略、戰術和法律。執政官定期選舉,元老院相對穩定。執政官代表崛起的當下,元老因與戰鬥和血統相連,代表相對固定的傳統。羅馬人稱此為共和,按照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的定義,民主與貴族制的混合即為共和。這與今天的國家非常相像。西塞羅的《論國家》對此有詳細的闡述,他借著假托的理想君主西庇阿之口,討論了民主和貴族制度各自的優點和危害。羅馬人對此有著清醒的理解和選擇,在民主與貴族之間尋求平衡。…

Continue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4

Posted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51pm 0 Comments

由此所述,羅馬人是愛神維納斯和戰神馬爾斯的後裔,對應於希臘神話中的阿芙洛狄忒和阿瑞斯,這就意味著他們擁有最神聖高貴的血統。這是羅馬對自身的神奇追憶,羅慕路斯神廟今天在羅馬廣場附近還可以見到,而那一隻母狼餵養兩個小孩的青銅雕塑至今仍是羅馬的標誌。

 …

Continue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羅馬:共和 3

Posted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8pm 0 Comments

羅馬並非從一開始就是帝國。它作為共和國開始升起,帝國只是它榮耀的頂峰。帝國是後來兩千年歐洲再無任何勢力到過的高度。它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在羅馬從共和國誕生到帝國覆亡的千餘年間,它始終以戰鬥到死的形象生存在世間。它孕育了世界上最多、最傑出的將領。“在歷史上,除此之外,我們再也看不到不間斷的一連串這樣傑出的政治家和統帥。”孟德斯鳩如是說。

 

在短短的100年間,羅馬送出了西庇阿、馬略、龐培、愷撒、安東尼、奧古斯都,這是一串令每一個時代都戰栗的名字。愷撒是這一連串名字中最耀眼的一個,他從未當上皇帝,但他的名字後來卻成為帝王的頭銜。 …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