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年。如果從通識課程中看現代中國的議題,相信「一帶一路」是十分熱門的課題。不過,「一帶一路」是一個很廣闊的課題,宏觀分析整個戰略,可涉及地緣政治、外交角力、全球化、綜合國力等;微觀上可分析其政策實行,如亞投行與絲路基金的運作、香港如何回應「一帶一路」等,正如特首也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一帶一路」四十多次。以下嘗試簡單說明「一帶一路」怎樣體現、或能否提升中國的軟實力。
有關「軟實力」的定義有頗多分歧
「綜合國力」是通識課程中一個較複雜的概念,因為不同學者對「綜合國力」的理解和使用標準都有不同。起初,「綜合國力」一詞源於中國學者,從多角度和多重標準「計算」和評估整個國家的實力。在眾多準則之下,籠統來說可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主要衡量國家在軍事、經濟、領土、人口、資源各方面的數字,當中又以經濟和軍事實力最受重視。至於「軟實力」概念的應用和內涵則有較大分歧,不少學生在理解「軟實力」時都感到困難。
「軟實力」是無形和不可量化的,但正因無法看見和計算,所以學生更感困難。例如有些通識參考書把「科技」列為「軟實力」的指標之一,有學生為此感到疑慮,因為國防科技、太空科技很可能會被歸為「硬實力」的指標。然而,資訊科技、節能科技卻又可以歸納為「軟實力」,因為資訊科技的發達程度,例如互聯網普及率,與國民的教育水平與素質很有關係,節能科技對於建立環境友好的城市,以提升城市形象又很有關係。到底科技是軟是硬,就顯得模棱兩可。因此,坊間對於硬、軟實力有眾多分類和歸納的方法,可能令學生,甚至教師感到無所適從。
為了較恰當地掌握「軟實力」的概念,通識科師生可以參考課程發展處出版的《現代中國》課程資源冊(註)。內文提供了一些常見的通識概念的參考資料,其中指出「軟實力」此概念源於美國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S. Nye),初期的概念是指:「能夠影響他國意願的無形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價值觀、文化吸引力和外交政策」。後來,Nye再提出「巧實力」(Smart Power)此概念,用以說明國家可能巧妙地、靈活地結合「硬實力」和「軟實力」,以擴大本國的影響力,令他國因而受到本國政策所影響。至於何謂「受影響」,亦即報章評論上常見的多種「力」,例如向心力、牽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吸引力、親和力、話語權等等,就正如美國政府展示出追求民主自由的政治價值觀,並影響了部份國家跟隨;而美國的文化商品亦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在外交上,美國亦成為多個國際組織的領袖,在外交層面具有頗大的話語權。
中國的軟實力 ── 關鍵是如何實踐
如果同學平日有閱讀與「軟實力」和「綜合國力」有關的文章,可能會提出質疑,因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很難只從三個角度──政治價值觀、文化吸引力和外交政策上體現。事實上,Nye亦承認「軟實力」的概念只是一個描述性的概念,並非規範性的,但他仍強調兩個原則。
第一、擁有「軟實力」的資源不等於有「軟實力」,國家的「軟實力」,必須觀察該國的具體行為能否影響他國,例如中國的中草藥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可視為「軟實力」的資源,但要化為真正的「實力」,就需要擁有如屠呦呦的研究,將之實踐成為具體可貢獻他國、影響他國的行為。
第二,「軟實力」很大程度源於公民社會,而非國家主導的行為。例如中國的儒家文化有其文化吸引力,可視為「軟實力」資源,但當中國將之實踐為具體的行為──孔子學院──時,則可能因政府的干預較多,反而限制了該文化的吸引力,最終無助於提升「軟實力」。反之,如果是中國人民身上活出儒家文化的精義,例如有仁、有義、有禮,則國民所建立的國際形象就可以提升中國的「軟實力」。可以說,強大的公民社會、國民素質是提升「軟實力」的重要元素。從國民的行為中觀察一國的「軟實力」,比起從國家政府的言論中分析一國的「軟實力」,更有代表性。
總括而言,回到「一帶一路」的議題上。如果借用以上「軟實力」的概念框架檢視「一帶一路」,同學應分析中國能否透過「一帶一路」,以提升中國的政治價值觀在國際上的認受性和牽引力?能否增加中國的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否加強中國在國際外交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並且,在落實「一帶一路」的具體政策時,能否善用和發揚中國的「軟實力」資源?以及能否從中建設更完善的公民社會?如此,大家便可以評估中國「軟實力」如何在「一帶一路」之下提升了。
註: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通識教育組《通識教育科課程資源冊系列:現代中國》,2015年12月,P.30
蕭皓聲老師:沙田循道衛理中學,畢業於中文大學歷史系,閒時喜研習文史哲。又因曾經歷高考通識洗禮,深受啟發,故希望把通識科的人文精神和思考素養,薪火相傳。教通識時間愈長,愈感價值判斷的困難,不只需要思辯能力,更希望能令學生有勇氣去作價值取捨。(收藏自 2016-01-15 集師廣益網站)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