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大眾文化在中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在西方大眾文化研究早已成了一門顯學。文化研究不論對人文學科,還是學院建構,還是對人的思考,生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文化研究到底是作什麽呢,我想它即尋找,創造,生產活的知識。文化研究是一種淘金術,它將淘出有利於我們的文化。
如今我們也已進入了網絡時代,知識的意義在於提高思考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我們似乎也不在需要以前作學問必須要求的“童子功”,我們再也不需要去背眾多的古代經典。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帶著一個白紙似的腦袋去搞研究,我們要的是更敏銳的分析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ContinueAdded by Priyatamā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44pm — No Comments
《騎馬遠去的女人》中的女主人公是個無名氏,沒有名字,似乎是強調她作為一種類型的地位,而不是作為個體的人。她被束縛在她丈夫開礦造成荒蕪的景象中,像他一樣,她也完全與世隔絕。作為美國文明的產物,這個頗具代表性的白人婦女,從人格化的社會遠走高飛,去體驗西爾西威人非人格化的生活,——西爾西威人是從阿茲台克族繁衍而來的,屬於印第安原始部落。勞倫斯把她走向原始部落民族的瘋狂旅程變成一種啟示,他覺得由於過分追求違背常理的對自然界的掠奪性開發,西方文明正在走向滅絕。西爾西威人是自然原始的工具,通過這一工具,自然恢覆了女主人公和她的同類通過否認自身內在和外部的自然力而傾覆了的平衡。在恐怖地走向生命末端之前,女主人公給吃了迷幻藥,感覺與自然溶為一體,“所有的感覺彌漫於空中,她可分辨出夜花開放的聲音”。在這裏,形而上學被最恰當地表達出來。…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44pm — No Comments
馬夫駕著馬車在荒徑上飛馳,農婦身著厚重的長裙在田野裏勞作,手工藝人們在作坊裏打磨工具——這些都是幾個世紀前典型的歐洲鄉鎮生活。時過境遷,人們似乎只能借由書本、電影、畫作追憶當時的風土人情。然而位於丹麥奧胡斯的“老城”博物館卻能給人以時空交錯之感。
“老城”博物館(Den Gamle)始建於1909年,於1914年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第一個展現城區建築文化的露天博物館,它由75棟來自20個村鎮的村落建築構成,多為木結構的房舍,由全國各地原封不動地移至奧胡斯。
整個博物館,共有27間房屋、禮拜堂和廚房,34個作坊,10間雜貨鋪和商店、5座花園,一間郵局,一間海關辦公室,一所學校及一家劇院。大多數的建築面向遊人開放,建築內部的每個房間均按不同時期的風格進行了裝修,使遊客可以一睹幾世紀以前的丹麥世俗風貌。…
Continue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39pm — No Comments
杜威:第二章·教育是社會的職能
三、社會環境的教育性
我們以上討論的結果是,社會環境能通過個體的種種活動,塑造個人行為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傾向。這些活動能喚起和強化某些沖動並具有某種目標和承擔某種後果。一個生長在音樂家的家庭裏的兒童,不可避免地使他在音樂方面所具有的任何能力得到激勵,而且,相對地說,要比在另一環境中可能被喚醒的其他沖動受到更大的激勵。除非這個兒童對音樂有興趣並有一定的造詣,否則他就沒有希望;他不能共享他所屬的群體的生活。參與一些與個人有聯系的那些人的生活是不可避免的;對他們來說,社會環境無意識地、不設任何目的地發揮著教育和塑造的影響。…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30pm — No Comments
不用收聽廣播電台的天氣預報,我已確信室內溫度超過人體常溫了。墻壁是熱的,桌椅是熱的,窗戶敞開著卻沒有一絲風,剛用新打的涼水洗浸了頭臉,短暫的一陣舒適之後,熱汗又湧流出來,胸膛裏憋得人簡直要窒息了。
我關了電燈,鎖上門,到河邊上去,那兒也許有點夜風。
古老的鄉村小鎮的街道上,偶爾駛過一輛卡車,雪亮的車燈,照出街道兩邊坐著或躺著納涼的赤膊裸腿的男女。南街那頭兒,傳來一陣弦索聲。拐過街心十字,聲音突然放大了。遠遠看去,一只大燈泡吊在樹杈上,亮光下圍擠著黑壓壓一堆人。我猜定那一戶居民有喪事,請來了樂人,為死者奏樂哩。一個沙啞的男聲和一個清脆的女聲正在對唱:
要斬要斬實要斬!…
Continue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December 15,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第九章·法國的印象派 B (二)
影片《車輪》中最有名的片斷,乃是一些形式上很成功的、系統地應用格裡菲斯的加速蒙太奇手法所構成的片斷。在這些片斷裡,風景和人物的面孔、機車制動桿和水蒸氣,交替出現,節奏愈來愈快,隨著火車向著懸崖的疾駛,觀眾的神經也愈來愈感緊張,最後則發生了覆車的慘劇。這種別開生面的表現方法並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岡斯長期在車站和鐵路員工當中的生活使他找到了表現鐵路詩意的秘訣,而法國人對於這種詩意義是最敏感的。在不大需要效果趣味和新奇技術的片斷中,例如在描寫鐵路員工的酒吧間時,岡斯就簡潔而有力地採取了從影片《火車到站》和《酗酒的犧牲者》起、一直到《天色破曉》和《鐵路的戰鬥》為止的法國自然主義的表現方法。…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4pm — No Comments
煙草這種植物,本來日本是沒有的。那末它是什麽時候從國外移進來的呢?關於年代,種種記錄並不一致。有的說是慶長年間①,也有的說是天文年間②。到了慶長十年左右,全國各地好像都在栽培了。文祿③年間,吸煙已普遍流行,甚至出現了這樣一首世態諷刺詩:①慶長年間是一五九六至一六一五年。…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2:56pm — No Comments
第三信·「牛鬼」和「黑暗中的神」(七)
妹妹,我們本地對龜井銘助的評價認為,對於蘊藏著往往有可能逆轉的活動性的事,比如說只要看看對這第一起農民暴動的處理就能理解。暴動的一千多農民和藩鎮追蹤隊的衝突勢必以我們這裡作為主戰場一決雌雄的時候,把我們的鄉土從這場危機中救了出來。但是也正因為此舉,卻使我們的"自由時代"輕而易舉地結束了。肯定從那時起村莊=國家=小宇宙對他就有過批評,原因是龜井銘助所完成的事具有多義的意義,引伸地說,這也表明了他在作人的根本問題上就有多義性。後來這種批評越來越深入,終於把他推到稱之為銘助老兄的"晦暗中的神"境地。藩鎮權力也認為,年輕的銘助已經是個萬萬不可疏忽大意的人,關於這一點還有另一個插話流傳下來。據說:…
Continue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2:55pm — No Comments
我剛才講到的事實證明,對我哥哥過去的風流韻事從前是那麽津津樂道的翁布羅薩居民們,現在對於可以說是在他們頭頂上發生的這種愛情,保持了如此可敬的克制態度,好象是面對著什麽比他們自身更偉大的東西。不僅女侯爵的行為沒有受到指責,而且對於她的外露的表現,也無人非議,比如騎馬飛奔(“誰知道她去哪裏,這麽著急”人們說道,雖然他們清楚地知道她是去同柯希莫相會),或者是她放在樹頂上的那些家俱。那時已經出現了一種社會風氣,把任何事情都看成是貴族們的時髦玩意兒,是他們的許多怪癖之一(“如今是男男女女都跑到樹上去了。他們再也想不出新花樣啦?)總而言之,雖然一個比較寬容的時代正在到來,然而它更虛偽了。…
Continue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2:54pm — No Comments
紀安尼深夜潛入宮中,與情人共度良宵。事被發覺,雙雙被綁在火刑柱上,正待執刑,幸遇海軍大將魯傑厄裏搭救,化兇為吉,兩人結為夫妻。
妮菲爾講完了故事,小姐們個個聽得歡喜。女王吩咐潘比妮亞接下去講,潘比妮亞立即和顏悅色地開始講道:
各位美麗的小姐,今天以及前幾天所講的一些故事,都叫我們看出愛情的力量有多麼偉大;人們一旦墮入了情網,你便是叫他移山倒海,赴湯蹈火,他也在所不惜。這一類故事雖然已經講得夠多了。我還是願意再來講一個。…
Added by Pabango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2:51pm — No Comments
一 氣短情長
朋友的母親閑下來的時候常常戴上了眼鏡,立在窗前看街。英文《大美晚報》從前有一欄叫做“生命的櫥窗”,零零碎碎的見聞,很有趣,很能代表都市的空氣的,像這位老太太就可以每天寫上一段。有一天她看見一個男人,也還穿得相當整齊,無論如何是長衫階級,在那兒打一個女人,一路扭打著過來。許多旁觀者看得不平起來,向那女人叫道:“送他到巡捕房裏去!”女人哭道:“我不要他到巡捕房去,我要他回家去呀!”又向男人哀求道:“回去吧——回去打我吧!”這樣的事,聽了真叫人生氣,又拿它沒奈何。
二 小女人…
Added by A'Lessy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2:50pm — No Comments
路標──記一位八十歲老戰士
一身負傷累累
立在路口,伸出許許多多的臂膀
他指著城裏街道曲折的內心
他指著城外白楊遙遠的茫然
多半則錯失了方向
某某幾里指著地面小狗的一泡鏡子
某某幾里指著天上白雲的幾朵逍遙…
ContinueAdded by 邊鄉 岸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2:30pm — No Comments
鄉土敘事一直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主流,要在汗牛充棟的鄉土敘事中另辟蹊徑,談何容易!然而,展鋒的《終結於2005》卻硬是在歷史敘事中殺開一條血路,以其充滿野性活力的筆調,建構了一部富有本色的鄉土中國的歷史敘事。這部長達88萬字的作品對閱讀是一項挑戰,但只要讀進去,將是令人愜意的享受,同時也使人的精神和心靈產生強烈震動。…
ContinueAdded by Story Link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2:14pm — No Comments
——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教育影像
自從電影作為當時的新興媒體進入中國,這一個多世紀的中國也同時進入了一個影像的時代。通過影像,教育呈現的豐富多彩是全然不同於紙制文本的,它是立體的、活動的教育生活圖景。尤其是作為一種活動影像的教育紀錄片成為在文本敘事之外的另一個領域——電影化的敘事,其所再現的教育影像,不單是鏡頭對真實世界教育生活的捕捉,而是對教育的影像詮釋,是對教育處境的形象解讀。因此,聚焦中國教育影像研究便具有了深長的歷史意味和現實意蘊。
一、教育影像研究的缺失…
ContinueAdded by Story Link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31am — No Comments
四、知識類型:從經學世界觀到理學世界觀到法學世界觀
(十九)人類的知識是隨著歷史與心智結構的轉進而轉進的。以此來通觀中國思想的漫長發展過程,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中國人建構的知識系統在歷史的長程發展過程中轉進圖景。既然中國人在其早期的兒童時代確立了不同於古希臘與古印度的理念論之道論世界觀,那麽我們可以合理地將道論世界觀在歷史進程與人性結構雙重轉進過程中而發生的演化視之為道三變論。道成肉身,道一變為經,二變為理,三變為法。戴震說,經之至者為道,我們可以替朱熹說,理之至者為道,我們今天可以為我們自己說,法之至者為道。…
Added by Story Link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25am — No Comments
——為南京師範大學“法律·政治·哲學—法治中國的歷史與現實對話”學術研討會而作
我相信,只要現代化對我們來說仍是一個有待實現的理想,文化研究是永遠不會冷卻的,真正的文化研究只能說剛剛開始。
—— 張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頁380。
一、引言:在一段法學學術公案的背後…
Added by Story Link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從意大利佛羅倫薩搭乘火車出發,一個半小時後,我們到達了一個名叫佩夏的鄉間小站,然後搭乘公交車前往科洛迪。
科洛迪是座有著三千余人的幽靜村莊,這裏是世界知名的匹諾曹的故鄉,意大利政府和科洛迪財團出資在此經營著國立科洛迪博物館。博物館裏展示著作家科洛迪當年的手稿、翻譯成68種語言的1200多本不同版本的匹諾曹童話故事書。
…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21pm — No Comments
3. 社區總體營造論述中的保存概念
社區總體營造論述雖然也提倡在地社區傳統環境的保存,但是它並不是從古蹟保存運動中發展出來的。這支論述主要奠基者乃是曾於 1993 年至 1997 年擔任文建會副主委的文化人類學家陳其南。除此之外,社區營造論述不把保存古蹟當成主要關心的對象,而是把它當成用來召喚並培養「社區意識」的一個策略。而「社區意識」則是建立「公民社會」以及形塑「公民身份」不可或缺的基礎。陳其南在就任文建會副主委以前,曾經作過一系列關於國家與公民社會民…
Added by Story Link on December 14, 2016 at 9:02pm — No Comments
在文建會出版的<台閩地區古蹟巡禮>的序言中,文建會主委陳奇祿(1985:4)是這樣來說明古蹟保存的社會意義:
中國人開發臺灣的歷史雖然只有數百年,但是經過早期閩粵移民的努力經營,將中國文化深深地根植在這個島上,因而也建造了很多足以代表中國式樣的建築⋯這些建築在過去發揮了教忠教孝、保家衛國的任務。要瞭解臺灣文化的根,透過這些古蹟可以獲得最深刻的引證。同時也可以看到幾百年來臺灣歷史發展的脈絡。
這段文字充分地表達了官方對古蹟保存的理解:古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見證…
Added by Story Link on December 14, 2016 at 7:25pm — No Comments
我猜想三島其實是一個內心非常軟弱的。他的剛毅的面孔、粗重的眉毛、冷峻的目光其實是他的假。他軟弱性格的形成與他的童年生活有著直接的關。那麼強大、那麼跋扈的祖母的愛病態了這個敏感男孩的心。但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古怪的祖母,很可能也沒有怪異美麗、如同腐屍上開出的黑紅的花朵的三島文學,當然也就沒有文壇鬼才三島由紀夫。三島雖然口口聲聲地說到死,口口聲聲說他渴望鮮血、渴望殺人,並到底還是以痛苦而艱難的方式自殺,但我猜想其實他是一個很怕死的。他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重,他誇大病情逃避兵役就是他怕死的一個例。…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December 14, 2016 at 6:07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