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02)

羅素·我們該選擇死亡嗎?

——伯特蘭·羅素1954年12月30日

我不是作為一個英國人、一個歐洲人、一個西方民主國家的一員,而是作為一個人,作為不知是否還能繼續生存下去的人類的一員在講演。世界充滿了爭鬥: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印度人和巴勒斯坦人;非洲的白人和黑人;以及使所有的小沖突都相形見絀的共產主義和反共產主義之間的大搏鬥。…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25, 2016 at 4:00pm — No Comments

黃清華《故都的秋》的畫面美和音樂美

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嚐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對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態”的描繪中,寄寓了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著追求,流露出一種沈靜、寡淡的心境。語言清新淡遠,蘊含著色彩感和韻律美,體現了郁達夫散文的獨特個性和美學價值。

由主觀感受和客觀描繪的統一而形成的和諧的色彩感和畫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個特色。…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rch 25, 2016 at 4:00pm — No Comments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鳥》第六幕·第十一場告別

臺上設一堵墻,墻上開一扇小門。晨光熹微。

蒂蒂爾、米蒂爾、光、面包、糖、火和奶上場。

光你一定猜不出我們到了什麼地方……

蒂蒂爾當然猜不出,光,我確實不知道……

光你認不得這堵墻和這扇小門嗎?……

蒂蒂爾這是一堵紅墻和小綠門……

光你想不起什麼了嗎?……

蒂蒂爾這使我想起時間把我們趕了出來………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March 25, 2016 at 3:26pm — No Comments

張曉風《三弦》(1)

《高處何處有》

贈給畢業同學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一位老酋長正病危。

他找來村中最優秀的三個年輕人,對他們說:“這是我要離開你們的時候了,我要你們為我做最後一件事。你們三個都是身強體壯而又智慧過人的好孩子,現在,請你們盡其可能的去攀登那座我們一向奉為神聖的大山。你們要盡其可能爬到最高的、最淩越的地方,然後,折回頭來告訴我你們的見聞。”

三天後,第一個年輕人回來了,他笑生雙靨,衣履光鮮:“酋長,我到達山頂了,我看到繁花夾道,流泉淙淙,鳥鳴嚶嚶,那地方真不壞啊!”…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rch 25, 2016 at 3:25pm — No Comments

張昕宇·《侶行》(3)

我能飛

對於南非,我有一個更加宏大的計劃:我要在這裏,完成中國人的第一次氦氣球飛行。

2009年在雙井,我和梁紅難得一塊兒去看了場電影,皮克斯的動畫片《飛屋環遊記》,讓我倆興奮不已。從那時候起,我們心裏就有了一個夢想:做一次氣球飛行。來到南非,用五顏六色的氣球飛越彩虹國,再美妙不過了。

對於這次挑戰的準備,難度不亞於當初我們要進入馬魯姆火山。找氦氣就費了挺大的勁兒,好不容易搞到後,結果想弄出海關還出了問題,出不來。到了南非,人生地不熟,這東西就更難找了,最後花了大價錢才弄到。…

Continue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March 25, 2016 at 1:30pm — No Comments

“2015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揭曉:徐滔成唯一電視行業獲獎者

由光明日報社主辦的“2015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揭曉典禮暨第四屆中國文化產業主題峰會30日在京舉行,10位文化產業界傑出人士當選“2015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他們是(按姓氏筆畫排序):

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于冬

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吉西平

豬八戒網CEO朱明躍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任仲倫

廣州長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志剛

江蘇無錫靈山集團董事長吳國平…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March 25, 2016 at 9:40a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31)虹化

那段時間寺廟正面臨一樁重大的事件,五世讓迥活佛在一個月前預言,他將在天上的兩顆星星交匯時圓寂。按藏族天文歷算,這兩顆星星三百年才交匯一次。…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rch 24, 2016 at 9:59pm — No Comments

閻連科《北京,最後的紀念》日記·路野草族的生存權

其實,人類真正有愧的是對路邊的那些野草們。

我們似乎從來沒有把那些野草視為一種生命,隨意地踐踏,隨意地拔除,視它們為皮膚上贅疣,多余在臉上的青春物。除非是人工栽在路邊的草坪,可以得到美容師移植臉皮的呵護,其余出生在路野家族中的野茼蒿、蒲公英、艾棵、白蒿、抓地龍和茅草、蓑草之類的生命,都被我們視為一種大自然的賤物。我們沒有想過每當我們的腳步踏上去時,它們腦漿崩裂、腰斷骨折那撕心裂肺的傷痛;沒有想過,我們對它們的羞辱和詛咒,總是那樣地傷害它們的身心和靈魂。為什麼把它們連根拔除了,它們還會原地更加旺盛地生長?為什麼幾噸、幾十噸的載重汽車從它們身上傾軋而過後,明明是綠血遍地,在太陽下枯萎已死,可在第二天的清晨,經過了一夜自身接骨輸血的療治和搶救,就又把自己的生命重新展現在了行人的腳下和汽車輪子開辟的遼闊的刑場?…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March 24, 2016 at 9:54pm — No Comments

劉枋《吃的藝術》西菜不吃

多年前,天津的永安飯店,以“中菜西吃”為號召,當時很吸引一般老饕。其形式全用西餐排場,只不過舍刀叉而用箸匙,菜最多不過十道,每人一份,湯在最後。當時的人認為這是既衛生、又新穎的宴客之道。

盡管時代是進步的,可是我們古老的大中國,既以吃聞名世界,吃的傳統,畢竟有極大的威力,“中菜西吃”始終未能倡行於全國。今天,自助餐雖有用純中式菜肴者,但一般吃的人,多感覺到把各式各味的菜混為一盤,吃起來並不夠味。記得有一次筆者參加這樣的宴會,手裏持的一個九寸盤,而盤中已經是糖醋魚、海米白菜、咖喱雞、紅燒蹄髈,各種濃、淡、酸、辛混淆一團了,面對著那香甜的八寶飯,正躊躇著不知該如何取食,殷勤的主人當機立斷地給舀上了一大匙,堆在紅燒蹄髈之旁。結果是八寶飯沾了肉汁,既甜且鹹,蹄髈上抹著豆沙,也成異味。…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March 24, 2016 at 9:53pm — No Comments

渡邊淳一《男人這東西》第08章·對性高潮的詮釋

通過女性獲得性高潮,男人所能得到的快感,不僅僅局限於肉體上,更多的乃源於精神領域。只有在引導女性到達性高潮後,男人才第一次真正地感到“自己終於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了”,並且引以為自豪。對於給予他這種快樂與自信的女子,男人自然愛之愈深。

至此,關於男性的性我們已從各種角度加以探討了。在論及女性的性時,有一點不能忽略的,那便是性高潮。因為女性能否獲得性高潮,不僅僅是其個人的問題,對男性亦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究竟何為性高潮。對性高潮,我們平時也用“接近臨界點”或“性快感高峰”等詞匯來形容。

但一旦要表達其真正的內在含意時,我們便會發現要給它明確地下個定義並非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March 24, 2016 at 9:52pm — No Comments

契訶夫·農民

莫斯科一家旅館“斯拉夫商場”的一名跑堂尼古拉·奇基利傑耶夫得病了。他的下肢麻木,行走困難,結果有一天,他在過道裏絆了一下,連同托盤上的火腿燒豌豆一起摔倒了。他只得辭去職務。他去求醫,花光了自己和妻子的積蓄,已經難以維持生計,再說沒有事做實在無聊,於是他拿定主意不如回到鄉下老家去。在家裏不只養病方便些,生活費用也會省得多。難怪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呢。…

Continue

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March 24, 2016 at 9:52pm — No Comments

華少《中國好聲音》?令人困惑(2)

當念廣告成為標簽

做了第一季《中國好聲音》之後,有一次我去青島參加一個活動,《新周刊》執行總編封新城老師對我說:“真沒想到,在《中國好聲音》裏面,你居然可以野蠻生長到現在這個樣子!”說實話,我也覺得有點兒不可思議。

一開始接手《中國好聲音》,我是有心理準備的。這個節目清晰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導師選學員,第二個階段是學員對戰。在第一階段,主持人無非是客串而已,只有熬到了第二階段,才會正式登上舞臺,表現機會很少不說,我甚至連個“主場”的機會都沒有——節目是在上海錄制的。…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March 24, 2016 at 9:51pm — No Comments

林語堂·讀書的藝術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March 24, 2016 at 9:50pm — No Comments

楊泓《逝去的風韻》虎賁虎符虎節

與古代軍旅有關的虎紋文物…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March 24, 2016 at 9:47pm — No Comments

博爾赫斯·神的文字

石牢很深;幾乎是完美的半球形,地面也是石砌,面積比球體最大的截面稍小一些,因而加深了壓抑和空曠感。半球中間有一堵墻;雖然極高,還沒有砌到圓形拱頂;墻的一邊是我,齊那坎,也就是佩德羅·德·阿爾瓦拉多焚毀的卡霍隆金字塔的巫師;另一邊是頭美洲豹,它悄悄地、不緊不慢地踱來踱去,消磨囚禁生活的時間和空間。中央隔墻靠近地面處有一道鐵柵長窗。中午太陽直射時,牢頂打開一扇門,一個被歲月遺忘的獄卒擺弄鐵滑車,用繩索給我們垂下水罐和肉塊。光線射進圓拱頂;在那一刻我才能看到美洲豹。

我躺在暗處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年了;我以前年紀還輕,可以在牢裏踱步,如今離死不遠,幹等神道為我安排的下場。以前我用隧石制科爾特斯攻克墨西哥首都特諾奇蒂特蘭後去外地作戰,委托阿爾瓦拉多留守,阿爾瓦拉多殘暴屠殺阿茲將克土著,激起反抗,西班牙殖民軍大敗,曾被迫撤出首都。的長刀剜開犧牲者的胸膛,如今失去法力,從塵埃地上爬起來都做不到。…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March 24, 2016 at 9:47pm — No Comments

李雙喜《一去二三裏:關於故鄉,也關於旅行》(2)

大山裏的微笑

和很多人分享過我的故鄉,也去過很多人的故鄉。

回故鄉,去他鄉,其實這就是我的旅行,人生也便是如此。

一朋友和我說起他的故鄉,總是不由得熱淚盈眶。他說他忘不了村口那條泥土路,那是一條由羊屎臭味和鮮花香氣交織的小道,他曾沿著小道,牽起初戀的手,走在月光下。那時的夜很靜,聽得見蛙聲,也聽得見心跳聲。

多年以後,故鄉的土地被征用,小道、村莊早已被高樓取代。曾經的泥土路,是他和故鄉的連接線;如今,村莊沒了,泥土路也沒了,而那些關於村莊的回憶,就像風幹的玫瑰,絢爛卻不再有溫度。…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rch 24, 2016 at 9:47pm — No Comments

施燕華·盧森堡與列那狐

盧森堡人性格嚴謹穩重,一般在面談之後會及時寫信給對方,以確認談判的內容。他們喜歡花些時間對商業協定或會談做出計劃,然後才行事,不喜歡對方沒有事先約定就去拜訪他們。因此,倘若事先沒與對方約好就不能與其見面,這與荷蘭人和比利時人的談判風格相似。

盧森堡,一個森林和城堡的國家,當我把中文的意思告訴盧森堡朋友時,他們顯得很高興,說:“譯得真好,我們就是森林和城堡之國!”

盧森堡面積只有2586平方公裏,人稱“袖珍國”,但是盧森堡人驕傲地說:“我們國家是小而美。”盧森堡確實是美麗的,它那蜿蜒起伏的山脈,清澈見底的河流,幽深的大峽谷,占國土面積三分之一的森林,綠樹叢中的古城堡,展現了一派寧靜和諧的景象。…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March 24, 2016 at 9:46pm — No Comments

張悅蘭《葵花走失在1890》(五)

這些那些

我和小舞在傍晚時分到達機場。

樟宜機場是在東海岸的。我站得高一點,剛剛好看到太陽溺在了水裏。黃昏在哽咽。有架飛機在奮力飛翔。掙紮著要離開也或者是掙紮著不離開。和雲彩廝打在一起。緋色的余暉是搏鬥的血。

天空是這樣喧鬧。…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March 24, 2016 at 9:46pm — No Comments

俞平伯·打橘子

俞平伯(1900~1990),浙江德清人,作家、學者。著有詩集《冬夜》,散文集《燕知草》、《燕郊集》,學術論著《紅樓夢辨》等。

陶庵說:“越中清饞無過余者,喜啖方物”,其中有一種是塘棲蜜橘。(見夢憶卷四)這種橘子我小時候常常吃,我的祖母她是塘棲人。橘以蜜名卻不似蜜,也不因為甜如蜜一般我才喜歡它。或者在明朝,橘子確是甜得可以的,或者今日在塘棲吃“樹頭鮮”,也甜得不含胡的,但是我都不曾嘗著過。我所記得,只是那個樣子的:

橘子小到和孩子的拳頭仿佛,恰好握在小手裏,皮極薄,色明黃,形微扁,有的偶帶小蒂和一兩瓣的綠葉,瓤嫩筋細,水分極多,到嘴有一種柔和清新的味兒。所不滿意的還是“不甜”,這或者由於我太喜歡吃甜的緣故罷。…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24, 2016 at 9:45pm — No Comments

方範《丁香花:孤獨的記憶》焦山逍遙遊

初夏的雲,分外的輕,初夏的天,分外的靜,初夏的焦山,尤其是雨後,更顯得澄碧如洗。恰逢有朋友從外地柬鎮江,午後正好邀著蔔焦山。

焦山,位於揚子江中,原名棟山,因東漢末年焦光隱居在此,所以改稱焦山,我們一進焦山大門,首先就上了華嚴閣。華嚴閣處在千年古柏和銀杏環抱之中,是一座玲瓏稭致的樓閣。華嚴二字出於《華嚴經》,比喻這裏是百花齊放,包羅萬象的勝境。樓上粉墻紅柱,富麗堂皇。東南西三面,都是明亮的玻璃窗。在朝南的一面長廊上,還放著幾張供遊人小憩、觀賞江景的石桌石凳。那石桌石凳,古色古香,莊重典雅,加上一盆盆別致多姿的盆景,更是令人賞心悅耳。

憑欄眺望,江對岸的象山既雄壯又秀麗,傳說南宋抗會名將韓世忠、梁紅玉夫婦曾在此處屯兵紮寨。兩山之間晦江面上,渡光粼幫,不時有漁家小船,張著白帆箭一般掠過,那點點帆影惹人心醉,使人恍若身在畫中。…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March 24, 2016 at 9:3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