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我們該選擇死亡嗎?

——伯特蘭·羅素1954年12月30日

我不是作為一個英國人、一個歐洲人、一個西方民主國家的一員,而是作為一個人,作為不知是否還能繼續生存下去的人類的一員在講演。世界充滿了爭鬥: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印度人和巴勒斯坦人;非洲的白人和黑人;以及使所有的小沖突都相形見絀的共產主義和反共產主義之間的大搏鬥。

差不多每個有政治意識的人都對這類問題懷有強烈的感受;但是我希望你們,如果你們能夠的話,把這份感受暫擱一邊,並把自己只看作一種具有非凡歷史、誰也不希望它滅亡的生物的一員。可能會迎合一群人而冷落另一群人的詞語,我將努力一個字都不說。所有的人,不分彼此,都處在危險之中;如果大家都看到了這種危險,那麽就有希望聯合起來避開它。我們必須學習新的思想方法。我們必須學習不自問能采取什麽措施來使我們所喜歡的人群獲得軍事上的勝利,因為不再有這樣的措施。我們必須自問的問題是:能采取什麽措施來避免必然會給各方造成災難的軍事競賽?

普通群眾,甚至許多當權人士,不清楚一場氫彈戰所包含的會是什麽。普通群眾仍舊從城市的毀滅上思考問題。不言而喻,新炸彈比舊炸彈更具威力——一顆原彈能毀滅廣島,而一顆氫彈能毀滅像倫敦、紐約和菲斯科這樣的大都市。毫無疑問,一場氫彈戰將會毀滅大城市。但這只是世界必須面對的小災難中的一個。假如化敦人、紐約人和莫斯科人都滅絕了,世界可能要經過幾個世紀才能從這場災難中恢復過來。而我們現在,尤其是從比基尼核試驗以來很清楚:氫彈能夠逐漸把破壞力擴散到一個比預料要廣大得多的地區。據非常權威的人士說,現在能夠制造出一種炸彈,其威力比毀滅廣島的炸彈大2.5萬倍。這種炸彈如果在近地或水下爆炸,會把放射性微粒送入高層大氣。這些微粒逐漸降落,呈有毒灰塵或毒雨的狀態到達地球表面。正是這種灰塵使日本漁民和他們所捕獲的魚受到了感染,盡管他們並不在美國專家所確認的危險區之內。沒有人知道這種致命的放射性微粒怎麽會傳播得這麽廣,但是這個領域的最高權威一致表示:一場氫彈戰差不多就是滅絕人類的代名詞。如果許多氫彈被使用,死神恐怕就會降臨全球——只有少數幸運者才會突然死亡,大多數人卻須忍受疾病和解體的慢性折磨……

這裏,我要向你提起一個直率的、令人不快而又無法回避的問題:我們該消滅人類,還是人類該拋棄戰爭?人們不願面對這個抉擇,因為消滅戰爭太難了。消滅戰爭要求限制國家主權,這令人反感。然而“人類”這個專門名詞給人們的感覺是模糊、抽象的,它可能比任何其他東西都更容易妨礙認識這種形勢。人們幾乎沒有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認識這種危險不僅指向他們所模模糊糊理解的人類,而且指向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子子孫孫。於是他們相信只要禁止使用現代武器,也許可以允許戰爭繼續下去。恐怕這個願望只是幻想。任何不使用氫彈的協定是在和平時期達成的,在戰爭時期這種協定就被認為是沒有約束力的,一旦戰爭爆發,雙方就會著手制造氫彈,因為如果一方制造氫彈而另一方不造的話,造氫彈的一方必然會取勝……

按照地質年代來計算,人類到目前為止只存在了一個極短的時期——最多100萬年。在至少就我們所了解的宇宙而言,人類在特別是最近6000年裏所達到的認識,在宇宙史上是一些全新的東西。太陽升升落落,月亮盈盈虧虧,夜空星光閃爍,無數歲月就這樣過去了,只是到人類出現以後,這些才被理解。在天文學的宏觀世界和原子的微觀世界,人類揭示了原先可能認為無法提示的秘密。在藝術、文學和宗教領域裏,一些人顯示了一種崇高的感情,它使人們懂得人類是值得保全的。難道因為很少有人能考慮整個人類多於這個或那個人群,這一切就會在毫無價值的恐怖行動中結束嗎?人類是否如此缺少智慧,如此缺少無私的愛,如此盲目,甚至連自我保存的最簡單命令都聽不見,以致要用滅絕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來最後證明它那缺乏理智的小聰明?——因為不駐人會被消滅,而且動物也會被消滅,沒有人能指責它們是共產主義或反共產主義。

我無法相信結局會是這樣。人們如果想讓自己生存下去,他們就應暫時忘掉爭吵,進行反省,人們有千萬條理由期待未來的成就極大地超過以往的成就,如果讓我們選擇,那麽擂在我們面前的有幸福、知識和智慧的持續增長。我們能因為無法忘掉爭吵而舍此去選擇死亡嗎?作為一個人,我向所有的人呼籲:記住你們的人性,忘掉其余的一切。如果你們能這樣做,通向一個新的天堂的路就暢通無阻;如果你們做不到這一點,擺在你們面前的就只有全世界的毀滅。

Views: 19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