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6 Blog Posts (1,497)

張愛玲·愛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她沒有說什麽,他也沒有再說什麽,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子被親眷拐子賣到他鄉外縣去作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December 20, 2016 at 7:21pm — No Comments

麥家·《紅高粱》:叛亂的狂歡

那些年,我們中的很多人的記憶都被一部叫做《紅高粱》的小說和電影給籠罩了。時隔二十多年,我的一位年輕的朋友說:《紅高粱》啊,講什麽記不清了,只記得一片血腥的高粱地和在高粱地裏亂搞的事兒。他說的是真話,性與暴力,是很多人關於那部電影和小說的集體記憶。他毫不掩飾對這個眼下“習以為常”的詞語的不屑,但對我,對每一個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會知道這個詞語對於當年的文學寫作是一種什麽樣的意義。我覺得,那意義也許就像我們剛剛經歷的汶川特大地震。…

Continue

Added by Suan Lab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32pm — No Comments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第15章)

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學

第十二章說過,《易經》本來是一部占卜的書。到後來,儒家為它作出了宇宙論的、形上學的、倫理學的解釋,構成了“易傳”,附在現在通行的《易經》後面。

“易傳”的宇宙論學說已經在第十二章講到了。往後在第二十三章還要講到。這一章我們只限於講“易傳”和《中庸》中的形上學、倫理學學說。

《中庸》是《禮記》的一篇。傳統的說法是。《中庸》為孔子之孫子思所作,但是實際上它的大部分是較晚的著作。“易傳”和《中庸》代表先秦儒家形上學發展的最後階段。它們的形上學興趣確實很大,所以公元三、四世紀的新道家把《易》當作思辨哲學的三部主要經典之一,另外兩部是《老子》、《莊子》,合稱“三玄”。梁武帝(公元…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32pm — No Comments

(法)埃梅:穿墻記

從前,有一個異人,名叫杜蒂耶爾,住在蒙馬特爾區奧爾尚街七十五號乙公寓的四層樓上,他有不費吹灰之力穿墻過壁的奇能。此公留著一個撮黑山羊胡,架著一副夾鼻眼鏡,在登記局當個三等小職員。冬天,他乘公共汽車上班,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他就頭戴瓜皮小帽,步行往返 。…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31pm — No Comments

房龍《人類的故事》15 古希臘的自治制度

古希臘人是歷史上最早進行自治實驗的民族

一開始,所有希臘人貧福均等。人人都有一定數量的牛羊。泥糊的小屋就是自己的宮殿。平時,人們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一旦有重要的事務需公眾討論,所有市民便聚集在市場上議事。人們選出一位眾望所歸的老人作為會議主席,他的職責就是保證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得到表達意見的機會。當有戰事發生,一位精力特別充沛且自信心極強的村民便會被推舉為軍事領袖,和選舉他為統帥、自願交給他指揮權,當然,人們同時也保留著等危機過去使解除他職務的權利。

可漸漸地,小村莊發展為城市。有些人工作勤奮,有些人好逸惡勞;有些人交了黴運,可另有些人卻靠欺詐手段發了財。於是,整個城市不再由許多財富均等的市民組成。相反,城市的居民變成了一小群富人和一大群窮人。…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31pm — No Comments

契科夫:柔弱的人

前幾天我把孩子的家庭教師尤麗婭·瓦西裏耶夫娜請到我的辦公室來,要和她談談孩子的情況,順便付給她應得的工資。

我對她說:“請坐,尤麗婭·瓦西裏耶夫娜!我想工資應該付給你了。您也許要用錢,您太拘泥禮節,自己是不肯開口的……呶……我們和您講妥,每月三十盧布……”

“四十盧布……”

“不,三十……每月的工資我都清清楚楚地記下,我一向按三十盧布付教師的工資的……呶,您呆了兩月……”

“兩月零五天……”…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8pm — No Comments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1)

作者:納塔莉•沙鷗 (Nathalie Charraud)

巴黎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事業學派(ECF)成員,精神分析世界協會(AMP)成員。曾執教多所大學:巴黎第十三大學教授數學,巴黎第八大學和雷恩第二大學教授精神分析理論。著有《無窮和無意識:對喬治•康托的研究文集》(Infini et Inconscient, essai sur Georg Cantor)、《拉康和數學》(Lacan et les math matiques),參與編著《數學中的實在》(Le r el en math matiques)叢書,該叢書全面討論數學與精神分析的關系。作者亦在許多重要精神分析雜志上有數篇重要論文,並受邀為拉康派精神分析重要繼承人雅克•拉蘭•米勒(Jacques-Alain Miller)主編的《誰是你們的精神分析家?》(Qui sont vos…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7pm — No Comments

馬保奉·尼泊爾禮俗面面觀

行“合十禮”

尼泊爾人熱情誠實,謙遜好客。最常見的禮節是“合十禮”,即雙手合掌,舉於胸間,並說“那馬斯德”(您好)。他們尊敬長者,在長者面前習慣低頭致禮,而長者的還禮方式是將右手放在對方頭上,並予祝福。在山區,對初次見面的客人伸舌頭,表示赤誠歡迎。

去家裏拜訪,需在門外脫鞋。主人常給來訪的朋友贈送尼泊爾小帽,以表尊敬和歡迎。告別時,會送上一雙手工精制的鞋,以祝朋友前程萬裏。向他人遞送物品時,需用雙手奉上,如不便,也需用右手遞上,但應以左手指尖抵住右臂。

尼泊爾人歡迎貴賓時,通常安排5名女童敬獻鮮花。從機場到賓館,一路搭起數道拱門,拱門兩側各置一個黃銅罐,罐內插滿鮮花。…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6pm — No Comments

奧斯特瓦爾德·我如何成了化學家

奧斯特瓦爾德(1853——1932),德國物理化學家。生於拉脫維來的裡加。187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裡加工業大學教授。1885年測定弱酸時發現奧斯特瓦爾德稀釋定律。1887年與人合作創辦《物理化學雜誌》。以後努力組織世界化學學會。因在催化劑、化學平衡和化學反應速度等方面的成就,獲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著有《普通化學教程》等。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長期以來,在一起慶祝聖誕節的來臨已經成為我們實驗室的慣例。我們的研究所早在布魯德街的時候就開始了這種令人愉快的聚會,儘管其外在形式現在已經發生了某些明顯的變化。這種聚會的方式起先極其簡樸。我們坐在桌子旁邊看著公務員禮節性地向每個人贈送一件詼諧的禮物,當然我也會鄭重地得到一份同樣的禮物。在贈送禮品的間隙,我們喝喝混合飲料,吃點風味糕點。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6pm — No Comments

茅盾·旅蹤屐痕 古列巡禮

和喬治亞共和國京城梯俾利斯相距百多公裏,在海拔二千公尺的高原上,謙卑地蹲著那樸素的古列鎮。勤勞的人民遠在第五世紀建築了這一個鎮,他們大概夢想不到一千五百年後,會有無數異鄉的遊客懷著一顆虔敬的心來這裏訪問,只因為這裏是斯大林的故鄉,只因為這裏保存著斯大林所住過的一間小屋。

當我翻著那"來客留言簿",看著那代表了歐,亞,非,美,澳五大洲的許多民族的多種不同語言的"題詞",我的思潮忽而從現在跳到千五百年前,忽而又飛繞了地球一匝,我不知道為什麽我又想起這在萬裏外的我的朋友們和我的親人們來了。…

Continue

Added by 文學 庫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5pm — No Comments

嚴歌苓·快樂時光

在阿布賈的外交官圈子裏,有一種普遍的社交活動,叫作“快樂時光”(Happy Hours)。“快樂時光”不需發邀請,只在大使館自印的小報上登個消息,來不來隨你便。因此每個星期五晚上,無處消遣的駐外人員們都到小報上尋找消息,然後便去某處混掉一段“快樂時光”。酒是管夠的,但也夠劣的,包管你在兩杯之後對所有人都生熟不忌,暢所欲言。食物常常不夠,因此大家是半飽而來,或半飽而去。“快樂時光”的主人和客人也往往不認識,客人和客人也最多似曾相識。有次一個女友告訴我,她的丈夫不懂快樂時光的規矩,每回都堵住一個人猛談,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和人家討論,弄得對方怕他,拼命找借口逃走。“快樂時光”的理想交流方式,是手拿酒杯在人群裏行雲流水,和每個人都道上安,問上好,談話不超過五句,無論別人對你還是你對別人都應該是走馬燈。…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4p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11)野蠻的玩偶

一旦當人的自我意識消失,無意識人格大行其道的時候,這時候的思想與情感都任由暗示的力量和相互傳染的作用將這種集成的無意識轉向一個共同的方向——於是,暗示的觀念就會在霎時之間轉化為行動,或是至少表現出來這種傾向,這就構成了群體的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最主要特點。

重覆一遍,群體中的個人行為表現具有如下四個特點:

第一是自我人格消失;

第二是無意識人格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第三是情感與思想在暗示與傳染的作用下轉向一個方向;

第四是暗示的觀念具有著即刻轉化為行動的沖動。…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3pm — No Comments

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詩選:南塔基特島

窗外的花朵

淡紫金黃

變幻在白窗簾上──

聞之清爽──

午後的陽光──

玻璃盤上有個

玻璃罐,平底杯

倒擺著,旁邊

丟一把鑰匙──還有

潔白的床…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2pm — No Comments

周建人·花鳥魚蟲及其它(11)田野的雜草(下)

六、到了秋季



秋天是穀物收穫的時節,這時候多種植物已經結實,還有一部分的雜草在開花,我們常見的有各種菊花、野菊花及與菊花同一類的,如馬蘭。馬蘭的嫩苗叫做馬蘭頭,我們常常採來做菜吃的,有一種香氣。這一類植物,多種是我們常見的,其中著名的如艾,葉子供食用。它的花都是管狀花,淡黃色,細小,集成小形的頭狀花。周圍的花為雌蕊,中央兩性花,即雌雄蕊都有的。還有青蒿,花與艾相像,也是小形的頭狀花,但是葉細裂如絲,不像艾葉闊大而作羽狀分裂。青蒿也有香氣,江蘇浙江等地,夏天拿干的青蒿梗泡茶吃,確是很清香的。



油蜻蛉草…

Continue

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2pm — No Comments

(哥倫比亞)馬爾克斯:大難臨頭

從前,有個很小的村子,村裏住著個老太太。老太太有兩個孩子,兒子十七歲,女兒還不到十四歲。一天,老太太一臉愁容地端來早飯,孩子們見了,問她怎麼了,她說:“我也不知道,一早起來,總覺得村裏會有大難。”



孩子們笑她,說老太太就這樣亂瞎想。兒子去打台球,碰到一個雙著,位置極好,絕對一擊就中。對手說:“我賭一個比索,你中不了。”大家都笑了,這兒子也笑了,可一桿打出去,還真的沒中,就輸了一個比索。對手問他:“怎麼回事?這麼容易都擊不中?”兒子說:“是容易。可我媽一早說村裏會有大難,我心慌。”大家都笑他。贏錢的人回到家,媽媽和一個表妹或孫女什麼的女親戚在家。他贏了錢,很高興,說:“達馬索真笨,讓我輕輕巧巧贏了個比索。”“他怎麼笨了?”“笨蛋都能打中的雙著他打不中。說是他媽一早起來說村裏會有大難,他心慌。”…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0pm — No Comments

保羅·福塞爾《格調》(9)

第四篇·住房(中)



現在我們走到房子四周看看,窗戶也顯示社會地位,原則同樣是循古。最高貴的窗戶是仿十八世紀的木質垂直拉窗。玻璃窗格子越多越好,標準是不少於六個,十二個就非常出色了。你或許會認為基於循古原則,仿都鋒風格的鉆石形窗戶代表上層階級。其實不然,這些窗戶帶有明顯的欺騙性,又造作又誇張,簡直就是荒誕,像是建於十八世紀某國的學院式或歌特式教堂的建築風格。有些貧民擡高身價的方式是給錯層牧場式平房裝上舷窗,直徑有一至五英尺,邊緣為白色,很像年輪。他們希望感到自己就像是常年住在遊艇上,但對此感覺好的人其實極少。如果要安裝垂直拉動的雙層窗,本質的要優於金屬質地的,不僅因為他們崇尚有機物原則,還因為大窗子似乎暗示著家裏有開窗關窗的仆人。…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13pm — No Comments

結婚時,我們不懂得愛

現在,邁克隨時都可能出現,來接孩子們出去和他一同度周末。

我們已經離婚7年了。彼此仍然以禮相待,不過,那完全是為了我們的兒子約翰尼和卡梅倫,而且,我也不後悔。自離婚後我已經改變了許多,不過,我當然不會愚蠢到希望一切都回到過去,像當初青澀時代的我倆一樣昏頭昏腦地墜入情網。

我是在高中時認識邁克的。許多年過去了,直到現在,我還能回憶起那份純真的感情。於是,我們在1990年結了婚。婚禮非常隆重豪華,是我一直夢想的那種,隨後的舞會也盡善盡美,我真不願意讓它結束。…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11pm — No Comments

放下那塊石頭

每到新年來臨,她都可以收到一份禮物。禮物,是一塊小小的石頭。心的形狀,天然的。有時色彩斑斕,有時潔白無瑕。她總是小心翼翼地收藏好。這是一個秘密。沒有別的人知道,包括她的先生。

她永遠記得多年以前的那個新年。站台,南方的冬天居然飄起了雪花。她緊緊地抱著他不肯松手,仿佛一松手,就會失去整個世界。他們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他們的愛情是不被祝福的愛情。火車要開了,他交給她一件禮物,流著淚許諾,不管今後在哪裏,每年新年,他都會找一塊最美麗的石頭送給她。那是一顆已經變得堅硬的心嗎?她悲傷地想著,然後。痛哭失聲。

生活開始變得平庸。她終於難以抗拒父母的壓力,嫁給了現在的先生。結婚多年,生活平淡而沒有激情。她覺得和先生之間隔著遙遠的距離。其實,先生對她很好,她像個公主一樣被呵護著。可是有什麼用呢?這不是她想要的。早在多年前,她的心就被一個人帶走了。…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08pm — No Comments

如果你夠愛她

約翰是我的朋友。最近他的太太珍妮去世了,珍妮同癌癥苦鬥了八年,最後還是走了。

有一天,約翰從錢包裏取出一張折疊的紙條,他說是在家整理抽屜時發現的。那是珍妮寫的一封小小的情書,就像小女生在紙上隨手寫的關於夢中男孩的情話,就差畫一顆心,再寫上兩個人的名字。只是珍妮當時不是小女生,而是一位養育了七個子女的母親,一個與病痛鬥爭而且將不久於人世的女人。

珍妮的情書也道出了幸福婚姻的秘訣。

她在信中稱讚她的丈夫懂得“疼愛、照顧與牽掛”。

盡管約翰凡事都很隨意,但對太太因疾病而起的情緒從不掉以輕心。有時下班回家,看到珍妮神情沮喪,他會立刻拉上珍妮,去她最喜歡的餐館吃飯。…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06pm — No Comments

老愛情

我在這裏所講的愛情故事也許讓一些讀者感到失望,但是當我說完這個故事後,相信也有一些讀者會感到一絲震動。

話說20世紀70年代,我們香椿樹街有一對老夫婦,當時是六七十歲的樣子,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膚,大眼睛,看得出來年輕時候是個美人;丈夫雖然長得不醜,但卻是一個矮子。他們出現在街上,乍一看,不配,仔細一看,卻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對老夫妻彼此之間是鏡子,除了性別不同,他們的眼神相似,表情相似,甚至兩人臉上的黑痣,一個在左臉頰,一個在右臉頰,也是配合得天衣無縫。他們到煤店買煤,一只籮筐,一根扁擔,丈夫在前面,妻子在後面,這與別人家夫婦擡煤的位置不同,沒有辦法,不是他們別出心裁,而是因為那丈夫矮,力氣小,做妻子的反串了男角。…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03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