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17 Blog Posts (741)

于濱:西方“中國敘事”的迷失(2)

二、西方《中國敘事》的“世界”版

 其實,關於中國沒有“亨廷頓”的說法本身,還可以衍生出眾多的話題。一個一直困擾美國國際關系學界的問題是,二戰後國際關系理論的突飛猛進,各種理論層出不窮,但又與美國的對外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關聯不大,或風馬牛不相及。[8]也就在1993年哈佛政治學泰鬥亨廷頓提出“文明沖突”論點的同年,斯坦福大學政治系知名教授亞歷山大•喬治(Alexander George)出版了一本《填補鴻溝》(Bridging the Gap)的專著,力圖把國際關系的理論研究與美國外交的實踐相結合,卻難有回天之力。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國際關系理論和國際戰略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在拓展:自由派有福山“歷史終結論”[9] 的大旗,現實派也開發出樂觀的“單極穩定論” (unipolar stability)[10] 和悲觀的“文明沖突論”,[11] 與自由派的“民主和平論”[12]…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19pm — No Comments

吳曉東:中國現代審美主體的創生——郁達夫小說再解讀(1)

郁達夫可能並不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但卻屬於最有性情、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作家。魯迅之外的五四小說,到了郁達夫才真正傳達出某種令人心靈悸動的力量。《沈淪》稱得上是除了魯迅《狂人日記》之外五四時期最值得關註的小說,它最早透露了郁達夫的感傷情懷和頹廢美學,同時氤氳著一種萎靡不振的陰柔氣息,這種陰柔氣息的形成最終可以追溯到作者孱弱多病的身體[1]。…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14pm — No Comments

吳曉東:中國現代審美主體的創生——郁達夫小說再解讀(2)

從這個角度說,《沈淪》最終生成的是與民族國家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現代自我和主體。郁達夫在無意識中與民族國家所需要的意識形態達成了吻合。或者說,郁達夫的主體是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所“質詢”的結果。阿爾都塞在其著名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一文中指出:“借助主體的範疇的作用,總體意識形態將具體的個體當作屬民招呼或質詢。”[10]這種“質詢”類似於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字眼“召喚”,所謂祖國在召喚,人民在召喚,“總體意識形態”正是通過這種召喚,使個體變成自己所需要的主體。正像有研究者所進一步闡釋的那樣:“整個意識形態的落腳點是主體(社會中的個體),將人建構為主體是意識形態的任務。”[11]所以看上去郁達夫的《沈淪》似乎寫的是個體感性的覺醒,其實證明現代自我從一開始就與民族國家的詢喚結合在一起。魯迅同樣自覺地響應著故國的召喚。這就是《自題小像》(1903年)中袒露的心跡:“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即使“荃不察”,仍無怨無悔。…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13pm — No Comments

吳曉東:中國現代審美主體的創生——郁達夫小說再解讀(3)

三、愛欲以及壓抑中的主體性問題

 《沈淪》也標志著郁達夫在現代文學中最早涉足了“愛欲”這一畛域。正是郁達夫對愛欲主題的獨特處理,構成了使郁達夫與五四其他小說家區別出來的重要特征。

 伊藤虎丸曾認為郁達夫的《沈淪》“是在中國現代文學中最早提出了性的問題”[28]。但是郁達夫是在什麽意義上提出了“性”這一問題,他又是怎樣建構了“性”的話語,伊藤虎丸卻語焉不詳。事實上,郁達夫的小說中絕少對“性”的問題進行直接探討,也缺乏赤裸裸的性描寫,甚至不像茅盾早期小說那樣直接涉獵“性”。與其說郁達夫“最早提出了性的問題”,不如說他觸及了“愛欲”。郁達夫小說中的“性”也由此可以置換成“愛欲”。或許只有借助於“愛欲”的話語,伊藤虎丸所提出的問題才能得到更準確的理解。…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12pm — No Comments

吳曉東:中國現代審美主體的創生——郁達夫小說再解讀(4)

郁達夫的主體之建構,也正與壓抑相關。他正是在壓抑的話語中生成愛欲的主體。壓抑在他並非一種歷史的負面因素,恰恰是主體建構的機制。首先,正是壓抑使郁達夫發現了欲望,由此這種“欲望的發現”便呈現為一種悖論般的情境,恰如柄谷行人所說:“所發現的肉體和欲望,乃是存在於‘肉體的壓抑’之下的。”這種肉體的壓抑,最終則轉化為主體和柄谷行人所謂“內面(主觀)”的一部分。這種壓抑的內化是基督教教義的一個重要層面。據《馬太福音》,耶穌說:“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奸淫了。”這與毛澤東時代“狠鬥私心一閃念”異曲同工,其實是把懺悔和自省內在化的一種形式。這種壓抑的內化過程同樣存在於郁達夫的小說中。…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12pm — No Comments

吳曉東:中國現代審美主體的創生——郁達夫小說再解讀(5)

福柯把諸如“性”、“主體性”以及現代性的裝置都看成是一種話語以及話語的歷史實踐,卡勒指出:“在福柯的理論中,‘性’是由與各種社會習俗和實踐聯系在一起的話語建構起來的:就是醫生、神職人員、行政官員、社會福利人員,甚至小說家們用以對待他們認為是性行為現象的各種話語。但是這些話語把性描述為先於其本身而存在的東西。”[39]而福柯則認為“性”是被建構出來的。福柯告訴我們是先有了關於性行為現象的各種話語,然後才建構了性。但人們通常都會覺得肯定是先有了性,然後才有關於它的話語。這種常識式的認識就是柄谷行人所謂的“顛倒”。而更重要的概念則是主體。西方的主體概念經歷了許多歷史階段和許多重要人物。而福柯與拉康,則是人類理解主體性的歷史進入20世紀的關鍵人物。有研究者指出:“福柯相信主體不是起源,而恰恰是產品和結果。……他一再強調,人和主體的概念都是學科建構起來的,是學科建構起來的知識。”[40]福柯顛覆的正是我們已往對人類的一些重大精神命題——比如性和主體問題——的認識。…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11pm — No Comments

吳曉東:中國現代審美主體的創生——郁達夫小說再解讀(6)

四、身體性與審美主體的創生

疾病的文學意義之一是使作品中的人物意識到自己原來是身體性的存在。郁達夫發現了疾病的同時也就發現了身體。這一發現具有現代感性發生學的意義:現代小說最初的創生就與身體性建立了直接的關系[48]。…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09pm — No Comments

吳曉東:中國現代審美主體的創生——郁達夫小說再解讀(7)

現代化時期的三個最偉大的“美學家”——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所大膽開始的正是這樣一項工程:馬克思通過勞動的身體,尼采通過作為權力的身體,弗洛伊德通過欲望的身體來從事這項工程[59]。

可以說,現代性是重新塑造身體的過程。在馬克思那裏,美學的批判的重要性因此在於,揭示人的感性領域的異化處境,從而真正實現人的感性的解放。審美問題之所以值得關註,正是因為它與人的解放、價值理想、終極關懷等問題都有密切關系,“審美是價值問題重建自己的家園的地方”[60]。…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09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29)

第十一章·法國和世界的先鋒派電影 (一)

先鋒派出現於電影方面大約在1925年前後,比它出現於繪畫或詩歌方面晚了一二十年。1914年以前,阿波利內爾、畢加索和麥克斯·雅各布1曾以當時他們對於酒店的窗飾和蘇維斯特與亞蘭合著的小說《芳托馬斯》那種出於興趣的註意,關心過某幾部影片。

1紀約姆·阿波利內爾(1880—1918),法國象徵派詩人;畢加索(1881—1973),僑居法國的西班牙畫家;麥克斯·雅各布(1874—1944),法國作家。——譯者。…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February 25, 2017 at 9:43pm — No Comments

阿堅詩選·上帝應該有個哥

豬是最髒,最是健康

人最乾凈,最愛得病

越洗越髒的是水

越想越近的是鬼

進完了教堂進洞房

蓋完了寺院蓋醫院

人拿自己當要緊

活不夠來活上了癮

阿彌陀佛挺繞舌

是佛還是阿彌陀…

Continue

Added by OVEPI on February 25, 2017 at 9:38pm — No Comments

卡夫卡·城堡(4)

他原想跟弗麗達親密地談一談,可是因為那兩個助手死乞白賴地守在跟前,他給攔住了,而弗麗達也不時跟他們嘻嘻哈哈地開著玩笑。要不然,他們就幹脆在屋子角落的地板上,鋪了兩件舊村衫躺了下來。作為一種尊敬的表示,他們反覆地向弗麗達保證,決不打擾土地測量員,而且盡量不多占據地方,盡管他們悄聲低語地談個不休,吃吃地笑個不停,但是為了達到這個心願,他們不斷地互相擠在一起,為的是使自己占據的地位更小一點,這樣兩個人蜷伏在角落裏,在暗淡的光線下看起來就像一個大包裹。但是根據K在白天得到的經驗來說,他深深感覺到他們是兩個機靈的觀察者,不管他們像孩子那樣淘氣地用兩只手裝成望遠鏡也好,也不管他們只是瞟著他,表面上專心一意地在理著胡子也好——他們在胡子上花了不少心思,老是在互相比較誰的胡子更長更濃,而且請弗麗達給他們作評判,——他們的眼睛卻從未從他的身上移開過。K睡在床上,常常抱著完全漠不關心的心情瞧著這三個人奇形怪狀的動作。…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February 25, 2017 at 9:37pm — No Comments

吳曉東:中國現代審美主體的創生——郁達夫小說再解讀(8)

這種“走”,很容易被引申為精神的旅程以及主體的歷程。郁達夫的主體,確乎是一種漂泊的主體,中心離散的主體,外在的形式是“感傷的行旅”,內在的形式則是在個體、愛欲與家國之間找不到主體的位置的生成。這種“感傷的行旅”往往是與疾病主題聯系在一起的,這也使郁達夫的主體同時具有畸零的特征。因此,有研究者用“畸病的作家”來概括郁達夫[69]

而更有意味的話題是:郁達夫筆下畸零和漂泊的主體本身就是現代性的一種美學形式。從歌德的少年維特到波德萊爾筆下的巴黎張看者,從蘭波本人到王爾德小說中的道連葛雷,從托馬斯曼筆下的疾病藝術家到黑塞小說中的哥爾德蒙,一系列畸零和漂泊的主體支撐了美學現代性。所以現代文學中的主體需要我們關註的一個層面,即是審美化的主體。《沈淪》中的主體同時也是經過了審美現代性洗禮過的主體,這種審美的範疇在主體性建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張志揚:死去的是美黛蓮(5)

2

首先應該正視幾組主要關系:

一組:國王(或醫生)——薩德——神甫 (權力/ 性或瘋/ 道德)

二組:醫生——薩德——美黛蓮 (權力/ 性/ 愛)

三組:神甫——美黛蓮——薩德 (道德化的神/ 愛/ 性)

四組:布尚——薩德——茜芬 (性欲或惡/ 性/ 性愛)

五組:國王、醫生、神甫——瘋人式的群氓 (整治/救治;壓抑/挑逗)…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February 25, 2017 at 4:32pm — No Comments

張愛玲·五四餘事(中)

郭與密斯周面面相覷,郭窘在那裏不得下台,只得連聲說:“他醉了。我倒有點不放心,去瞧瞧去。”跟著也下了樓,追上去勸解。第二天密斯範沒有來。她生氣。羅寫了信也都退了回來。一星期後,密斯周又來報告,說密斯範又和當鋪老板出去吃過一次大菜。這次一切都已議妥,男方給置了一只大鉆戒作為訂婚戒指。

羅的離婚已經醞釀得相當成熟,女方漸漸有了願意談判的跡象。如果這時候忽然打退堂鼓,重又回到妻子身邊,勢必成為終身的笑柄,因此他仍舊繼續進行,按照他的諾言給了他妻子一筆很可觀的贍養費,協議離婚。然後他立刻叫了媒婆來,到本城的染坊王家去說親。

王家的大女兒的美貌是出名的,見過的人無不推為全城第一。…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February 25, 2017 at 4:06pm — No Comments

VR/AR會顛覆零售業嗎?

淘寶為年輕人辦了個造物節,向大家展示了T(Technology科技)、A(Art藝術)、O(Originality原創力),其中的T自然少不了基於VR的buy+站臺。阿裏巴巴成立VR實驗室,投資AR公司Magic Leap,就是為了讓最新潮的VR和AR技術融入到線上的購物體驗當中。雖然去造物節現場體驗的用戶反饋不是很好,有吐槽畫面質量太差,沒有沈浸感,還有吐槽buy+更像是一場3D作品展示。



Magic…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February 25, 2017 at 4:05pm — No Comments

向繼東:雜文言說的困境

有研究者認為,魯迅成就最大的是其晚年雜文(此言確乎暫且不論)。魯迅之子周海嬰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中說: 1957年,毛主席曾前往上海小住。湖南老友羅稷南先生向毛提出一個假設問題:要是今天魯迅還活著,他可能會怎樣?對此,毛十分認真地回答說:以我的估計,要麽是關在牢裏還要寫,要麽是識大體不做聲。羅稷南等先生當時驚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做聲。此書出版後,馬上引發爭議,懷疑毛會說出這樣的話。後來黃宗英發表《我親聆毛澤東羅稷南對話》的文章,說她和趙丹都參加了那次見面,證明毛確實說過那樣的話。毛澤東在延安時,評價魯迅連用了五個“最”,後來為何這樣說呢?此一時,彼一時也。這也說明,無論什麽時代,雜文大都不是主流需要的。…

Continue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53pm — No Comments

鄢烈山:處置政治圖騰遺產要有智慧

“兩蔣”過世了,國民黨成了在野黨,“去蔣化”(實為“去蔣之神化”,學界術語叫“祛魅”)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政治氣候變化。如果止於清除兩蔣時代觸目可見的“黨國”標語和“領袖”筆墨;如果止於拆除幾十年來遍布全島的“蔣公銅像”,將它們移諸位於大溪的蔣之陵寢公園,供後人當歷史文物參觀;如果止於刪除教科書裏“蔣公看魚”之類推行個人崇拜的課文,那是天經地義的,不然還侈談什麽民主建設?…

Continue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48pm — No Comments

李娟·這世間所有的白 3

森林(上)

我們在森林裏循著聲音找到一只啄木鳥。

森林裏蕩漾的氣息是海的氣息--億萬支澎湃的細流匯成了它的平靜與沈寂。我們走在其中,根本是陷在其中,上不見天日,下不辨東西;此間萬物都在被壓抑,都在掙紮,在爆發,在有光線的地方紛紛伸出手臂,在最暗處紛紛倒下。腳下厚厚的苔蘚濃裹的汁水,是這空間中所有透明黏稠的事物一層一層液化下來的沈澱。我踩上去一腳,瞬間陷入深淵。…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16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水邊的文字屋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14pm — No Comments

鄭永年:如何讓絲綢之路不只是紙上談兵

絲綢之路不能僅僅停留在宏觀的設想,口號式的政策更是不可行。絲綢之路要成功,既要搞清楚要做什麼,更要搞清楚怎麼做。

 2008年開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既是全球性經濟結構失衡的結果,也繼續惡化著全球經濟結構。全球經濟到今天並沒有恢復過來,很多經濟體仍然處於低迷停滯的狀態。另一方面,盡管中國經濟也進入了“新常態”,即中速發展階段,但這只是對中國自己過去的高速發展而言——和世界上其他經濟體相比,中國的發展仍然是高速的。



實際上,在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之後,很難再有過去那樣的高速發展。保持中速增長,仍然可以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所積累的發展經驗及其發展能力,已經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歷史機遇,來實行全球經濟再平衡戰略。可以預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絲綢之路會成為這一戰略的主要推動力,也是中國可持續和平崛起戰略的重要而可行的“抓手”。…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14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