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23 Blog Posts (365)

美國國家公園經驗省思(5)

2.4信息系統的有力支撐…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23, 2023 at 7:30am — No Comments

Philosophy the key to good business By Tim Dean (Part 1/2)

Looking for an innovation injection and a business boost? Philosophy can be transformational

In brief

    Philosophy is a discipline that helps us to make better sense of the world — including business

    Apply some critical scrutiny to your own beliefs and the values that underpin your business

    A mission statement is useful guiding slogan, but purpose speaks to the values that underlie it

Too often, business leaders dismiss philosophy…

Continue

Added by No Agency on January 23,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邢廣梅: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考(7)

第四,武力保衛 。針對外國的武力侵犯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適時使用武力,反擊侵略,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 。1974 年 1 月 19 日,中國海軍和民兵聯合擊退侵犯西沙群島的南越當局武裝力量 。1988 年 3 月 14 日,中國海軍擊退侵犯南沙赤瓜礁的越南海軍,保衛了南沙群島。

國際法對國家保有領土主權的要求是,當國家領土主權受到外國挑戰與侵犯時,必須 作出明確、及時、持續的反對,否則視為默認,領土主權可能會轉移到新主張權利的國家手中 。20 世紀 30 年代以來,面對外國的非法主張與侵占,中國通過上述宣示主權、維護主權與鞏固主權的鬥爭與努力,有效阻斷了相關聲索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要求,捍衛了 中國對南海諸島的領土主權。

 …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anuary 23, 2023 at 12:30am — No Comments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4)

第四,在想像的心理機制中,記憶有重要作用。他說,「兒童們的記憶力最強,所以想像特別生動,因為想像不過是擴大的或復合的記憶。」[2](P121)



「……在看到個別具體事物時必然渾身都是生動地感覺,用強烈的想像力去領會和放大那些事物,用尖銳的巧智(wit)把它們歸到想像性的類概念中去,用堅強的記憶力把它們保存住……記憶有三個不同的作用,當記住事物時是記憶,當改變或摹仿時就是想像,當把諸事物的關係作出較妥帖的安排時就是發明或創造。」[2](P457)



所以,想像不過是記憶的復現,聰明或發明也不過是在所記憶的事物上的加工。



「phantasia[想像力]與拉丁語…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23, 2023 at 12:30am — No Comments

謝恩・歐馬洛〈走路的科學|在城市中行走〉(上)

文:Shane O’Mara 謝恩・歐馬洛

譯:謝雯伃



在城市中行走是瞭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法。當你在開車或是坐在車上時,你無法知道一個地點的氛圍、它散發出的能量以及它的步調。用雙腳行走,你可以直接在這城市所有的汙垢以及榮耀之中,接觸到城市生活的氣味、景象、人行道上輕敲的腳步聲、在不同地點與位置與你擦肩而過的人、街燈,以及對話的片段。

我不是唯一熱愛優質城市的人。文學史上最知名的都會人,可能是夏爾.波特萊爾…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anuary 22,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poetry: A not so elusive link by Naveed Yazdani , Hasan S. Murad and Rana Zamin Abbas (1)

ce the times of Western modernity, knowledge is compartmentalized as different fields. This has however, not mi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science model of theorizing on social sciences. As a result the discipline of organization theory has grown without the influence of abstract, ephemeral and metaphysical fields such as; religion, history, mystic philosophy, arts and literature. With the ris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Continue

Add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anuary 22,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陳 琳·從生態譯詩論翻譯建構性(6)

山水與荒野是欣頓詩歌翻譯與詩歌研究的主題。 一方面,其譯詩選目具有山水詩的專題性。 他不僅出版了山水詩的開創詩人陶潛和謝靈運譯詩專集,而且還分別為唐宋近禪或道的山水詩人翻譯出版了譯詩專集,包括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韋應物、孟郊、白居易、王安石等。 此外,他還結集出版了山水詩專集《山棲:古中國山水詩》 (Mountain Home The Wilds、杜牧、梅堯臣、蘇軾、陸遊、範成大、楊萬里等。 另一方面,欣頓對美國荒野詩歌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研究[參見其編著《詩之野:奇遇於心靈與山水之中》 ( The Wilds of Poetry Adventures in Mind and Landscape, 2017),書中肯定了中國山水詩對美國荒野詩歌的詩學影響。…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22,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詩性智慧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2)

貳、Vico 詩性智慧的研究



Vico, G. (1668-1774)早在三百多年前,在其「新科學」(New Science, 1744)一書中就強調詩性智慧(poetic wisdom)的研究。他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經過三個年代,第一個年代是詩性智慧(poetic…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22,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9)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學界也開始了美國荒野思想與荒野文學的研究。2000年,楊金才教授在論文中指出:「荒野意象是整個美國文學發展中的主要母題之一,並形成了美國文學的傳統。」①這也許算是美國荒野文學研究正式進入中國學界的標誌。第二年,程虹教授出版的《尋歸荒野》(2001)更是將美國荒野文學作為自然文學中的一個重要類別進行探討。



作者以美國自然寫作為研究對象,以荒野為主要線索,基本按照時間順序,從不同側面敘述了美國自然文學史,指出荒野文學在美國文學與文化中的重要地位②。自此,美國荒野文學開始作為一種文學類別進入中國讀者的視野。接著,「美國荒野文學」作為詞條出現在《漢英科學技術辭海》(2003)中,算是對其正式認可。 …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22,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曹鏡明:詩歌、文學與文明(上)

筆者以為,凡知所以然才能知其然;如若想要對「詩歌」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首先需要弄清的就是「詩歌」是什麼?與「文學」有什麼關係?如此對「人類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是什麼?朱光潛在《詩論》中談到:「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筆者深以為然,並作出如下分析: …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January 22,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5)

由此可知,詩性智慧的課程理論化是詮釋探究的一種形式,擺脫過去實徵主義、理性/技術/實驗典範的課程研究,從實徵的走向靈性的、哲學的和現象學的,建立教育、課程研究的「多元典範」,將被排除於知識生產過程的教師和行動者納入研究和革新的過程,同時讓教師檢討自己的知覺、形象、理解、脈絡、行為和關係,考驗自己生產的知識,覺醒隱藏於其中的常識或神話,以超越常識的觀點,再宣稱教師研究的合法性。如此,理論並非靜態的分析概念,不只是邏輯的理性思考,而是理念的不斷更新,使課程理論產生新的可能性。教師不僅應用理論,還要利用想像的經驗,質疑、反省這些經驗,由此詮釋理論,超越課程和教學理論的限制,走出巨型的敘說(metanarratives),走向多元的可能性和故事的世界,讓課程和教學理論回到教師和學生身上。



這亦是 A/r/t 的重要主張。A/r/t 強調,教師(T)不僅是研究者(R),同時亦是…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22,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美國)杜麗特爾 (Hilda Doolittle) 詩選〈開花的杖〉(選段)

藍雁,白雁,你會說,

不錯,我了解這兩重性,這雙倍的懷鄉;

 

我知道那無法滿足的渴念,

在冬天,渴望棕櫚樹影

 

渴望沙灘,海面烤焦的草;

但在夏天,當我注視

 …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January 22, 2023 at 2:30pm — No Comments

邢廣梅: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考(6)

( 三) 為宣示、維護與鞏固主權,中國政府與人民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與努力

20 世紀 30 年代以前,沒有國家對中國享有南海諸島主權提出異議,更沒有國家對南海諸島提出主權要求,中國持續擁有南海諸島主權 。20 世紀 30 年代以後,一些國家開始主張南沙群島「主權」,有的甚至實施武力侵占 。面對聲索國的非法要求及侵略行徑,中國政府和人民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與努力,宣示、維護與鞏固了對南海諸島的主權擁有。

第一,交涉抗議 。1931 年底,法國趁日本發動「九 · 一八」事變入侵中國之機,向中國駐巴黎公使館提出照會,聲稱安南帝國 ( 今越南) 對西沙群島擁有「先有權」,法國應繼承 這一權利,遭到中國政府的嚴正駁斥 。…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anuary 22, 2023 at 12:30pm — No Comments

美國國家公園經驗省思(4)

2.2財政資源的統籌配置

NPS戶外運動的發展得益於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特許經營、社會捐助和門票收取為輔的多渠道資金籌集機製。在國家財政撥款上,國會每年向NPS的土地征用和國家援助賬戶(LASA)、國家休閑和保護區賬戶(NRP)撥款。



其中,LASA資金源於1965年建立的水土保護基金(LWCF),現已累計接收47億美元(1965-2019年),占LWCF撥款總量的41%,是NPS戶外運動內部發展最為重要的資金來源;NRP源於國家財政部撥款(每年約5000萬~6000萬美元),主要用於NPS戶外運動外部發展,如協助州立公園、社區公園以及為公眾提供戶外運動參與機會。…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22, 2023 at 7:00am — No Comments

葉淑媛:維柯「詩性智慧」說與浪漫主義文學觀(3)

而「詩人」的希臘文原意是「創造者」或者「制作者」,表達了原初的人對神聖事物的想像性推測,所以原始人又稱為「神學詩人」。維柯對想像的重視是他對美學的重要貢獻。

誠如吉爾伯特和庫恩所指出的:維柯在美學上的突出貢獻在於,解放了想像力,認為想像力不是其他任何事物的女兒或僕人人,侍從,而是一種獨立存在、擁有獨立價值的能力,並提出了相應的發生學方法並加以論證。所以,《新科學》的出現,在十八世紀初期的南歐,是想像理論方面的偉大事件。[3]…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22,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陳 琳·從生態譯詩論翻譯建構性(5)

另一方面,荒野哲學與深層生態學的生態智慧與東方對大自然的直覺生態智慧具有共通性。 羅爾斯頓(H.  Roiston)的「內在價值」概念借鑒了佛禪的萬物皆有佛性與自性的思想。 其荒野是萬物的根的言說,與老子的「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所說的萬物回歸宇宙的根源———天下母,具有相近性。



其荒野是人類精神家園的言說與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道德經》十六章)也有著近似性。



荒野哲學對荒野的直覺審美與禪宗追求的「見山只是山」的境界都體現了對消解認知的原初境界的追求。 這些非文本因素不僅導致了美國文化對中國山水詩和禪詩情有獨鍾,而且引發了其從荒野哲學和深層生態學的角度,解讀其富於道/ 禪意蘊的直覺生態智慧的認知模式。 這一模式不僅深刻影響了美國的第二代古詩詞譯者,而且也繼續影響著第三代。自上世紀末至今,欣頓…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21,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歐用生·詩性智慧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1)

詩性智慧是人類生而具有的想像力、創造力、記憶力、察覺力和好奇心等特質,自古以來一直是兒童學習的主要課程。但過度強調理性主義,卻阻礙了詩性智慧的發展,Vico 早在三百年前就主張利用哲學再創造詩性智慧,以創意、想像、神話和靈性等來調節理性,可惜詩性智慧的論述一直未被重視。今天在後現代課程思潮下,詩性智慧成為對抗課程主流的理性典範的有力的論述。本文主要在探討詩性智慧的課程論述,並申述它對課程研究的啟示。





壹、前言…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21,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唐亞華 翟婷婷《道家詩性精神——兼與海德格爾比較》評介(下)

語言呈現存在的方式是隱喻言說,花開水流,鳥飛葉落都是大自然的隱喻言說,語言是「存在」顯現的途徑。詩歌語言的秘密正是隱喻,真正的詩是對永恒存在的言說和暗示,通過隱喻指向不可言傳的神秘存在。詩性的語言把語言從日常概念語言規範的邏輯和語法中解放出來,恢復了語言的詩意本性,把隱蔽在相互關聯之中的存在通過詩意的想像呈現出來。詩是人類最具本原性的語言,這一本原即「詩意」,「詩意」是人和語言的本質。詩以隱喻的方式將存在的本質呈現出來,隱喻是對存在的詩意接近,把那些尚未言說的不可言說者從不可見的世界帶到了我們的近旁。隱喻是人類的詩性智慧,她會帶領我們重返詩意的表達。詩性語言是通向自然之道的橋梁,它可以引導我們進入到那個大道之行的世界。

三、回歸詩意的家園…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anuary 21,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昆明見林語堂先生》(下)

有一天,這個盟友正看林先生的《吾國與吾民》,那傳教師就說:看這個能認識中國?你得先看看中國再讀它,方知道這是一種精巧的玩笑!中國的進步,中國的腐敗,可都不是玩笑!”於是林先生這本書,被這個身份可疑的傳教師一說,擱到玩具中去了。這個故事可不是玩笑,完全有根據的。英美新聞處為國際禮貌,空軍招待所又為另一原因,都依然會把林先生的著作,繼續陳列出來,供給國際友人閱覽。可是想起這個關係恰在並非玩笑的時節,美國“大嘴笑匠”也老老實實到國外來為國家服務,林先生的作品卻只能產生玩笑印象,是不是十分可惜?友邦事重效果,我們這個國家也在學習明白效果好壞的時候,所以我們歡迎林先生,實希望林先生尚能做一點更有好效果的工作。…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January 21,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