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99)

電影的政治詩學——雅克·朗西埃電影美學評述(8)

因而,朗西埃的電影理論是一種“政治美學”,但這種“美學之政治”與我們過去討論的“政治”定義不同,他用感性的分配重新定義政治,也用智識的平等重新定義美學。 

 

五、影像性與電影的政治

 

朗西埃對電影的思考與藝術體制的理論密不可分,他用“可見性”…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ly 15, 2022 at 8:00pm — No Comments

梅娜譯:阿萊杭德拉·皮薩爾尼克的詩〈任命〉

不是你缺失的詩

只是一幅畫,墻上的裂縫,

風中的東西,一種苦味。


延續閱讀:阿萊杭德拉·皮薩爾尼克詩頁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15, 2022 at 7:22pm — No Comments

郁雯·我是一面鏡子

全是鏡子,多棱鏡的切面

全是鏡子。鏡子與天與水是一體

互相映射,柔韌又銳利

我們都被吸了進去



我曾在舞臺的側幕邊候場

然後進入亮光,茫茫的人群像一面水鏡

我在臺上砸冰,從窟窿裏撈魚

也與同伴協作,一會兒笑一會兒哭…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ly 15, 2022 at 6:26pm — No Comments

劉大可《客家大光:羅芳伯》(下)

在當時,婆羅洲的坤甸、東萬律、沙拉滿、山口洋各地,尚未開發,到處荊棘叢生,僅有少數廣東潮、嘉、惠各屬的華僑在這片地廣人稀、荒莽未辟的地方采礦和墾荒。羅芳伯到來後以地緣和血緣關係為紐帶,在婆羅洲的坤甸駐紮下來。他有文化、有才能、有膽識、懂武藝、長技藝,既能團結僑胞,又能與當地土人合作,故深受華僑和當地人民的擁戴。其時東萬律有大小采礦公司 7 個,內部互相爭鬥,外部又有強鄰入侵,面臨著內憂外患。在印度尼西亞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曾多次向坤甸一帶發動武裝侵略。羅芳伯領導華僑和當地人民奮起抗擊,將荷蘭侵略者擊退。後來,在卡浦亞斯河下遊的地方,有個土酋經常離間土人與華人的團結。羅芳伯聯絡蘇丹勢力,東征西討,勢力日益強大,蘇丹便將東萬律縱橫數十里之地歸他管轄。這樣,在他的轄區內便有了 10…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15, 2022 at 4:00pm — No Comments

謝仁繽·論洪席耶的黑格爾觀察:街上小乞丐的審美(5)

首先,藝評家托雷(Théophile Thoré-Bürger, 1807-1869)提到:「在 Dutch 地區,平民人家的女兒就像是公主走在街上。此地,也是魯本斯(Sir 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之所以畫出梅蒂奇身邊高貴女體的參考原型。」18 針對 Dutch、Flemish 地區風俗繪畫的持續延燒,1824 年《環球報》的編輯也說到:「(…)從最崇高到最低劣的對象,從神聖的西斯汀教堂聖母到酒醉的 Flemish 地區平民,都值得畫到作品之中。」…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15,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の〈關於有趣〉第二章(12)

可惜的是城里的街道太窄,只要兩邊的馬撞上了房子,中間的馬就停住,馬上的騎士全都摔到馬前面去了。後來工兵又衝上去拆毀房子,平出了空場,但是暴民誰也不上空場上來,而是往後面的窄街里退。幸虧輕步兵抄了他們的後路,把他們攆到空場上來。鐵甲騎兵就對準他們來了一次長矛衝鋒。但是幾經折騰,鐵甲騎兵都累了,端不平手里的重矛槍,在全隊飛奔的時候,那些矛尖往往紮到了地上,於是騎士就被矛柄的彈性彈得滿天亂飛,砸死了一些暴民,也砸死了一些在家里睡覺的老百姓,還砸死了不少自己人。睡覺者的死亡實屬冤枉,他們在家里睡得好好的,忽然轟地一聲響,房頂被鐵甲騎士砸穿,騎士頭頂上的盔槍直扎心臟。那些活著的暴民見了這種場面,一面哈哈大笑,一面奪路而逃。…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uly 15, 2022 at 11:00a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の〈關於有趣〉第二章(11)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uly 15, 2022 at 10:35am — No Comments

謝仁繽·論洪席耶的黑格爾觀察:街上小乞丐的審美(4)

洪席耶指出黑格爾刻意選取風俗題材作為其對象,此選擇也就反映出十八世紀繪畫作品能夠公開展示的流通狀態。另一方面,黑格爾在討論荷蘭繪畫時,卻又挪用了 Flemish、Seville 地區的作品,這種看似不夠客觀的論述其實更關乎慕尼黑畫廊的繪畫分類: Flemish、Seville、荷蘭地區皆化歸於風俗畫家。就此,洪席耶評估了黑格爾再闡明其藝術性理念背…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15, 2022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后望書》河流梯級開發

雅礱江幹流規劃21級梯級開發,已建成江口的二灘電站。

烏江幹流規劃11級梯級開發,已建成烏江渡和電站。烏江支流—芙蓉江規劃10級開發,已建成朱花村、良坎電站。

北盤江和南盤江(珠江上遊支流),規劃13級梯級開發。

盤龍江(紅河支流)規劃10級梯級開發,已建成東方紅和小河溝電站。

沅江(洞庭湖水系)規劃21級梯級開發,已建和在建的電站有洪江、碗米坡、鳳灘、五強溪和陵津灘。

 …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15, 2022 at 10:28am — No Comments

陳春燕《洪席耶與跨媒介思維》(8)

他對古典模擬論的描述,終極重點畫在語言行動,其指向的,是亞里斯多德對(具備話語能力的)人類與(只會發出聲響的)動物的區別(引自 1999: 1),以及他在詩學中賦予「行動」在創作論、政治、道德層面上的絕對地位。模擬論標舉行動,即是標舉行動者:他們掌握局面的整體性,對抗命運,護持社羣建制。與之對照的,是逆來順受者,人生唯一堪稱「行動」的事例是複製生存工具以求續命…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15,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劉大可《客家大光:羅芳伯》(上)

清中葉以來,約兩千多萬華人遷徙分佈到世界各地,人們稱之為“海外的中國,外部的中國,一個隱蔽甚至神秘的中國,一個守舊而又時髦的中國,一個繁榮的、不問政治而忠誠大陸的中國。”在這些海外華人中,就有為數眾多的客家人。

時至今日,海外客家人已廣泛分佈於世界五大洲六七十個國家和地區,人數達數百萬。在東南亞以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為多,在大洋洲的客籍華僑華人則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美洲則以美、加為多,歐洲則集居在英國和法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海外客家人聚集最多的國家,那裏以梅州人為主分別有120萬和100萬的客家人。…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15, 2022 at 6:00am — No Comments

數字人文作為一種方法:西方研究現狀及展望(5)

 (然而實際上) 並非如此,我從事的只是它經典化了的一小部分作品,它們甚至占不到(這個歷史時期和歐洲此地)已出版文學的百分之一,而且,有些人讀得比我更多,但關鍵在於有 3 萬種英國 19 世紀小說還並不在這個範圍內,或者是 4 萬、5 萬、6 萬,沒有人真正知道到底是多少,沒有人真正閱讀過它們,也不會有人去讀遍它們。



而除此之外,我們尚有法國小說、中國小說、阿根廷小說、美國小說等等, 讀得“更多”總是一樁好事,但卻並非解決之道,作為一名普通讀者,去讀完民族文學的極小一部分都不過蜻蜓點水,更不要說世界文學了, 這一數量上的門檻也體現為質上的不同:



閱讀多了便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和觀察, 在莫瑞蒂看來,解決的辦法是遠離“細讀”傳統,發展出一種新的“遠讀” (Distant Reading)…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July 15, 2022 at 6:00am — No Comments

蕭莎“大旅行”在18世紀的英國(上)

旅行與“大旅行”

18世紀的英國文壇盛產遊記。我們今天說得出名字的作家,丹尼爾·笛福、亨利·菲爾丁、托比亞斯·斯摩萊特、勞倫斯·斯特恩等,似乎人人愛好外出旅行,個個名下有遊記出版。就連大半生安坐書齋埋首閱讀著述、故而有“椅子旅行家”之稱的約翰遜博士,晚年也不甘寂寞,留下了有思想有才情的《蘇格蘭西部諸島紀遊》。…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15, 2022 at 4:30am — No Comments

單世聯:文化產業研究的學科分析(2)

正如文化產業只是在20世紀下半葉才成為一個產業部門一樣,文化經濟學也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新興領域。這一個有充滿矛盾的研究領域,以藝術為例:“一方面,藝術品幾乎沒有任何內在的經濟價值(除了材料花費及創作時間之外),它們時而擺出一副刻意反商業化的姿態,並經常被視為‘無價之寶’;另一方面,也許正因為沒有具體的價格,它們反而能創造出巨大的象征回報和商業回報。這一鮮明的矛盾曾使藝術品市場上的評論家們為之困惑了好多年。”[3]



直到1966年,才出現了這個領域的開山之作:鮑莫爾(William…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14,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單世聯:文化產業研究的學科分析(1)

文化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的興起,與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在經濟、政治議程中被賦予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是相應的。“文化經濟”、“文化政治”、“文化外交”、“文化貿易”、“文化軟實力”、“文化權利”、“文化政治”、“文化治理”……沒有哪一個時代,有這麼多的文化概念和文化活動,文化產業成為朝陽產業,文化研究成為顯學。所謂的“文化產業研究”,當然不只是文化研究,至少還有經濟學、管理學、政策研究諸方面。“文化產業”是個集合概念,它包括一個可以勉強用“意義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來鬆散地聯系起來的廣大社會範圍。“文化產業研究”當然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科,而是相關論域的鬆散集合。僅就文化產業的文化方面而言,盡管它自1970年代以來已成為顯赫的全球性學術思潮和知識領域,但它甚至不能為自己提供一個清晰的形象和穩定的構架。眾多的“文化研究導論”、文化研究《讀本》等,也只能通過若干選文給讀者提供文化研究曾是什麼和將要是什麼的感覺。有鑒於此,本章擬介紹有關文化產業研究的三組論述。…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13,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蔣寅:語象 · 物象 · 意象 · 意境(4)

其實早在幾十年前,熱心於學習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派詩人就闡明了這個問題。龐德認為“一個意象是在瞬息間呈現出的一個理性和感情的復合體”[12],像“雞聲茅店月”這樣省略修飾、說明詞的詩句,他稱之為“視覺和弦”,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視覺性映像“聯合起來提示一個與二者都不同的意象”[13]。這無疑是正確的。“雞聲”、“茅店”或“月”都只是名詞提示的簡單的象,根本沒有意,只有三個視覺表象融合而成的復合體才具有了意象的性質。…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uly 13, 2022 at 8:34pm — No Comments

陳春燕《洪席耶與跨媒介思維》(7)

巴爾札克已為藝術範式脫離再現主義開啟了局面,在主題素材上鬆綁,致力於描述可感事物之內蘊思想;此外,他也使小說世界的物件皆成為見證時代、文明的標記、化石。關於後者,雨果也有類似貢獻(2011a: 15-19)

但寫實小說真正的大破大立,是在福樓拜手上。福樓拜作品鮮明的特色,是其基進平等論;在他筆下,一切文字皆平等,一切題材皆平等,一切表達形式皆平等,一切生命範疇皆平等(無論是屬人類的抑或是屬物的)…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13, 2022 at 4:00pm — No Comments

蒙田《論維吉爾的詩》(10)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我們身體的這一部分被神聖化了。在同一個省份,有些男子剝下自己性器官的皮獻一塊給神明作為祭品;另一些人則拿自己的精液祭神。在另一個省份,青年男子當眾穿透自己的生殖器,他們在皮肉之間開幾處口子,將幾根'鐵桿從這些口子穿過,鐵桿的粗和長達到他們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然後將這幾根鐵桿放在火上燒,作為給神的祭品;倘若受不了這種殘酷的疼痛,便會被認為缺乏男子氣和不夠貞潔。還有的地方是根據身體的這一部位來決定誰能被承認和推崇為最了不起的官員,而且在多種儀式上,人們堂而皇之地高舉著男性器官的雕塑,表示對諸神的敬意。 

埃及婦女慶祝酒神節時頸脖上都要掛一個木制的男性器官,制作得非常精美,大小和重量不一,根據佩戴者的體力而定,此外酒神雕像的這一部分也做得特別大,遠遠超過身體的其餘部位。…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uly 13, 2022 at 3:56pm — No Comments

蔣寅:語象 · 物象 · 意象 · 意境(3)

不僅專有名詞或典故,就是自然物象之名,用意象來指稱也會陷入一種陳述的困境。意象原指意中之象,即唐代詩人戴叔倫所謂“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的“詩家之景”。若對應於自然物象之名,則同樣的名詞比如“明月”就只能說是同一意象。楊義先生說“明月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用得最多的意象之一”[10],就是這麽理解的。照這麽說,不同人的不同作品中出現的明月也應該說是同一意象。可是楊先生卻說“李白以宋玉、曹丕以來的悲秋情調,改造了南朝樂府中傾於甜俗的秋月言情,使其秋月復合意象蘊含著清苦而慷慨的復合感情”,這又是將不同人使用的“秋月”當作不同意象來看待了,不免自相矛盾。事實上,意象是由不同的意和象結合而成的,意象形成的關鍵是意識的作用。裴斐先生說得好:“客觀存在的月亮只有一個,詩中出現的月亮千變萬化。物象有限,意象無窮。”…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uly 13, 2022 at 3:27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