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44)

何家干《閒閒書話》(十八)

網絡論壇有程蟬 

  程蟬,據說是位女子。但她註目江湖,而且頗有心得,筆走也有勁,《人心江湖大》,《千萬年笑傲江湖》,僅題目就讓人感到江湖風雨交加。而我最喜歡她的《俠客行》:“遊俠不再。其實遊俠也許根本就未曾存在過,只是因了在中國的艱難時世中跋涉的人們對可望不可即的自由的巨大渴求,才有了武俠小說,才有了武俠小說中‘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遊俠們。”我的目光第一次碰到這段話,心頭不禁一震,同樣是捧讀武俠小說,程蟬卻是俯看了,她看得廣闊,看得深遠,看得蒼涼。…

Continue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July 5, 2016 at 10:55am — No Comments

瑪格麗特·杜拉斯《廣島之戀》の闡明最初的設想

我力求盡可能最忠實地陳述我為阿蘭?雷奈導演的《廣島之戀》所做的工作。

但願讀者不要對阿蘭?雷奈設計的畫面在這項工作中沒有被如實描繪出來而感到驚訝。

我的職責只限於把雷奈作為出發點來導演影片的那些因素加以闡述。

不屬於原始腳本(五八年七月)的有關內韋爾的那些段落,是影片在法國攝制(五八年十二月)前加上註釋的。所以,那是獨立於腳本的工作(請看附錄:靜夜闡釋)。

我認為保留一部分在影片中摒棄不用的東西是有必要的,它們能有效地闡明最初的設想。…

Continue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July 5, 2016 at 10:53am — No Comments

周作人·緣日

到了夏天,時常想起東京的夜店。己酉庚戌之際,家住本鄉的西片町,晚間多往大學前一帶散步,那裏每天都有夜店,但是在緣日特別熱鬧,想起來那正是每月初八本鄉四丁目的藥師如來吧。緣日意雲有緣之日,是諸神佛的誕日或成道示現之日,每月在這一天寺院裏舉行儀式,有許多人來參拜,同則便有各種商人都來擺攤營業,自飲食用具,花草玩物,以至戲法雜耍,無不具備,頗似北京的廟會,不過廟會雖在寺院內,似乎已經全是市集的性質,又只以白天為限,緣日則晚間更為繁盛,又還算是宗教的行事,根本上就有點不同了。若月紫蘭著《東京年中行事》卷上有緣日一則,前半云:…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July 5,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梁遇春· 又是一年春草綠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閩侯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有才華的散文作家。著有散文選集《春醪集》、《淚與笑》等。…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July 5, 2016 at 10:2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126》開了藥方,還得服藥

一群企業主訴苦說,“找外勞,找不到人手做工;找本地人,找不到人心做工!”這話我聽得懂。因為有關部門朝令夕改,舊外勞一旦工作準證到期,就被遣送回國,而新外勞入境又諸多限制,真是“找不到人手做工”。



至於適合本地人的工作,來應征者,卻往往不懂得什麽是“樂在工作”、“職場倫理”。只是朝九晚五軀體出現在公司,“心”卻不知去了那裏;一整天好像只為個人手機、短訊、MSN和《面子書》忙不完。



應征者給老板面試…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ly 5, 2016 at 9:00am — No Comments

萊辛寓言·宙斯和馬

“人和獸的父親啊,”馬這樣說著,走近了宙斯的寶座,“人們要我成為你美化世界的最美麗的生物之一,而我的自愛也使我相信這一點。但是,難道不該把我身上的一些地方再加以改進嗎?”

“你指的是哪些地方要改進呢?說吧;我接受你的請求,”這位和善的神祗一面說,一面微笑。

馬繼續說道,“如果我的腿能再高一些,再削瘦一些,我就會跑得更快;一個修長的天鵝脖子也不會使我變醜的;一個寬闊的胸膛更會增加我的力氣;並且你既然決定我去馱你的驕子——人,你當然能給我安上一個供仁慈的騎者乘坐的鞍子。”

“好的,”宙斯回答說,“先耐心等一會!”宙斯鄭重其事地念起造物的咒語。於是,生機在塵土中噴湧,有機原素在組合,剎那間一頭醜陋的駱駝站在寶座前。…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July 5, 2016 at 8:36am — No Comments

林姿伶 <獨醒~ 慶端午!>

行吟澤畔的大夫 

硬是聽不進漁父千叮萬囑 

如今怕是悔不當初

若不執意游進江裡找一條叫獨醒的魚

怎須奔赴東海請罪 

陪龍王泡下午茶跳恰恰 

害人家海龍王宮每逢五月五 

宮頂被粽子砸出窟窿大 

蝦兵蟹將得吃一整年才能消化…

Continue

Added by 林姿伶 on July 4, 2016 at 7:39pm — No Comments

蕭紅·雪天

  我直直是睡了一個整天,這使我不能再睡。小屋子漸漸從灰色變做黑色。

  睡得背很痛,肩也很痛,並且也俄了。我下床開了燈,在床沿坐了坐,到椅子上坐了坐,扒一扒頭發,揉擦兩下眼睛,心中感到幽長和無底,好象把我放下一個煤洞去,並且沒有燈籠,使我一個人走沈下去。屋子雖然小,在我覺得和一個荒涼的廣場樣,屋子墻壁離我比天還遠,那是說一切不和我發生關系;那是說我的肚子太空了!

  一切街車街聲在小窗外鬧著。可是三層樓的過道非常寂靜。每走過一個人,我留意他的腳步聲,那是非常響亮的,硬底皮鞋踏過去,女人的高跟鞋更響亮而且焦急,有時成群的響聲,男男女女穿插著過了一陣。我聽遍了過道上一切引誘我的聲音,可是不用開門看,我知道郎華還沒回來。…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July 4, 2016 at 7:19pm — No Comments

愛倫坡·捧為名流

       “我保證。”說著我噴了個響鼻。

  “你能保證它不是冒牌貨?”藝術家邊問邊虔敬地摸了摸我的鼻子。

  “哼!”我把鼻子扭向一邊。

  “它從來沒被臨摹過?”藝術家邊問邊用一臺顯微鏡對我的鼻子進行鑒定。

  “沒有。”我說著將鼻子朝上卷起。

  “真妙!”藝術家驚呼,我鼻子的靈活之美使他徹底放心了。

  “一千英鎊。”我說。

  “一千英鎊?”他問。…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ly 4, 2016 at 7:19pm — No Comments

尋找“自我”的本土史學書寫:新方法的自覺反思

 2009年,吳飛的《浮生取義》作為“新史學&多元對話”叢書第三本面世。書封改了十幾次,最終定以遒勁而幹枯的樹枝挑明華北農村中生死之間的張力。這套叢書策劃人譚徐鋒說,這是對書和作者必要的尊重。

沒有腰封,沒有炒作,本可打上“哈佛博士”、“農村自殺現象研究”的噱頭,但出於對作者意願及叢書氣質的尊重,低調出版。

當下叢書出版,有些氣魄和規模架得很大,有些因呼應公共議題而掀起時潮。“新史學&多元對話”卻一直以史學應有的沈潛氣質,守本分,執水準,與變幻風雲溫和相抵。2006年春,“新史學&多元對話”叢書在10年間出版14本。…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4, 2016 at 7:16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慕課の杜拉克:資訊、社區與詮釋

……資訊現在是跨國的,跟資金一樣,資訊也沒有“祖國”。由於資訊不受國界限制,將來會形成新的“跨國”社區。在這個社區裏,人們雖然沒有真正見過面,可是卻因為彼此溝通而有心靈之交。事實上,世界經濟,尤其是資金與信用組成的“象征經濟”,已經是一種沒有國家之分的跨國社區了。(290頁)

要有效溝通就必須同時有資訊和意義,而意義也需要溝通。如果有個操我不懂語言的人打電話給我,他傳達的訊息即使再明顯不過,也不能為我所了解。除非我了解對方所用的語言,否則,“意義”不會存在――氣象學家所了解的信息,對化學家而言只是胡言亂言。可是,人數一多,溝通效果必然不佳。溝通需要不斷地確認彼此的訊息;溝通也需要詮釋的能力;溝通更需要有一個共同的社區。“我知道這訊息的含義,因為我知道我們東京人,或倫敦人,或北京人的想法。”在這裏,“我知道”正是把“資訊”轉換成“溝通”的觸媒。(…

Continue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uly 4, 2016 at 7:16pm — No Comments

佛洛斯特·一片廢棄的墓地

活人帶著踏了草的鞋底到來

朗讀著小山上的墓碑;

墓地依然吸引活人,

卻不再有死人會再去那裏。

 

墓碑上的詩句千篇一律:

“那活著的人今日來到

念出那碑文,隨後離開

明日死亡之後,將會來這裏。”…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July 4, 2016 at 7:16pm — No Comments

[美]馬丁·林斯特龍《希望之瓶》(4)

但是這並沒有讓石榴紅公司停止(在其網站上)聲稱自己是“抗氧化劑大王”,還“擁有超強的抗氧化效果,即在體外清除自由基分子的能力”。該公司同樣繼續銷售一系列茶、巧克力棒、藥丸和含有“超級抗氧化劑萃取物”的補品,叫作POMx-當然,字母x是想暗示該補品是某種藥方,盡管其實這種產品從未在醫療和臨床上使用過。這個品牌的健康聲明如此華而不實,以至於在2010年,石榴紅公司收到了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警告信,信裏寫道:“貴公司網站上宣稱的療效表明該產品是一種藥,因為它可以用於疾病的治愈、緩解、治療或預防”,而且石榴紅公司使用這樣的說法來進行營銷也違反了聯邦食品、藥品及化妝品法案。同樣,在2009年,監管人員控告家樂氏欺騙消費者,聲稱他們的冷凍全麥麥片可以增強兒童的認知健康和專註力。…

Continue

Added by 心勢 紀 on July 4, 2016 at 7:15pm — No Comments

愛墾文創體驗慕課札記·體驗:深度智慧

深度智慧(Deep Smarts):是一種強有力的專業能力,奠基於親身體驗,並在個人信念和社會力量的影響下,提供從內隱知識得出的洞見。深度智慧與我們理解的智慧非常相似,其基礎是比現象知識(Know-what)更深層的專業技能(Know-how),有能力理解復雜且相互影響的關系,並且從系統觀點迅速作出專業決定,必要時,這種能力也能專註於系統的組成部分,以了解細節。深度智慧無法只靠正規教育獲得。但是經由用心培育個人可以養成這種能力,進而基於風險而移轉出來,或在他人身上再現。(17頁)…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uly 4, 2016 at 7:15pm — No Comments

楊泓《逝去的風韻》中國畫像磚藝術的軌跡

從秦到唐,長達九個世紀,畫像磚藝術從產生、發展、興旺到衰微,在中國美術史的長空中劃出了一道光輝的軌跡。但是它的影響似乎到宋、遼、金時期還可以看到,那時期墓中的雕磚的構圖和藝術風格,還應當是受到畫像磚藝術的間接影響。宋墓的雕磚中,以河南白沙等地發現的雜劇雕磚藝術水平最高,人物姿態生動,性格鮮明,確可用栩栩如生一詞加以形容。而最富生活情趣的作品,則屬寧夏涇源宋墓的出土品,特別是表現碓米、推磨的畫面。以推磨圖為例,左邊推磨的是一位長裙婦人,右邊則是一個光腚的赤體童子,他高舉雙手僅及磨柄,但仍奮力幫助他的母親勞動,畫面生動而富有哲理,發人深省(圖17)。至於由幾塊磚拼合成一幅畫面的雕磚作品。

則以河南武陟縣小董金墓中的兩幅最佳(圖18),各由四塊磚拼嵌而成,表現庭園和宴飲的場景,它似乎顯露出與六朝拼鑲磚畫相似的藝術效果。…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ly 4, 2016 at 7:14pm — No Comments

吳念真·真實感

阿婆一輩子住在漁村,三十五歲那年先生就翻船死了,七個小孩最大的才十七歲,她說她是以“我負責養小的,大的孩子自己養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小孩拉拔大。

 

四男三女七個小孩後來都很成材,也許從小習慣彼此相互扶持,所以兄弟姊妹之間的情感始終濃郁。

 

他們唯一遺憾的是,阿婆一直堅持住在漁村的老房子裏,怎麽說都不願意搬到城市和孩子們一起住。她的說法是:“一年十二個月,七個小孩不好分,哪裏多住哪裏少住,他們都會說我大小心……而且一個人住,我自由,他們也自由。”

 …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4, 2016 at 7:13pm — No Comments

袁騰飛·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5)

9·公元前21世紀什麼最貴



無為無不為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化高峰時期,正在經歷社會大變革的各諸侯國,各階層都對社會變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一時間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


春秋時期,兩位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孔子。首先看老子,道家創始人,這個道家跟道教不一樣,道教是中國古代神仙方術、原始巫術的集合體,吸收了道家思想之後,形成了道教。道教形成之後,神話老子,把它捧為太上老君,就是在爐子裏煉孫悟空的那個白胡子老頭。實際上歷史確有其人,但是生平事跡不詳。只知道他是道家的創始人,有人說他叫老聃,也有人說叫李耳。…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uly 4, 2016 at 7:13pm — No Comments

葉檀:未來五年什麽職業有前景?

       每年3月,全國兩會都會公布經濟數據增長,今年首次公布了“十三五”期間的區間數據:從6.5%到7%。在這區間內的經濟增長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保持一定經濟增速是為了實現每年千萬人以上的充分就業。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裏中國經濟未來贏利點、虧損點呼之欲出,選擇一份職業、選擇一個行業,必須有超前的目光,否則個人會踩錯稅後轉型的“節奏”。

  中國之所以要保持GDP一定的增速,主要是為了就業。《新京報》6日刊登采訪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二司司長向東的文章。向東表示,總理經常說“我們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只要就業還比較充分,老百姓的收入能夠有所上漲,環境有所改善,那我們的速度高一點還是低一點,又有什麽關系呢?…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ly 4, 2016 at 7:10pm — No Comments

流瀲紫·如是今日,願不再相見

那一年她17,高一的女孩子。他是剛從大學畢業的英語老師。年輕,笑起來如一帶清風徐徐牽動波平如鏡的湖水,回旋的是金色的漣漪。

 

學校的小男生如湖裏的魚一般多,洶洶擾攘,不乏英俊有才學的向她示好,她全瞧不見,她眼裏只得他一個。

 

她迷戀,他寫在黑板上華麗優美的英文字體,一字一繾綣,全在她心上;她迷戀,他清朗磊磊的嗓音;她迷戀,他的手指撥動吉他的瞬間,《秋日私語》的曲調像誰的手一下勾動她的心弦。

 …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July 4, 2016 at 5:48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雙鳳樓隨筆》之四·黃瓜

  蓄意要去了許久的西湖,終於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實現了。於是在一個晴暖的上午,一座吐煤煙的怪物便將幾條不甚肥壯的黃瓜從滬杭道上運到了杭州。

  幾年不見的杭州市,一切都與杭州人的說話一般,似乎仍是重溫舊夢,不見有怎樣新鮮的氣味。 

  小小的變遷原也是有的,這只要從電桿木和橋樑上便可以看出。每一根電桿木,每一座橋樑,上面總是「禁止招貼」,轉過去便是粉藍色的「今訓」。…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July 4, 2016 at 5:47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