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博士文創慕課の杜拉克談知識型社會

……我們正向知識型社會邁進。……知識是個人乃至整個經濟的主要資源。土地、勞力和資金,這些經濟學家所認為的傳統生產因素並沒有消失,只不過現在變成了第二順位了。只要有專業知識,這些因素都可以獲得,而且很容易獲得;然而專業知識本身並不能創造財富,只有將知識與工作結合才有生產力。無論商業組織還是非商業組織,每個組織的目的與功能,都是整合專業知識成為一項普通的工作。這同時說明了,為什麼知識型社會也是組織型社會的原因。(082頁)

……組織型社會來臨時,必須面對的沖突與問題――社會需要穩定,組織需要變革;組織需要自主權,社會需要關注公共利益;還有來自個人與組織的關系,以及在此所承擔的責任,同時要求組織擔負起社會責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另外就是一些具有專業知識的專家,和需要這些專家的組織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微妙。這些問題……只能在發生問題的地方解決――在個別組織中,或在經理的辦公室裏。(082頁)

……現代組織的組成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正如著名的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所說的――“創造性的毀滅”。而且現代組織必須將一切舊的、習慣的、熟悉的和舒適的東西,進行系統化的摒棄,不管它們是一件產品、一種服務、一個過程、一項技術,或是人和社會的關系,還是組織本身。現代組織必須適應不斷的變化。組織的功能是把知識與工作結合起來,並應用於工具、產品、過程、工作的設計,以及知識本身。(083頁)

相對於知識而言,技術的發展要緩慢得多。如果一個復活的古希臘石匠,在現在的石料工廠工作,技術上的變化,可能只是雕在墓碑上的圖案不同而已,甚至連使用的工具大同小異,不同的只是變成電動的了,自古以來,一個工匠只要當個五到七年的學徒,就出師了,且所學會的手藝一輩子夠用。然而在組織社會裏,任何有知識的人,只要四五年不吸收新知識便跟不上時代。(083頁)

陳明發批註:石匠的作品要拿到市場上去兜售,卻需要新知識,這或可說明文化與產業的關系;創作人與創作的關系。

這意味著,組織必須準備放棄現在所做的一切――每個過程、每件產品、每個步驟、每項政策。管理者必須每幾年就這樣問:“如果以前我們沒有這麼做,在了解現在的實際情況後,我們還會去做嗎?”如果答案是“不!”那麼得繼續問:“那麼我們現在怎麼做?”而不是說:“我們再研究一下吧!”(086頁)

陳明發批註:這或可說明傳統產業如何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如他們需要設計、美學培訓等。也可說明創作人的心血如何進入市場。

(《巨變時代的管理》ManagingInaTimeofGreatChange,第7章,《知識型社會》,彼得杜拉克,周文祥、慕心編譯,臺北中天出版社,1998)

Views: 5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