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交談的野馬在奔馳
我們續上久遠的話:爆炸新聞濺起激流
念想的雜草從石頭縫間瘋長
疑問像鉤子探向交纏的海藻
臉龐的餘波起伏,決絕行動開辟了
隱痛的狂放路途——
各自成為不同生活的主人,或者奴隸
豐盛的認知似乎沒有意義…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y 23, 2022 at 10:48am — No Comments
數字記憶大多以記憶主體為核心,圍繞個體或社會群體,涉及大量與人文學術及社會文化現象相關的議題,這就使得二者在所涉範疇上有了重合基礎。例如,在全球頗有影響的“威尼斯時光機”項目,旨在利用千年歷史檔案呈現自公元900年至2000年城市建築與文化的宏大發展史,“這些龐大的歷史資料可能涵蓋了100億個事件”“詳細記錄了歷史上威尼斯城市生活的所有細節”[9],包括政治、經濟、金融、貿易、醫療、稅務、地理、建築、航海、市民居住網絡與生活等。項目主持人弗雷德里克·卡普蘭(Frederic…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May 23, 2022 at 12:30am — No Comments
牢騷滿腹,思緒萬千,對歷史的無限感慨中包蘊著對眼前國勢和個人命運的深沈嘆息,因為當年楚國的暗弱正是如今國勢的寫照,而當年屈原報國無路的悲劇如今又在自己身上重演。詩人對這些感觸不著一字,只說時遷世移,只有江上的灘聲亙古如斯。然而詩人心中的洶湧思緒不正如這灘聲一樣,會在讀者心上引起暴風雨般的感覺嗎?那麽,如此激情澎湃的一首好詩,為什麽在陸遊入蜀時沒有能寫出來呢?當然詩歌的靈感會有一些偶然因素在內,不全可以解說,但是大致說來,我覺得這是由於詩人在八年前入蜀時對人生事業還充滿著憧憬,對國勢也存在著希望,所以江邊那座荒蕪的楚城還沒有引起他太大的感嘆。及至他出蜀東歸,平生夢寐以求的從軍機會已經消逝,對國勢衰弱的局勢也看得更為清晰。當他再次看到楚城及隔江的屈原祠時,便不由得詩思如潮了。而散文的寫作與詩歌不同,陸遊入蜀途經楚城時雖然心中並無太深的感觸,但並不妨礙他客觀地記述行蹤、描摹風物。…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May 23, 2022 at 12:00am — No Comments
“太陽底下沒新事”——人世間總是有一些差不多的事情在改頭換面、不停地循環下去。文學表達上,故事的元素可以不停地組合,各種奇怪的故事也就出來了。不過世上的故事講來講去也就是那麽多,可見真正的新意不在故事上。怎樣把這個世界最大的隱秘揭示出來,依靠的還是「細節」與「超細節」——這才是詩性的極致。
於是我們發現了自己的窘境:現在常常憂慮的不是知道得太少,而是知道得太多,連風裏都是各種各樣的聲音。如果想做一個保有巨大創造力和思悟力的人,還是需要想想這兩個字:清寂。可以理解美國那個梭羅跑到湖邊林子裏封閉自己的奧妙,他種地寫作,想些事情,清心寡欲。這果然使他聰明了許多,比別人特殊了一些。…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y 22,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五遊記文體的體式定型與多元並存
最後,讓我們重點進入對遊記體式的探討。
就遊記這一專有名詞的構成元素而言,可以說” 遊” 是其內容規定,而” 記” 則是其文體指稱。” 記” 作為一種文體,向來多歸於” 雜記” 一類,具有多樣性、包容性、靈活性特點,這就為更好地表達主體在遊歷過程中的個性化體驗提供了便利條件,為” 記” 在紀” 遊” 過程中的文體功能的發揮提供了多種可能。” 遊” 與” 記” 雙向互動,由” 遊” 而” 記” ,以” 記” 紀” 遊” ,進而發展成熟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可見,” 遊” 與” 記” 的組合並非隨意,而是因為彼此在內容與形式上具有內在的契合點。然而,這一內容與文體的契合並非妙手天成,而是經歷了一個從多向選擇到逐步定型的過程。…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y 22, 2022 at 9:00pm — No Comments
“倘若不是窩囊廢,而是別的動物答應這樣做的話,我倒甘心馬上就遭到放逐,”麋鹿說道,“可是,這樣一條毫無本事的草蛇憑什麽能耐來許下這麽大的願呢?”
“那不過是吹牛皮而已,”卡爾說道,“草蛇總是裝神弄鬼,擺出一副比別的動物更高明的架勢。”
卡爾到了該回家的時候,灰皮子送卡爾出來並陪著他走了一段路。卡爾聽得有隻棲在杉樹頂上的鶇鳥啼叫起來:“灰皮子來啦,就是他毀了森林!灰皮子來啦,就是他毀了森林!”
卡爾還以為自己沒有留神聽錯話了。可是剛過不一會兒,有一隻山兔從小路上跳躍而過。山兔瞅見他們兩個,便停住了腳步,晃動著長耳朵,高聲大喊起來:“灰皮子來啦,就是他毀了森林。”然後他就一溜煙跑掉了。…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May 22, 2022 at 8:30pm — No Comments
最主要的是使我們形像地看到了「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的時代精神。秦俑的藝術特色是高度的寫實性和人物形像刻畫的典型性,達到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藝術效果。這是中國早期雕塑藝術普遍特征,到了西漢,霍去病墓前石雕,風格上轉向寫意,手法更加洗練。從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中國古典雕塑藝術最主要的美學特征是紀念性、像征性和裝飾性。它不是單純為了觀賞需要而創作,而是為了紀念某一歷史人物和事件,紀念某種功績和勛業的產物。「托物言志」、「寓意於物」往往通過某種動物去表現人,像征一定的意念。不以如實模仿自然形態為滿足,采取裝飾手法,美化作品形像,寄托作者自己的審美理想。旅遊美學與藝術美學關係密切,繪畫美學、書法美學、音樂美學和建築美學等等學科都和旅遊美學有多邊緣、多滲透的關係。一個稱職的旅遊工作者,不可不對此有較深的理解。為此,旅遊院校必須加強藝術欣賞教學,所有短視的做法,都是不合時宜的。…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y 22, 2022 at 10:41am — No Comments
提到OUP是因為這一本《話語權的世紀角力》也是他們家出版的書籍,這一兩年逛書店,我覺得台灣好像有越來越多出版物都來自OUP(隨便舉例: 《紅心戀歌:20世紀兩場革命中的跨國愛情體驗》),會引入一定代表有人會買,而且會讀的人一定都很有內涵,那為什麼那麼少人分享讀後感呢?! (murmur一下,有蠻多評鑑都是給一顆星,然後留下一句什麼錯字很多、翻譯不好…唉,有中文翻譯版已經很幸福了,就別那麼嚴苛了嘛,你看看香港,以後想看這種書都沒得看了。)
(4)
本書探討的對象為”思想產業”,隨著網路的普及,大眾獲得資訊的管道變多,使得思想產業蓬勃發展。什麼是思想產業呢?…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May 22, 2022 at 10:26am — No Comments
五、關於敘事和文化記憶,它告訴了我們什麼?
毫無疑問,“成功孕育成功”(success-breeds-success)的原則(或者說我在其他地方稱之為文化記憶里的 “稀缺”原則)適用於這部龐大的暢銷書,因為已有的改編數量增加了他在其他地方被重新運用的幾率。但是,《艾凡赫》也明顯地具有比司各特的其他小說更具啟發性和生產性的要素。*對此,請參見Ann Rigney, “Plenitude, Scarcity and the Circulation of Cultural Memory.”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35.1 (2005).…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May 22, 2022 at 10:23am — No Comments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會以為這就是世界。——《天堂電影院》
旅行是為了可以大聲抒發自己心底期待已久的聲音。——《親愛的伽利略》
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你或許是隻大魚,生活在這小小池塘。
一個人的旅行,在路上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當你決定去做某件事情,全世界都會幫你。——《搭車去柏林》
奔跑吧,在雲端!——《127小時》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May 22, 2022 at 10:23am — No Comments
在此談論《艾凡赫》的原因,是因為它一直罕見地具有生產性。它被復制和改編的次數令人不可思議。*《艾凡赫》因其催生了數量眾多的版本而更加令人矚目,它出現在消費主義文化正在萌發的年代,彼時,作品的新穎性備受珍視(參見John Ellis,“The literary Adaptation:An introduction.”Screen 23.1(1982):3-5);勃朗特姐妹的作品,正如簡·奧斯丁永無止境的分支一樣(參見Claudia Johnson. Jane Austen’s Cults and Cultures. Chicago:Chicigo University Press,2012),提供了相似的例子(參見Patsy Stoneman, Bront. Transformations: The…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May 22,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急需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當時,大家普遍意識到,貧窮不應當成為社會主義的代名詞,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得益於改革開放,中國很快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在特朗普執政時期,認為中國和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挑戰者和敵人,如今到了拜登執政時期,美國認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對其構成威脅的競爭者甚至是敵對者。物質方面,中國完全符合大國標準。在制度層面,我們也形成了符合自己文明、文化、國情特點的制度體系。但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達到大國的標準,不僅要符合物質層面和制度層面的現代化,更要在知識層面達到現代化的標準。…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May 21,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詩性的話語是以美感為原則,它所表現出的節奏、隱喻、意象和象征,以其感性及或然性來感染人。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說:“言語的美在於明晰而不致流於平庸。用普通詞語組成的言語最明晰,但卻顯得平淡無奇。”所謂“普通詞語組成的言語”,用今天的話說,最大的交集就是公共話語。…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y 21,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宗教意涵:中國古代宗教觀中人與自然的關係集中體現於” 天人感應” 說,而在遊記中人與自然的審美關係確立並取代” 天人感應” 後,後者並沒有徹底消失,而是經常與前者交融,其中因緣之一是作為人與自然審美關係哲學基礎的” 天人合一” 與” 天人感應” 本有先天的血緣關係,都是自然人化與人化自然的產物。因緣之二是在遊記創作中有大量佛徒、道士參與,他們常常以宗教的思維形式來觀賞自然,審視人生,將宗教與審美合而為一,因而賦予遊記以宗教內涵。因緣之三是遊記的審美對象首先是山水勝景,而山水勝景又往往與佛道的寺廟、道觀以及種種宗教傳說和民間神話連為一體,遊歷山水、描寫山水就不可能不涉及到這些宗教內容。因緣之四是在自然人化與人化自然的雙向互構中,在追求超驗的形而上的人生體驗中,哲學與宗教具有一定的互通性與互滲性。
道德意涵:” 山水比德”…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y 21, 2022 at 9:00pm — No Comments
春雨,在塔里木盆地,吟唱了整整一夜。
穿過多年的沙塵暴,越過亙古蒼涼與漫漫歲月,一曲天籟之音破空而至。
我夢裏醒著的耳朵,整整一宿,傾聽這點點滴滴珠圓玉潤。
我蟄居多年的塞外綠洲新城——庫爾勒,眺望中,綠陰之外還有如錦如霞的花草繽紛。
三月裏的第一場春雨。此時,正沖洗著石油城彩色的底片,百靈鳥天明就開始如歌如韻地播報新聞。
清亮亮的雨,使天空與盆地,來一次親密的交談。我即使默不作聲,梨花也千朵萬朵地白。…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May 21, 2022 at 11:09am — No Comments
數字記憶與數字人文具有很大的交集,在對象和方法上多有重合,一些項目同時具有雙重屬性,比如倫敦國王學院數字人文系目前承擔的亞洲人權委員會的“數字檔案:後種族滅絕的盧旺達記憶重建”[4],中國國家圖書館的“中國戰‘疫’。記憶庫”、上海圖書館的“上海年華”、中國盲文圖書館的“視障人士記憶”等。同時,數字記憶出於特定功能需要的某些構建方法目前並未被數字人文包含、認可,可視為二者不重合部分。隨著二者的發展成熟,其重合面將會逐漸擴大,當數字人文及其方法體系的包容度更大更清晰,數字記憶的方法體系更科學規範時,數字人文很可能在總體上成為數字記憶的上位概念,數字記憶成為數字人文的一種特色類型或一個支脈被包容於其下。
1基本面的重合…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May 21, 2022 at 12:30am — No Comments
二、更為可貴的是,《入蜀記》中還詳細描寫了在長江上行舟的經過,包括舟子如何與險灘湍流搏鬥,以及祭神、避險及旅客搭乘等細節,生動有趣。
在長江上行舟,舟子辛苦異常。” (八月)十四日……是日逆風,挽船自平旦至日映,才行十五六里。” (卷四)” 九月一日,始入沌,實江中小夾也。……兩岸皆葭葦彌望,謂之百里荒。又無挽路,舟人以小舟引百丈,入夜才行四十五里。” (卷五)用纖挽船逆流而上,一整天才前進十多里,更何況遇到連纖路也沒有的地方,竟需要用小船來拉纖,這是何等的辛苦!然而更大的麻煩是險灘急流的威脅,所以舟子常常要向神靈祈求平安:” (九月)四日,平旦始解舟。舟人云:‘自此陂澤深阻,虎狼出沒。未明而行,則挽卒多為所害。’是日早見舟人焚香祈神云:‘告紅頭須小使頭:長年三老,莫令錯呼錯喚!’” (卷五)至是月二十二日,” 舟人祀峽神,屠一豨。” (卷五)至十月三日,” 舟人殺豬十余口祭神,謂之開頭。”…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May 20, 2022 at 10: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