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20pm — No Comments
李白是公元8世紀前中期中國最有影響的詩人之一,
他的詩是盛唐時代的結晶。在盛唐,杜甫的詩寫得比較沈重、踏實,比較有責任感,對唐以後中國的古典詩歌影響深刻。在中唐,白居易的詩寫得比較通俗、淺顯,在他活著和去世不久,對日本、對我們西域的少數民族影響很大。李白的詩呢,寫得比較飄逸,文采風流。他是中國在西方世界影響最大的詩人。我們今天就是講李白這位天才詩人盛世的風采。
一 中華文明史上黃金時代的天才詩人
李白名滿天下的時代是公元8世紀。這是以開元、…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9pm — No Comments
一
我於1949年考入燕京大學物理系,次年轉系進入歷史系。我非常幸運,遇到了很多好老師。這些老師學識淵博,在當時雖都已卓然成家,但仍然焚膏繼晷,潛心向學,刻苦自勵,精益求精,使我大開眼界。他們在授業解惑、教育學生上循循善誘,汲引有方,期待學生成為有用之材,盼望學生青出於藍勝於藍。這種心情體現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上,他們所具有的敬業獻身精神,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宗教般的赤忱。今天回想起來無限感念這些老師,並為當年不能體認他們的苦心而慚愧而追悔。…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9pm — No Comments
在各種各樣的書籍裏,提到太平盛世,民風純樸時,常常歡喜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來形容。我們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時,某些地方也曾經有過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時候,上了年紀的人常常要提起那一段時期,提起來就不甚唏噓。現在談不上什麼夜不閉戶了,裝上了防盜門也不保險,走路時還要防著點強盜或小偷。如此說來,我們這個社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呢?
我不了解古代的太平盛世是什麼樣子,可我卻是從五十年代過來的人。我覺得那時候所以能夜不閉戶(也不是絕對的),主要原因是實行單一的計劃經濟,統一管理,沒有人東竄西跑地做生意,農民也不能進城,沒有介紹信你哪裏也不能去,來人暫住要到居委會去登記。再說,那時候有什麼東西可偷呢,誰也沒有巨額的現金,沒有鉆戒,沒有項鏈,沒有美金,沒有……一切可以移動的財富,各種誘人的玩藝兒全沒有;有的是幾斤糧票,幾尺布票,還有各式各樣的票證。…
Continue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7pm — No Comments
——梁漱溟,一個落後的中國人
梁漱溟的人生,是悲劇的人生。梁漱溟一生執著,可謂中國的脊梁,但用“脊梁”頂著歷史的船頭。梁漱溟,一個落後的中國人。他的“鄉村建設”論,用“村落”反對城市,用“鄉約”維持“宗法”,用“鄉下人”的精神,反對市民化的進程,誤國誤民。當下中國改革遇到困難,先進的中國人,不要去學梁漱溟,真正的脊梁,要去拉船過灘。…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7pm — No Comments
2014年是我國“十二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收尾的關鍵一年,也是謀劃布局“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規劃的開局之年。一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堅持理論與實踐並舉的工作思路,及時進行工作經驗總結和保護理念調整,在推進常態化工作的同時,也在諸多方面取得新進展和新成效。
一、進一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制化進程及依法保護實踐
2011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是我國全面實施“依法治國”的具體措施,是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堅實保障。為全面貫徹《非遺法》,並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積極推進相關配套法規和地方法規的制定與出台顯得尤為迫切。…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6pm — No Comments
四、進一步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需要場所等基礎設施提供保障,但是之前一直沒有得到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文化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發布,一批具有較好傳承潛力、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結合緊密、但目前面臨一定困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被選拔出來並給予了支持,以改善其保護、傳承和利用的設施條件。經組織專家評審,發展改革委將96個建設項目納入“十二五”時期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儲備庫,並下撥了2014年度中央預算內投資2.099億元,對河北、山西、西藏、內蒙古等21個省區的3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設施建設項目進行補助。…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4pm — No Comments
2、詩歌…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4pm — No Comments
第一部分:基本問題——思想背景
1、中國文化: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文化矛盾現象…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4pm — No Comments
阿爾弗萊德·丁尼生AlfredTennyson(1809-1892),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走紅的大詩人。丁尼生繼承了浪漫派詩人華茲華斯、拜倫和濟慈的傳統,同時受到古希臘、羅馬文學的影響。他早期的詩作清新、生動,富於想象力,著名詩篇《尤利西斯》描述了年老的尤利西斯追求新境界永不止息的精神。1833年他的摯友早逝,他經過17年的構思,寫成組詩《悼念》表示紀念。這部組詩被認為是英國文學中最優秀的哀歌之一,給作者帶來極大的聲譽。維多利亞女王因而與他結交,並封他為“宮廷桂冠詩人”。
在愛情裏,如果愛就是愛,如果我們擁有愛情,
忠誠與背信的力量永遠不會等同:
只要背信一次就會永遠失去信義。…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1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Taklamakan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10pm — No Comments
啊,生命之樹,你們的冬天何時到來?
我們沒有天然的應和,我們的血液不會像候鳥那樣
提前發出訊號。猝不及防的我們
被迫在寒風裏開始誤期的遷徙,
最終從天空墜落,掉在冰封的湖面上。
對於我們,花的開放與雕謝同時發生。
某個地方,獅子仍在巡遊,在力量頂峰的
它們,覺察不到絲毫的衰弱。…
Continue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9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9pm — No Comments
2015年12月10日,我們與挪威奧斯陸大學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丹•班尼克(Dan Banik)教授在廣州一起組織了“一帶一路與企業社會責任(CSR)”研討會。研討會的規模並不大,但參會人員經歷的相關性與知識來源的多樣性卻在會議準備的過程中得以重點強調。來自國內外大學相關領域的教授、智庫研究人員、國際發展機構專家、企業家、以及非政府組織(NGO)管理人員等都貢獻了自己的經驗,可以說,這是一次跨領域、多視角碰撞思想火花的嘗試。總體而言,會議實現了“二、三、四、五”探討CSR議題的初衷,即“二”為探討CSR的兩大場域(國際發展、一帶一路),“三”為三類話語(可持續發展、海外投資風險、市場地位與競爭格局),“四”為四個案例(肯尼亞、坦桑尼亞、讚比亞、莫桑比克),“五”為五大後續交流與合作設想(包括設立網路、建立海外投資指南、搜集最佳實踐案例、出版理論探討文章、以及建立資源共享庫等)。以下部分我們就會議要點與大家分享。…
Added by Taklamakan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8pm — No Comments
6.是宋儒所創立的新儒學。自宋以後,這種新儒學對社會上層分子的思想意識確是長期起了相當深巨的支配作用。但理學雖以繼承孔孟的道統自居,其體系實建立在佛教禪宗和道教《參同契》的基礎之上,以儒為表,以釋道為裏,冶三教於一爐,所以無論是程朱還是陸王,宋明的理學絕不能與孔孟的學說等同起來。宋以後儒者主張排斥二氏者盡管代有其人,那是極個別的所謂“醇儒”,多數士大夫則都是既讀聖賢書,同時又出入甚至篤信佛道。綱常名教這一套固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人們所畢生追求的卻是功名利祿,他們所頂禮膜拜、崇信敬畏的不是儒教中的先聖先賢,而是佛、菩薩、玉皇大帝、十殿閻王以及各色神仙鬼怪。
明代理學之盛不亞於宋,且看謝肇瀏所撰《五雜俎》所描述的明代士大夫精神面貌:…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8pm — No Comments
我找到煙灰缸。他接過去,把裏面的東西倒在地毯上。用穿著拖鞋的腳把煙灰和煙頭踩碎。他又跪下來,放進一個新的濾網。他脫掉外套,把它扔到沙發上。他腋下在出汗。肚子上的肥肉耷拉在皮帶上。他擰下吸嘴,在軟管上裝上另外一個裝置。他調了一下旋鈕。他用腳打開機器的開關,開始來回走動,在這塊破地毯上來回地走動。我有兩次向那封信走去,但他像是知道我要去幹嗎似的,可以這麽說,總用那些軟管和金屬管子擋住我的去路,他掃過來,掃過去……
我把椅子搬回廚房,坐在那裏看著他工作。過了一會兒,他關掉機器,打開蓋子,一聲不響地把濾網遞給我,上面全是灰塵、毛發和顆粒狀的東西。我看了眼濾網,起身把它丟進了垃圾筒。
他有條不紊地工作著,不再解釋什麽。他拿著一個裝著一點綠色液體的瓶子去了廚房。他把瓶子放在水龍頭下,把它灌滿水。…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6pm — No Comments
我丟了工作。我躺在沙發上聽著雨聲,隨時期盼著來自北方的消息。我不時欠起身子,透過窗簾看一眼郵遞員來了沒有。
街上沒有人,什麽都沒有。
我再次躺下還不到五分鐘,就聽見有人在門廊上走動,他停頓了一下,就敲起門來。我躺著沒動。我知道不是郵遞員。我聽得出他的腳步聲。沒工作時你得格外小心,通知會來自郵件,也會從門縫底下塞進來。他們有時會直接上門找你談談,尤其是你若沒有電話的話。
敲門聲又響了起來,更響了,壞兆頭。我慢慢坐直身子,想從這兒看看前廊。但是無論在那兒的是誰,他貼著門站著,又一個壞兆頭。我知道地板會咯吱咯吱地響,所以沒機會溜進另一個房間,從那裏的窗戶向外看。…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6pm — No Comments
三
當前的現實已變成這樣:在公開場合,我已經不能稱呼常老為“所長”,甚至不能稱“常老”了,而只能是“老常”甚至直呼其名,不能露出一點恭謹之意。我也不再是他的下屬,不再是他老的學生或他的老友的學生,而是代表堂堂革委會“押解”他老的董超、薛霸之流了,不過美其名曰“革命群眾”罷了。甚至,在必要的時候,我還得稱他老為“牛鬼蛇神”。例如這次到酒泉治傷,我居然就利用了常老的這個“身份”,辦到了原不可能辦到的事。至於上車時稱呼了他一次“老同志”,那也是為了應對不知情的旅客,討得一個下鋪而已。
說來話長,還得從頭說起。…
Continue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5pm — No Comments
一
火車在戈壁灘上爬行。車窗外是一片夕陽下的金黃。朝北望,遠遠的合黎山在霧靄後面透出一抹青黑;南面的祁連山離得近些,在暗黑的峽谷陰影上,聳立著金紅而明亮的石頭山巖。時斷時續地,鑲嵌著一些雪峰,夕陽下,也染著一片暖烘烘的淡紅。一片片雲,在戈壁灘上灑下一片片影子。列車正行駛在兩山夾峙的一條寬一二百公裏的河西走廊上。
我之所以用了“爬行”兩個字,是因為開闊的戈壁灘上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房屋,只稀稀拉拉地散布著一些駱駝刺,缺少近景的對照,顯得火車好像開得不快了。
我們是傍晚從酒泉擠上車的,現在正往蘭州方向駛去。…
Continue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4pm — No Comments
以後,我牽線搭橋,促成了陳敏之與顧準的兒子高粱合作,編成《顧準文存》四卷,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這樣,顧準留下的文獻,基本就都“出土”了。顧準研究再次成為思想界的熱點。
這件事使我得到北京知識界一些朋友的認可。這也給了我更大的活動空間,更多的做事機會。
1998年夏天,光明日報出版社的徐曉和我商量選題,我建議整理出版遇羅克的遺著,她十分認同,並邀請徐友漁合作。我們三人不到一個月就把《遇羅克:遺作與回憶》編出來了。徐曉原計劃在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社領導提出要送審,於是,又轉到中國文聯出版社。…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2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