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0)

福斯特《我的林園》原文及賞析 下

在稀疏的叢林裏,黑莓結得並不多,站在橫穿林園的公共小道上便可一覽無遺,伸手摘取也毫不費力。毛地黃,人們愛攀摘;受過些教育的女人,甚至伸手去采毒菌,以便在星期一的課堂上顯示顯示。另外一些受教育較少的女人,則摟著男朋友在蕨草地上打滾。這兒扔下紙,那兒留下罐頭盒。天哪,我的林園還屬不屬於我?倘若屬於我的話,我是否最好不讓任何人入內?在林蒙雷基地方有一處林園,不幸也有一條公共小道穿過,但它的主人在這個問題上毫不猶豫。他在路的兩旁築起高大的石墻,墻間以橋橫跨。當公眾像白蟻般來回走動其間,他卻在飽餐黑莓,但誰也看不見他。這個能幹的家夥,名副其實地擁有他的林園。戴夫斯⑥在陰間的表現不錯,他與拉撒若斯之間的鴻溝能被意念跨越,但這兒什麽也無法通過,說不定哪一天,我也會這樣做。我將在路邊築起墻,園邊圍起籬笆,讓我能夠真正領略擁有財產的甜蜜。身軀龐大,貪得無厭,冒充創造,極端自私,我將為自己編織一頂偌大的財產王冠,直到那些布爾什維克走到跟前,重又把它摘下,然後把我推入黑暗。…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3, 2023 at 4:44pm — No Comments

鄧以蟄·詩與歷史 3

詩的表現能夠這麼具體麼?能夠這麼純潔麼?譬如你用文字來描寫一段風景,無論你所用的字推敲得如何的微妙,堆砌得如何的濃厚,那風景中的顏色與輪廓絕對是描寫不出來;即或能夠,也必不敵繪畫那般的具體。因為一個個字是一個個概念,已經不是具體的印象了。



再拿文字描摹聲音,無論如何形聲的字也萬萬不敵音樂的聲音那般具體。我們看一段風景,這段風景與我們絕對沒有歷史上的聯想,它對我們並沒有人事上的意趣,但是它具體的印象,只要我們看到他的時候,總是有的。這種具體的印象,用文字來描寫,必定敵不上繪畫。假如它與我們有了歷史的關係,它曾經是一個境遇,那麼那些精神上的關節,只有詩才能表現得出來。繪畫又沒有份兒了。…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3, 202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席爾迪尼· 鋪梗 Pre-Suasion:掌握前端注意力 1

本書導言



我曾經扮過密探,潛入好幾個以讓人點頭為目標的專業訓練課程。在長達近三年的時間裡,我記錄下這些激勵汽車業代、直效行銷人員、電視廣告代理商、現場經理、慈善機構募款人、公關專員,以及企業招聘部門的課程。我的目的是想找出哪些做法是真正經得起考驗,所以我會在這些訓練機構刊登廣告招募學員時主動報名,或是直接帶著筆記本前往教室,準備吸收這些以說服為業的行家提供的智慧精華。…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December 2, 2023 at 7:00am — No Comments

張 暉·解碼未來:“數智”時代 上

近些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機器人、無人機、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虛擬現實、數字孿生、下一代互聯網、元宇宙等新科技、新概念的出現,人們一次又一次憧憬未來將會怎樣?但讓人遺憾的是,大多數新概念亮相時炫彩奪目,引來資本追捧、社會關注,可熱度也消散得飛快。究竟什麼樣的科技能帶來顛覆性變化?什麼樣的科技有實力佔據未來世界的“頭條”?哪些是來自未來世界的科技密碼?這些問題的答案,現在是否有跡可循?…

Continue

Added by VR on December 2, 2023 at 6:30am — No Comments

《鋪梗力 Pre-Suasion》作者的話

作者的話:行為科學的黃金時代

詩人奧登(W. H. Auden)1946年發表的一首詩中提出了嚴厲的建議:「你不應該與統計學家同席,也不應該輕信社會科學。」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就連高層的決策者都同意並偏好依據直覺、個人經驗和零星事例來做決定。儘管隨著時代更迭,某些領域已易名,統計學改稱為數據分析,社會科學則稱為行為科學,然而,舊的決策方式已不再是主流,現在,我們相信「證據會說話」,尤其在幾個主要社會領域中,例如商業、教育、國防和體育運動。這個時代高度重視大數據分析與行為科學家提供的資訊,雖然在統計分析方面,我並沒有上述轉變如何發生的直接解釋,但我有幸能夠在身為社會心理學家的職業生涯中,見證了行為科學地位的提升。…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December 1,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看望一棵榆樹 12

我看看他的畫,比例與尺寸都與傳統藏畫一樣。於是,我說:“其實,這些尺寸比例都是《度量經》里規定死了的,還用得著跟一個師傅學這麽久嗎?”

他只是笑笑,給我倒了滿碗的奶茶,又盛了一碗新釀的青稞酒放在我面前,才坐了下來告訴我說,跟著師傅,其實學的不是畫畫。

我說:“那是學的什麽?”…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November 28,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符號與象徵的辯證空間——朱麗婭·克里斯蒂瓦哲學述論 3

為了將無意識整合進語言理論,克里斯蒂瓦需要改造主體理論,使它能夠包容、利用意指過程的異質因素。她將主體發展成為所謂的「過程主體」(subjet en procés) 。這樣的「過程主體」理論是她著述的一個持續的主題,尤在其精神分析的實踐和體驗中得到充分的展露。

二、卑污、愛與主體的形成

克里斯蒂瓦對精神分析的介入帶給她一個方向性的改變,這一變化反映在她八、九十年代的寫作中。她撰寫了無數闡說以上主題的文章,1977年以《多元邏輯》…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27, 2023 at 12:30am — No Comments

鄧以蟄·詩與歷史 2

今考人類(個人或群類)的行為(凡歷史可以記載的, 詩文可以敘述的), 無一不是境遇為它的終結。它的發動是一種境遇的刺戟它的發展, 無論有意無意又勢必向著一種新境遇為指歸。發展的經過,或由感情潛入理性,(根據知識)再歸到行為的實現,例如經濟的行為,或不經過理性的討論,直接由感情激發出一種有客觀性(言其價值)的行為,例如道德的行為。足見境遇畢竟是行為的骨骼。

再看,歷史本是人類行為造成的,而行為的內容所包含的,依適才所講的分析起來,一方面是屬於知識的,一方面是屬於感情的。如境遇的認定,理性的計劃,結果的判斷,內外都有只是活動的痕跡,有些行為的善惡,判斷的經過,是先有人類感情上的印象,而後有價值的區別,有價值的區別,而後有意義;意義從理智方面說是知識,從感情方面說就是境遇。…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7,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史志鵬·把特色小鎮的名片擦得更亮

特色小鎮,是指依賴某一特色産業和特色環境等因素,打造的融合文化、旅遊、社區等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台。如今,許多地方在加快創建特色小鎮,不少小鎮已成爲中國發展的新亮點和新名片。以特色小鎮發源地浙江爲例,2022年,浙江省特色小鎮總産出達1.98萬億元,建有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056個,集聚高新技術企業3188家,就業總人數超193.2萬。

特色小鎮,貴在“特”。實踐中,一些特色小鎮在規劃建設上,並沒有獨到的創意,終究是曇花一現。只有找準特色、凸顯特色、放大特色,小鎮才能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路徑。…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27,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看望一棵榆樹 11

回到這個地方,我確實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而且,我說不上來,自己是不是喜歡這種感覺。

尋訪一位藏畫師

我因為一個偶然的原因進行這次故地之旅,又因為一個更加偶然的原因來到這里。…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November 27,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奥修·亢達里尼瑜伽:歸根複源 8

現在這也變成一件困難的事情了。過去,導師和門徒之間向來都是一對一的關係。那是一種個人的關係和個人的交流。

今天這種關係都是非個人的。一個人必須對一群人說話,所以一個人必須做普及的事情。但是普及的真理會變得虛假。某些東西只有在特定的人那裏才有意義。

我每天都面臨這樣的難題。如果你到我這裏來問我一些事情,我回答的是你,而不是別人。有時候,別人來問我一些問題,我回答的是他,而不是其他人。這兩種回答可能互相矛盾,因為提問題的兩個人可能是矛盾的。所以,如果我要幫助你,我就必須特別地對你說話。而如果我特別地對每一個人說話,我就不得不說很多彼此矛盾的話。…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November 26, 2023 at 11:40pm — No Comments

陳艷萍:·潮州遠 4

北宋鹹平間潮州通判陳堯佐,任職期間,修文廟,興教舉士,深得人民愛戴。他說:「吾道之行兮,自(韓)公之為。在位期間,他創立韓吏部祠」以風示潮人「,又作《招韓文公文》發揚韓愈」唯道是師「之精神。這些傳承,讓韓愈成了獨屬於潮州的一種文化現象,讓後來的為官者來到這里,都會或多或少地提升自己的文人意識,內心自問為官之道。

「八月為民興四利,贏得江山都姓韓。」潮州人民從來就不曾忘記過韓愈。韓江上的廣濟橋,濃墨重彩。韓山上的韓文公祠,三層殿閣莊重典雅,甬道碑廊文氣斐然,花草樹木郁郁蔥蔥。韓文公祠隔壁,是韓山師範學院。市區內,以它名字命名的街道學校,讀一讀,都讓人為之一振。…

Continue

Added by Easy Tree on November 26, 2023 at 1:00pm — No Comments

朱光潜·阿諾德 5

在學術上真有大建樹的人才能被選入院,所以法國學者以入選為最大榮譽。凡是會員著作須經全院會員審定,才出版。凡是書籍一經法蘭西學院審定,便聲價十倍,所以非會員也往往進呈著作,請求審定。

此外院中會員又常分工研究古今名著,發行論文。他們對於國語的標準也極力注意厘定。開全院會議討論如果沒有解決,就特別組織委員會去研究,其審慎可想而知。因此,法蘭西學院成為學術界的掌權衡的機關。各種學問都賴他們定標準。…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25,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看望一棵榆樹 10

公路在這里又一次分開了一條支線。

主線,順著梭磨河一直往下,過金川,再到已經到過的丹巴。過了橋,順著足木足河,一條支線伸向更深的山中。而且,又一路生出些分支,最後,都一一地消失在大山深處。我現在考慮的是去不去這條支線,如果去,我將又原路返回到現在這座橋上,再重新選擇漫遊的路線。

這件事情頗費周章。

最後,一輛中巴開過來,停在我面前。司機叫了我一聲老師。

我懌慢回憶,這張臉慢慢變成一個總是洗不乾凈的差不多是二十年前的學生的臉。我猶猶豫豫地問:“沙瑪爾甲?”…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November 25,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陳嘉映:如何理解哲學——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觀 7

4.維特根斯坦在澄清概念中是如何進行的,是在什麼樣的語境中來進行的,如果這樣的一種澄清活動是可行的,那麼最後維特根斯坦是否就會陷入到語境中去?

答:我們剛才討論到關於一階問題和二階問題,那我們進一步考慮就會發現,二階思考是不會有答案的,維特根斯坦曾經説過,我們所關心的不是真不真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意義的問題。比如我們對杜牧的詩關心的只是這句詩中的某一句話是不是有意義,而不是整個是否是不是有意義,所以我們提供的是對概念的把握,而不是對概念的理解,因此最後我們的概念考察很可能墮入理論建構。

5.陳老師,我們知道在理論上講,您對一階問題和二階問題的區分很清晰,但是在生活中這兩種問題的區分並不是很明確的,那麼您怎麼看這一問題。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説您是如何指導您的學生論文的,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考察?…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November 25,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孟英麗·從巴赫金到克里斯蒂娃——對話性與互文性關係探微 4

里特法爾將互文性定位爲“讀者感知”的主要模式和幽默、荒謬、含混、模糊等特殊文學效果的來源。他認爲,每位讀者都具有對一個文本所傳達的信號和按照此文本進行“恰當的”互文性解碼而要求的語言和文化能力。里特法爾提出了“閱讀理論”,指出閱讀過程有兩個階段,“啓發式”的第一階段和“反作用的”、“闡釋的”第二階段。文本的意義只有在第二階段才能夠被確定。里特法爾閱讀理論的核心是“符意”(interpretant),即翻譯文本的表面符號並解釋文本含義的一種符號。借助于皮爾斯提出的符號學三角關係圖,里特法爾提出了文本、互文本、符意的三角關係圖。

互文性理論的提出在西方文論史上意義重大。一方面,作爲理論和批評實踐,互文性爲傳統的文本間關係分析手段提供了理論基礎,另一方面,互文性概念提供了一種文本閱讀歷史、嵌入歷史的方式,它使人們從新的角度觀察文學藝術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如文本的意義生成、文本的閱讀與闡釋等。…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November 25,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徐克謙·中國哲學之“是 ”與“實、事、史、時、勢 ” 4

由此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史學傳統 ,這種史學傳統由孔子開創 ,它不僅只是對歷史事實秉筆直書 ,而且要在其中善善惡惡 ,褒貶是非 ,寄寓微言大義。所以中國古代像《春秋 》、《史記 》那樣的偉大史學著作 ,同時也可以說是哲學著作。由此更形成了作為中國哲學之重要載體的經學傳統 ,漢代的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等等 ,都可以納入這種廣義的經學傳統 ,因為它們都是通過對歷史文獻的

重新闡釋來表達其哲學觀念和理論體系的。在這種闡釋中 ,引經據典 ,溫故知新 ,繼往開來 ,“史 ”便成為論證當下之“是 ”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參照指標 ,而“是 ”也就存在於歷史的延續之中。例如儒家的“道 ”究竟“是 ”什麽 ? 用韓愈的話來說就是“堯以是傳之舜 ,舜以是傳之禹 ,禹以是傳之湯 ,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傳之孔子 ,孔子傳之孟軻 ”的那個東西[ 11…

Continue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November 25,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看望一棵榆樹 9

那幾幢房子里有一幢毫無疑問是屬於養護這條公路的道班。

還有幾幢房子卻已經被廢棄了。廢棄的房子周圍辟出了一些小小的菜地。瘦弱的綠色里,掛著一些青色的番茄。房子的墻上還寫著很祈使的句子。我們把這種句子叫做標語。而在藏語里頭,沒有一個這樣對應的詞,如果一定要硬生生地譯過去,就只有咒語這個詞義與此大致相當。我就曾經在一個村子里聽一個村長對一個年輕人說:“你們這些會寫漢字的年輕人,往墻上,往岩石上寫一些咒語吧,鄉里的幹部來,看見了會高興的。”

這些廢棄的房子的墻上寫的標語是:

“嚴禁打撈漂木!”

“保護國家財產,打擊偷竊漂木行為!”…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November 25,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鄧以蟄·詩與歷史 1

[一]

宇宙間的現象,不論是外界的或心內的,在我們知覺中顯映著,而知覺自身又覺不到什麼已成的知識可以定它的意義或形容他的時候,這只是印象了。把這印象表現出來給他人享受的時候,如果是耳根領會得的就拿音樂表現;是目官收攝得的,就拿繪圖表現了。如此講來,所謂印象,便是吾人得之於外界或心象的一種完全無缺的直接經驗,倘人類有領會自然的真實在的經驗,還要將所領會的表現出來,最具體的做法,那就無過於音樂繪畫等藝術了。但是音樂繪畫,多少要經過人類的理性與技藝上的選擇,方能脫胎成形。這樣講來,比較上藝術又不敵個人的印象直接了。…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5,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英] 沃森《人類思想史·平行真理:從維科到佛洛伊德》

[英] 沃森著作的《人類思想史·平行真理:從維科到佛洛伊德》,敘述始於近200萬年前手斧的發明,並揭示出了在人類和語言出現之前,一些最重要的概念是如何起源的。接着,本書繼續以寬廣的視角展開思考,並認爲我們賴以生存的並非國王和總理、帝王和將軍的戰爭與協議,而是我們逐漸形成的一些至關重要的思想,也正是這些思想使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彼得·沃森探究了人類最初的語言和詞匯、神的誕生、藝術的起源,以及金錢所造成的深刻的智力影響。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12年5月

作者簡介:彼得·沃森,Peter…

Continue

Added by 楊薇 on November 25,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