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據稱,史前的特點是沒有文字系統,而歷史學主要根據文本(texts)和人工制品(artefacts,或譯作「技術物」)研究過去五千年左右的人類活動。近年來,非人工記載方法(碳年代測定、樹木年輪、牙齒和骨骼殘骸)已開始用於歷史研究。21世紀,人類行為與各種有機和非有機物質糾纏在一起,從而對19世紀和20世紀遺留下來的歷史觀念提出了潛在挑戰。
面對這一挑戰,我通過海洋水環流的元歷史範式(meta-historical paradigm)探索與自然時間性(natural temporalities)相融合的、更為廣泛的歷史時間(historical time)。同時,我也探討人類歷史在這個被極大放大的歷史范圍中如何扮演著不斷變化的角色。
從根本上說,歷史進程並不受國家、文明甚至社會邊界的限制、引導或指導,而是像洋流一樣具有環流性和全球性。由「本體論轉向」(ontological turn)、新唯物主義(new materialism)和行動者網絡理論(ANT)衍生出的分布式能動性(distributed agency),亦即,人類與非人類的糾纏的論點與環流歷史的海洋模式相吻合。後者使我們能夠通過自然環境和建築環境觀察跨時空交流的模式,從而把握歷史互動的媒介。
然而,這些新研究否認人類意志或設計的一切特殊特權,這往往導致人類的特殊地位或角色被忽視或否定。
蒂莫西·勒贊(Timothy LeCain)在開創性著作中認為,將某一時期命名為「人類世」(Anthropocene)是一個錯誤,因為從他的新唯物主義視角來看,這種人類中心論的樂觀陣營和悲觀陣營都「依賴於一種觀點,即正是這種分離(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分離)賦予了人類對自然世界的非凡力量」,而人類顯然不具備這種力量。
盡管這種說法有其道理,但我覺得歐洲啟蒙運動中祛魅的歷史觀對於理解人類如何影響和威脅地球起了決定性作用。至於這種英雄式的觀點是否真的能救世,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本文從環流歷史的基本原理入手,探討了海洋流動與歷史時間之間的相似之處。海洋的隱喻使我們能夠看到不同時空尺度上有目的活動的連鎖後果。第二部分試圖將人類發起的項目置於自然歷史進程的連續體(continuum)之中,包括跨時空交流的物質媒介。人類的文字記錄只是陸地和海洋生物所使用的自然記錄和交流媒介的一小部分,但卻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我隨後認為,海洋流動可被視為一種範式,用以闡明人類和其他自然活動的時間進程。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認為,隱喻也可能涉及兩個參照物之間的某些實質性關系。物理學的基本定律和流動設計與模式科學揭示了海洋—大氣運動與歷史運動之間的本體論聯系。
在討論了物質連續性之後,我從對海洋的範式理解過渡到人類與海洋之間的歷史關系。前現代的宇宙觀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著經驗性的理解,盡管他們可能沒有認識到海洋力量的中心地位。沿海、島嶼和水上社區當然會使其活動和文化適應海洋的模式。啟蒙運動提出的主宰自然的理想打亂了這種對自然,尤其是對海洋更加適應的方式。我將這一破壞的歷史歸結為歷史學模式與海洋歷史力量之間的破壞性較量。
環流歷史和海洋流動
在我最近的著作中,我提出了「環流歷史」(circulatory history),主要關注時間的流動。在我的用法中,「環流」並不一定指回到一個起點,而是指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流動或分布。
歷史學家對時間有各種不同的概念,包括國家史和文明史,它們將進化與進步的目的聯系在一起。現象學概念認為,不同的社會對時間的體驗不通,而大歷史(Big History)的倡導者認為,歷史時間蘊含在複雜的進化進程中。本文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進化複雜性(evolutionary complexity)和進程哲學(process philosophy)的思想。
有什麼媒介(身體、載體和能動性)能讓我們如何最好地感知並記錄時間的流動呢?首選可能是帶有晝夜和季節更迭的陽光。但陽光的流動常規、有節,使得識別不同的時間模式變得困難。水可能是另一個選擇,對於感知歷史時間而言,因為它有形、具體。盡管水是循環的,但如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所言,一個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
從我早期的研究開始,我一直在尋找某種不同的方法來理解歷史時間的流動。這種探索受到了近期關於「循環」和「關聯」歷史觀念的影響,這是一個密切相互聯系的歷史領域,裡面充斥著擴張的網絡、崛起和衰退的帝國、流動的思潮和做法,以及循環的微生物和各種物種。
(原題:作為歷史範式的海洋 Oceans as the Paradigm of History;作者: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杜克大學歷史系;譯者:陳榮鋼;引用:Duara, P. (2021). Oceans as the Paradigm of History.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38(7–8), 143–16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