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04)

周星:百年中國電影研究的現狀與難題分析

 一、百年電影史研究的基本背景

在幾代研究者的努力下,中國電影藝術史研究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顯然存在如何深入的問題。站在當今背景下回望中國電影史研究,深入的前提是檢討過去、端正觀念,關鍵是認識電影研究的對象性質。不能不看到,電影從根本上是一種藝術創造,其核心是藝術想像力和藝術創造性,其目的是滿足人對精神世界的審美需要,提升人對現實的粗糙認知,實現情感世界的體驗需求。但從來電影都不免受制於產業形態的完整與否,局限於資金投入的大小多寡,仰仗於技術水準的發展高低,取決於市場潮流的遷徙變化,以及依賴於社會政治要求的寬大與嚴苛程度。於是,電影被外在的復雜生存條件遮蔽了內在的豐富藝術追求。電影藝術的精神被淡漠的情形和電影藝術漲落的狀況是電影藝術發展的必然現象,中國電影的發展也不例外。我們的責任是認識並把握中國電影行進路途中的潮流變化、藝術類型形成、發展態勢與問題,從而認清中國電影藝術的本有規律,研究就應當從這裏開始深入。…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March 11, 2016 at 9:43am — No Comments

蔣勛說文學之美·抽象與象征

與李白、杜甫相比,李商隱的詩敘事性更少。李白的《長干行》開篇就是“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有一個故事在發展。杜甫的詩敘事性也很強,《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也是敘事。李商隱的詩最大的特征是把故事全部抽離。荷葉在什麽地方,當時是什麽時間,他都不太界定,對事物是比較抽象的描述。可以說晚唐的詩擺脫了敘事詩的限制。

李商隱的風格比較接近像徵”,像徵主義是借用的西方美學的名稱,特別是指十九世紀末期波特萊爾、魏爾倫、蘭波、王爾德這些作家的創作風格。…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March 11, 2016 at 9:3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96》臺灣文化創意之旅

我今年的文化創意之旅,是重遊臺灣。在寶島之北的北投,遇上溫泉祭,人氣熱騰讓人忘記了時值冬季;一直走到最南部的恒春半島,電影《海角七號》雖然已經上映了一整年,一車一車的戲迷,仍然湧到墾丁地方的各個拍戲景點。

臺灣的經濟狀況並不理想,許多人――包括馬英九總統在內――盼望著大陸遊客到來觀光、消費。而一些有心人則在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並認為這份努力,足以讓臺灣結合上中國大陸新一波的勢頭,分享一部分的經濟發展。

臺商過去替美、日廠商代工,經驗老到。大陸開放時,排山倒海的搞制造業,為臺商提供了絕大空間。經過三十年的工業化,大陸正從“中國制造”轉型到“中國創造”,文化創意產業是主軸;臺商有參與的能耐嗎?…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rch 10, 2016 at 11:29pm — No Comments

鄒士方著《藝術大師的流年光影》文壇奇人文懷沙 (下)

丁玲生前介紹《人民政協報》的鄒士方同誌向我約稿,通過接談,知鄒君相當熱情。老聶有何遺稿,可與鄒君聯系。匆上,敬候夏安

弟文懷沙拜上八六.五.十.燈下

找鄒士方同誌可打電話到“人民政協報”(65.5302),該報社地址是:“本市太平橋大街23號”,他家住:“西四北頭條28號”。

文先生對我如此信任,使我覺得他真是一位肝膽相照的人。通過研讀文先生這三首詩,使我這種感覺更加真實強烈:

挽丁玲文懷沙

重樓夜氣驀然收,五十年來挽逆流。…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10, 2016 at 11:26pm — No Comments

張曉梅《中國美:中國首部美女標準粉皮書》(3)

面容的“黃金分割”

臉型是一個人美貌中最基礎的部位

瓜子臉上部略圓,下部略尖,形似瓜子,一般又稱為鵝蛋臉。

在眾多臉型之中,瓜子臉是最美的一種臉型。

理想瓜子臉的長寬比例為34∶21。

臉的審美,主要是指臉部五官的比例是否協調,而中國古代畫家畫人像時總結出來的"三庭五眼"的精辟概念即定義了面部的標準比例關系,國際上通稱為面容的"黃金分割"——1:0.618。…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March 10, 2016 at 11:24pm — No Comments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鳥》第二幕·第二場仙宮

貝麗呂娜仙宮的華麗前廳。淡色大理石柱子,金和銀的柱頭,可以看到樓梯、回廊、欄桿等等。

貓、糖和火穿著華麗,從後幕右邊上場。他們走出來的那個房間燈燭輝煌,這是仙女的更衣室。貓在黑綢緊身上披了一條輕紗,糖穿著半白半藍的綢長袍,火頭上插著五彩冠毛,身披金鑲邊深紅大氅。他們穿過前廳,走到右前臺,貓把糖和火帶到一條回廊下。

貓打這兒走。這座仙宮的曲徑回廊我都認得……貝麗呂娜仙女從“藍胡子”那裏接手的……趁兩個孩子和光去看仙女的小姑娘,這最後一點自由的時間,咱們來利用一下……我把你們帶到這兒,是要合計一下咱們的處境……大家都到齊了嗎?……

糖我看見狗從仙女的更衣室出來了………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March 10, 2016 at 11:22pm — No Comments

布蘭登·斯坦頓《人在紐約》(下)

溫情紐約客感動全球

人在紐約(Humans of New York)的每張照片都有上萬轉發。這名芝加哥證券所的前債券交易員自2010年離職搬到紐約後,每天在日落前花4個小時遊蕩街頭,給陌生的路人拍照。

攝影師布蘭登·斯坦頓(BrandonStanton)想要打破紐約城的“冷漠”,他選擇的方式是拍攝街頭的那些陌生人。現在,“人在紐約”(Humans of New York)的每張照片都有上萬轉發,但他仍將成功歸因於拍攝對象,“人們背後復雜而辛酸的往事,攫取了大眾的關註。”…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rch 10, 2016 at 11:20pm — No Comments

郁達夫·祈願

窗外頭在下如拳的大雪,埋在北風靜默裡的這北國的都會,仿彿是在休息它的 一年來的繁劇,現在已經沈睡在深更的暗夜裡了。

  室內的電燈,雖在發放異樣的光明,然而桌上的殘餚杯碗,和老婢的來往收拾 的遲緩的行動,沒有一點不在報這深更寒夜的蕭條。前廳裡的爪子們,似乎也倦了。 除了一聲兩聲帶著倦怠的話聲外,一點兒生氣也沒有。

  我躺在火爐前的安樂椅上,嘴裡雖在吸煙,但眼睛卻早就想閉合攏去。銀弟老 是不回來,在這寒夜裡叫條子的那幾個好奇的客人,我心裡真有點恨他們。

  銀弟的母親出去打電話去了,去催她回來了,這明燈照著的前廂房裡,只剩了 孤獨的我和幾陣打窗的風雪的聲音。…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March 10, 2016 at 8:18pm — No Comments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29)賈似道買公田

《宋史》“奸臣傳”一共四章,列舉奸臣15人,又包括他們的子弟等7人,一共22人。內中既有行新法的蔡確、章淳,也有慫恿徽宗揮霍的蔡京,和李綱為難的黃潛善和汪伯彥,置嶽飛於死地的秦檜,一意北伐的韓佗胄。而以南宋覆亡前夕以太師平章軍國重事兼都督的賈似道殿後。我們今日重新檢閱他們的事跡,很難證實各人的“忠奸”,確如作史者之所論列。但是以上15人為當時人及作史者認為是輿論之所不容,則是事實。而且將他們擺在一朝國史之後,顯然的已認為朝代之覆亡,應由這些奸臣負道義上的責任。…

Continue

Added by Pei Shu on March 10, 2016 at 8:17pm — No Comments

蔡登山: 寂寞的鳳凰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rch 10, 2016 at 8:16pm — No Comments

鐘敬文·西湖的雪景

從來談論西湖之勝景的,大抵註目於春夏兩季;而各地遊客,也多於此時翩然來臨。──秋季遊人已漸少,入冬後,則更形疏落了。這當中自然有以致其然的道理。 春夏之間,氣溫和暖,湖上風物,應時佳勝,或“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或“浴晴鷗鷺爭飛,拂袂荷風薦爽”,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於此時節,往來湖 上,沈醉於柔媚芳馨的情味中,誰說不應該呢?但是春花固可愛,秋月不是也要使人銷魂麽?四時的煙景不同,而真賞者各能得其佳趣;不過,這未易以論於一般人 罷了。高深父先生曾告訴過我們:“若能高朗其懷,曠達其意,超塵脫俗,別具天眼,攬景會心,便得真趣。”我們雖不成材,但對於先賢這種深於體驗的話,也忍 只當做全無關系的耳邊風麽?

自宋朝以來,平章西湖風景的,有所謂“西湖十景,錢塘十景”之說,雖裏面也曾列入“斷橋殘雪”,“孤山霽雪”兩個名目,但實際上,真的會去賞玩這…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rch 10, 2016 at 8:15pm — No Comments

索洛·諾貝爾之路

說真的,我應該先警告各位,在接下來的演講中,我會盡量少提自己的事,雖然今天的主題是"我成為經濟學者的演化之路"。我之所以這麼作,並不是要刻意隱藏些什麼。我倒希望,我有許多值得隱藏起來的事;至少那樣好像意味著自己的一生相當刺激。我主要是認為現今普遍存在的"個人崇拜"的現象,正在慢慢侵蝕我們的文化。這種現象最危險的例子出現在總統大選上,好像候選人的眉毛長得如何,比他的政見還來的重要。我真想把這樣的現象歸咎於電視,因為電視這種媒體更適合談眉毛而不是經濟理論。不過,這種科技決定論的觀點也不盡能解釋所有的情況:像是絕大多數事物的心理層面、跟人物有關的書籍相當暢銷、非小說類書籍暢銷前十名中,有七本是傳記類,還有大家津津樂道雷根先生和柴契爾夫人的"個人關系",這其中可是大有深意。(當然我不是指雷根先生與柴契爾夫人!)不過幸運的是,在談到對個人的興趣上,學術界裏頭的經濟學家好像有著較大的比較劣勢。以我和華特斯(Barbara…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0, 2016 at 8:14pm — No Comments

拉塞·康威爾《鑽石就在你家後院》·這樣完美的人

我趕到火車站,看著妻子和孩子傷心地說:“我們走不成了,我沒錢買火車票。”更不知道在這樣倉促的情況下,能向哪個朋友借錢。在空空蕩蕩的大街上,我們幾個人如同丟失了靈魂一般,走回了我們租住的房子,大家坐在一起默默地吃著早已冰涼的午餐。

也許對那個辦事員看說,每個星期六發工資,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他可以不需要按時發放。可是對於我來說,整個計劃卻因為他去看一場球賽而宣告破滅。我們無法與父母團聚,我們沒有走成,這樣的念頭在我的心裏久久揮之不去。那天,成為我這樣一個貧窮男人生命中最悲傷的一天,第二天和以後的假日對全家人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我知道妻子、孩子還有年邁的父母,心裏一定對我充滿了失望,可是他們不會知道,其實在我心裏的那種失望要大過於他們數百倍。由於辦事員沒有履行他應該按時償還的債,我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那家公司。…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March 10, 2016 at 8:12pm — No Comments

威廉·卡爾文:大腦如何思維~意識和智力

人類的意識大概是最後的未解之奧秘了。之所以稱之為奧秘,是因為人們要解開它但卻又無從著手。當然還有其他一些重大的奧秘:諸如宇宙的起源,生命與繁殖,見之於大自然中的奇妙現象,時間、空間、重力等等之謎。對於這些奧秘,人們在科學上曾一無所知,並為之迷惑和驚歎不已。對於那些關於宇宙學和粒子物理、分子遺傳和進化理論等問題,我們至今尚未找到所有的答案,但我們知道該怎麼辦。……而對意識,我們至今如墜五里雲霧中。時至今日,意識是唯一常常使最睿智的思想家張口結舌、思緒混亂的論題。與過去所遇到過的所有奧秘一樣,不少人堅持認為——並且希望——意識將永遠是一個不解之謎。

                   丹尼特,《意識的解釋》…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March 10, 2016 at 8:11pm — No Comments

吳組緗·清風明月 高山流水——我心中的俞平伯先生

吳組緗(1908~1994),安徽涇縣人,作家,學者。著有長篇小說《山洪》,有《吳組緗小說散文集》印行。

俞平伯先生過去了。他享有九十高齡。照中國的舊說法,應該說這是“順事”,但是俞先生在我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我還是不勝悲戚。

我在少年時候就讀他的新詩《冬夜》、《西還》等書,當時許多篇可以背得出來 ;“養在缸中,栽在盆中,你的辛苦,我的歡欣。”像這樣的詩句常常給我很大的感動和啟發,因此我至今還能記得這些詩句的大意。朱自清、俞平伯是五四運動的兩位新作家,新詩人,他們的作品對廣大青年有深刻的影響。我就是其中之一。…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rch 10, 2016 at 12:36pm — No Comments

佛洛斯特·雇工的死亡

瑪麗沈思地坐在桌旁的燈光中

等著沃倫。當聽到他的腳步聲,

她踮起腳尖跑進黑暗中的通道

懷著一個好消息在門口與他見了面

以讓他有所提防。“賽拉斯回去了。”

與自己一起把他向門外推出去

然後把身後的門關上。“仁慈一些,”她說。

從沃倫手上拿走從市場上買來的東西…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March 10, 2016 at 11:36am — No Comments

郭於華·口述歷史——有關記憶與忘卻

陜北驥村是我們從事“二十世紀下半期中國農村社會生活口述資料收集與研究計劃”的調查地點之一。在歷時近七年的工作中,當地村民感知、記憶和講述的關於土地改革與農業合作化的歷史過程逐漸呈現在我們面前。在這一“口述史”項目的調查過程中,我們每每感到對婆姨們(已婚女性)進行訪談的困難。面對我們的提問、面對我們熱切的傾聽和記錄,她們經常的回答是“不曉得”,“忘記了”,“那你得問老漢去”;而我們深知在社會生活的口述史研究中女性的講述又是不可或缺的。這種困境中的探索、嘗試讓我們緩慢但卻比較深入地走進女性的生活空間與歷史狀態,在搜集她們能夠講述也願意講述的生活經歷的基礎上,理解她們的歷史和她們對歷史的理解。…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March 10, 2016 at 11:09am — No Comments

江迅‧當今時代:全民表情帝

很多朋友都這麼說:美好一天,從表情開始。當今微信時代,表情無處不在。早晨,打開手機,點擊微信,群裡就開始熱鬧。

那個“起床了”的表情,是喔喔叫的雄雞;這個露臉嚷嚷“升群旗,唱群歌”;還有那紅色阿狸,手持咪而高歌Morning,它邊上的小鬧鐘震動而響個不停。每個人擁有的表情包裡應有盡有,有收藏的,有購買的,有原創的,手機族聊天過程中,每天不知使用多少表情符號,既體現個性,又給人新鮮感,正是:中國時代,全民“表情帝”。網絡經典表情符號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無疑是“贊”了。朋友圈中,一顆紅心,代表一個“贊”,簡潔,明確,亮眼,醒目,何需多餘的話。…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March 10, 2016 at 9:35am — No Comments

沈從文《新與舊》蕭蕭

鄉下人吹唢呐接媳婦,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會有的事情。


唢呐後面一頂花轎,四個伕子平平穩穩的擡着。轎中人被銅鎖鎖在裏面,雖穿了平時不上過身的體面紅綠衣裳,也仍然得荷荷大哭。在這些小女人心中,做新娘子,從母親身邊離開,且準備作他人的母親,從此将有許多新事情等待發生。象做夢一樣,将同一個陌生男子漢在一個床上睡覺,做着承宗接祖的事情,這些事想起來,當然有些害怕,所以照例覺得要哭哭,于是就哭了。



也有做媳婦不哭的人。蕭蕭做媳婦就不哭。這小女子沒有母親,從小寄養到伯父種田的莊子上,出嫁隻是從這家轉到那家。因此到那一天這小女人還隻是笑。她又不害羞,又不怕,她是什麽事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媳婦了。…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March 10, 2016 at 9:05am — No Comments

何其芳·夢後

知是夜,又景物清晰如晝,由於園子裡一角白色的花所照耀嗎,還是——我留心的倒是面前的女伴凝睇不語,在她遠嫁的前夕。是遠遠的如古代異域的遠嫁啊!長長的赤欄橋高跨白水;去處有叢林茂草,蜜蜂閃耀的翅,圓墳豐碑,歷歷酋長之墓;水從青青的淺草根暗流著寒冷……

誰又在三月的夜晚,曾夢過穿灰翅色衣衫的女子來入夢,知是燕子所化?

這兩個夢縈繞我的想像很久,交纏成一個夢了。後來我見到一幅畫,《年輕的殉道女》。輕衫與柔波一色,交疊在胸向的兩手被帶子纏了又纏,絲發像已化作海藻流了。一圈金環照著她垂閉的眼皮,又滑射到藍波上。這倒似替我畫了昔日的遼遠的想像,而我自己的文章反而不能寫了。…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rch 10, 2016 at 9:05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