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個節日的晚上,皮拉.苔列娜守著她那個“天堂” *入口的時候,在一把藤制的搖椅里去世了。遵照死者臨終的意願,八條漢子沒有把她裝進棺材,而讓她直接坐在搖椅里,放進了一個很大的墓穴,墓穴就挖在跳舞場的中央。幾個淚流滿里、臉色蒼白的混血女人,穿上喪服,開始履行魔術般的儀式。她們摘下自己的耳環、胸針和戒指,把它們丟進墓坑,拿一塊沒有刻上名字和日期的大石板蓋住坑穴,而在石板上用亞馬孫河畔的山茶花堆起了一座小丘。然後,混血女人們用毒藥毒死祭奠用的牲畜,又用磚瓦堵住門窗,便各奔東西了;她們手里提著自己的小木箱,箱蓋背里裱糊著石印的聖徒畫像、雜誌上的彩色圖片,以及為時不長、不能置信、幻想出來的情人照片,這些情人看上去有的像金剛大漢,有的像食人野獸,有的像紙牌上漫遊公海的加冕國王。
*指妓院。…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December 27, 2018 at 11:36pm — No Comments
卑劣地、愚蠢地、放縱地、邪惡地活著,與其說是活得不好,不如說是慢性死亡。
追求對靈魂好的東西,是追求神聖的東西;追求對肉體好的東西,是追求凡俗的東西。
應該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學習。
使人幸福的並不是體力和金錢,而是正直和公允。
在患難時忠於義務,是偉大的。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做了可恥的事而能追悔,就挽救了生命。…
Continue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December 27, 2018 at 10:00pm — No Comments
世間曾有一個小丑。
他長時間都過著很快樂的生活;但漸漸地有些流言傳到了他的耳朵里,說他到處被認為是個極其愚蠢的、非常鄙俗的傢伙。
小丑窘住了,開始憂鬱地想:怎樣才能制止那些討厭的流言呢?
一個突然的想法使他的腦袋瓜兒開了竅……於是,他一點也不拖延地把他的想法付諸實行。
他在街上碰見了一個熟人,那熟人誇獎起一位著名的色彩畫家。…
ContinueAdded by Uta no kabe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9pm — No Comments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世說新語•言語》
魏晉士人追求一種清明恬靜的境界,向往一種優雅飄逸的風度。我們不妨看看司馬道子與謝朗之子的一次對話:“司馬太傅齋中夜坐。於時天月明凈,都無纖翳,太傅嘆以為佳。謝景重在坐,答曰:‘意謂乃不如微云點綴。’太傅因戲謝曰:‘卿居心不凈,乃復強欲滓穢太清邪?’”司馬道子是一位昏醉終日權欲熏心的俗物,連他這種人也憧憬澄明光潔的境界。…
Added by ili 河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8pm — No Comments
前一世紀瑞士的自然科學者阿伽西曾說過:「研究自然不用書。」這話不愧是名言,含有幾分真理。科學的研究重在發現新事實,不在熟讀舊學說,如果這樣做,那麼他所做的工作是研究學科的學說,研究學說的轉變和進步,換一句話,是科學史,不是科學。
然而不僅接近自然的人,或者愛好觀察自然的人,不一定便是科學者,因為自然的範圍太廣泛了,它能夠使你要研究也無從下手,便是要觀察也無從著眼;使你茫茫然像觀望海面,毫無邊際的,從什麼地方下手去研究呢?…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7pm — No Comments
在這一時期,中國民間外交組織還通過組織群眾集會、召開討論會、發表公開聲明等方式,對亞非拉各國人民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和維護國家主權的正義鬥爭給予同情和支持,增進了中國人民和第三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為中國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建立和發展國家關係打下了基礎。
正是由於民間外交的開展,在很多國家中結交了許多在社會聲望、學術地位上很有影響的朋友,新中國的外事活動範圍才不斷地擴展,新中國的影響不斷地擴大。應該說,60年代以後,許多國家陸續和中國建交,人民外交奠定了良好基礎。其中中日之間的“以民促官”,中美之間的“乒乓外交”,在推動中日、中美關係正常化過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6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6pm — No Comments
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文化的斷裂從五四運動開始,今日的文化危機應歸罪於當時對傳統的批判過於激烈,並以之與後來的一浪高過一浪的思想批判,乃至“文革”時達到高潮的“與傳統徹底決裂”相提並論。此說大謬。五四的論爭中每一個人的言論都可能有過激或欠嚴謹之處,但是這裏談的是一種籠統的精神,它與後來的政治運動中的“批判”實難相提並論。這不是真理向前多走一步就是謬誤,而是本質不同,方向相反。無論如何,五四新文化運動功不可沒,否則連我們今天這點思想現代化都達不到。這種精神經受住了中國近代特有的曲折多難的歷史考驗,其中最嚴峻的是抗日戰爭。在那民族危亡之秋,於極度險惡和艱苦卓絕的環境中,新舊文化結合最優秀的品格顯示了它的力量和韌性,絕大多數知識精英保持了民族氣節,中華民族的文化教育事業得以在高水平上延續,至今我們仍受其惠。而作為這一事業的骨幹的大批教授學者直接間接率多受過五四精神的洗禮。…
ContinueAdded by VR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4pm — No Comments
少時讀尤今的散文, 怡保(IPOH)的人文, 美食令我十分向往。年來奔波在都市中討生活, 身心俱疲, 全不知生活方式為何物。今年, 朋友總算抽出空來回怡保過年並同意捎帶上我, 才終於有機會去一嘗縈繞在尤今夢中的“香餅”, 盛名不衰的“怡保河粉”, 馨香甘美的“甜柚”;去一睹造就了美麗與豪氣兼具的 “亞洲邦德女郎”楊紫瓊的秀山靈水。
(Courtesy:…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3pm — No Comments
在祖國的寶島台灣的中部和西部,縱列著一系列高峻巍峨的山脈,重巒疊蟑。阿里山脈是其中的一支,南北長300公里。著名的阿里山風景區位於這支山脈的中部。從台中的嘉義市有鐵路翻山越嶺直達海拔2000多米的阿里山風景區,全長82.6公里。
關於阿里山名的來歷,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個叫阿里巴的高山族首領在打獵時,追逐一隻白鹿來到這里,忽然白鹿不見了,在他眼前卻展現一片風光秀麗、林木繁茂的山林。阿里巴就帶領部落在此定居,以獵為生,於是這里就稱為阿里山。…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3pm — No Comments
我們很像是馬纓花的小胎兒,
紅絨花、翠羽葉,都有一些相似。
誰如向我們呼氣或用手一指,
我們的枝和葉便要立即萎閉。
因此,人們便叫我們為害羞草,
我們害什麽羞?人們應該知道。
我們是替動口動手的人害羞,
請設身想想:豈不是太無禮貌?…
Continue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2pm — No Comments
彼萊斯雷尼。尤若夫是個運輸工人,他駕駛的車牌為“CO-75-14”的汽車停在一個角落的售報亭旁。
“我要一份《布達佩斯新聞報》。”
“對不起,售完了。”
“那麽來一份昨天的也行。”
“昨天的也賣完了,不過我這兒碰巧有一張明天的報紙。”
“那上面刊登電影院的節目嗎?”
“電影院每天放映的電影都登在上面。”…
Added by Easy Tree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0pm — No Comments
成熟的人嘲笑少年男女的幼稚感情,嫌他們大驚小怪,例如:女學生遠遠看見巴士站有個男孩子在等她,雖然心里欣喜無限,卻又害羞得繞路而過,故意避開,回家後偏又要癡癡地想那男孩想上半天。
又例如,男孩子鼓足勇氣,摸摸女孩子的小指頭,在他倆心中,這已經是甜蜜的戀愛。
人大了,經驗多了,便會覺得這是不足道的事。
事實,人大了,經驗多了的悲哀便是既喪失了這種大驚小怪的樂趣,亦不復有這種吸引力。有哪個二十五歲以上的女人,能令個二十五歲的男人為了想碰見她而天天在巴士站苦候,等待那驚鴻一瞥呢?又有哪個三十歲的男人會有興趣去碰女人的小指頭呢?即使碰了,三十歲的女人也不當那是有任何意義的事。小小的一根指頭,輕輕的一碰,都再沒有吸引力了。…
ContinueAdded by Bleach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50pm — No Comments
現在少想昨天,
少想明天,
老實說,
今天最難應付,要是你能夠令自己過得今天,以後的明天便不成問題。
要天天給自己註入信心,實在不容易。
比方我們寫稿的,有人說:
“你昨天的文章比今天好!”
或者:…
ContinueAdded by Bleach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49pm — No Comments
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他本人卻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他做筆記的習慣是在牛津大學圖書館(Bodleian——他譯為飽蠹樓)讀書時養成的。因為飽蠹樓的圖書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讀書,只准攜帶筆記本和鉛筆,書上不準留下任何痕跡,只能邊讀邊記。鍾書的“飽蠹樓書記”第一冊上寫著如下幾句:“廿五年(一…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47pm — No Comments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已默默地把童年的一個階段走過了。如今在午夜夢回的時候,往往會鉤起那千頭萬緒的往事來。童心還未全消的我,雖則勉強能夠做一兩件稚氣一點的事,但無論如何總不及兒時燒野飯那麽一股勁兒!
燒野飯這一點風俗在我們故鄉崇海很通行,而且浙西一帶,例如吳興、海寧、桐鄉、德清等幾縣,也有同樣的風俗。當每年一到立夏節這一天,小孩子們便各自很熱心的忙著燒野飯了,我當然也不能例外。據大人們說:吃了立夏日的野飯,小囡囡拉(註)就勿會得疰夏,而且一年四季無病無痛的。但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對於這些教訓全無興趣。在他們實在是歡喜這麽一會事而已!在平日,燒粥煮飯、弄刀鏟、調油鹽等有趣味的事情,往往為大人們操縱,小孩子們無從問津。此刻居然可以照大人們的樣子,像模像樣地做起來,豈不快樂!…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46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45pm — No Comments
一
漫遊者,你在大地的頌歌中穿行,為我驕傲吧
家已遙遠,你被風引領著踏上這走廊。別再回頭吧
攀登金黃的高處,呼吸我如醉如癡的欲望
而分享那投入死亡的沖動中豁然遼闊的幸福
海洋退去,我的夢發藍,白鳥在誕生第三天盤旋
雪山像新月之王,面對沙漠的廣場宣喻…
Added by 文學 庫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45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