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11)

徐 賁·政治是每個人的副業:學做“精明的公民”(上)

政治的不乾凈和不誠實,連政治家們自己也常不諱言,戴高樂說,“為了要當主子,政治人物總是先裝成僕人。”赫魯曉夫說,“政治人物到處都一樣。就算在沒有河的地方,他們也發誓說要造橋。”在普通人眼里,如薩特在《骯髒的手》中所描繪的,政治更是一種天生不潔和非善的行當。政治是一樁無需本錢,便有利可圖的生意,一個人再平庸無能、人品猥瑣,只要政治正確,照樣能出人頭地。



因此有人把政治當作官場,雖然官場中風雲莫測、深險難料,但畢竟有機會從中得到相當的好處:權勢、地位、尊貴。政治可以幫助他們敲開幸福的大門,讓他們能夠榮華富貴、呼風喚雨,極大地滿足對權力的欲望。他們把政治當作通往個人名利的捷徑和通道,即便不是附膻逐腥之地,也絕對與道德高尚、思想傑出、能力出眾沒有關聯。…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3, 2020 at 9:46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盤熱將軍(下)

四周的山峰則高峻而險要。越是山峰的高峻險要處,更聳立著高高的歷經千年不倒的石頭碉堡。遙想當年,盤熱和他的大軍就這樣扼險守要,並從這種高峻的險要中,虎視著君臨了的這些河谷。 

當地任何人都明白,無論在任何時候,那種高峻處強大的君臨者,都是暫時的,無法永恒。只有那些臺地上的土地、村莊與人民才是真正久遠的存在。而軍事的征服與鐵血的統治總是一種暫時的現象。最強大的也最脆弱。當地有一句諺語,其大思就是說,最高大的東西,最容易連根倒下。 

眼前的情景也正是一種生動的寫照,一個在歷史書上,在傳說中聲名赫赫的城堡消失於荒草之中,而未見於歷史與傳說的尋常民居卻依然存在於這些曾被一次次君臨的和風吹送的峽谷之中,並且日益星羅棋佈了。…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3, 2020 at 9:14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盤熱將軍(上)

代表吐蕃在這一地區行使統轄權的第一位將軍叫做盤熱。 

他是吐蕃王室宗親。他的城堡建在嘉絨地區的中心地帶,今天的馬爾康縣松崗鄉。城堡名叫查柯盤果。我曾數次前去踏勘過這個城堡的遺址。從阿壩州政府與屬下馬爾康縣政府所在地馬爾康鎮順大渡河上源之一的梭磨河而下15公里,到松崗鄉,再從左岸直波村對面的山梁步行上山,約一個小時後,穿過蘋果園和一片片玉米地,終於上到山梁上長著白樺與核桃樹的草坡上時,就可以看到盤熱建於一千多年前的城堡舊址了。 

歲月無情,世事滄桑,當年的顯赫與輝煌都已化為荒草。荒草中依然激發著我們回想一個鐵血時代的,是隱約起伏的最後幾線石頭殘墻。石頭,是地球上所有文明都採用了,想要存之久遠的建築材料,終於還是被時間之手肆意傾圮,被荒草與塵埃深深地掩埋。…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3, 2020 at 9:13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嘉絨釋義

是的,我從拉薩開始。 

所以如此,是考慮到敘述的方便。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講,我所以走進西藏,也就是為了走出西藏。西藏這個名字,與整個藏民族息息相關。

 …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3, 2020 at 9:00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從拉薩開始

這本書寫作的動因的最初產生,也不是在這片群山之間,而是在大山階梯的頂端,在藏文化的中心地帶拉薩。 

在深入故鄉群山的時候,我採用了一條反向的路線。既然我將這些群山看成通向高處的階梯,但卻沒有一級級向上,直到海拔最高處,然後,四顧來路的漫漫與去路的蒼茫。 

反而先從拉薩,青藏高原的腹心,順著大地的階梯、歷史的脈絡,擡級而下。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3, 2020 at 8:57pm — No Comments

紀伯倫《流浪者》情歌

從前,有個詩人寫了首情詩,詩是美麗的。他複寫了幾份,分送給他的朋友們和相識者,男的女的都送了,甚至送給了一位他只遇見過一次的、住在山嶺那一邊的年輕女子。

一兩天後,那年輕女子派人給他送來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寫道:"讓我推心置腹地向你保證,我深深地被你寫給我的情詩感動了。現在就來吧,來看望了我的父親和我的母親,咱們就可以為訂婚作好安排了。"

詩人覆信,他在信中對她說道:"我的朋友啊,這不過是出之於詩人心靈的一首情詩,由每一個男人吟唱給每一個女子聽的。"

她再一次寫信給他,說道;"玩弄語言的偽君子和說謊者!從今天到我去世之日,我將因為你的緣故而憎恨一切詩人。"

Added by Copil on January 3, 2020 at 8:43p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序(4)

成人之後,我常常四出漫遊。有一首獻給自己的詩就叫做《三十周歲時釋遊若爾蓋大草原》。 

記得其中有這樣的句子:

 

我們嘴唇是泥, 

牙齒是石頭, 

舌頭是水,…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3, 2020 at 5:57pm — No Comments

也斯《路上的人們》時裝店

如果不是他在背後喚我,我可沒留意到剛才站在店前的是他。我在這附近的路上踱步曬太陽,他剛好站在一所時裝店門前,向我喊一聲:「喂!」

走進店裏坐下,他告訴我這是他自己的生意。他終於開了一所時裝店。這是值得替他高興的。

這爿店處於旺中帶靜的地方,位置很好。店子有點狹小,但很舒適,燈光昏暗而柔和,後面傳來流行音樂,坐在那些軟墊上,叫人想沉沉的躺下去,靠在那麼柔軟的東西上,不再思想。兩旁掛著美麗的衣服、新款的衣服,但是他看來不快樂。…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January 3, 2020 at 5:34pm — No Comments

HUIMING LIU“被敘述的自身”――利科敘事身份/認同概念淺析(2)

身份/認同之敘事化



3《時間與敘事》(共三卷)是利科研究時間與敘事之間的相互構成關係的宏篇巨著。其梗要可概括為:針對時間的三大疑難,敘事詩學分別提出了相應的回答。其中,針對時間的第一大疑難,敘事詩學所給予的回答成效尤為顯著。簡言之,時間的第一大疑難是指“現象學時間觀”與“宇宙論時間觀”看似對立,兩者間卻又存在著交互掩映的關係。利科的敘事詩學指出,歷史敘事指涉與虛構敘事指…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3, 2020 at 5:06pm — No Comments

HUIMING LIU“被敘述的自身”――利科敘事身份/認同概念淺析(6)

17 區分“相同性”與“自身性”對考察個人的l’identité有何重要價值?利科認為,眾多主體性或身份問題的困境,都起因於對這兩種模態的混同,或是未考慮敘事在兩種模態之間所起的中介作用。比如,洛克(John Locke)認為個體同一性與記憶之間維持著等同的關係,但這種同一性是撇開自身性而談。由此導致的問題是,記憶的連續性所象征的精神同一性,面臨的不僅是諸如睡眠時記憶的斷續性或者記憶空白等心理學的疑難,也面臨著本體論困惑。如果存在僅因為留有記憶,那麽,將王子的記憶植入補鞋匠的頭腦中會產生怎樣激烈的記憶混合與碰撞…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3,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HUIMING LIU“被敘述的自身”――利科敘事身份/認同概念淺析(8)

21 對l’identité所做的“相同性”與“自身性”之間的辯證運動的分析中,更確切說在利科對自身性的規定和捍衛中,倫理的作用更是確鑿無疑的。作為構成個性的兩大基礎之一的獲得性認同,其本身就包含著價值取向的要素,它所界定的是個性的道德倫理特征。作為自身之純粹自身性的“守諾”,其義務和責任特征則昭然若揭。我之居身於世,定然意識到自己是屬我行為的發起者,一旦有人詢問,“誰做了那件事”?我站起來並回答道,“是我做的。”這種回應既是對責任的承擔,…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3,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半個好人》偶像

我並不特別希望認識自己當做偶像的人,例如我最喜歡的作家,或者電影明星,因為我每次都把他們想像得太好,認識之后,除了少數的例子外,有見面不如聞名的感覺。

銀幕把人拉得長一點,例如史提夫麥昆,他來港時在汽車渡海輪中,被我的一位朋友看見,說他個子中小而已。又如貓王普來斯利,我起初以為他身材頗高,但是在美國有一次看見他拍片,覺得他本人胖胖的,腿不見得長。當時他拿著一杯刨冰果汁在喝,對圍觀的人微笑頷首,雖然相當友善,但不怎麼風度翩翩。…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January 3, 2020 at 3:50pm — No Comments

郁達夫《北平的四季》(上)

對於一個已經化為異物的故人,追懷起來,總要先想到他或她的好處;隨後再慢慢的想想,則覺得當時所感到的一切壞處,也會變作很可尋味的一些紀念,在回憶裏開花。關於一個曾經住過的舊地,覺得此生再也不會第二次去長住了,身處入了遠離的一角,向這方向的雲天遙望一下,回想起來的,自然也同樣地只是它的好處。

中國的大都會,我前半生住過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數;可是當一個人靜下來回想起從前,上海的鬧熱,南京的遼闊,廣州的烏煙瘴氣,漢口武昌的雜亂無章,甚至於青島的清幽,福州的秀麗,以及杭州的沈著,總歸都還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裏的時候,當然還是北京──的典麗堂皇,幽閑清妙。…

Continue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January 3, 2020 at 3:35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13)

(三)空間的美感之二



為了豐富對於空間的美感,在園林建築中就要采用種種手法來佈置空間,組織空間,創造空間,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遠借,鄰借,仰借,俯借,鏡借等。總之,為了豐富對景。…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3, 2020 at 1:38pm — No Comments

培根(1561年-1626)隨筆《論遊歷》

遊歷是對年輕人進行教育的一部分;對於成年人來講,遊歷是其經驗的一部分。不懂某國語言時前往某國遊歷順便算是去上學。年輕人應當隨著導師或跟著可靠的人去遊歷,只要那導師或跟隨者懂得要去的國家的語言,最好他曾經到過那里,這樣他就可以告訴那同去的年輕人所去的國家的風土人情、經典掌故。如果沒有熟悉情況的人的陪同,年輕人將會舉目皆盲,沒有可能認識任何東西。在航海的時候,除了天海,別無可看,然而人們卻堅持寫航海日誌;在陸地上旅行的時候,人們看到了很多東西,而人們卻常常忘了還要寫日記,好像偶見的事物比專心去觀察的事物反倒較為值得記載似的,這是很奇怪的。所以日記是應當記的。…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January 3, 2020 at 10:38am — No Comments

姜宇輝·德勒茲的欲望-機器是什麼:從Rube Goldberg的漫畫說起(2)

那麼,又如何進一步在「欲望」-「機器」的意義上理解此種遍在、潛在的「連接-運動」呢?

「存在著欲望,也即,並非僅僅是功能,而是構型(formation)與自創生(autopro-duction)?」 這裡,D&G明確提示,必須基於「機械」和「機器」之間的基本區分來真正理解欲望的本性。顯然,「機械」偏向於「結構」與「功能」,著重於「先在的」(préalable,préformé)「秩序」(或「穩定的形式」(formes…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anuary 3, 2020 at 10:37am — No Comments

楊照《故事照亮未來》媒體(下)

根據里根身邊幕僚、官員的回憶記錄,我們了解:那表定的十五分鐘,正是操作重點。十五分鐘,一來讓人家覺得兩大巨頭本來就不會有太多話好降低人家的預期;二來為了制造後來實際會談長度的戲劇性倍數效果。里根早就打定主意、做好計劃,即運用其口才,想盡辦法拖長時間。看來戈爾巴喬夫也有心理準備,半推半就配合演出,兩個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真正的任務,就是在會談中言不及義,悠閑地耗掉別人以為意義重大的一個多小時。

一旦拖成了一個多小時,也就自然意義重大了。里根幕僚們早算到媒體會以平常里根的作息習慣為比對基礎,一定會對十五分鐘拉長為一個多小時,大做文章。媒體大做文章,媒體自己產生的多種猜測,就為原本空洞的會談填充內容了。…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anuary 3, 2020 at 9:45am — No Comments

Niki 構築大馬最亮麗風景線·各族舞蹈多姿彩

唱一首民族之歌,跳一支文化之舞;炼一种多元之姿,照一道传统之光。

作为一门人体动作艺术,舞蹈可说是人类最古早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与民族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有着凝聚群众的魔力,随着舞蹈摆动的肢体语言,完好体现出人类最充沛的生命情调。

“再也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荡人心,原始人类无疑已从舞蹈中窥见那种最强烈的审美感受。”

德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格罗塞(Ernst Grosse)在著作中《艺术的起源》中提到,舞蹈的作用在于“影响社会化”,在时移世易中逐渐形成人类世界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所以原始舞蹈的审美无疑是最直率和最完美的。…

Continue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January 3, 2020 at 9:30a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5)

由此,德勒茲將塊莖視為無器官身體可以自由“遊牧”的平面。遊牧指從事畜牧人群居無定所、四處移動放牧的生活方式,德勒茲在此解釋為非主體、非整體、非基礎、解結構、破層級的塊莖式思維。



為什麽塊莖可以與無器官身體發生聯系?根據上文關於無器官身體的解釋,可以發現,無器官身體指身體是自由流動的,它反對強力主體,拒絕生成中心意義,同時無器官身體不是具體的“身體”,它可以是任何具備這種條件的物體,比如一本找不到常規敘事線索的書、一張錯綜複雜的網絡,而這正是塊莖的特征。





在這個意義上,德勒茲將無器官身體與塊莖相聯系,說明了塊莖便是對無器官身體的比喻和像征,無器官身體也就在塊莖這個概念上獲得了極為形象和充分的呈現,而塊莖之所以能夠被視為支撐無器官身體遊牧的平面,是因為塊莖原本就具有平面性。



德勒茲在《千高原》中提出,平面就是“無器官身體”,(10)…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2, 2020 at 11:01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