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MING LIU“被敘述的自身”――利科敘事身份/認同概念淺析(6)

17 區分“相同性”與“自身性”對考察個人的l’identité有何重要價值?利科認為,眾多主體性或身份問題的困境,都起因於對這兩種模態的混同,或是未考慮敘事在兩種模態之間所起的中介作用。比如,洛克(John Locke)認為個體同一性與記憶之間維持著等同的關係,但這種同一性是撇開自身性而談。由此導致的問題是,記憶的連續性所象征的精神同一性,面臨的不僅是諸如睡眠時記憶的斷續性或者記憶空白等心理學的疑難,也面臨著本體論困惑。如果存在僅因為留有記憶,那麽,將王子的記憶植入補鞋匠的頭腦中會產生怎樣激烈的記憶混合與碰撞呢?洛克所采用的對比同一事物在不同時段是否相符於其本身的標準,獲得的只能是純粹的同一或差異,故而其後繼者們從中推演出不確定性也不足為奇。休謨(David Hume)從某客體能在一段時間中維持不變的觀點中推導出同一性就是相同性,爾後在肯定客體在時間中結構的穩定性的基礎上,以是否構成突變為標準描繪出分層次的同一性等級。然而,在將同一性運用對其自身的考察時,這位經驗主義的倡導者獲得的卻是眾多經驗的雜合。19 如果說洛克對自身性問題采取了回避的態度,休謨給自身同一性所下的結論是實體性幻象,利科則不然。他從休謨的無法穿透雜多的感知而抵達自身的仿徨中,萃取出宣稱於感知中陷入茫然的“某人”(quelqu’un),進而追問“誰”在感知,“誰”在困惑,“誰”是且正是這個“某人”?顯然,即便剝離了相同性之後,依然存在著代表了對“誰”進行追問的自身性的剩餘。


18 在分析德若克·帕菲特(Derek Parfit)的名著《理智與人》(Reasons and Persons)中存在的身份問題時,利科同樣堅定地捍衛區分“相同性”與“自身性”的必要性。帕菲特主張的是一種還原主義論斷。他認為,1)於時間中發生的同一性所闡明的是中性化事件之間的某種關聯;2)至於與事件相應的構成某人的生命的經驗是否為其所有或者其人本身是否存在都可懸而不論;3)而人的存在作為某種精神的或心理的連續體,僅僅是一些附加的事實而已。此外,基於對科幻小說中大腦移植並遠程傳送至其他星球後形成的復制品與原先的“我”之間存在的不確定性關係的分析,帕菲特認為身份或同一性問題只能導致困惑。所以,他得出“身份/同一性是無關緊要”的結論。20 與帕菲特的看法迥然不同,利科認為我的身體、我的經驗、以及我的必死性都是僅僅屬我而無法讓渡給別人的。帕菲特對事件的非人稱性描述,挑戰的是屬我性(la mienneté)在歷史和時間維度上的獨特性和完整性,也是對生存論的先決條件的蔑視。帕菲特的還原主義忽略了這樣一個前提性事實,即:我們是具身性(corporelle)和棲身於地球的(terrestre)存在。一旦此恒定前提被戲謔為偶然因素,身份問題的意義勢必蕩然無存。如果說那些描寫身份消失的當代文學小說,在消解人物的可辨認性的同時揭去了原先附加在主體上的那些個“什麽”,暴露的只是主體所面臨的“我什麽也不是”(je ne suis rien)的窘迫和孤立無援的自身性,但它尚未顛覆人之在世存在的前提,也還保留了對主體存在的基本預設。而帕菲特所采用的科幻小說的例證所侵犯的卻是“我是誰”問題的倫理根基,造成了“相同性”對“自身性”的絕對抹殺和主體的絕對消亡。這種對“我是誰”進行追問的必要性都加以廢黜的科學主義態度,是持詮釋學本體論立場的利科所絕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堅決反對以“相同性”取代“自身性”。頗為巧合的是,在法語中強調某人自身可以表述為“un soi-même”,而某事物之與它自身等同則可用“un même”,假使將兩者相混同失落的剛好是“soi”,亦即:“人之為其自身”。

19 Ibid., pp. 150-154.
20 Ibid., pp. 156-165.

上一篇:HUIMING LIU“被敘述的自身”――利科敘事身份/認同概念淺析(5)
下一篇:HUIMING LIU“被敘述的自身”――利科敘事身份/認同概念淺析(7) 

Views: 4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