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能讓大多數人發笑的喜劇可以超越國籍和文化的界線,但喜劇精神需要自由的土壤,很多時候社會文化限制了笑聲。
本刊記者I趙國賀
春節將至,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呂曉誌老師正計劃著找幾部美國的情景喜劇,作為假期的放松手段。
呂曉誌春節時要回山西,除夕晚上肯定還要陪老人看央視春晚。 “其實真的沒對什麽節目有期望了。從前有些作品很不錯,比如趙本山的小品《牛大叔提幹》,就是替鄉村小學要賬裝玻璃,到縣裏看到幹部公款吃喝,最後事兒沒辦成, ‘學會扯淡了’。除了滑稽、幽默還有對現實的諷喻,達到了喜劇的另一層高度。”…
Continue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uly 6, 2016 at 9:33am — No Comments
黑土地啊,我雖然在雪裏.冰裏.汗裏.淚裏恨過你,怨過你,但卻離不開你,我把愁苦多於歡樂的一點點微笑全都給了你,我曾揮灑白酒為你安魂——黑土地啊我的黑土地,老照片留下了我也留下了你。如今,似曾相識,卻不敢辯認;近在咫尺,已遠在天涯。你是我血與火的洗禮,也是我黑色的嘆息,是我含淚的思念,也是我幾十年珍藏的佳釀,到如今,飲也斷腸,不飲也斷腸!
如今,依戀著江南的黃土地,感受著失落後的輝煌,喝一口綠茶,暖回我心靈的凍傷。我只是南國的遊子,小城的移民——那沿江丘陵低山矮嶺是半蹲的土地;那威峨的黃山.九華是站立的土地;那河湖密布.洲圩聯接是靜默的土地;那蹲不下站不直睡不安的便是我對黃土地的眷戀!…
Added by Easy Tree on July 6, 2016 at 9:32am — No Comments
水泥總是不夠。煤應有盡有。爐渣磚、碎石和沙也一直夠。水泥卻老是用完了。它會自動地變少。對付水泥可得當心,它有可能會成為你的惡夢。它不僅會自動消失,甚至會消失於無形。這樣水泥既無處不在,卻又無處可覓。
班長大吼著:“你們要看好水泥”。
工頭大吼著:“你們要節約水泥”。
風來的時候:“水泥不能被吹跑。”
雨雪來臨的時候:“水泥不能被淋濕。”…
ContinueAdded by Le Destin on July 6, 2016 at 9:31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uly 6, 2016 at 9:31am — No Comments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們,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區域所謂"水鄉"的居民的生涯;所謂"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也還不是江南"水鄉"的風光。缺少那交錯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聽說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後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茲乃,飄然而過,總有點難以構成形象的罷?
沒有到過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陜南罷,——如果只看地圖,大概總以為那些在普通地圖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鄉"那些不見於普通地圖上的"港"呀,“漢"呀,要大得多罷?至少總以為這些河終年湯湯,可以行舟的罷?有一個朋友曾到開封,那時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卻還不知道他腳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黃河堤岸;他向下視,只見有幾股細水,在淤黃泥沙中流著,他還問:“黃河在哪裏?"卻不知這幾股細水,就是黃河!原來黃河在水淺季節,就是幾股細水!…
ContinueAdded by 文學 庫 on July 6, 2016 at 9:30am — No Comments
1
1984到1990,我在白家莊中紡街上的北京市八十中學度過了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六年。中紡街西北不到三里,就是後來著名的三里屯。
那時候,三里屯還只是一堆沒臉沒屁股的六層紅磚樓,除了離住著各種外國人的使館很近之外,和北京其他地方,和中國其他城市解放後建設的街區一樣,有個花壇,有個意氣風發的雕塑,有幾棵楊樹或者柳樹,沒有其他任何突出的地方了。…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July 6, 2016 at 9:30am — No Comments
小車開近雅戈爾紡織城的時候,車速變得這麽緩慢,緩慢到近乎優雅,近乎儒雅,然後讓到邊上,讓別的車——員工的桑塔納長駛直入。而這輛儒雅的轎車,像恭順的仆人停立一旁。
從這輛車上下來的,是雅戈爾的CEO李如成。就有職工對他說:李總,你真有平民意識。什麽平民意識?我本身就是平民。
有人覺得李總老是讓員工的車,可是李總多忙呵。李如成說,分工有臺階,人格都平等。誰也不能說誰更忙,我自己也是一個員工。
我第一眼看李如成,覺得面善得感人。他的服裝,從毛衣、夾克到長褲、襪子、皮鞋,是幾種深淺有別的黑灰色的混成,厚重而完整。不經意中有一種審美的提升。他那臉型和眼睛都是敦厚的圓,他坐的單人黑沙發卻是方方整整。…
Continue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ly 6, 2016 at 9:29am — No Comments
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作家、翻譯家。有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散文集《海行雜記》、《隨想錄》,譯作《往事與隨想》、《處女地》等。
我不曾走入深山,見到活潑跳躍的猛虎。但是我聽見過不少關於虎的故事。
在獸類中我最愛虎;在虎的故事中我最愛下面的一個:…
Continue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July 6, 2016 at 9:28am — No Comments
坐在河邊,我嘗試閱讀一些與城市有關的歷史,閱讀詩人留下的詩句,思想者關於理性與自由的探討,閱讀繪畫者以色彩、線條和這形歌詠的人性的春天,也閱讀雕刻者以青銅或大理石塑造的人體的自信與尊嚴。
Ly’sM,關於這個城市榮耀的歷史,關於他們建立的工會制度,關於他們經濟殷實的家族,如何在富有之後沒有淪落為庸俗的淫樂者,相反的,他們以無比的謙遜與好學帶動了一個時代光輝的人文教養。
這條叫做亞諾的河流,如一條翡翠的瑩綠帶子,閃著細細的水漣的波光,悠悠地流過城市的南端。…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uly 6, 2016 at 9:26am — No Comments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名。柔州古來的埔萊山雖只高700公尺,但卻是柔南一處空氣清新、景色優美的綠肺,因此,在民眾口耳相傳下,她很快就成了許多登山客或越野腳車騎手的首選。
從山腳一步步往上走,沿途的翠綠美景搭配蟲鳴鳥叫聲,宛若一曲天然交響樂般使人忘憂。走得累了,還可到山林間的瀑布區泡一泡山水消暑。
遊畢埔萊山,可順道到古來士年納的神廟“花果山”祈福,看看美猴王“齊天大聖”的英姿。不少到廟裡拜祭的善信也都會取山水洗澡或清洗車牌,討個發財好兆頭。接著,還可到亞逸文滿的南洋魚場欣賞五百多種多姿多彩的熱帶魚,增長知識之餘也有助放鬆緊繃許久的精神狀態。…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July 6, 2016 at 6:0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July 5, 2016 at 10:30pm — 6 Comments
吳伯簫(1906~1982),山東萊蕪人,散文家。著有散文集《羽書》、《煙塵集》、《出發集》、《北極星》、《吳伯簫散文選》等。
種花好,種菜更好。花種得好,姹紫嫣紅,滿園芬芳,可以欣賞;菜種得好,嫩綠的莖葉,肥碩的塊根,多漿的果實,卻可以食用。俗話說:“瓜菜半年糧。”
我想起在延安藍家坪我們種的菜園來了。
說是菜園,其實是果園。那園裏桃樹杏樹很多,還有海棠。每年春二三月,粉紅的桃杏花開罷,不久就開綠葉襯托的艷麗的海棠花,很熱鬧。果實成熟的時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聯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July 5, 2016 at 6:10pm — No Comments
一個農婦表達了自己對那種沈默的憤怒,雖然有一些誇張,但是的確很能說明問題。她像大多數有工作的女人一樣,每天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還必須給家裏人做飯。有一天,晚餐的時間到了,她把一大堆草放在飯桌上。丈夫對這樣的行為感到十分費解,問她是不是發瘋了。這位農婦回答說:“我還以為你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麽呢!我做了二十年的飯,你一次也沒有告訴我,你吃的不是草而是飯。”
沙皇俄國時代的那些上層人物,頗明白這個道理。每當他們品嘗了一頓美味的食物之後,他們一定不會忘記對做出這些美味的廚師表示感謝和贊美。遺憾的是,那些每餐都吃著妻子可口的飯菜的男人們,卻並不像這些上層人物那樣有禮貌,他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這些東西。他並沒有在一邊品嘗食物的時候,告訴他的妻子,他吃的不是草!…
ContinueAdded by Dhuup on July 5, 2016 at 10:59am — No Comments
日前,我把孩子們的家庭女教師尤麗婭·瓦西裏耶夫娜請到我的書房裏,需要清一下帳。
“請坐,尤麗婭·瓦西裏耶夫娜!”我對她說,“我們來結算一下。您無疑需要錢用,可是您這麼拘禮,自己是不會討的……好吧,小姐,以前我跟您講定月薪三十盧布……”
“四十……”
“不,三十……我這兒記著呢……我付給家庭女教師的薪水向來都是三十盧布……好吧,小姐,您來了兩個月……”
“兩個月零五天……”…
Continue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July 5, 2016 at 10:58am — No Comments
古書上說,禮失求諸野。朝廷綱紀紊亂,社會風氣輕薄,應該去民間尋找古風雅韻以正世道人心。這似乎是說真理在人民中間,依我看,這話不過是鼓勵大家來吃野菜,一些人龍肝鳳膽,熊掌駝峰吃多了會膩味,還可能得高血脂等富貴病,另一些人吃不上飯,都應該去效仿先民,食於野。呦呦鹿鳴,食野之萍。…
Continue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July 5, 2016 at 10:58am — No Comments
作者:[蘇聯]伊薩克·巴別爾/戴驄譯
鄉親們,同志們,我的骨肉兄弟們!為了人類,你們不妨熟悉一下紅軍將領馬特韋•巴甫利欽柯的傳略吧。他,那位將軍,出身牧童,在尼基京斯基老爺的利季諾莊園當過牧童,他,馬久什卡①,在沒有成丁前給老爺當豬倌兒,成丁後當上了牛倌兒,誰知道呢,要是他,我們的馬特韋,親愛的羅季奧內奇,生長在澳大利亞,沒準兒還會升任牧象的象倌兒呢,馬久什卡沒能當上象倌兒不能怨他,要怨我們斯塔夫羅波爾省上哪兒都找不到一頭象。我可以向你們直說,在我們幅員遼闊的斯塔夫羅波爾地區沒有比水牛更大的動物了。可這窮小子沒興趣放水牛,我們俄羅斯人連正眼都不看水牛一下,我們這些泥腿子就愛折騰馬,折騰得它的七魂六魄連同肋骨都撒落在田埂上………
Continue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July 5, 2016 at 10:57am — No Comments
馬販安德羅喬來到那不勒斯買馬,一夜之間三次遇險,結果一一逃出險境,還帶了一枚寶石戒指回家。
這一回是輪到菲亞美達講故事了,她開言道:聽了蘭多福獲得珍寶的故事,使我想起另外一個故事來,也是十分驚險,不亞於勞麗達所講的那一個;只是她的故事前後經歷了幾個年頭,而我要講的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情。…
Added by Pabango on July 5, 2016 at 10:56am — No Comments
第二十折·尋一場黃瓜涼拌海蜇皮的艷遇
——他攬著我的肩,漫步在小村的夜色下,擡頭,星光燦爛,即便我們心底都有無以言說的傷。其實從那盤黃瓜涼拌海蜇皮上桌後,我們的痛就暴露在陽光下,我們的不幸福源於身體的硬傷,我和他的愛都因了性的不完滿而最終走失。
一念之動,我驅車前往農家的樂園,想去吃一碗農家的安樂茶飯,失了欲望,失了愛情,生活還有些別的什麼嗎?那天白雲翻飛,而我心如止水,風景、行人淹沒在後視鏡裏,此生也許只有一次和他們擦肩而過的緣分。一瞬,即使不是一瞬又如何,就如我和曾經的他,不也是擦肩的緣分嗎?笑笑,即使長長久久不過也是一生的緣分,誰能許了誰的來世?
不如一切歸零,只為了一碗安樂茶飯,欣欣然前往,如今天,在現世。…
Continue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July 5, 2016 at 10:55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