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拔胡詩
我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曾導演了許多悲劇。清代設有拔貢一科,一位老秀才求取功名心切,屢試不中,不覺已至暮年。有一次應試怕主考官嫌自己兩鬢斑白,須如銀絲,難以選中,忍痛將滿腮胡子拔光,結果仍未考中,不禁潸然淚下,遂作《拔胡詩》一首:未拔貢兮先拔胡,貢未拔兮胡已無;早知拔胡不拔貢,不如不貢不拔胡。
鹹淡詩晚清時蘇州有一歌女,工彈唱,富姿態,盛傳一時。但這位歌女平日裝束十分淡雅,喜穿淺紅色衣裙。後來嫁給了一位鹽商,有人打趣而作《鹹淡詩》曰:淡紅衫子淡紅裙,淡掃娥眉淡點唇,可憐一身都是淡,然何嫁與賣鹽人。 …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November 23, 2016 at 10:33pm — No Comments
一周後的一天下午,一位兩輪單駕馬車駛進莊園。一個由鄰近莊園主組成的代表團,已接受邀請來此進行考查觀光。他們參觀了整個莊園,並對他們看到的每件事都讚不絕口,尤其是對風車。那時,動物們正在蘿卜地裏除草,他們幹得細心認真,很少揚起臉,搞不清他們是對豬更害怕呢,還是對來參觀的人更害怕。
那天晚上,從莊主院裏傳來一陣陣哄笑聲和歌聲。動物們突然被這混雜的聲音吸引住了。他們感到好奇的是,既然這是動物和人第一次在平等關系下濟濟一堂,那麽在那裏會發生什麽事呢?於是他們便不約而同地,盡量不出一點聲音地往莊主院的花園裏爬去。…
ContinueAdded by Priyatamā on November 23, 2016 at 10:02pm — No Comments
友人是“Y-世代”(Generation-Y),算是雙語人士;但他自高中後就沒與中文有進一步接觸。最近受到“講華語運動”的影響,叫我推薦實用又能接觸中國文化的課程。我提議他去學中藥,因為中藥裏有“英國歷代地圖”,聽到的人都一頭霧水。
“英”是指英文。近代中藥已國際化,許多討論和研究的文獻都有英文版。尤有甚者,所有中藥植物都跟隨國際標準分類,用拉丁文命名;所以學中藥也要兼學點英文和拉丁文。另有一例: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裏展出60多種香料,其中有肉豆蔻和小豆蔻,但無論是外形,氣味都看不出相似之處。原來小豆蔻cardamom是姜科,與肉豆蔻科的肉豆蔻nutmeg不同,尤其是身價,小豆蔻可是肉豆蔻的三倍!
“國”是中國的國語,國學。中藥可有數千年的淵源,博大精深,是個寶庫。學藥理,學藥方藥劑,還有無數與中藥有關的典故和有趣的醫古文。…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November 23, 2016 at 9:19pm — No Comments
茶帶著淡淡的清香走進人世,給人類增添無限生活情趣,以茶敬客或以茶作為各類人文活動的媒介,都能增進溫馨祥和的氣氛,所以茶成了人際關系中的和平使者。
茶葉多姿多彩的色、香、味、形,使它具有特殊的藝術品格和文化素質。它的品類很多,按其制法可分為五大類:
(1)綠茶類(包括青茶和白茶)。摘下來的鮮茶葉經高溫殺青後,不發酵,用炒、烘、曬等工藝幹燥的。這類茶清新鮮淡,飲後有橄欖或仁念子的悠悠回甘。
(2)紅茶類(包括普洱、六安等)。經過萎雕、發酵後幹燥的。這類茶湯色紅艷,飲後齒頰留有桂圓(龍眼肉幹)或板栗的余甘。如加牛奶和糖,茶味更甘香醇厚。加荔枝汁焙制的荔枝紅茶,更是別具一格。…
Continue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November 23, 2016 at 9:18pm — No Comments
幾乎沒有什麽親密溫暖的事物。
仿佛我們從未作過兒童。
我們坐在屋裏,在月光中,
仿佛從未年輕過,這是真的。
我們不應醒來。夢中
一個亮紅色的女人將起身,
站在紫色金輝裏,梳理長發。
她會沈思地說出一行詩句。
她認為我們不太會唱歌。…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November 23, 2016 at 9:00pm — No Comments
榮獲了《小說月報》獎,十分高興,但聽說要寫"得獎感言",又十分犯。真是得獎不易感言更不易;不易也要寫,為了這個我盼望許久的。
記得當年汪曾祺先生到我們班上來講課,開首就在黑板上寫上了六個大字"卑之無甚高論",這句話出自何典我忘了,汪先生當時是說過的,但話的意思還明。談到文學,連汪先生這樣的大家都說沒有高論,如我這般蠢貨,只怕連低論也不敢。不敢有也得有,因為我的《牛》得了獎,因為我很看重這個。…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59pm — No Comments
紀洛拉莫愛上了窮人的女兒,但迫於母命,前往巴黎;歸來時她已嫁人。他闖進她家,死在她身邊。他的屍體停放在教堂裏,她也一慟而絕,死在他身邊。
愛米莉亞把故事說完,妮菲爾遵照國王的吩咐,說道:
尊貴的小姐,世上有些人坐井觀天,自以為是,不但拒絕接受別人的意見,甚至連自然的規律都要加以反對;這種人這樣妄自尊大,真是愚不可及,因為他們這樣做,一點用處都沒有,只有教自己碰得頭破血流而已。在所有的自然的力量中,愛情的力量最不受約束和阻攔;因為它只會自行毀滅,決不會被別人的意見所扭轉、打消的。我現在就要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有一個女人,她自以為有見識、有辦法、有計謀,枉想阻撓一段命裏註定的姻緣,結果只是叫她兒子的生命和愛情同歸於盡。…
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53pm — No Comments
The Grave of Love
作者簡介:托馬斯·拉夫·皮科克ThomasLovePeacock(1785-1866),英國小說家、詩人。皮科克出生於威茅斯,是著名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朋友。1816年《海德龍大廳》的出版奠定了他的文學地位。《噩夢教堂》幽默詼諧,諷刺批評英國浪漫主義運動,是皮科克最著名的作品。皮科克還創作了其他一些文學作品。
我,在松柏樹下挖掘,
這洞穴好像精靈的墳墓;
所有的誓言都被我埋進土裏,
那是以往你給我的虛幻愛情。…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52pm — No Comments
從前人家過年,墻上貼著:“擡頭見喜”與“童言無忌”的紅紙條。這裏我用“童言無忌”來做題目,並沒有什麽犯忌諱的話,急欲一吐為快,不過打算說說自己的事罷了。小學生下學回來,興奮地敘述他的見聞,先生如何偏心,王德保如何遲到,和他合坐一張板凳的同學如何被扣一分因為不整潔,說個無了無休,大人雖懶於搭碴,也由著他說。我小時候大約感到了這種現象之悲哀,從此對於自說自話有了一種禁忌。直到現在,和人談話,如果是人家說我聽,我總是愉快的。如果是我說人家聽,那我過後思量,總覺得十分不安,怕人家嫌煩了。當真憋了一肚子的話沒處說,惟有一個辦法,走出去幹點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然後寫本自傳,不怕沒人理會。這原是幼稚的夢想,現在漸漸知道了,要做個舉世矚目的大人物,寫個人手一冊的自傳,希望是很渺茫,還是隨時隨地把自己的事寫點出來,免得壓抑過甚,到年老的時候,一發不可復制,一定比誰都嘮叨。…
ContinueAdded by A'Lessy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51pm — No Comments
徐書豪1794年的加拿大新蘇格蘭。時屆嚴冬。
年輕的牧師米爾斯伴送凱西亞穿過冰天雪地的森林去做新娘。凱西亞很不願意嫁給那個哈薩維。天黑了,他們在雪原上發現一間房子。
凱西亞走向壁爐:“你有打火的燧石鋼片嗎?”米爾斯搖搖頭。
米爾斯跪在濕地上大聲祈禱。“祈禱也不能使你暖和。”凱西亞慍怒地說。年輕人嘎然停下。
凱西亞找到發黴的熊皮寢具。
“你拿去用,”米爾斯說,“我沒關系。”…
Continue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50pm — No Comments
也許是因為我家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堂名是愛蓮堂的原故,因此對於我家老祖宗《愛蓮說》作者周鐮溪先生所歌頌的蓮花,自有一種特殊的好感。倒並不是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實在是愛它的高花大葉,香遠益清,在眾香國裏,真可說是獨有千古的。年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舊時相傳為蓮花生日,又稱觀蓮節,我那小園子裏的池蓮缸蓮都開好了,可我看了還覺得不過癮,總要趕到拙政園去觀賞蓮花,也算是歡度觀蓮節哩。
可不是嗎?拙政園的水面,占全園面積的五分之三,池水淪漣,正可作為蓮花之家,何況中部的堂啊,亭啊,軒啊,都是配合著蓮花而命名的,因此拙政園實在是一個觀蓮的好去處。例如遠香堂、荷風四面亭、倚玉軒,還有那船肪形的小軒“香洲”,以至西部的留聽閣,都是與蓮花有連帶關系,而可以給你坐在那裏觀賞的。…
Added by 旅遊 庫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50pm — No Comments
我們免得犯錯誤、惹是非,就離群索居。我們日常在家裏工作,每月匯報工作進程。我們常挪用工作時間偷偷出去玩,因為周末女兒回家,而假日公園的遊客多。頤和園後山的松堂,遊人稀少,我們經常去走一走後山。那裏的松樹千姿百態,我們和一棵棵松樹都認識了。
動物園也是我們喜愛的地方。一九三四年春,我在清華讀書,鐘書北來,我曾帶他同遊。園內最幽靜的一隅有幾間小屋,窗前有一棵松樹,一灣流水。鐘書很看中這幾間小屋,願得以為家。十余年後重來,這幾間房屋,連同松樹和那一灣流水,都不知去向了。…
ContinueAdded by 客家 庫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47pm — No Comments
這確實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多明戈、卡雷拉斯和帕瓦羅蒂三大男高音的音樂會有著感人至深的魅力。
在此之前,已經在報紙上和網上讀到無數有關這次音樂會的報道和評述,隨著時間的臨近,批評的聲音也是越來越多,主要集中在票價的昂貴上。我不知道2000美金的座位能否看清三位男高音的臉?別人送我的票是1080美金價格,在我的座位上看三位男高音時就像是三只麻雀,我用望遠鏡看也不過是三只企鵝而已。所以當我走進午門廣場時,一個強烈的感受湧上心頭,我覺得這似乎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世界杯足球賽的決賽,幾萬人聚集到了一起。好在今天晚上涼風陣陣,還有六個巨大的屏幕,我沒有出汗,也通過屏幕看清了他們的臉。…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45pm — No Comments
哈爾濱是中國離西伯利亞最近的大城市之一。因此,它也是一座寒冷的城市。
這座城市剛剛構建的時候,城裡最低的溫度達一40」C,況且這一帶是平原——松嫩大平原。從西伯利亞吹來的寒流,到這裡,真是無遮無攔。當時,這個新城市的樓房還很少,便是有幾幢,大多也是一些低矮的小樓(一個區才有幾幢小樓,特別顯眼)。因此,低矮而又稀少的城市的建築本身是無法為自己的市民御寒的。哈爾濱的雪很大,那真是鋪天蓋地的大雪。這一點。對南方人來說是難以想像的。雪極大極密的時候,行人連眼睛都睜不開,得弓著身子走——因此有人稱這座城市是「雪城」。而且,天愈寒冷,雪粒兒就越硬,加上呼號有力、甚至可以把洋鐵房蓋吹得像哨子一樣響的西北風,吹到人的臉上像刀割似地疼。…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44pm — No Comments
戴厚英(1938~1996),女,安徽潁上人。著有長篇小說《人啊,人!》、《詩人之死》,中短篇小說《鎖鏈是柔軟的》等。
這次來美探親,只有一個目的,幫女兒帶孩子,做“專業外婆”。許多朋友不相信,說你能安心帶孩子?管保你不到兩星期就厭煩了。可是如今三個星期已過,我不但沒有一點厭煩之意,卻反而心越來越定,氣越來越和,整日沈浸在幼兒的世界裏,樂不思蜀了。
孩子的世界很狹小,只有幾間屋,幾個人,和一堆無靈無性的玩具。但正是在這個狹小的天地裏,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開闊和輕松。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在這個狹小而又開闊的天地裏,把那些無靈無性的玩具當做伴侶,再也不用去想那些想不清的事,再也不用去見那些不願見的人。…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44pm — No Comments
初夏的一天,斯奎拉讓羊跟著他出去,他把他們領到莊園的另一頭,那地方是一塊長滿樺樹苗的荒地。在斯奎拉的監督下,羊在那裏吃了整整一天樹葉子,到了晚上,斯奎拉告訴羊說,既然天氣暖和了,他們就呆在那兒算了。然後,他自己返回了莊主院。羊在那裏呆了整整一個星期。在這期間,別的動物連他們的一絲影子也沒見著。斯奎拉每天倒是耗費大量時間和他們泡在一起。他解釋說,他正在給他們教唱一首新歌,因此十分需要清靜。
那是一個爽朗的傍晚,羊回來了。當時,動物們才剛剛收工,正走在回窩棚的路上。突然,從大院裏傳來了一聲馬的悲鳴,動物們嚇了一跳,全都立即停下腳步。是克拉弗的聲音,她又嘶叫起來。於是,所有的動物全都奔跑著沖進了大院。這一下,他們看到了克拉弗看到的情景。
是一頭豬在用後腿走路。…
ContinueAdded by Priyatamā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31pm — No Comments
——中地集團海外履責實踐入選中國工經聯“一帶一路”實踐案例選編
2016年6月26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在“責任引領創新,管理驅動發展——2016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發布了《2016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綜合評估報告》,中國節能下屬中地集團海外履責實踐入選《綜合評估報告》附篇《“一帶一路”實踐案例選編》。
中國工經聯《綜合評估報告》附篇《“一帶一路”實踐案例選編》用28個頁碼介紹了中國節能、國家電網、中國中化等8家企業的海外履責實踐案例,其中用12個頁碼詳細介紹了中國節能下屬中地集團長期紮根非洲和亞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贏得所在國政府機構和老百姓稱讚的感人事例。…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30pm — No Comments
——從一個更大背景來看中國當下詩歌和我們自己
講到這裏需要講一下聖徒和隱士的區別。聖徒這種說法包含了道德的承擔性甚至是犧牲的精神,而隱士沒有這種含義。托馬斯曼一直在德國慕尼黑生活和寫作,希特勒當政之後,托馬斯曼公開發表聲名拒絕承認占據德國統治地位的滅絕人性的納粹政權。托馬斯曼經常受到迫害,他知道自己在德國已沒有生存的地盤,他知道自己將不得不離開德國,他說了這樣一句話:“與其說我是生就的殉難者,不如說我是命定的體現者。”當托馬斯曼說這句話的時候從他身上迸發出了聖徒的光輝。托馬斯曼是了不起的,他敢於以他個人的存在來對抗整個民族的狂熱。在中國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是隱士,我覺得沒有比隱士更功利的了。他們拿起一把鐵鍬裝作歸隱田園的樣子等待采訪者前去拍照。我這次在德國上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參觀了“達豪集中營”。達豪在慕尼黑附近,是在德國本土最早建立的一個集中營,1933年建立直到1…
ContinueAdded by Priyatamā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30pm — No Comments
當大家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肯定會想到是哪一個世紀之交。實際上我今天所要講的是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而不是這個剛過去的世紀之交。作為文學研究者,很多時候都是研究過去的東西,因為文學這種東西需要一段時間去關註它,所以我們研究文學大多是關心已經過去的時代,而不是當前的這個時代正在發生的事情。
今天我首先要從戲劇講起,在一般人看來戲劇分析就是把劇本的開端,發展,高潮一一分析一遍。其實劇本只是戲劇的一個開始,真正一個戲劇的實現應該是在舞台上,所以戲劇分析不應是文本分析,而是包括文本分析的舞台分析。…
ContinueAdded by Priyatamā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30pm — No Comments
她搬來時正值八月,熱的要命。一到九月,就開始下雨,連著幾周,幾乎天天都在下。十月份,天氣轉冷,十一月和十二月又下上了雪。但早在這之前,她就開始抱怨這個地方和這裏的人,以至於我不想再多聽一句,我最終把我的這個想法告訴了她。她哭了,我抱了抱她,覺得事情過去了。但沒過幾天,她又老調重談。聖誕節前,她打電話過來,看我什麼時候把給她的禮物送過去。她沒有擺聖誕樹,根本就沒打算擺,她說。而後,她又說了些其它的事,說如果天氣再不好轉的話,她就去死。
“別說瘋話,”我說。
“我說的是真的,寶貝。除非是從我的棺材裏,我不想再多看這兒一眼。我恨這該死的地方,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搬這兒來,我真希望我能一死了之。”她說。
我記得我握著話筒,看著外面一個高高掛在電線桿上的人。他正在修理電線,雪花在他的頭上打轉。…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3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